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1
设计背景
数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幼儿对数的教育应从数数开始,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认识数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1――10的顺数和倒数。
2.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顺数和倒数的规律。
3.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1――10之间顺数与倒数的规律
活动准备
1. 1――10数字卡片两套,方向箭头两个
2.磁铁圆点若干,小动物玩具十个
3.小两辆(颜色不同)
4.音乐:《郊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请小朋友们去郊游为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想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幼儿以报数的方法,初步感知顺数的规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
(二)接着导入到倒数的认识
教师引导幼儿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顺序也会发生变化,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1,那么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就叫做倒数了。
(三)巩固部分
1.教师以惊讶的神情导入这些小动物有的胸前有数字,但个别是没有的,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按规律排好队。
2.请小朋友们与小动物玩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可以从任意数起的顺数和倒练习。
3.教师以郊游的方法导入小,引导幼儿根据对不同的颜色进行观察,并且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指导幼儿参与体验,巩固感知顺数和倒数。
4.指导幼儿参与手指游戏,再次进行对顺数与倒数的练习。
三.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和倒数,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与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共同寻找顺数和倒数,下一节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有的小朋友自觉排队,请一人当小队长,按顺序数数,有的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数数,由这些可以说明孩子们已经有了探究的兴趣,那么我们教师应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玩、去探索,毕竟学习不能只通过一两集体活动来完成。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2
老师讲述故事十五只送礼物,然后提问,通过提问,理解们为了避开猫,选礼物送礼物的有关情节,在讨论、投票过程中帮助们选出最适合的礼物避开猫。
【活动目标】
1、在为小们选礼物避开猫的故事情境中,运用分类、计数等方法,尝试统计。
2、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阅读们投票的有关画面,运用数数、比较、说出总数等方法,尝试统计。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材料(统计表、数字卡片、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十五只就住在仓库里,仓库里很温暖舒适,每个袋子里都装满了食物。有一天,们发现仓库里乱七八糟,还留了一张纸条(胆小鬼,你们好啊,我是农场主的猫。今天就算我的自我介绍了,下次见面时,我会饱餐一顿。明白吗?)
谁来过了?们看到猫要吃了它们可害怕了?你们能想个办法帮助们吗?们也聚在一起商量,最后它们商量的结果是在猫脖子上挂点什么?
二、感知统计
1、继续讲述故事:在脖子上挂什么好呢?有的说:“挂重的东西,让猫动弹不得。”有的说:“可是太沉,我们怎么搬呢?”“不行,挂重的。”
“不行,挂轻的”就这样,小们闹腾开了。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在猫脖子上挂重的东西还是轻的东西呢?
出示锁和羽毛的图片,你们觉得哪张图片代表轻的东西,哪张图片代表重的东西。
幼儿举手表决。
2、小朋友们认为挂轻的多,那我们来看看小们是怎么选的?我们一起数数,选挂重的东西的们有几只?选挂轻的东西的们有几只?哪一队多?
小结:选择挂重东西的一队有5只,选择挂轻东西的一队有10只,10比5多,所以,们决定挂轻的东西。
三、尝试统计。
1、幼儿投票:
重点提问:
(1)轻的东西选什么挂上呢?(幼儿讨论)
(2)(出示有味道的、会发光的、有声音的物体)们选了哪几样物体?为什么选这些?
小结:袜子、香水能发出臭味,给猫带上就能闻到味道;电筒、灯笼有光亮,给猫带上远远地能闻到味;哨子、铃铛等有声音,如果哨子响就知道猫来了。好像都有道理,可是到底选择什么呢?
(3)小朋友们,如果是你们,你们会送什么给猫?
(出示表格)请幼儿将自己的贴纸贴在表格里,数一数我们选择了什么?
2、统计记录:
(1)重点提问:看看小选择了有味道的、会发光的.,还是有声音的物体?
(2)尝试统计
这一次小是以什么来投票的?(栗子)数一数有几只选了有声音的?几只选了有味道的?几只选了会发光的?哪个最多?
(3)集体验证幼儿的统计表。
小结:选择挂有声音的东西的有9只最多,们决定给猫挂上有声音的东西,那就是铃铛。
四、经验迁移。
1、谁能把铃铛送给猫呢?什么时候送?(幼儿选择并讲述理由)
2、小们有的选择清晨去送、有的选择大半夜,还有的选择中午,分别有几只?
3、教师讲述故事:小决定在中午,们弄来个铃铛并精心包装起来。第二天中午,农场主人家的门铃响起来。叮咚叮咚!
女主人一开门就看到脚边的礼物盒。“给聪明帅气的猫咪?哎哟,猫咪,给你的礼物耶!”女主人把铃铛挂在猫脖子上。从那天开始,们听到当啷当啷的响声就藏到院子里,田野里,就这样,十五只欣喜若狂,顿顿饱餐度过了。
教学反思:
我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不足之处。在整个活动中,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过渡时,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没能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在语言组织中,不够精炼。这是以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3
活动目标:
1复习整点、半点;感知一分钟,树立时间观念;
2初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技能;
3激发上小学的愿望,培养珍惜时间的情感;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作业纸若干;蜡笔若干;写有算式题的铅笔盒及衣服、串珠人手一份;写有时间的筛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整点、半点;感知一分钟,树立时间观念;
1复习整点、半点。
谜语引出主题。
孩子们,王老师今天带来一个小工具和你们一起游戏,想知道是什么吗?那你们就来猜一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答滴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这是什么?对了,是钟表。
看表认时间——十点、十点半、两点。知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是一小时。
你们都认识它?那你们会看表吗?现在钟面上是几点?(十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对分针指在12上,时针指在10上就是十点整。那这又是几点?(十点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队,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10和11的中间就是十点半。在考考你们,几点?(两点)分针现在在几上(12)看它绕着表盘跑到哪儿?(12)它跑了……(一圈)时针从2走到几?分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一小时)对,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过去了。
2感知一分钟,树立时间观念。
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
那钟面上除了分针和时针,还有谁再跑?(秒针)对,最细最常跑得最快的就是……(秒针),那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一分钟)。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体验一分钟并讨论
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现在让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当小铃敲响时,说明一分钟开始了,我们一边看着秒针跑一圈一边想想,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当小铃再响的时候,说明一分钟过去了。你们再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预备,(叮)开始!——(叮)停。一分钟时间到,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一分钟你能做哪些事?小朋友说一分钟可以做这么多事,王老师还知道一分钟打字员能打500个字、小学生能跳绳280下,一分钟小朋友可以完成三件任务,最厉害的是消防员叔叔,能在一分钟里连接上水管并爬上五楼扑灭大火,看一分钟多么重要,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分钟一分钟度过的。
3一分钟任务游戏,培养珍惜时间的情感。
通过一分钟任务游戏知道抓紧时间认真做事的道理;
