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黔西县政府工作报告

黔西县政府工作报告

画青笺ぶ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随着近年来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政府工作报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也更甚从前,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黔西县政府工作报告,希望对你有用!

黔西县政府工作报告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十二五”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毕节的重要批示精神,坚决执行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紧紧依靠全县各族人民,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真抓实干中排难奋进,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和利长远的大事,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的实事,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与“十一五”末相比,全县生产总值从71。47亿元增加到167。34亿元,年均增长15。0%;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从49。12亿元增加到212。30亿元,年均增长3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295元增加到23036元,年均增长7。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391元增加到7014元,年均增长12。8%;财政总收入从12。29亿元增加到23。79亿元,年均增长14。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从50。55亿元增加到120。59亿元,年均增长19。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从40。77亿元增加到97。91亿元,年均增长19。2%;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提高到90。3%;经济发展增比进位在全省综合排名上升9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2︰41。4︰41。4。粮食、油菜产量稳定在27万吨、5万吨左右,累计收购烟叶62。35万担。实施“54321”特色农业产业工程,发展六大农业板块经济,粮经作物面积比由55。6︰44。4调整为52。4︰47。6。建成8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入驻企业30家,累计投资10。56亿元;黔西经济开发区成功申报为省级开发区,建成面积11。6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68家,建成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世界最大的单套煤制乙二醇黔希煤化工项目,累计投资52。09亿元,脱盐水装置试车运行。开工建设黔西电厂二期工程,建成永贵煤机、海大科技、天泽化工、海悦科技等一批重点项目。工业增加值从23。14亿元提高到51。16亿元,年均增长20。1%。落实“3个15万元”政策,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从37。68亿元提高到93。03亿元,年均增长15。2%;打造柳岸水乡、水西古城、水西泰丰园等特色旅游景点,完成古象祠恢复重建主体工程,实施李世杰墓院一期修复工程,建成10家星级酒店,旅游总收入从13亿元增加到37。71亿元;建设同心商贸城、万丰商贸城物流仓储基地。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增至10家。建成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网络体系。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8。89亿元提高到69。37亿元,年均增长15。5%。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交通建设累计投资80。97亿元,是“十一五”的15。3倍。建成黔织、黔大高速公路黔西境47。79公里,加快贵黔、白黔、息黔高速公路和成贵快速铁路建设,开启了“高速时代”,推进了“高铁进程”。改造国省道及县乡道181。1公里,建成旅游公路107公里、工业专用公路167公里、通村水泥路1163公里和乡镇客运站7个,实现乡乡通油路(水泥路)、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94%的行政村通客运班线,改写了农村交通落后的历史;水利建设累计投资5。54亿元,是“十一五”的1。49倍。城区及周边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和附廓水库加高扩建工程投入使用,建成450处饮水安全工程,累计解决73。5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启动夹岩水利枢纽工程黔西境工作,快速推进樱桃坪水库建设和仙人洞水库建设前期工作。治理小 (二)型病险水库9座、中小河流6。48公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19。75万亩增加到36。57万亩;新建、扩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6座,变电总容量11。3万千伏安。新增配电变压器349台。安装“村村通”工程设备1。2万套,实现有线数字电视和3G网络全覆盖。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率从33。1%提高到45。6%。撤销城关镇设立4个街道,加快“撤县设市”各项工作。建成杜鹃大道、花都大道、阳光大道、纵二线等50公里城市道路,推进东出口、西出口改造和南部新区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完成水西河综合治理,建成3个停车场、3个农贸市场,推进“三个中心”和明德新城等城市项目建设,水西城市综合体被列为全省“5个100工程”,城区面积从9。5平方公里扩大到16。14平方公里,人口从15。5万人增加到20。1万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25亿元,新增主干道40余公里,建成面积23平方公里,新增9。85万人。素朴镇、钟山镇被列为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实施生态文明家园建设5。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3。82万户,完成院坝硬化8。16万户345。44万平方米,连户路硬化2921。7公里,被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称为“连富路”“连心路”。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打造10个市级示范点,极大改善农村面貌。先后成功承办全省第七届旅发大会、全省小城镇建设观摩会、全省项目建设观摩会等一系列重大会议,充分展示了我县发展建设的新成就。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造林50。99万亩,森林抚育9。14万亩,治理石漠化87。65平方公里和水土流失15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城镇绿化率分别达43。45%、38。02%,分别提高8。45和10。9个百分点。成立县、乡、村三级生态建设保护机构,全面落实“山、水、林、田、路、树”精准管护。水西柯海国家湿地公园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加强附廓水库等重点饮用水源地及20个集镇饮用水源点监测检查,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99。9%。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3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和3。25万口农村沼气池,推进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黔西电厂4台机组脱硫脱硝、西南水泥厂脱硝改造和27家加油站油气治理,建成城区环境空气自动检测站和3家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关停渝贵水泥厂等5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扎实开展森林资源“六个严禁”专项执法行动和“六个一律”环保利剑执法专项行动,累计查办涉林案件366起,查处环保违法企业35家。

