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考核评价研究——以高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为例
念旧由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考核评价研究——以高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为例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考核评价研究——以高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为例作者/温俊芳摘 要:通过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为例,研究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考核评价模式。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过程;考核评价《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高职汽车检测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模式上适合采用行动导向教学中的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长久地保持对课程的新鲜感,避免教师唱独角戏,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转化成环环相扣的项目和任务,对学生在课堂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和记录。以此来驱动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参与,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研究和探索职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设计科学的评价方案及策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和激励作用,逐步确立体现职业教育专业课特色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一、现状分析1.国外有关“项目教学过程评价”的研究国际上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计划,以职业分析的课程设置,以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以职业需求的考试考核。以德国为例。德国“双元制教育”重视技能、重视实践,专业实践课广泛采用行动导向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培养目标是专业生产一线的熟练工,项目教学的课程设置是学习领域课程,基本思路就是将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归纳,按照教学过程分析,形成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最后形成教学方案设计。教师项目结束时,按照教学目标要求的专业能力及关键能力进行考核,即过程评价,并且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专业技能考核是严格意义上的考教分离,由行业协会的工会代表、企业的培训师傅、学校的教师组成考试委员会。在学习阶段的中期和毕业进行全国统一考试。2.国内有关“项目教学过程评价”的研究目前国内汽车专业是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但在课程设置上是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设置,在课程开发上,由于牵涉到多个层面,如,政策管理层面、学校周围环境层面、企业的培训计划、学校层面和教学层面。所以在汽车专业项目教学及考核体系建设方面,是根据各学校汽车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开发、项目开发及师资情况、实验室建设等情况。因此在课程开发及过程评价上表现得参差不齐。3.职业学校发展的机遇与形势我国职业教育需要一个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依据市场需求办学,有一支理论教学与实践技术精湛的教学团队,教学内容能快速反应社会热点。目前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职业教育,逐渐加大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提高,公布了一批试点地区,试点地区将从6个方面开展工作,江苏省作为试点地区之一主要是探索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目前我们学校汽车工程系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还是传统的学科体系,对三门主干课程在本学期内开始试行理实一体项目教学,并开发相应的校本教材试用于教学,教学效果应该是比以前有很大的改进了,但是与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还是有一段距离。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汽车工程系各专业的发展,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已经投入六百多万购置设备,规模初步成型。面临的挑战是初中生源下降,高专注册入学,上高中的人数攀升。学生在毕业后还需要再培训,没有学会相应的技能与企业所需匹配。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二、课题界定“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一个项目是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在教材上根据汽车维修行业常见维修项目及职业技能鉴定范围和技能大赛涉及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确定项目。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其中“过程评价”非常重要。不仅能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教学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三、研究的价值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已开展的项目教学课程,根据汽车维修市场常见维修项目以及技能鉴定要求和技能大赛的常见项目进行综合分析,推进课程体系的建设。启用项目教学的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最大限度地与汽车维修行业岗位接近,培养学生在汽车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以及跨专业的关键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探索和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中充分以学生为中心,将每一项目学生学习效果转化成过程评价表,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检测。四、研究的基础1.教师情况该课题组各位教师均为汽车专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论文发表多篇,参加过各级各类的课程改革学习,以及参加过课改项目研究的教师和参加过中德师资进修以及省汽车专业的骨干教师。2.课程设置情况汽车工程系选择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三门课程实施项目教学。3.课程开发情况汽车工程系温俊芳老师编写了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并及时将教材作为校本教材用于2009级汽车运用专业的教学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学生反映良好。因为教材脱离了学科性的讲解,而是按照维修企业的标准,在实验室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和车间都可以进行教学,让学生手、脑、心并用,与实践近距离接触。4.依托情况依托学校现有的教学过程监控制度以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5.研究环境系部领导重视,学校大力支持教科研立项申报。五、研究目标1.现实目标探索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项目教学的过程评价,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果。2.理论目标课题的研究可以推动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培养汽车维修企业要求的具有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人才。六、理论假设项目教学拟解决理论、实训分裂以及教学效果不明显的格局。七、研究方法及步骤1.采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1)调研论证课程项目。(2)研究分析各项目过程评价。(3)阶段分析和试验报告。(4)形成教科研论文,得出结论。2.实施的步骤(1)调研论证课程项目。(2)各项目过程评价的关键能力评价确定。(3)各项目过程评价专业能力的确立。(4)过程评价试验分析。(5)总结评价。3.研究思路调研→论证各项目→关键能力评价确定→专业能力评价确定→试验分析→总结评价八、研究结果1.调研论证(1)通过调研论证,确立课程项目,从而引领课改发展课题组成员以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评价的调查与现状分析为实践依据,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本课题组外请徐州汽车学会和企业维修专家开展论证会议,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项目进行讨论审定,根据汽车维修市场常见维修项目,以及技能鉴定要求和技能大赛的常见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实际技能与汽车维修企业中遇到的维修项目实现零距离接轨。同时课程教学中也适用项目教学。课题组成员同时由此修改了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校本教材,并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课题的论证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汽车工程系教科研发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打破实训和理论分离的格局。(2)研究分析各项目过程评价课题组探索建立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新评价体系,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突出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目标。2.通过讨论形成多元的、互动的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及时评估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根据各项目具体实训任务从实训要求,并结合技能鉴定和技能大赛,从专业能力方面对各项目进行考核评价。课题组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评价入手,基于评价方案和策略实施层面全面深入地展开研究,促进该课程教学评价更具科学性、有效性和指导性。3.总结试验阶段该教学评价的特点(1)教学评价突出了关键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行业企业职位需求的广泛调研,我们掌握了企业对职校毕业生能力素质要求的第一手资料,明确了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安全意识、表达能力、责任心、安全意识、团队合作等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改革实践通过探索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4s店、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促进关键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将以上能力作为评价内容的重要方面,并将之渗透在评价方案和评价指标的设计思路中,使教学评价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具有时代性。当然,这些关键能力虽然属于通用职业能力,但根据不同的专业和职业也会有不同的要求,科学地确定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能力结构及评价权重,是今后课改和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力求使我们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真正实现无缝对接。(2)评价方式与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学校教学管理重点一度集中在教案编写模式和标准、作业布置的次数和批改要求、考试命题标准与格式等方面,部分专业课程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课程改革过程中,专业课教学评价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单一的书面考试不再是评价考核的唯一方式,评价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由以往教师评价为主,变成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我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在试验阶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自我评价低于教师评价。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3)教学评价的多元功能开始显现过去,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更多关注的是管理功能和总结性功能,教学评价所应具备的改进和激励等重要功能未能充分体现。在实践中,广大教师意识到,科学的评价方案不仅能了解判断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掌握专业课学习方法、形成较高的专业素养提供指导。通过课改实践,课题组对充分发挥评价的多元化功能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者单位 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