对了,王老师今天也带来的二个小任务,看你们能不能在一分钟完成。想不想试试?好,仔细听好:第一,把衣服叠整齐放在两边的桌子上;第二,根据铅笔盒上算式的得数,从小筐里拿出和的数相等数量的蜡笔放进铅笔盒里。
教学反思:
幼儿兴趣非常高,并记住了时间,培养了他们热爱时间的好习惯。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4
游戏目标:
通过直接操作实物的活动以及各种感官活动发展数的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玩法:
1、每人一个数学盒,让孩子在盒上插棋子:先插一个红棋子,再一个一个插上许多黄棋子。(动手中感知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2、让孩子说出:"我插了一个红棋子,许多黄棋子。"收棋子时,先收一个红棋子,再把许多黄棋子一个一个收起来。(感知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3、老师在沙土里插上许多胡萝卜让孩子看看,并说出有"许多胡萝卜"
4、让孩子扮演小白兔拔萝卜,每拔一个萝卜都要说:"我拔了一个大萝卜"直到把萝卜拔完。(活动中感知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5、让孩子把拔下的萝卜一个一个放到篮子里,并说"篮子里有许多大萝卜。"(感知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6、老师敲一下小鼓,让孩子说出"老师敲了一下"。老师敲许多下小鼓,让孩子说出敲了许多下"
7、让孩子在准备好的环境中找出"一个"和"许多"
8、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找出"一个"和"许多"并且让孩子凭记忆说出幼儿园和家中的"一个"和"许多"
9、用口袋装一个大球和许多小球,让孩子摸一摸,说出口袋里多少大球和小球
10、通过运动觉让孩子感知"1"个和"许多"让孩子双脚跳一下和许多下等等。
幼儿益智游戏活动设计:你看像什么游戏准备:拿彩色硬卡纸剪一个圆形和一个长方条,还可以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方形、任意形若干。
游戏玩法:老师和孩子先猜拳,决定游戏的先后次序。先取一个圆形和长方条作为道具,想像出一种东西,并且演示出来,让大家觉得很形象,才算成功。比如老师的砚台和笔;大饼和油条;孩子拿长方条顶在圆片下,说:"这是小阳伞!"两人循环进行解说和演示,每次时间不能超过或停顿五秒钟,也不能重复已讲过的东西,否则就算失误,但孩子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只要能创想出来就算成功。
其实比赛是假、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是真,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作配合,适时地给孩子暗示、提醒和启发,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左、右,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和右的位置关系。
2、通过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聪明表、智慧星、食物图片、《健康歌》音频、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左右
(1)拍手游戏,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
师:请不要把手放下,你举的一只手是左手,还是右手?
(分别给举左手小朋友的戴上“聪明表”,举右手的送上“智慧星”,作为左、右的一种提示。)平时,你们的右手做些什么事情呢?教师小结:右手一般做拿筷子,握笔,刷牙,写字等等。那举起你们的左手,说说左手一般做些什么事情?
小结:对呀,左手,右手是我们身上的一对好朋友,只有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更快。
(2)体验自身左与右师:左右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们看看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3)游戏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二、“换座位儿“游戏。
(1)音乐开始,小朋友边听音乐在椅子周围自由做动作,小朋友听仔细,音乐停下找椅子。
(2)音乐停止,小朋友迅速走到找到的小椅旁并坐好。
(3)请小朋友说一说: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或说一说:谁在我的左边,谁在你的右边?)。
(4)同伴相互说一说: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
三、联系生活,应用左右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本领,认识了左右,小朋友真聪明,帮老师把食物摆到合适的位置好吗?
1、请小朋友轻轻的到桌子上拿一种食物。
2、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报一下吧。
3、听口令把它们摆上餐桌吧。
餐桌的最中间是一盘苹果苹果的左边是蛋糕、右边是可乐,上面是香蕉,下面是冰激凌香蕉的左边是橘子,左边是草莓冰激凌的左边是桃子,右边是梨餐桌摆好了,小朋友高兴吗?那我们也去休息吧!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6
设计意图:
认识半圆形是中班上学期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幼儿在认识圆形的基础上,观察、比较、操作、对比等方法认识半圆形,总结出半圆形的特点。本节课属于概念课,重点在于理解概念,要求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半圆形的主要特征并能正确识别。从教材结构来看,活动中要突出对幼儿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
2.感知半圆形的基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3.对图形感兴趣,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半圆形,了解其基本特征,能正确区分它和其他图形。
活动难点:
感知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知道两个一模一样的半圆能拼成一个圆形。
活动准备:
一个较大的圆,中间有切割线,能分成两个半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若干;幼儿操作图卡(大小不同的半圆若干);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欣赏,引出主题。
播放故事DVD
二、认识半圆形。
1、结合故事情节,认识半圆形,初步感知圆形和半圆形的关系。
师:猴子四兄弟遇见的第三只怪兽是什么形状的'?猴四弟用剑把这只怪兽变成了什么?(半圆形)
2、教师出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图片,引导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和圆形。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图片,请你们从这些图形里找出圆形和半圆形。
3、游戏:找朋友。引导幼儿使用操作卡,进行探索和拆分,了解圆形和半圆形的特征及关系。
师:“认识了半圆形,现在我们和半圆形来做游戏吧,这里有许多的半圆形,你们要找到一样大小的半圆形才能成为好朋友,大家一起唱歌找朋友吧。
4、小结:刚才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手中的半圆形拼起来会变成圆形有的不会呢?
原来两个一样大的圆形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圆形,像这样将圆形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形状就是半圆形。半圆形是圆形的一半。
三、活动结束,寻找生活中的半圆形。
师:生活中的那些东西像半圆形呢?我们一起找找看。
教学反思:
《认识半圆形》这节课我借助ppt故事情景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孩子在观察和操作中了解了半圆形的特征,孩子们都能踊跃的参与进来,并且动手将圆形变成半圆形。接着找一找生活中的半圆形孩子们的观察仔细,思维发散,并且出示课件时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在材料操作上巩固了所学知识。本次的活动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给了幼儿一个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一次次尝试中积累了经验,学会了自主探索的学习。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7
活动目标:
1 、教幼儿初步认识1和许多,并了解它们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
3、感受游戏中带来的乐趣。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重、难点:1和许多得分和关系
活动准备:
鱼缸一个,小鱼、萝卜每人一条,小花猫、小兔头饰图片一张、篮子。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郊游好不好?(好)我们开着出发吧。公园到了我们一起来玩捉小鱼吧。
一、出示鱼缸。
1、教师提问:这个鱼缸里有多少小鱼?(许多)请幼儿多说几次(有许多)2、请幼儿在鱼缸里拿一条小鱼(强调只能拿一条)教师小结:刚才鱼缸里有许多条小鱼,现在还有小鱼吗?(没有)每个小朋友手里有几条小鱼(1条)每个小朋友从鱼缸里拿了1条小鱼,鱼缸里就没有小鱼了,许多小鱼已经分成一条一条了。
二、小花猫吃鱼。
小朋友们喜欢小猫玩,我们把小鱼送给小猫。
1、请小朋友把手上的小鱼都送给小花猫吃,好吗?
2、请幼儿一个一个的送小鱼,反复强调一条小鱼。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送一条小鱼给小花猫,小花猫就有许多小鱼,一条一条和起来就有许多条小鱼。
三、游戏:小兔子吃萝卜出示魔法篮子,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念出咒语(玛尼玛尼轰),变出萝卜,让幼儿每个人拿一个萝卜。
1、请小朋友把手上的萝卜都送给小白兔吃,好吗?