——改革创新不断推进。组建城投公司、农投公司、乡村建设投资公司等5个投融资平台,成立花都村镇银行,改制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探索实施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PPP项目建设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出让县城污水处理厂经营管理权。创新支农资金管理试点经验被人民日报刊载。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保险、农村信用评价体系、集体林权制度等改革工作。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工商登记“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等改革。强力推进城乡殡葬、城市管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抢抓国发2号、国办函35号实施重大机遇,争取项目176个、资金20。32亿元。建立项目代办服务制度。加大到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区招商力度,累计签约项目187个,省外实际到位资金674。6亿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探索了产业扶贫“新桥模式”、精准扶贫“红板经验”,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2。7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6%,实现素朴等13个乡镇省级“减贫摘帽”,接待了广西、云南等40多个省外党政扶贫工作考察团。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安置移民11977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认定,黔西一中升格为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中职学校通过省级示范性创建评估。投资5。7亿元实施教育工程项目474个;引资4亿元建设县中心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建成林泉等15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323个村卫生室,新增民营医院28家,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深化计生优质服务,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4%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5。7‰;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建立完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关爱救助保护制度,实现精准关爱救助保护全覆盖;建成廉租房及公租房1万套、经济适用房432套,完成棚户区改造5172户;城镇新增就业3。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黔西王氏食疳医药等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西传奇实景舞台项目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同发展,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审计、统计、司法、民族、宗教、气象、档案、工会、共青团、妇联、科技、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风险防控不断强化。实施“六民工程”和“六心教育” “诚信、守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建成育才学校和城区网格工作室等,有力推动“法治黔西”“平安黔西”创建工作。启动“天网工程”项目建设,建立扁平化指挥体系、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派出所警务中心。禁毒工作获国家禁毒委表彰。加强矛盾隐患纠纷排查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众安全感从88。77%提高到98%,安全感测评连续2年全市排名第一;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及监督机制,严控新增债务。强化税收征管,加大融资力度,偿还政府性债务及融资贷款利息46。45亿元;深入开展煤矿、道路交通、消防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大排查,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打非治违等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始终在县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定期向县人大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工作,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769件、县政协委员提案539件。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作风建设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依法行政,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和实施评估制度,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控“三公”经费,从2013年起压缩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支持教育发展。全面强化权力清单备案和民生项目监督工作。累计减少行政审批事项12项,平均办结时间减少到2。9个工作日。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效能监察,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2015年,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顶住压力,精准发力,千方百计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十二五”顺利收官。一是着力稳增长。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减少负量,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4。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9%。二是狠抓脱贫攻坚。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38万人,实现6个乡镇省级“减贫摘帽”、49个贫困村出列。完成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搬迁922户4000人,启动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三是强化运行调度。保障火电厂用煤需求,加大煤炭外销力度。激发社会消费活力,加大房地产去库存力度。严格税收征管,严防跑、冒、滴、漏。强化项目建设协调服务,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计划的124。9%。四是加快产业培育。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装备制造、化工等产业,积极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农业增加值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3%,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五是推进改革开放。优化服务环境,推进大众创业,新增市场主体4826户。积极招商引资,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11。16亿元。六是坚持惠民生。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1。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6%,全市第一个采取PPP模式引资7。5亿元启动南部新区教育园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达99。85%。城镇新增就业8459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6%和11。7%。投资2。37亿元,完成年初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七是加强生态建设。完成营造林11。51万亩,治理石漠化20。07平方公里和水土流失24。9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1。15个百分点。八是大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强化矛盾纠纷大排查、社会治安大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经过全县上下的艰苦努力,在全省47个非经济强县的排位从2014年的第27位提升至第15位,在全市5个非经济强县的排位从2014年的最后一位提升至第1位,在全市目标考核中排名一等奖的第一名。

这五年,也是我县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最多关心和关注的五年。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等前国家领导人,俞正声、刘云山、刘延东、汪洋、栗战书、杜青林、陈昌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考察指导工作,这是对黔西发展建设成就的充分肯定,使我们倍受激励、倍受鼓舞。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县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基础设施变化最大、城乡面貌改善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谱写了黔西大开发、大发展、大开放的新篇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利民惠民好政策;得益于统一战线、民建中央的关心支持;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历届县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的辛勤工作和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黔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界、各行各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在推进全面小康进程中,还面临脱贫攻坚任务重,产业转型升级缓慢,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础设施欠账多,民生保障水平低,风险防控压力大,安全隐患突出,少数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多发等困难和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根据县委的建议,经过反复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黔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提请大会审议。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胜时期。要清醒认识到,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县情没有变,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没有变,我们绝不能有丝毫懈怠。更要清醒看到,中央、省、市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加快“补短板”和全县基础设施的大改善、重大项目建设的大推进,必将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转型升级带来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更加奋发有为。要全力转方式、“补短板”,以更快的节奏、更实的作风,奋力实现新突破,全面推动新跨越!

“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系列重要讲话及对毕节试验区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一届八次全会、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总纲,以“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为主线,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大数据为引擎,以大教育、大能源、大交通、大水利建设推动后发赶超,以大开放、大生态、大农业、大健康促进转型升级,以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以民生改善为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执行力、发展力、公信力,奋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奋斗目标是:紧盯“一个目标”。到2018年,实现所有贫困人口脱贫、19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守好“两条底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贯穿于推动经济发展全过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三大跨越”。推动产业体系从“一煤独大”向“多元聚集”跨越,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跨越,民生保障水平从“基本民生”向“幸福民生”跨越。打造“四大基地”。建设黔西北能源基地、物流基地、游客集散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五个黔西”。建设法治黔西、绿色黔西、畅通黔西、数字黔西、美丽黔西。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0%、13。0%。森林覆盖率达54。0%以上,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计划范围内。

要实现“12345”的奋斗目标和以上预期目标,只有倍加努力,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真抓实干推动工作落实。今后五年,坚决打赢“两大攻坚战”,奋力实现“七大突破”。

(一)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科学治贫、有效脱贫,彻底解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六项小康行动计划”,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通过大扶贫推动基础设施跃上新台阶。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为核心,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大力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通过大扶贫推动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依托小城镇、产业园区等,完善配套设施,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带动提高城镇化率,通过大扶贫推动城镇化水平跃上新台阶。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减量提标”。完善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免除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中职有关学杂费,通过大扶贫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跃上新台阶。健全最严格的脱贫攻坚责任链,实行最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制,确保到2018年9。85万人脱贫,所有贫困村出列。

(二)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坚决打赢抢先机突围战。坚持把大数据作为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积极衔接“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加快“数字黔西”建设,探索大数据、互联网与我县优势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实施“互联网+”创业创新、现代农业、高效物流、电子商务等行动计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坚持民生需求,在精准扶贫、城市管理、交通旅游、健康医疗、文化教育、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大数据应用,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形成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电子政务云,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有机结合,提高社会决策、社会治理和风险防范水平;着力夯实大数据发展基础,推进“三网”融合,实现移动通信、4G网络城乡全覆盖,县城无线wifi全覆盖。尽早启动5G网络建设。