2、请幼儿一个一个的'送萝卜,反复强调一个萝卜3、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什么东西只有一个,什么东西有许多。
教师小结:好啦,郊游结束了,我们开着回家吧,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那些东西有一个,那些东西有许多。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计划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去理解、分析、比较,可以说孩子们都能得到自主地发展。在教学活动的基本部分先让幼儿把许多小鱼分成一条一条,再通过把小鱼送给小花猫有合成许多。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还有活动的结束部分让幼儿找一找有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个。设计一个小游戏,而不是用一些简单的图片,这样幼儿的积极性会更高,目标会完成的更好。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数的形成,认识数字6~7。
2、了解数与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重点:
认识数字6~7.
难点:
知道数与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月历一本。
2、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学习6的形成:
幼儿看月历:——“找出6日在哪里?”(6日在5日的后面,在7日的前面。)
出示数字6,请幼儿在数字6的下面放上相同数量的实物。
幼儿点数6
出示数字6的'卡片,幼儿想象数字6像什么?
2、了解数与数之间多1和少1的顺序:
幼儿搭积木。从第一块开始:1块块增加,一直加到6块。
体验感知5添上1就是6了解多1的顺序。
看月历,体验多1的顺序。
(1添上1是2,依此类推。)
幼儿取积木。从第7块开始:1块块减少,一直减到1块。
体验感知比7少1就是6,了解少1的顺序。
3、寻找生活中可以用6表示的物体:
幼儿在教室里寻找可以用6表示的物体。
幼儿在家里寻找可以用6表示的物体。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孩子们对6、7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能正确表述6、7所表示的物体。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放慢语速,幼儿操作时减少量,用三个数字,这样能缩短幼儿操作时间,让幼儿在评价环节多说一说,平衡语言表述能力与观察能力。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9
教学设计:
活动名称:中班数学活动《昨天、今天和明天》
教学目标:
1、知道“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了解三者的前后顺序,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2、能运用“昨天、今天、明天”等词汇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正确表达。
3、懂得时间的宝贵,鼓励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操作盒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谈话,初步感知昨天、今天、明天。
1、出示日历表,教师与幼儿交流:今天星期几?昨天星期几?明天星期几?
小结:昨天、今天、明天是三个从不分开的好朋友,今天的前一天是昨天,已经过去了;今天的后一天是明天,明天还没有到来呢。
2、对比“昨天”“今天”,并进行明天的猜测。
(1)教师与幼儿交流:
今天和老师做了什么事情?昨天都做过哪些事情?
今天幼儿园吃了什么?昨天吃了什么?
今天的天气怎样?昨天的天气怎样?
(2)猜猜明天的天气会怎样?
小结:为什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因为明天还没到,明天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呢!
二、通过故事《小猴造房子》,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巩固理解昨天、今天、明天,学习运用词汇正确的表达。
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了解小猴“昨天”和“今天”做的事情。
教师讲完故事后与幼儿交流:
(1)小猴要做一件什么事情?房子造起来了吗?为什么?
(2)这只贪玩的`小猴昨天都做什么了?
(3)今天房子造好了吗?小猴今天在做什么?
2、为幼儿提供操作板、故事内容的图片,幼儿根据故事的发展、记忆和猜想,进行时间顺序的排列。
3、幼儿展示操作结果,并进行大胆讲述。
4、鼓励幼儿猜想,小猴明天做的事情。
5、幼儿讨论:小猴子为什么没有造好房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时间过得很快,如果像小猴一样把昨天的事情留到今天做,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做,事情永远也做不完、做不好。
三、鼓励幼儿珍惜时间,做一个做事认真的孩子。
附故事:
小猴造房子
大森林里下了一场大雨,小动物都跑回家躲雨了,只有一只小猴子急得乱蹦乱跳,小猴子没有家,它打算自己造一座房子。
几天过去了,它的房子没有造好。今天是个大晴天,小猴子一早起来自言自语地说:“我昨天干什么去了?怎么又没造好房子?”小喜鹊听到了,说:“昨天太阳升得挺高了,你还在睡大觉,等你醒来的时候都已经快到中午了。”小猴子挠挠脑袋说:“那我昨天下午干什么去了?”小松鼠听到了,说:“你忘了?昨天下午你在草地上玩,一会儿采采花,一会儿捉蝴蝶,玩得可开心了!”小猴子想起来:昨天下午,它还找到一片桃树林,吃了好多桃子,吃饱了还在树上荡秋千、追小鸟呢!
小猴想:“我今天不能玩了,一定要把房子盖好。”于是,它开始盖房子了,又是砍树又是割草。可是小猴子才干了一会儿就不干了,它想: “我要告诉朋友们明天都到我的新房子里来玩。”小猴子东奔西跑,它翻过小山,来到家,又去兔子家,跨过小河,到了刺猬家,又去狗熊家,告诉大家:“我今天造好房子,请你明天上我家来玩!”小猴子在树林里跑了一大圈,回到家,天已经黑了,它倒头就睡下了。
想想看,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呢?
课后反思:
1、活动导入紧扣教学内容,以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兴趣。所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活动中,我将它们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具体时间以及他们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加深幼儿对时间的认识。通过谈话、观看日历、预测天气等让幼儿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并引导孩子结合自身体验和同伴们一起说说昨天发生了什么事,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明天天气怎样等,让幼儿回忆昨天、发现今天、预设明天,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了优质的铺垫。
2、教学过程以游戏化教学形式开展,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本次活动以“昨天、今天、明天”为主题,幼儿在回忆昨天、发现今天、预设明天中体验学习,通过故事《小猴造房子》,引导幼儿在故事中进一步加深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认识,在操作中掌握技能,在思考中培养情感。
3、练习任务体现层次性,由浅入深,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中班幼儿以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幼儿的操作技能、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次活动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将时间认知与幼儿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通过由浅入深的认识、理解、掌握,将幼儿对时间的认识建立在生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活动中注重师生、生生互动,摈弃以往老师影响、控制幼儿的被动关系,数学和故事巧妙结合,幼儿能很快且轻松学习,到了很好的效果。活动最后,通过理解故事,动手操作故事盒,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区分,在游戏中重点得以实施,难点得以突破,整节活动幼儿的兴趣还是蛮高的。
不足之处:
如果可以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多种形式的表征“昨天、今天、明天”发生的事情。例如:在最后环节,老师问孩子“明天你们要做什么事情?”可以请幼儿用简单符号记录,教师将孩子的表征贴在日历表中,帮助幼儿养成按计划做事情的好习惯。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10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们到户外去观察,并捡拾了许多树叶,他们对树叶的兴趣很浓。由此,生成了这样一个由孩子们扮演小树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点数8以内的数。感受音乐中树叶飘零的情景。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树叶》,感受音乐中树叶飘零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点数8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歌曲《树叶》
2.绳子,见到,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手指操活跃课前气氛,谈话导入内容。
二.基础部分:
1.学唱歌曲《树叶》。
2.幼儿操作手工《树叶拼画》,沿着轮廓线撕下一片树叶卡,将一根绳子的2头粘在树叶卡背后,制成树叶挂饰。
3.幼儿带上树叶挂饰,装扮成“小树叶”教师播放歌曲《树叶》,“小树叶”欣赏歌曲,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4.教师再一次播放歌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轻声哼唱,边唱边打节奏。
师:秋天来了,树叶纷纷落下来,许多树叶碰到一起,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呢?(每片“小树叶”找一个伴,对小伙伴说一句话或者两片“小树叶”一起做件事。
5.游戏:《许多树叶在一起》
(1)播放歌曲《树叶》,教师将“树叶”四散在场地上,让幼儿边唱歌边自由做出树叶飘落的.动作。
(2)歌曲结束时,教师说:“几片树叶在一起(8以内的数字),幼儿就几个人围在一起,待幼儿都站定后,教师挑选幼儿轮流进行点数,说一说这一圈有几片”树叶“围在一起,围得对不对。
三.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气氛很活跃,但是没有掌握好全部幼儿的认知能力,导致有些小孩能理解本节课内容,有些小孩没能更好的掌握8以内的点数,游戏过于单一,应增加点难度,例如:教师可以敲击鼓,敲几下就代表几片树叶在一起,也可以请其他幼儿来发令,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11
活动目标:
1.尝试点数6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2.学唱歌曲《树叶》,能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尝试点数6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活动难点:学唱歌曲《树叶》能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1.课件《许多树叶在一起》
2.细绳、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3.教师自己参照制作步骤画出各种样子、轮廓清楚的树叶
活动过程:
一、制作树叶挂饰
1.演唱歌曲《树叶》。
孩子们,看!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小树叶吧!
2.教师发给幼儿人手一张画有树叶的图纸,演示树叶挂饰制作步骤。
你们想不想有自己的树叶挂饰呢?看一看树叶挂饰怎么做吧?
3.请幼儿根据演示的'制作步骤,沿着轮廓线剪下一片树叶,将一根细绳的两头粘在树叶卡背后,制成树叶挂饰。
制作要求:正确使用剪刀,注意安全。垃圾放入小筐子里,保持卫生。现在,开始吧!
二、学唱歌曲
1.幼儿带上树叶挂饰,装扮成“小树叶”教师点击歌曲欣赏,请“小树叶”们欣赏歌曲,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2.教师再一次播放歌曲欣赏,教师和幼儿一起轻声哼唱歌曲,边唱边打节奏。
3.幼儿尝试独立演唱歌曲。
三、游戏
1.“树叶们”四散在场地上,边唱歌边自由地做树叶飘落的动作。
2.歌曲结束时,教师说“几片树叶在一起”(6以内的数字),幼儿就几个人围在一起,待幼儿都站定后,教师轮流挑选幼儿进行点数,说一说这一圈有几片“树叶”围在一起,围得对不对。
3.教师可以敲击鼓、锣等乐器发令,敲几下就代表“几片树叶”在一起,或许请其他幼儿来发指令。
活动反思:
本节课气氛很活跃,但是没有掌握好全部幼儿的认知能力,导致有些小孩能理解本节课内容,有些小孩没能更好的掌握6以内的数,游戏过于单一,应增加点难度,例如:教师可以敲击鼓,敲几下就代表几片树叶在一起,也可以请其他幼儿来发令,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12
活动目标:
1、体验在玩中学的快乐。
2、能正确点数7以内的物体,提高点数能力。
3、学习7的形成,认读数字7。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7的形成,正确点数7以内的物体。
活动难点:理解7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白雪公主及七个小矮人的图片、圆点卡片、苹果卡片、数字7卡片、环境布置七个的物品、幼儿操作学具:小花,苹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带幼儿跟音乐《十个小矮人》进入活动室,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复习6的形成和数数
师:瞧!小矮人真的'来了!
出示5个小矮人卡片,问:来了几个小矮人?(5个)
又来了一个小矮人,现在是几个小矮人?(6个)
问:5添1是几?一起数一数。
二、新授7的形成和数数
1、师:一个小矮人用一个小圆点来表示,六个小矮人用几个小圆点来表示?
出示相应的圆点。
又来了一个小矮人,现在是几个小矮人?
6个小矮人添上1个小矮人是几个小矮人?数一数(7个),后来的一个小矮人用几个圆点表示?出示一个圆点。
6个圆点添上1个圆点是几个圆点?6添1是几?
小结:6添1是7。
2、师:小矮人去摘苹果了,依次出示6个苹果
问:摘了几个苹果(6个)齐数,又摘了一个苹果,现在是几个苹果?
6添1是几?
3、师:小矮人把苹果送给白雪公主了,我们小朋友也给白雪公主送礼物吧!
每桌都有一盆花,请小朋友先送6朵花,幼儿取出6朵花摆好。
可白雪公主有7个小矮人呀,怎么办呀?请小朋友再送一朵花,现在是几朵花?6朵花添上一朵花是几朵花?6添1是几?
小结:现在好了,7个小矮人7朵花,每个小矮人都有一朵花了。师依次给小矮人戴上花。
4、师:白雪公主也有礼物送给小朋友
请小朋友取出苹果卡片,有几个红苹果?
6个红苹果添上1个绿苹果是几个苹果?6添1是几?
1、师:7个小矮人、7个苹果、7朵花、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卡片7,7象什么?
2、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小结:凡是数量是7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字7表示。
3、请小朋友和白雪公主一起找一找教室里那些东西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集体验证。
四、活动延伸
和白雪公主一起到院子里找找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的物体,结束活动。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13
设计背景
数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幼儿对数的教育应从数数开始,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认识数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1――10的顺数和倒数。
2.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顺数和倒数的规律。
3.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1――10之间顺数与倒数的规律
活动准备
1. 1――10数字卡片两套,方向箭头两个
2.磁铁圆点若干,小动物玩具十个
3.小两辆(颜色不同)
4.音乐:《郊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请小朋友们去郊游为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想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幼儿以报数的方法,初步感知顺数的规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
(二)接着导入到倒数的认识
教师引导幼儿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顺序也会发生变化,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1,那么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就叫做倒数了。
(三)巩固部分
1.教师以惊讶的神情导入这些小动物有的胸前有数字,但个别是没有的,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按规律排好队。
2.请小朋友们与小动物玩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可以从任意数起的顺数和倒练习。
3.教师以郊游的方法导入小,引导幼儿根据对不同的颜色进行观察,并且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指导幼儿参与体验,巩固感知顺数和倒数。
4.指导幼儿参与手指游戏,再次进行对顺数与倒数的练习。
三.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和倒数,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与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共同寻找顺数和倒数,下一节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有的小朋友自觉排队,请一人当小队长,按顺序数数,有的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数数,由这些可以说明孩子们已经有了探究的兴趣,那么我们教师应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玩、去探索,毕竟学习不能只通过一两集体活动来完成。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14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2.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具图片若干张、PPT课件,上课音乐。
活动过程:
1、手指点画导入,认识右手。
(1)引出熊出没里的熊大熊二。熊大熊二分不清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引导幼儿帮熊大熊二猜猜。
(2)每个幼儿伸出右手,幼儿摇着左手右手,一个听音乐跟老师做游戏。
2、丛林大冒险游戏。
(1)猜桃树,熊大,熊二在图上的哪边?请幼儿想一想。并回答。
(2)玩接鸡蛋游戏,看清左右两只母鸡如果下蛋马上接到下面碗里。
(3)熊二进入人类世界大冒险游戏,让幼儿猜马路上的标识是什么意思。根据标识该怎么走。
(4)认识马路上的红绿灯。认识红灯和绿灯的区别
(5)帮司机找信号灯游戏。把正确的信号灯帮司机,用线连接起来。
(6)找不同游戏,播放两张图。并找出两张图的不同。引到幼儿说出左图上有什么不同,右图上有什么不同。
3、继续找不同游戏。
(1)根据路标和红绿灯让幼儿开火车。
(2)让幼儿认识箭头路标。
4、活动结束
(1)幼儿跳舞游戏,引导幼儿向左跳,向右跳。让幼儿通过舞蹈更深刻的认识左和右。
教学反思:
通过上这节课,加深了幼儿对不同情况下区分左右的认识。全班90%的幼儿对“以自己为参照物区分左右”能真正的理解和接受。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1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认识数字6.理解6的含义,练习数数。
2.激发学习兴趣,体会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数字6,理解6的含义
难点:了解数字具体数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角色棒(、小狗、小猫、小牛、小鸭、小猴);
房子口袋6个;操作卡人手一份;魔术袋(袋里装配对卡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手绢游戏:________回家歌。复习数字1—5.