(三)推动产业多元集聚,在转型升级上取得突破。紧紧围绕推动“一煤独大”向“多元集聚”跨越的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产业新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推动工业新型化。建成黔西电厂二期、华润电力黔西电厂,重点发展煤制乙二醇及相关下游产品和轻型节能环保建材产业,加快形成煤-电-化-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延长煤炭产业链,巩固提升煤电产业。积极开发风电、太阳能及光伏发电,加快发展以能矿设备、工程机械制造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六大农业板块经济建设为主抓手,以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为主平台,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行“订单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发展高效农业。推动旅游特色化。在山、水、城、湖、洞、祠上做文章,在文化与旅游的精准结合上下功夫,开发建设特色旅游景点,改造提升乡村旅游景点,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精品,加大策划、宣传和推介力度,打响“人文水西·魅力花都”品牌,力争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达90亿元。推动服务业高端化。加快同心商贸城、万丰商贸城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商贸会展等服务业,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深度融合。积极实施“引银入黔”工程,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休闲避暑、疗养康复、度假养生等大健康产业。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突破。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动县城与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协调发展,实现“撤县设市”目标,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50%以上。加快县城提质扩容发展。抢抓“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机遇,完善供水、供电、排水、垃圾收运等公用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依托石板互通、甘棠互通等,建成环城高速,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强力推进南部新区开发建设,加快县城南移步伐,推进城区与金碧、甘棠同城化。坚持产城一体,加快县城与经开区互动融合,促进组团式发展;突出城市设计,建设成贵快铁黔西站、汽车总站等重点城市项目,打造更多建筑精品。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实施老城区背街小巷等综合整治。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小城镇建设十大提升工程和“8+_”项目建设,逐步把钟山、大关、金碧、重新建成中心镇,完成谷里、林泉等“六型”小城镇建设,构建以“中心镇为龙头,示范小城镇为重点,其他特色小城镇为节点”的小城镇发展体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299个美丽乡村创建点建设,实现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和铁路沿线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增强发展支撑能力上取得突破。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完善交通网络。建成贵黔、白黔、息黔高速公路和成贵快铁,配合做好林歹至金沙、六盘水至瓮安铁路建设有关工作。力争建成百里杜鹃至黔西高速公路,争取昭通至黔江铁路经过我县。推进农村公路提升等级、普通国省干线改造、村道规划建设等,打通断头路,改善微循环,实现组组通水泥路、村寨路面全硬化。建成南部新区多功能综合大楼,确保城市公交与快速铁路的有效衔接。整治乌江、索风营、东风湖库区航道,建设鸭池河等10个码头,加快形成内通外联、快速便捷、大进大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配合推进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建成樱桃坪、仙人洞、凹水河等水库,新增库容5129万立方米,切实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强农村饮水工程、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保障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提高区域性防灾减灾能力。推进电力等设施建设。实施成贵快铁黔西220千伏接入工程、黔西至重庆500千伏送出工程,新建35千伏以上线路49。77公里、10千伏以下线路172。61公里,完成全县变电站双回线路供电、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规划建设贵阳至黔西天然气支线管网,推进充电桩、加气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提升生态优势上取得突破。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加强生态建设。对25度以上陡坡耕地进行生态恢复,对公益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实行保护政策。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耕地造经果林,完成森林抚育5万亩,造林绿化31。71万亩,石漠化治理80平方公里,基本完成高速公路及铁路沿线、城镇和园区周边等重点区域绿化造林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7。51平方公里。建设水西柯海国家湿地公园。强化监测执法。强化火电、水泥、化工等重点能耗行业减排和煤炭洗选、农村养殖基地等重点领域的污染治理,加强附廓水库等重点饮用水源地及20个集镇饮用水源点监测检查,完善矿山资源开发环境补偿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推动环保监管执法现代化。推进环境治理。加大耕地质量保护力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成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县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和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等项目,新建一批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实现垃圾收运系统乡镇全覆盖。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七)坚持共建共享,在幸福民生上取得突破。坚持民生优先,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积极发展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建成南部新区教育园,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到2017年普及15年教育。提高卫计服务水平。新建县第二人民医院、妇女儿童医院,改扩建县中医院,实施县乡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鼓励社会资本创办民营医疗机构。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强化优质服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筑牢社会保障网底。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关爱救助保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社会福利和残疾人事业。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特色文化建设。建成“三个中心”,规划建设博物馆、档案馆、工人文化宫等项目,深度挖掘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和阳明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八)突出改革开放,在增强动力活力上取得突破。以改革释放发展新动力,以开放赢得发展主动权。深化改革创新。全面实施“五清单两平台一张网”建设,规范政府行为。深化户籍制度、财税体制、农村产权、城市管理、医疗卫生等改革。探索公共投资领域引入社会资本,落实“非禁即入”投资政策。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黔中经济区、成贵快铁经济带,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依托贵黔等高速公路和成贵快铁,大力发展通道经济。依托民建中央帮扶精准招商,招大商、选好商,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九)突出社会管理,在风险防范上取得突破。防范债务风险。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严控新增债务。争取更多地方存量债务分配额度,稳妥推进政府性债务化解。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重点领域风险排查、预警和处置化解,加大对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活动的宣传预防和打击力度。防范社会矛盾风险。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平安黔西”“法治黔西”建设,推进社会风险评估全覆盖。严打暴力犯罪,加强禁毒等工作。严格督促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坚决打击企业恶意欠薪行为。妥善化解征地拆迁、矿群利益冲突等矛盾纠纷。防范安全风险。深化煤矿、道路交通、消防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管理,严防事故发生。

三、2016年的重点工作各位代表!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县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的第一年,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市和县委的部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195。60亿元,增长15。3%,力争增长15。5%;固定资产投资188。30亿元,增长24。2%,力争增长2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20亿元,增长18。0%,力争增长18。3%;财政收入26。64亿元,增长12。0%,力争增长13。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7亿元,增长12。6%,力争增长13。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122元、7954元,分别增长13。5%、13。0%。城镇化率达47。3%。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3。5%。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脱贫攻坚。坚决践行“48字决战贫困誓言”,确保首战告捷。紧盯任务目标抓脱贫。扭住89个贫困村出列、减少贫困人口3。85万人的目标,将任务细化到乡镇、村组、具体责任人,确保责任落实、任务落实。紧盯对象精准抓脱贫。巩固精准识别成果,运用好“扶贫云”“二维码”,精准核实每个扶贫对象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加强台账管理,确保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紧盯产业发展抓脱贫。种植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30万亩、商品蔬菜26。27万亩、人工种草1。9万亩、特色经果林8。64万亩、茶药2。86万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紧盯帮扶机制抓脱贫。落实结对帮扶、走访遍访、考核评估等机制,用好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力量,实施“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创新扶贫金融产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紧盯易地搬迁抓脱贫。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新一轮脱贫攻坚的“当头炮”,按照“搬迁整体化、识别精准化、工作人性化、安置多元化、政策明细化、组织系统化”的要求,加强引导,把握关键,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突出项目建设。保持项目建设力度,促进投资、推动发展。加强项目包装。结合国家产业导向和“补短板”抓项目,精心谋划包装交通水利、城镇建设、民生保障等重大项目,力争地下综合管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县城停车场等项目列为国家、省、市级PPP项目。加大项目争取。聚焦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抓项目,争取一批大项目落户。加快项目建设。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新开工项目56个,做大投资增量。加快夹岩水库输配水区工程、黔西电厂二期等138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盘活投资存量。强化要素保障。抓好工业“百千万”工程和“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土地、手续办理等问题。