引入情景:冬天到了,伯伯帮助小动物们盖了几座房子方便他们过冬。
二.进行部分:
出示房子口袋贴在黑板上。(边贴边点数1、2、3、4、5、6)
认识数字6.
1.伯伯一共盖了几座房子?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
2.出示数字卡片6.教师:用数字6来表示?
3.引导幼儿观察6像什么?
4.顺口溜:6像口哨嘟嘟嘟。
小动物住房子,巩固对数量6的理解。
教师: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动物。快请它们来住吧!
5.幼儿点数后贴在数字卡片6。
6.为房子贴上门牌号。(123456)
游戏----找朋友。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方法:1.幼儿在魔术袋里抽出配对卡,选择黑板上数量对应的数字卡片配对。
2.幼儿手持数字卡,教师出示配对卡片,拿相应数字卡的.幼儿站起来。幼儿完成操作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幼儿和数字宝宝说再见。
四.延伸活动:
1.在数学区角练习1—6数量的点数并与数字卡对应。
2.游戏:夺红旗
方法:幼儿两人一组站在场地上掷色子决定跳方格的步数,先夺红旗者为胜。
教学反思
活动前没有细致了解幼儿个性发展状况,配合显得仓促。
教师引导说的太多,应多让幼儿自由来说,老师给出肯定。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1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物体量的差异,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正、逆排序。
2、会独立取放、整理和正确使用操作材料。
3、培养幼儿与同伙的协作能力。
4、培养幼儿思维的可逆性和传递性。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6、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
会独立取放、整理和正确使用操作材料。
三、活动准备:
大小和长短均不同的瓶子、小棒每人各5个;筐子每组2个。教学挂图《怎么排》。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不同”
1、教师出示瓶子和小棒,让幼儿点数其数量。
2、请幼儿找出大小和长短不同的瓶子与小棒,并说出物品的差异(如最大或最小的瓶子和最长或最短的小棒)。
二、物品排序
1、让幼儿给大小不同的.5个瓶子排队(如按由左向右的顺序排列),教师可启发幼儿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每组幼儿互相协作把若干根小棒按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3、想一想:将正排序变成逆排序时,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按顺序排列瓶子或小棒?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探索从一种排序方法改变为另一种排序方法时的最佳方案。如:改变5根小棒的排列顺序时,中间的一根不动,将第1根和第5根、第2根和第4根小棒对调,这种方法最快。
4、活动结束时,要求幼儿学会整理材料,将材料分门别类放在两个筐子里。
三、观察画面《怎么排》
1、教师引导幼观察并讲述画面的内容。
2、启发幼儿在画册上用点子的数量分别给粗细和厚薄不同的物品排序,并说出排列规则。
活动反思:
这是中班的一个逻辑数学活动,这个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习区别物体的长短、粗细、厚薄,并能用正确的词进行表达,还有能让幼儿学习按照物体的长短、粗细、厚薄,并能用正确词进行表达。五六岁的幼儿缺乏对物体量的认识,在比较长短、粗细、厚薄时,引导幼儿感知被比较的物体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目测和触摸等方法,理解厚薄是相对而言的,这是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们的物理知识、社会知识来自外部,而数理逻辑知识来源于入的内部。因此,幼儿获得数理逻辑知识,主要来源是幼儿自己本身,也是每位幼儿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维的产物。结合数学教育这一特点,我创设了相应情境,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观察、比较、体验理解,并内化迁移为自己的概念知识。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所接触的能通过比较这些排序的物体太少,还能让幼儿去通过外界去了解还有很多可以进行比较和观察。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17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而幼儿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容易接受。我想,作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引导幼儿走向最近发展区。由此产生了中班数学--《有趣的数字》。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复习巩固1-8这8个数字的认识,而且要引导幼儿能够按照物体的大小排序排列并正确感知和判断8以内的数量。幼儿的思维有着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而数却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儿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单一的图片加上老师的讲解等,往往不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理解和掌握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制作了白板课件,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的学习。
活动目标:
1.巩固对8以内数字的认识,感知8以内的数量关系。
2.感知数字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3.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数量游戏。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点击画面,谈话导入。
师:今天有个叫亮亮的小朋友邀请我们去参观他的新家,想去吗?(想去)不过进去后可要用你们的眼睛仔细观察哦,在他的新家里藏着很多的数字朋友,看看你能找到它吗?"
二、通过展示课件"亮亮的新家",集体复习认识8以内的数字。
1.课件出示:亮亮的新家(1-8的数字隐藏在房间中)
2.观察、发现、寻找数字。
操作提示:幼儿说出一数字,教师点击相应的数字图标,使数字由原来的颜色变成黑色。
3.课件出示:亮亮的新家(黑暗的家)师:"哎呀,停电了,快快找找数字都跑到哪里去了?"(操作提示:教师用聚光灯功能,寻找数字)找到5个数字后,请幼儿从身边操作盒中找出相应的数字贴在操作板的前5格上。
师:刚才看到这个房间里都有哪些数字呢?请你把它们找出来贴在你的操作纸上。
4.课件出示:亮亮的新家。(房间内有数字3.4.5.6.8)教师进行验证。
5.引导幼儿观察、操作,补贴少的的数字(1.2.7)师:"咦,怎么这里只有5个数字呀?还少了哪些数字?"幼儿自己操作,在操作纸的后3格贴上相应的数字。(操作提示:幼儿介绍,教师根据幼儿介绍用白板笔从我的资源里拖出已经放置好的数字1.2.7)
三、幼儿操作:为数字排队,课件验证。
1.教师语言提示,布置任务。
师:"看看这些数字的排队方法你喜欢吗?那应该怎样排才对呢?"
2.幼儿在操作纸上重新排队,教师巡回观察。
3.幼儿介绍操作结果。(操作提示: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用白板笔拖动数字至相应的方框中,若幼儿说得不对,则数字在拖到方框时自动弹回原位)
4.课件展示:点数匹配。
师:现在我们给这几个数字送上巧克力,它们可以拿到几个呢?