(三)突出产业提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目标。做优农业。巩固粮油烟主导产业,确保全年粮食总产量27万吨以上,油菜产量7万吨以上,收购烟叶12万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六大农业板块经济发展,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打造一批示范亮点。积极支持鼓励干部职工领办创办农业板块经济项目。突出抓好科技兴农,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加大“乌蒙山宝·毕节珍好”花都味道农特产品培育力度,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以上。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完成投资2。5亿元。做强工业。深化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在建煤矿建设,实现煤炭产量300万吨以上、发电量70亿度以上。黔希煤化工煤制乙二醇项目6月投产,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加快黔西电厂二期、天泽化工、海悦科技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华润电力黔西电厂恢复建设。引导企业向开发区集中、产业向开发区集中,打造特色产业集聚的核心增长极。完成工业增加值5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做大服务业。举办全县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接待游客54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45亿元以上。建成大数据及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成运营29个乡镇(街道)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推动50家传统企业及商贸流通业应用电子商务,培育300家地方特色网店,争创省级电子商务发展示范县,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亿元。加大“引银入黔”力度,引进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入驻黔西,鼓励村镇银行向农村延伸,扩大覆盖面。做实大健康产业。依托中药材基地,积极引进优强中药材加工企业,推动新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四)突出城乡统筹。县城建设方面。建成金凤大道延伸段等城市道路,启动纵三线、站前大道建设,力争打通里沙大道断头路,新增城市道路4公里以上,新增城市建成区0。5平方公里。全力推进东出口改造建设,加快完善西出口安置房配套设施,确保尽早交付使用。加快县汽车总站建设,启动面积1万平方米的成贵快铁黔西站建设,推进体育中心建设,建成大转盘4座人行天桥。水西城市综合体完成投资7亿元。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和棚改货币化安置,打通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易地扶贫搬迁房通道,有效消化房地产库存。完善设施,加强管理,解决城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交通拥堵问题。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更加良好的人居环境。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小城镇建设方面。完善25个乡镇小城镇建设总规,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按小城镇升级版和示范小城镇“8+_”项目建设要求,抓好素朴、钟山省定示范小城镇及谷里、大关等5个市定示范小城镇建设,完善镇村联动“6+N”项目建设,打造重新、观音洞等8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投入1。5亿元,在完善去年107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点建设、推进10个市级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启动今年106个创建点建设。实施“贵州民居”改造工程4000户以上。投入4481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774户。

(五)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贵黔、白黔、息黔高速公路和成贵快铁建设,确保贵黔高速公路今年5月通车,白黔、息黔高速公路年内通车,联通外循环。推进林泉至白泥等一批县乡道油路大修工程。启动G321金凤至洪家渡、钟山至六广等一批县乡道改造项目和乡村断头路建设,将农村交通条件再推上新台阶。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启动环城高速大海子互通至甘棠互通、林歹至金沙铁路建设。加强县乡公路管养,进一步提升好路率。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全力配合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完成樱桃坪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和仙人洞水库报批工作。完成中坪等一批重点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和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4处,完成17。21万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改造。夯实电力通讯基础设施。投资6400万元实施黔西220千伏变电站二期扩建和110千伏牌庄、谷里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城乡通讯设施建设。

(六)突出民生改善。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推进南部新区教育园建设和14所幼儿园、13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加强控辍保学,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2。3%以内,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方案,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推进普及15年教育工作。提高卫计服务水平。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县第二人民医院、妇女儿童医院建设。投资1560万元建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楼。投资1760万元实施3个乡镇卫生院、2个社区服务机构、1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招录卫生技术人员100名。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大病保险全覆盖,医保参合率达98%以上。实施好全面二孩政策。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0%以上。筑牢社会保障底线。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保险和新农合续保扩面,落实救济救助。深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工作。城乡低保标准提标增幅10%以上。推动充分就业。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新增城镇就业7700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20人。加快文体事业发展。完成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建设,加快全国藏羌彝民族文化示范基地建设。同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工作,加强审计、统计、司法、民族、宗教、气象、档案等工作,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七)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建设。深入实施“绿色毕节”行动,完成造林绿化8万亩,治理石漠化20平方公里,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重点加强城区周边山头和高速公路沿线等区域的造林绿化工作,森林覆盖率达45。27%以上。成立“绿十字会”,统筹推进生态各项建设。启动水西柯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强化环境保护。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立窑焚烧垃圾中转站。加大对黔西电厂、西南水泥厂等重点排污企业的监测力度,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严格监管执法。深入开展“两把利剑”执法行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两个问责”,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违法行为。

(八)突出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改革。扎实抓好“五清单两平台一张网”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推进素朴镇扩权强镇试点改革,实施谷里镇乡村管理体制机制试点工作。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解决无户籍人员登记入户问题。深入实施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融资工作机制,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不断扩大开放。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省外招商项目23个,完成到位资金129。7亿元。

(九)突出社会管理。大力推进“法治黔西”“平安黔西”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全面推进“天网工程”二期项目和“三所一院一中心”建设。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禁毒、法制宣传教育。继续加大城乡殡葬执法力度,实现规范管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深入开展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企业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严格煤矿、消防等领域安全监管,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两个责任”落实,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扎实办好今年的“十件民生实事”。1。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除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专项小额扶贫到户贷款贴息。2。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384户、棚户区改造2800户。3。完成石板互通黔西站周边7座山头造林绿化500亩。4。完成锦星镇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解决3。6万人、1400头大牲畜应急用水。5。完成大海子互通、同心商贸城至贵黔高速坪子收费站道路(金黔大道)建设。6。完成G212大锡厂至甘棠公路改扩建工程和金碧至观音洞通乡油路建设。7。完成300公里建并撤小村通村水泥路建设。8。完成莲城大道后层立体停车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9。完成法院路(鄢家巷口至老人民医院)和环城南路(杀牛坝口至建行)老城区道路修缮改造。10。完成县老年养护楼项目建设。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各位代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和效能政府,不断增强执行力和落实力,不断提升行政水平。

(一)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部门不得法外设权。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责任终身追究及倒查机制。大力推行部门、乡镇(街道)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决策执行纠偏机制,及时纠正取消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政许可及备案、登记事项。主动接受县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二)坚持便民利民,建设服务政府。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简化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依法推进政务公开,全面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依托“五清单两平台一张网”,实现对权力集中部门和重点岗位全流程规范管理。

(三)坚持廉洁自律,建设廉洁政府。认真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县委作风建设规定,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四)坚持担当作为,建设效能政府。坚决按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推进工作,以“钉钉子”精神和“马上就办”的作风狠抓落实。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始终把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作为最重大的历史使命,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加快后发赶超的步伐。加强绩效考核和效能监察,对不作为、乱作为的一律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和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黔西县政府工作报告篇2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是黔西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越发展关键的一年,也是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一年。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全县上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地各项政策措施,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问题持续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1.52亿元,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2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3.15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24.54亿元,增长18.0%。财政总收入8.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3亿元,分别增长17.7%和28.0%。粮食总产量34.2万吨,增长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49亿元,增长4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5亿元,增长2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50元,人均增收20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2元,人均增收332元。净减少农村贫困人口0.87万人。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奋力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机遇,投资拉动作用凸显。按照“抓项目、争资金、促投资、保增长”的思路,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机遇。一是项目库不断充实。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谋划和上报项目224个。二是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扎实开展。积极调动农村消费需求,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金额667.82万元。三是投资力度大,拉动明显。全年争取到中央扩大内需项目135个,总投资3.4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94亿元。争取到省重点项目54个,总投资67.52亿元。争取其它项目29个,国家及省补助资金0.77亿元。项目建设极大地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着力狠抓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较大改善。一是交通建设全面推进。投入1.36亿元交通建设资金。实施通乡油路6条89.2公里,通村油路1条37公里,旅游公路4条44公里,通村公路36条258公里。建设农村客运站8个。完成3个码头和3个渡口新建、改建工程。开工建设黔织高速公路。积极配合做好成贵快速铁路和黔西至大方、黔西至清镇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二是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8处,解决5.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金黔灌区续建配套工程、“三小”工程等,新增节水灌溉和恢复灌溉面积4000亩、水浇地600亩。完成渠道清淤补漏防渗320公里。完成青浦塘水库除险加固和芭蕉大沟流域治理工程。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4条,治理面积38平方公里。附廓水库加高扩建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是电网建设力度加大。完成220kV毕节至黔西输电线路工程,35kV

大关输变电工程,35kV太协线路工程,35kV雨金线加固工程,10kV协太线加固工程,第五批10kV及以下农网完善工程,农村新型烤房用电工程及县级电网增补工程。完成黔西220kV变110kV送出工程及35kV协和变二期扩建工程。完成城区10kV线路改造5.4公里,400V线路改造11.1l公里。四是信息化建设扎实有效。继续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喀斯特地区灾后农村信息化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建成县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乡镇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6个、村级科技信息服务站10个。新建改建通信基站60个。敷设光缆188公里。实施村级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5个。乡镇宽带覆盖率达100%。五是农村能源建设扎实。完成沼气池建设6865口。“三改”配套率达60%以上。建设养殖小区沼气池10个,沼气后续服务网点35个。

(三)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农业水平明显提升。一是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建设初具规模。全面启动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建设。完成烟水配套项目9个,全县烟区灌溉面积增至20.76万亩。完成机耕道路26公里,烘烤工场550间,育苗工场49个4.94万平方米。烟区配置中型机械和多功能作业机4台,小型机械620台,中耕培土机150台。发展烤烟专业种植户523户。组建烟草专业合作社19个,家庭农场47个。种植烤烟9.15万亩,收购烟叶25.9万担,担烟均价739元,实现烟农收入1.9亿元。二是农业产业化基础不断夯实。建成油菜籽生产基地50万亩,马铃薯基地27万亩,蔬菜基地30万亩,标准化水稻种植基地2.5万亩,辣椒基地10万亩。2009年底,全县生猪存栏28.9万头,出栏27.3万头;牛存栏9.8万头,出栏1.1万头;

羊存栏0.24万只,出栏0.25万只;家禽存栏195.8万羽,出栏185.4万羽。全县共引进和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其中获地级认证的龙头企业4家,获国家QS认证企业10家。无公害基地认证11个,产品认证10个。启动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0个。农业产业化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32.9%。三是科技兴农扎实开展。实施粮食增产工程24.8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工程1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0万亩,机耕面积11万亩,机插秧面积0.3万亩,机械半机械脱粒3万吨。兑现农民购机补贴271万元,粮种补贴 711万元。完成“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绿色证书”等培训4553人,农民技术普及培训8.8万人次。四是扶贫开发深入推进。完成2008年度扶贫整村推进项目108个、深圳对口帮扶项目4个、台湾朱英龙先生捐资项目8个。实施2009年度整村推进项目21个、深圳对口帮扶项目8个。完成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690个,新增耕地面积2135.92公顷。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完成花椒种植等5个产业化扶贫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400吨茶叶精加工扩建项目。发放农村小额扶贫贴息贷款1140万元,兑现贴息资金57万元,1772户7742人受益。

(四)努力夯实新型工业产业发展基础,工业规模明显扩大。全县工业增加值19.65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6亿元,增长6.2%。一是煤电工业持续发展。年总设计生产能力达933万吨的40处在建煤矿相继建设。全年生产原煤305万吨,同比增长16.93%。累计发电量98亿度,其中火电79.3亿度,同比

增长14.68%;水电18.7亿度,同比增长33.29%。二是园区集聚功能初显。岔白农产品科技园区引进项目15个,总投资8.35亿元,其中3个已建成投产,2个主体工程完工,6个正在建设,4个已签订入驻协议并在办理相关手续。完成甘棠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引进项目5个,计划投资71.01亿元。三是新型工业项目扎实推进。年产5万吨脱硫石膏缓凝剂生产线已正式投产。矿山安全设备生产项目有序推进。香港森仕集团黔西服装生产线已开展大量前期工作。四川通威集团年产10万吨饲料生产线正在进行主体施工。二期年产3000吨林酒扩能技改项目和日产2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有序推进。(五)强力打造良好人居环境,城镇档次明显提高。按照“拉开建设、优化布局、新区先行、带动老区”的思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城镇化率达31.07%,提高了2.77个百分点。一是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启动了中等城市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黔西县旧城区及部分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县城东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控规面积达6平方公里。组织编制《西门银街商住小区详细规划》等20项住宅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对县城38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中坪、永燊等5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25个新农村建设及村庄整治规划编制。二是城镇功能不断完善。投入城市建设资金2.6亿元。完成迎宾北路等11条道路建设工程,新建、改建城市道路7.33公里。完成行政办公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和市政广场工程。开工建设贯城河综合治理工程。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完成三通一平。新改扩建小城镇道路4.

公里。三是市容环境明显改观。投资606.51万元建设和改善照明设施并对城区进行绿化、亮化及美化。投资243.96万元对市政设施进行改造、维修和完善。水西公园一期改造工程完工并免费开放。四是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实施房地产开发项目15个,完成投资4.46亿元,比上年增长2.96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60.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万平方米。成功举办黔西县第二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成交商品房306套、金额达8000余万元。

(六)倾力提高旅游承载能力,旅游产业明显上台阶。一是旅游服务业蒸蒸日上。开通“中国杜鹃花都——黔西旅游网站”,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介服务,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展。切实加强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点、旅游景区等服务能力培训,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加强旅游安全和质量监管,旅游行业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四星级黔西大酒店投入运营。全县星级宾馆达10家。化屋景区寨门、观景台、游客购物中心、宾馆、花坡场、码头等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农家乐20户,乡村旅游初具规模。全年接待游客180.3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29亿元。二是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承办和举办全区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贵州黔西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文化节,2009中国贵州国际百里杜鹃花节,首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暨洪水乡解放村乡村旅游首游式,欢乐化屋苗族花坡节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黔西丰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全县人民团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推动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县第三产业产值达21.37亿元,同比增长19.6%。三是旅游精品线路