操作提示:幼儿介绍,教师点击黄色竖条,在黄色竖条内会出示相应的咖啡色圆点,并通过白板笔拖动每个咖啡色圆点,达到点数确认数量的'目的。
5.通过课件的观察,引导幼儿发现数字的排列顺序(从小到大)师:看看这一排巧克力,你发现了什么?操作提示:教师从我的资源里拖出已经放置好的大小标记。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这些数字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师:那么除了从小到大的排序,还可以怎样排呢?(操作提示:幼儿介绍,教师从我的资源中拖出排列好的数字从大到小)
四、在分组的竞赛游戏中,帮助幼儿巩固对数量和排序的理解。
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展板,介绍游戏规则。
1.复习对数物匹配的理解。
操作提示:寻找少了的数字,并且匹配相应的物品。
2.巩固对数字排列的认识。
操作提示:已经排列好的数字,找一找少了的数字。
3.教师进行一一验证,发奖。使每个幼儿感受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18
活动名称:捉迷藏
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数学》上P.1。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
--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帮助幼儿理解数字2的含义。
--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二、引导发现--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
四、课后回顾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19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尝试用序数词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学具人手一份,幼儿的个人相片。
活动过程:
一、动物排第几。
出示课件第一幅,请幼儿观察排成横排的动物。
“今天小动物们要到草地上来参加运动会,看看谁第一个到?第二个是谁?某某动物是第几个到的呀?……”
(让幼儿说说动物排的位置,尝试用序数词来表述。)
二、动物运动会。
1、出示课件第二幅,确定小动物在跑道上的位置。
“跑步比赛马上要开始了,看看小动物们现在在哪个跑道上?”(让幼儿说说××动物在第几条跑道上)
2、猜猜谁会得第一。
“小朋友,你们认为谁会在跑步比赛中得第一名呢?”让幼儿说说。
3、点击课件第三幅,进行跑步比赛,再让幼儿说说动物跑步比赛的名次。
“到底谁会得第一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过程,好吗?”表扬猜对的幼儿。
三、乘回家。
“比赛结束了,我们乘回家好吗?”
出示课件第四幅,让幼儿初步意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让幼儿一起来看看、说说“我坐在几号的'第几位”
四、操作活动。
“一起乘坐,并用序数词说出一句话,我坐在几号的第几位”。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20
活动目标:
1.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感知图形的变化,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
2.根据物体特征(封闭、开放)给图形分类。
3.培养幼儿辨别图形的能力。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幼儿操作卡、分类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图形,这些图形有各种形状,里面还有许多秘密呢,大家想不想来玩一玩这些图形呀?(幼儿操作图片,自由说说图片形状:三角形、圆形、五角星。)
二.基本部分:认识图形
(一)认识开放图形
1.故事激疑
(1)师:小朋友能说这么多的图形名称,真了不起!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图形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恬恬和小鸡》。 2)老师边讲故事边演示电脑动画。
故事:恬恬在草地上养了许多的小鸡,这些小鸡非常可爱,恬恬很喜欢它们。可是这些小鸡又很调皮,在草地上东蹦西跑的,累得恬恬满头大汗;于是恬恬想了个办法:用木棍做了一圈栅栏,把小鸡围起来。小鸡在栅栏里玩得很高兴。玩了一会儿,小鸡又跑出了栅栏。小鸡怎么会跑掉的呢?(栅栏有缺口,栅栏没围好。)
2.探索解疑
电脑出示图形。提问:围在这样的栅栏里,小鸡能不能跑出去,为什么?(小鸡能跑出去,这个图形有缺口。)
3.认识开放图形
(1)电脑出示图形。提问:这样的图形小鸡能不能跑出去?(能)
(2)师:这些图形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开放的图形。
4.实践操作
师:请小朋友从图形中找出开放的图形。(幼儿找到开放图形,展示给小伙伴、老师看。)
(二)认识封闭图形
1.激疑、解疑
(1)师:刚才,我们帮恬恬找到了小鸡跑出去的原因:现在我们再来开动小脑筋,帮恬恬想个办法:恬恬应该怎么做,小鸡才不会从栅栏里跑出来呢?(把栅栏围围好,不要有缺口)。
(2)师演示电脑提问:现在栅栏围好了,小鸡还会不会跑出来呢?为什么?(小鸡跑不出来了,栅栏没有缺口。)
2.认识封闭图形
(1)电脑出示图形。提问:这样的图形小鸡能不能跑出来?为什么?(小鸡跑不出来了,这个图形没有缺口。)
(2)电脑出示图形。提问:这样的图形小鸡能不能跑出来?为什么?(不能跑出来,没有缺口。)
(3)师:栅栏做成这样的形状能把小鸡围起来,这些图形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封闭的图形。
3.操作实践
师:请小朋友从图形中找出封闭的'图形。(找到的幼儿把图形展示给老师、小伙伴看。)
(三)归纳巩固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图形中有一种叫开放图形,还有一种叫封闭图形。请小朋友把图形分分类,开放图形分在一边,封闭图形分在另一边。(幼儿操作分类)
(四)扩展延伸
1.师演示电脑提问:小鸡在栅栏里饿了,叽叽直叫,恬恬很想进去喂食,可进不去。小朋友帮恬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进去喂食呢?(开扇小门)
电脑演示图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也是开放图形。)
2.师演示电脑、提问:夜深了,把栅栏弄坏了。出示图形。
提问:这样的图形是开放图形还是封闭图形?(开放图形)
(五)小结:我们知道,不管是一个缺口还是两个缺口,这些都是开放图形。
师:小朋友检查刚才分好的图形,放错的纠正过来。(幼儿自行检查、纠正,并给客人老师展示。)
(六)游戏:给图形找家。(电脑游戏)
5.师:下面我们来做个给图形找家的游戏。指点屏幕:红颜色的是开放图形的家,篮颜色的是封闭图形的家。找对了恬恬就会表扬你,找错了图形就回不了家。现在我们来给图形找家。比一比:谁找得又准又快。(幼儿和电脑玩游戏)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真聪明,图形都快活地回到了自己的家,恬恬可高兴了!她邀请小朋友和她一起跳小鸡舞,你们愿意吗?(师、幼跳舞。)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21
活动目标:
1、学习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习把2—5个物体从高到矮或矮到高有序排列。
3、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感受比高矮的乐趣。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三只公鸡的图片、五只高矮不同的小狗图片、五种高矮不同的蘑菇娃娃图片人手一份、排序条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要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得来的。
1、师:(出示三只不同颜色公鸡的.图片)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三只公鸡与小朋友一起来游戏,但是它们正在吵架,都说自己是最高的。
请小朋友来帮它们想想办法,分清谁高谁矮好吗?(幼儿思考)请小朋友把你的想法告诉公鸡们,看能否帮助它们。(幼儿回答)
儿:三只公鸡都站在同一条线上做比较,就知道谁高谁矮了。
2、从矮到高排序。
师:你能将它们从矮到高排一排吗?放到排序板上。(出示排序板)
3、教师与一幼儿比,教师再与一高个老师相比较,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小结:要想知道谁高谁矮应该看他和谁比,当他和个子高的人比时他就矮,而和个子矮的人比时他就高。
4、请幼儿上台操作排序:从高到矮。
二、出示五只小狗,请幼儿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排序。
小结:从矮到高排序,要选出最矮的排在最前面,再从剩下的中间找出最矮的,其余依次。从高到矮方法同上。
儿观察发现:从矮到高:像爬楼梯。从高到矮:像下楼梯。
三、集体操作活动:蘑菇娃娃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帮公鸡、小狗排好队了,现在我们来帮这些蘑菇娃娃排排队吧,请你帮它们从高到矮排好后,再从矮到高排好。
四、通过游戏“找朋友比高矮”,进一步理解高和矮的相对性。
教师自评:
在活动当中学习了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使幼儿能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在前面第一部分可以设计让幼儿来找找可以比高矮的物体,这样活动能使幼儿更感兴趣,形式也更活跃。第二部分是学习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我将重点放在教会幼儿学习直接比较上,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活动中教师的话语太多,对幼儿要求过多,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师引导者的作用。需要教师以后活动中语言要进一步精练。
活动评价:
1、教具高矮的区别不大,准备时应该考虑到大小干扰的问题。5以内物体的操作,要有易到难。
2、活动过程要增加趣味性。
3、在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时需要分开说,孩子不大好说。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是从幼儿实际生活出发,在整个环节中,流程进行的比较顺利,也有不足之处:让幼儿在不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的高楼的高矮时,讨论还不够充分,仅仅通过教师小结性的语言将概念灌输给幼儿,反而使幼儿对于物体比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直立进行的概念理解不深,在后来的区域活动中将继续针对此问题设计专门的游戏让此概念让幼儿通过游戏进一步体验、领悟。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22
活动设计背景
本节课是老师在幼儿玩积木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几名幼儿不是拿积木搭建什么楼房,而是有的幼儿拿的三角形的积木,有的拿的是正方形的积木,有的拿的是梯形的积木,这样就及时的进行了这一节课的教学。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学习按物体的某种相同特征(用途、颜色、大小、形状)的东西可以归成一类,培养幼儿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6、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7、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按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注重幼儿在对物品进行分类的同时,理解物品的用途。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梨子、香蕉、皮球、玩具、树叶、篮球;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梨子、香蕉、皮球、。(教师问:小朋友,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怎样分?)
2、幼儿小组讨论。
可能的分法有:
(1)按用途分类。
(2)按形状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苹果、皮球是圆形的,梨和车不是圆形的;我是把用途相同的放在一起的:苹果、梨、香蕉是水果,皮球、车是玩具。
3、以拾落叶的情节出示树叶,树叶大小、颜色不同。
问:我们要把这些树叶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有几种分法?
幼儿讨论可能的分法有:
(1)按大小分类。
(2)按颜色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或者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4、操作活动。
分积木:启发幼儿按积木的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5、活动延伸:
1、幼儿继续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分类的意识。
2、教师可利用日常环境让幼儿学习分类,比如:可以对秋天的落叶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还可以对水果、蔬菜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教学反思
通过对中班幼儿上的这一节课,该班幼儿基本能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进行分类的方法,在颜色、大小上分类掌握较好,但是在形状、以及用途上掌握较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通过其他的领域来巩固对物体的分类,也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进行学习。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23
设计背景
幼儿好玩,喜欢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如果只枯燥地告诉孩子“1”和“许多”的关系是比较抽象的。通过游戏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
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别“1和许多”。
2让幼儿初步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数的探索和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活动准备
教具:小兔头饰、大灰狼头饰,篮子每人一个。学具:萝卜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情景创设: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老师来扮演兔妈妈,请小朋友来扮演小兔子,先和妈妈一起来锻炼身体,跳一跳吧!
“一只小兔跳跳跳,摇摇尾巴点点头。
二只小兔跳跳跳,拉拉手儿点点头。
许多小兔跳跳跳,拉个圆圈快快跳。”
2、提出问题,初步感知“1和许多”
兔宝宝:你们数一数,有几个兔妈妈呀?(1个)还有多少个兔宝宝呢?引导幼儿说:(许多个)兔宝贝:你们最喜欢吃什么?(萝卜)我们带上篮子去拔爱吃的萝卜好吗?看!这些篮子一样大吗?数一数有几个大篮子?(1个)有几个小篮子?引导幼儿说:(许多个)现在请兔宝宝每人拿一个小篮子,拿好篮子和妈妈一起出发吧!
3、进一步感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兔宝宝:我们来到萝卜地了,看看这些萝卜一样大吗?(不一样)数一数有几个大萝卜?(1个)有多少个小萝卜?(许多个)现在请兔宝宝每人拔一个小萝卜放在自己的篮子里,开始吧!我们兔宝宝可真能干,快来告诉妈妈,你拔了几个萝卜?幼儿说:(1个)请兔宝宝把1个1个萝卜放在妈妈的篮子里,看一看,1个1个萝卜合起来又变成了几个萝卜呢?幼儿说出:(许多个萝卜)
4、结束部分:游戏活动“兔宝宝快看谁来了”?(大灰狼)有几只呀?(1只)我们兔宝宝有多少只呢?(许多只)孩子们,让我们大家团结起来互相帮助一起把大灰狼赶跑吧!
活动延伸: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1个,哪些东西是许多个,让幼儿通过分水果,分水杯,分餐碗,分饭勺,进一步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感知“1”和“许多”加强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从中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本节活动中我选择了“小兔拔萝卜”来学习区别“1”和“许多”。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兔子”是孩子们熟悉的,让孩子们通过扮演兔宝宝和妈妈一起拔萝卜,团结互助赶走大灰狼的游戏下轻松愉快地学习,活动中运用了多种感官,数一数,看一看,拔一拔,在拿和说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解1和许多,让幼儿全部参与到角色游戏中,进一步感知了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1个1个合起来会变成许多个,从而突破了重难点,达到师幼互动。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24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知识按的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几中图形。
2、物质资料准备:奇妙箱,幼儿操作用的六种几何图形若干;各种图形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流程总观:
奇妙箱里找图形说特征——拼画——数数、分类——延伸:让幼儿自己寻找其他图形
活动过程:
(一)游戏:“奇妙箱”里找图形娃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秘密啊?”
1、老师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是什么?
拿出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啊?为什么说她是长方形的啊?”
问:“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引导幼儿讨论)
2、再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出图形后,要求说出图形名称和特征,并讲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
……游戏反复进行。
3、老师总结:奇妙箱里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一边说一边出示相应的物品)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对面的二条边一样长;梯形也有四条边,上下对面的二条边是平行边,旁边是两条斜边;圆形和椭圆形都是圆圆的没有角的,边摸上去是光滑的,只是椭圆形是扁的'。
(二)拼画
老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所以图形娃娃们想和我们做个游戏。盘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一下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上添画几笔变成其他有趣的物品。也可以用几个图形拼成其他各种物品。让我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让幼儿大胆想象,在几何图形上添画成另一物品)
(三)数数、分类活动:
根据自己拼画的图形娃娃的数量、种类进行数数、分类活动。
1、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宝宝来变的?变成了什么?