和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打造了“百里杜鹃——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苗寨——织金洞”和“百里杜鹃——解放村——柯家海子群——支嘎阿鲁湖——织金洞”两条精品旅游线路。林泉韦寨、新仁化屋、洪水解放、太来芭蕉等乡村旅游开发初见成效。沙井观音洞遗址博物馆等景区建设规划工作有序进行。完成钟山至桂箐、大关至化屋、县城至支嘎阿鲁湖和野坝至普底旅游公路建设,推进城关至解放村、永燊至中坪等旅游公路建设。启动四星级花都大酒店、五星级永贵大酒店建设。

(七)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民生持续改善。一是切实开展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发放城市低保金1014万元,农村低保金3585万元。下拨城市医疗救助金58.25万元,农村医疗救助金132万元。下拨农村五保供养金326.61万元,城镇困难户等救济补助款744万元。全县散居五保户每人每年供养金达1880元,集中供养每人每年达2853元。优待金分别按上年城镇人均纯收入10142元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530元全部兑现。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足额发放到人。及时兑现洪家渡“处遗”资金2.948亿元。二是深入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启动建设廉租房1228套,经济适用住房329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9141户。投入资金2450.76万元,实施46个“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建成“黔西北民居”1212户。三是扎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完成270户地质灾害户的搬迁工作。建立了县级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总额达716.5万元。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收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2140.75

万元。四是集中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始终坚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的原则,落实防控资金、物资、人员、责任,严防区域传播,加强重症救治,应对疫情变化。及时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八)齐力狠抓其他各项事业,社会环境健康和谐。一是安全生产实现双降。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和“六个攻坚”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3起、死亡24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85%和4%,实现了双降目标。二是“平安黔西”创建活动扎实有效。狠抓禁毒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行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01起,其中命案25起。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2个。破获抢劫、拐卖妇女儿童和盗窃案件29起。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36人。破获经济犯罪案件14起。获中央组织部、中央综治委授予“2005-2009年度全国平安先进县”称号。深入开展三级视频联动接访活动,接访案件70件,办结率为100%。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管理,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是教育事业取得新成效。“两基”迎“国检”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两基”成果得以巩固。全县小学入学率99.66%,初中阶段入学率101.43%,高中入学率45.5%,青壮年非文盲率99.72%,脱盲巩固率98.74%。完成27.77万人次中小学生免费教科书发放工作,免费金额达1481.4万元。发放中小学生贫困住校补助5207人次383.65万元。及时足额下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高考上线

率名列全区第二名。职业教育就业率达95%以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民办教育办学质量、办学效益走在全省前列。投资2360.2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26个、新农村新校园建设工程5个。完成县职中学生公寓建设和二中教学楼主体工程。黔西一中图书馆建设进入基础施工。启动珠海蓝天幼儿学前教育中心建设。四是医疗卫生水平全面提升。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工作取得新进展。“两网”建设示范工作进一步巩固,“两网”建设经验在全省得以推广。新增卫技人员118人,实现村村有卫生员。全面开展“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地氟病改炉改灶4.5万户。整合并优化了县、乡、村三级计生、卫生资源。组建了县、乡两级人口计生妇幼保健服务机构。完成县中心医院门诊综合楼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内科住院综合楼。建设乡镇卫生院26个,村卫生室90个。麻风病院、县妇幼保健院建设顺利推进。五是切实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60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1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603人。对46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为54户返乡农民工创业贴息27.6万元。兑现“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社会养老保险补贴205.4万元。六是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3.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合率53.3%,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服务行业10人以上用人单位均建立工伤保险台帐。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开展库区婚出人口补偿工作。实施雨朵、定新、绿化、太来、协和、钟山、谷里、林泉等8个乡镇老年公寓建设。七是文

化体育工作深入开展。完成县城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工作和190个自然村4926户“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重新开播黔西人民广播电台。开通15个乡镇有线广播。建成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5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序推进。建设农家书屋40个。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5场。发放370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点240处,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16个。文琴戏、花灯戏、素朴金钱棍、化屋苗族文化空间、太来阳戏、甘棠鸟笼制作、红林苗族斗鸡舞等7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目录。八是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年度出生人口6973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4.24%,出生率11.19‰,人口自然增长率5.74‰。“国优”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县基本形成以县人口计生妇幼保健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人口计生妇幼保健服务站为依托,村(居)计生卫生服务室为基础的服务体系。196个村(居)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PIS系统管理。出生缺陷干预达年度目标。90%的村(居)推行村(居)民自治,55%的村(居)实现村(居)民自治。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下降11.2个百分点。实施“母婴健康快车”工程。推行农村计生“两户”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城镇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独生子女户纳入养老保险范畴,开创了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九是其他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出版发行《黔西县志》(1986—2007)。金融保险业平稳运行。民族、宗教、人民武装、统计、物价、气象、档案、外事侨务、人防等工作全面推进。

(九)协力强化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致力深化体制改革,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资金24.03亿元;过去一年,我们坚持经济社会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两手;各位代表!回顾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们豪情满怀;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实现黔西;2009年全县各行各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明,虽然;业,狠抓基础性建设,深入实施“

(九)协力强化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是节能减排工作突出。化学需氧量(COD)控制指标在上年的基础上削减到4085.4吨,同比削减4.31%。二氧化硫 (SO2) 控制指标在上年的基础上削减到6667.98吨,同比削减7.04%。二是环境执法有力。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95件。受理省、地、县环评建设项目48个,环评执行率100%。强化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认真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对5家企业采取限期治理。关闭了对河流、饮用水源、居民生活环境、生态植被有明显影响的11家砂石场。完成黔西火电厂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的安装。完成污水处理工程安装在线监控装置。三是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完成2008年度天保工程封山育林2万亩,补植补造1000亩。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完成治理49.31平方公里,世行贷款项目治理25.52 平方公里,石漠化坡改梯35.6 平方公里,石漠化封山育林200公顷。切实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十)致力深化体制改革,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一是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在五里、绿化、协和等乡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建立了农村开发扶贫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新机制。开展农业保险和农村公共设施管理体制试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进一步深化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黔西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启动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深入开展“村财乡代管村用”试点工作。完成氮肥厂、磷肥厂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和29户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改革。二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办节会等方式宣传推介黔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年签约项目16个,签约资金35.63亿元,新建和续建项目实际到位

资金24.03亿元。成功引进河南永煤集团、香港森仕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黔西,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经济社会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两手抓,把提高政府执行能力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努力健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各项机制,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着力提高行政效能。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会的各项决议、决定。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6件、政协委员提案125件,办结率100%。行政复议工作不断加强,受理并办结行政复议案件13件,结案率100%。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从490项减少到169项。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年度审计项目13个,查出违规违纪资金72.2万元。

各位代表!回顾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们豪情满怀。因为在金融危机中夺取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全面胜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得益于中央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的勤奋工作和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得益于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支持;得益于民建

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以及所有关心支持黔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团体、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实现黔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根据中央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战略部署,国家投资的力度、节奏、重点将有所调整,我们面临着一手抓适应、一手抓提高的双重任务,改变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单一的现状存在着较大困难。二是经济总量小、实力弱,发展不协调,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内生动力不足,发展的制约因素多,跨越发展的难度较大。三是农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在加强。四是民生保障的能力和水平低,离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五是去年入秋以来遭受持续秋冬春三季连旱,城乡居民饮用水困难,夏收作物减产已成定局,抗旱保春耕工作难度加大。六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七是政府行政效能、管理水平与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2009年全县各行各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明,虽然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只要我们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工作,新的历史性跨越就一定能够实现。2010年,我们要抢抓发展机遇,做到“五个不”:一是不自甘落后。始终坚持经济落后工作不落后的信念,紧紧依托优势资源壮大煤电等支柱产

业,狠抓基础性建设,深入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城建带县、旅游活县”四大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不亦步亦趋。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紧紧抓住民建中央、国家有关部委直接帮扶和省委主要领导联系黔西的机遇,在中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支持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中捕捉并抓住发展机遇,不盲目效仿,不刻意追随。三是不急功近利。始终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系统谋划可持续发展,兼顾好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条,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绝不以牺牲长远利益而贪图眼前的成效。四是不自我满足。始终坚持树立“不进则退、小进亦退”的忧患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横向敢竞争,纵向求跨越,永不满足于当前的发展现状。五是不争论折腾。始终坚持沿着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保持各族人民和广大干部盼发展、谋发展的昂扬斗志,齐心协力、团结奋进,不断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2010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地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的,紧扣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深入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城建带县、旅游活县”四大发展战略,大抓基础设施建设,大抓主导产业发展,

大抓民生事业改善,强力推进农业上水平、工业上规模、城建上档次、旅游上台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71%,达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达13.09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分别达10.12亿元和5.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146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达3488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5%左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5%以上;粮食总产量保持在35万吨左右;净减少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8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森林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围绕2010年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以赴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一是狠抓道路交通建设。配合做好成贵快速铁路、黔西至织金高速公路、黔西至大方高速公路黔西段的协调服务,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主动对接黔西至清镇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积极做好境内运煤专线铁路建设的准备工作。续建通乡油路7条91.4公里。新建通村公路4条60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争取开工建设矿山公路5条。完成旅游公路建设4条44公里。建设乡镇客运站3个。力争在交通建设上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二是狠抓水利建设。加强已建成的烟水配套工程后续管护。扎实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启动附廓水库加高扩建工程。统筹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做好农村饮用水源地普查和保护工作,新建小水池(窖);(二)以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抓手;特色农业的发展;(三)以煤炭、电力工业为主导,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程项目;(四)以完善城市功能为切入点,千方百计推进城镇化;进城建项目建设;(五)以拓展旅游业为龙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更多的绿色GDP;好农村饮用水源地普查和保护工作,新建小水池(窖)1000个3万立方米,解决农村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建立完善县城及乡镇供水应急方案,提高抗旱供水应急能力,确保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三是狠抓农村电网及能源建设。实施好农村电网改造,完成110kV水西输变电、绿化输变电工程及10千伏及以下农网改造工程。抓好农村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建设。建农村户用型沼气池2000户,新建农村后续服务网点30个。

(二)以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抓手,集中力量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产品向商品转化的重要环节,是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重要过程,要突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一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继续把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实施好8.3万亩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项目,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21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二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农业投入,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以实施“三江源”建设项目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为契机,紧紧抓住原产地引种和良种繁育体系、动物防疫体系、饲草饲料体系建设等机遇,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以市场为导向,巩固烤烟和油菜生产,扩大蔬菜、马铃薯种植面积,加快茶叶、中药材、辣椒、鲜果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加强基地的认定和产品的认证工作。新建绿色农产品交易市场1个。三是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扶持发展好三阳植物油厂、赵老五食品厂、绿源食品厂等企业。四是积极创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完善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现代农业步伐。五是抓好抗旱救灾,确保种植面积,促进农民稳步增收。树立“小季损失大季补”的思想,加大抗旱救灾专项经费投入,积极采取工程、节水、人工降雨等措施,狠抓农作物结构调整,加大农业生产科技培训和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确保大季丰收。马铃薯种植面积2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0万亩,魔芋基地0.3万亩,种植烤烟10万亩。

(三)以煤炭、电力工业为主导,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目前,煤电工业已成为黔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新的发展时期和发展任务面前,我们必须坚持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以煤电工业作为支撑,把促进集团化、集群化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一是加快发展煤电工业。强化协调服务,加快在建矿井和资源整合扩能技改矿井建设进程。新建杨柳井、柏杨、龙场、鑫黔、谷里等5处45万吨以上的煤矿,新增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250万吨以上。生产原煤370万吨以上,县内煤矿供应电煤200万吨以上,确保火电发电量达到70亿度以上。积极申报2_660MW黔西火电厂二期工程项目。二要强力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加快岔白绿色农产品科技园区和甘棠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服务体系。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搞好园区内外交通路网建设,提高园区各项配套设施的使用效率,切实增强园区对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建设工业园区项目15个以上。三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传统工矿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先进工艺、先进设备的利用率,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综合利用废弃物,切实搞好煤层气、煤矸石等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引进煤炭精深加工企业,拉长煤炭产业链。争取日产2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6月前投产运营。抓紧协调林酒厂扩能工作。加快通威饲料厂等在建项目建设进程,督促协调煤化工、服装厂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发展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为民营企业进入提供更宽的领域。