2、用园形的变了几样东西?谁变的最多?(把最多的展示)
3、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依次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让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然后,让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去寻找我们还不认识的其他图形,下次上课带回来给老师看,好吗?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25
活动目标:
1、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教师拿出挂图背朝幼儿),变!一幅画展现在幼儿面前。“机器人”对!那你看一看机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由图形拼成。”好!下面我们就来做有关图形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l、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
2、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圆形6个,半圆形6个,正方形1个,长方形4个,梯形5个,三角形1个。)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1、发礼物:(学具)小朋友,上面的游戏,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老师要奖励。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好,下面就请你们自己打开小信袋(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你们喜欢不喜欢呀?(“喜欢!”)这些小图形呀,它们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还会变成其它形状呢,不信,你们试一试。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 (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三)结束部分:
五彩图形妙趣横生:小朋友,这些小图形好玩吗?(好玩!)那我们再把它贴在白纸上它还会变成一幅精美的粘贴画,把这些画献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吧。师生共同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
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设计我能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由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整个数学活动我都采取了操作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亲自感知、探索、总结。
中班幼儿在图形认知方面仅限于简单的图形分割与拼合,因此在孩子们开展了三角形二等分的经验基础上,设计了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活动,进一步了解各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中采取游戏情景法引入数学活动内容,利用为喜羊羊过生日,结合了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一看到喜羊羊等图片,情绪十分高涨。针对中班幼儿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给喜羊羊分生日蛋糕,怎样能够分得一样大”,请幼儿集思广益,帮助喜羊羊想办法,孩子们操作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通过两次探索操作,幼儿充分感知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与拼合,感知和理解图形间的关系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次操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教师结合幼儿的操作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梳理经验认识。孩子们到底是否掌握了对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和拼合的理解呢?我又通过一个“和图形娃娃做游戏”的环节,引导幼儿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在游戏的设计中,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小困难,引导幼儿能够用所学到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些困难。
最终,幼儿将生活中的知识又运用到生活中,活动的设计比较完整。为了能够突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我重点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在这次数学活动中,我设计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既能够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目标思考问题,又能够激发每个幼儿求异的思维方式,为幼儿在思维上拓展了空间,鼓励幼儿和别人想的不同,如进行正方形二、四等分的提问:怎样能够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四)块呢、还有别的方法吗等。
第二,操作活动后鼓励幼儿交流。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正是显示思维差异性的时候,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和指导者一定要了解幼儿的操作特点和思维特点,在操作活动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孩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别人的经验,这对每一名幼儿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而且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思考,他们会努力展现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
第三,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在教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在一次教育活动中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的作用正是“学为所用”,因此孩子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十分重要。
所以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一个运用知识的游戏环节,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此次数学教育活动只是拉开了图形分割与拼合的序幕,我们还会相继开展圆形、半圆形等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引领幼儿在图形学习的领域里探索,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与创新的机会,促进幼儿动手、语言和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26
活动背景:
在第一次“1和许多”非式活动中,投放了许多新材料,但有一半的幼儿选择了玩过的材料。对于新材料,有些幼儿持观望的态度,有些幼儿选了新材料,但在尝试过程中胆子不大,一碰到困难就想放弃,有的干脆不玩新材料。为了使幼儿能更多的接触新材料,并在尝试过程中能区别“1和许多”,为此有了第二次的活动。
活动实录:
今天区别“1和许多”是第二次非式活动,活动前,我给小朋友提出了“今天请大家去找一找上次没玩过的玩具玩一玩。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开始寻找自己上次没玩过的玩具。有的拿了听一听、有的拿了放一放、还有的拿了插管子。徐炜韬选了摆一摆的玩具,看到一张纸上贴着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萝卜,另一张是许多的气球,徐炜韬开始对着这两张图片看了又看,接着他就点着萝卜和气球说出其名称,讲了一会儿,他看见盘子里有许多卡片,看了看,他拿了一条鱼点数了起来,“1”,点好后,就放在一边,这时他又拿了一张树叶的卡片,这下他发现不是“1”而是有“许多”树叶,他马上伸出手指点数了起来,一边数,一边念着“1、2、3、4、5、6、7数到最后他发现自己有点数不清,于是他放在了一边。他这样一张接一张的点数着,把盘里的卡片全都数了一遍。这时他发现图片上的气球也可以数数,于是他又数起了气球1、2、3、4、5、……有“7”个气球,这下他突然站了起来,在卡片里寻找,把树叶放在气球上,又把小马、小花放在气球上。剩下的.是1只桃子、一个娃娃、一朵花等,他把这些卡片全放在萝卜上。他终于发现了卡片上的秘密,原来“1”和“许多”。接着他把所有的卡片按“1”和“许多”重新又摆放了一次,还请旁边的小朋友来看他发现的秘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猴子摘桃游戏给幼儿参与互动,教师分发头饰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又通过猴妈妈带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篮子变成许多,这样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许多,许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许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许多,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2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认识“>”和“
设计思路:
对于幼儿“>”和“”和“
活动目标:
1、认识“>”和“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分析:
重点认识“>”和“”和“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玩,我们得找规律记住它们。”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得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找出4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
三、猜谜语,(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引出数字小兔。
让幼儿观察小兔子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找出后,比较大小,填上“>”或“
四、游戏:击鼓传包。
玩法:教师摇动铃鼓,幼儿传猫头包,鼓声停止,包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各从包里抽出一张卡片,比较大小,如“8”和“6”,大数幼儿先说:“8大于6”,小数幼儿说:“6小于8”。游戏依次进行。
五、戴小猴头饰,幼儿做小猴子,学习把不等式边等式。
教师告诉幼儿:“我们要做一个《小猴学样》的游戏,游戏之前先要学样本领—把不等式变等式。”启发幼儿说出“4小于3”,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并说:“猴妈妈说,两边的小猴子不一样多,太难记了,我想让两边的小猴子一样多,把“>”变成“=”该怎么办呢?小猴子动脑筋想一想。”想出4-1=3、3+1=4两种办法都行。
六、听音乐做“小猴学样”游戏。
幼儿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28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左、右,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和右的位置关系。
2、通过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聪明表、智慧星、食物图片、《健康歌》音频、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左右(1)拍手游戏,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
师:请不要把手放下,你举的一只手是左手,还是右手?
(分别给举左手小朋友的戴上“聪明表”,举右手的送上“智慧星”,作为左、右的一种提示。)平时,你们的右手做些什么事情呢?教师小结:右手一般做拿筷子,握笔,刷牙,写字等等。那举起你们的左手,说说左手一般做些什么事情?
【小结】对呀,左手,右手是我们身上的一对好朋友,只有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更快。
(2)体验自身左与右师:左右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们看看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3)游戏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二、“换座位儿“游戏。
(1)音乐开始,小朋友边听音乐在椅子周围自由做动作,小朋友听仔细,音乐停下找椅子。
(2)音乐停止,小朋友迅速走到找到的小椅旁并坐好。
(3)请小朋友说一说: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或说一说:谁在我的左边,谁在你的右边?)。
(4)同伴相互说一说: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
三、联系生活,应用左右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本领,认识了左右,小朋友真聪明,帮老师把食物摆到合适的位置好吗?
1、请小朋友轻轻的到桌子上拿一种食物。
2、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报一下吧。
3、听口令把它们摆上餐桌吧。
餐桌的最中间是一盘苹果苹果的左边是蛋糕、右边是可乐,上面是香蕉,下面是冰激凌香蕉的左边是橘子,左边是草莓冰激凌的左边是桃子,右边是梨餐桌摆好了,小朋友高兴吗?那我们也去休息吧!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