(四)以完善城市功能为切入点,千方百计推进城镇化。切实增强城镇化在拉动社会投资、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活跃县域经济的强劲活力。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发展产业、消除壁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先行、新区先行、路网先行的原则抓好落实。一是做好规划修编。突出以县城建设为中心,以特色集镇建设为补充,充分依托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及其场站建设和园区产业集聚优势,按中等城市定位,切实搞好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近期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增强规划对城市综合交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等工作的指导作用,使我县更便捷地融入以贵阳为中心的黔中经济圈。二是推进城建项目建设。加快县城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高度重视城市新区开发中的商业设施建设和商业流通业培育,通过商业片区的开发实现新老城区有机结合,并通过商业发展形成城市投资、建设、发展的良好格局,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确保城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20亿元。做好县城东出口、西出口、西南环线改造的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动工。实施好贯城河道综合治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金凤大道工程、里沙大道二期工程以及城北路等部分老城区道路改造、兴黔大桥、水西公园二期改造、垃圾卫生填埋场等20多项城市建设项目。积极支持、加快房地产业等社会投资,创新发展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土地整理。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支持居民扩大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三是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继续加大城市功能配套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扎实抓好城区725亩山头绿化和美化工程,着力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不断拓宽城市管理新思路,进一步提高市政管理和服务水平,规范城区环境卫生和客运秩序,强力提升城市品位。四是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加快把县城中有相对固定住所和相对固定工作的本县籍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居民。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五)以拓展旅游业为龙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不断加快县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创造更多的绿色GDP。一是不断发展和壮大旅游业。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以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文化交流、体育健身为主题,努力探索自然风光游、观光农业游、民族风情游等旅游发展新路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强化景区景点等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百里杜鹃——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苗寨——织金洞”和“百里杜鹃——解放村——柯家海子群——支嘎阿鲁湖——织金洞”两条观光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切实抓好索风、东风、支嘎阿鲁三大连湖规划及其功能分区建设和观音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古象祠等景点建设。扎实抓好夏家河、荆江、解放等旅游公路建设。建设民族饮食文化城、水西彝族风情园及2个星级酒店。结合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力争旅游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杜鹃花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介旅游精品线路及优势旅游资源。积极配合承办好“重庆经济协作区第十五次市长联席会”。办好大关镇丘林村桃李花节、洪水乡解放村油菜花节、新仁乡化屋村民族文化节、素朴镇夏家河橘子节。加大对民族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整理、挖掘、保护和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延伸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以上。二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以提升县城服务档次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升星创A工作。加快发展旅行社,强化以导游讲解为核心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人才培养。规范行业管理,全方位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旅游服务上档次。不断提升特色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三是大力发展其他服务业。鼓励和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房地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旅游、商业、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镇化进程;(六)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保障政策;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七)以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为保障,始终坚持走可持;(八)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引擎,切实增强县域经;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二是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市品位,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规范搞活房地产二级市场,加大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房地产业的投资增长。

(六)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一是着力抓好教育事业。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实施校舍安全工程151所,新建城关中小学校5所,解决城关地区大班额突出问题。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启动县职业中学申报全国重点职业中等学校工作,新建县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建立扶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民办教育加快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二是着力抓好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加快中心医院建设步伐,规范民办医院发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查,改善公共卫生设施和农村医疗条件,完善村级医疗服务网络,不断提高群众的医疗保障和保健水平。确保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完成地氟病改炉改灶3万户。三是着力抓好群众文化和体育工作。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群众文化工作,扎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进一步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设农家书屋87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1个。实施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努力推进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数字化平移改造工作。启动县图书馆建设。四是着力抓好人口计生工作。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核心,围绕年度计生工作目标,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落实好奖励扶助和保障政策。进一步巩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成果,全面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强化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五是着力抓好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城乡低保工作,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深入开展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工作。做好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失地农民、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拥军优抚安置工作。发展社会福利、慈善、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完成11个乡镇敬老院建设。六是着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普及培训农民9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200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550人。增加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提供新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七是着力抓好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建设廉租住房1000套50000平方米,启动经济适用房14085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9360户、生态文明家园建设2150户。八是着力抓好其他社会事业发展。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工作,科学谋划、精心编制《黔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认真做好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启动2010年黔西年鉴编纂工作。加强档案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食品、药品、物品等的市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消费安全。支持和发展金融、保险、信息、中介机构等服务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扎实推进民族宗教、人民武装、外事侨务、人防等工作。

(七)以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为保障,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狠抓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大力抓好森林防火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封山育林1.5万亩以上,低效林改造2万亩以上。实施好“三江源”建设项目、喀斯特地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和石漠化治理项目,新建干果基地5万亩、水果基地2万亩、刺梨基地1万亩、茶园1万亩。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实施好“长治”工程、世行“水保”项目以及贵毕路沿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二是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防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继续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和能源、原材料等重点行业节能,用低碳理念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初步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水平,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建成县城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推进贯城河综合治理,抓好运营管理,确保稳定运行。继续加大对重点流域、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煤矿等重点区域的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和生态修复政策规定。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切实落实鼓励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八)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引擎,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继续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扫尾工作,支持企业优化重组和异地技改,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抢抓国际国内资本流动加剧和产业梯次性转移步伐加快的机遇,以园区为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软硬环境,超前谋划、储备一批能够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项目。重点做好酒业、化工、能源、食品、物流、旅游、农业产业化等项目的论证和推介。以营造良好环境为核心,依托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域、不分隶属关系,进一步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搭建招商引资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让民营资本进入国家允许的所有行业。争取更多的企业入驻县内发展。确保开放带动引进项目资金18亿元以上,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要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立一个责任、高效、廉洁的政府。一是抓好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心搞好部门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工作,逐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是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立足县情,正确处理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跨越式发展与渐进式发展、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坚持好字为先、又好又快、能快则快,不断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不断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健全民主决策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征求和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接受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体作用,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三是严格依法行政。切实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系统工作的行为准则,努力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防止行政权力缺失或滥用。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全面统筹政府法制与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把规范政府工作的法律制度落到实处,贯穿于各个环节。四是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严格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提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安全监管能力和基础管理水平,针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结合实际及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切实加强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和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生产隐患督办整改,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建立信访积案化解机制,努力化解积案,切实搞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信访信息梳理,特别是对涉及征地拆迁、国企改革、涉法涉诉等热点问题和其他带有倾向性的信访和群体性事件,坚持抓早抓小、抓细抓实,努力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抓好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努力创建平安黔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五是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双考、双评、双挂钩”工作,促使政府及其部门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真正形成情况到一线调研、问题到一线解决、工作到一线开展、教训到一线总结、经验到一线推广的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良好的工作作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六是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塑造廉洁勤政的政府形象。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铺张浪费,以优良政风带动民风,形成凝聚全县人民思发展、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举全县之力,确保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完成。

各位代表!2010年是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年,是继续抢抓西部大开发、中央扩大内需机遇的重要之年。做好2010年的各项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和帮助下,紧紧围绕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黔西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黔西县政府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与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主基调主战略,继续深化 “三大主题 ”,抢抓机遇,求实苦干,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向好,呈现出 “经济提速转型、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干群精神振奋 ”的大好局面。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办成了一些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标志性的大事:一是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务院以国办函〔 2013〕 35号文件批准实施《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国土资源部等 1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毕节改革发展的差别化政策;二是全市经济取得突破性增长,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突破 1000亿元、 300亿元大关;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飞雄机场建成通航,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成贵铁路开工建设;四是产业转型升级势头强劲, “5个 100”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 “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和 “贵州毕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百里杜鹃荣膺国家 “5A”级旅游景区和 “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 ”;五是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城镇空间、产业布局得到调整优化,示范小城镇建设取得 “三大变化 ”,在全省率先实施的农村环境整治 “两硬化 ”工程被刘云山同志称为 “连心路 ”、 “连富路 ”;六是成功承办了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 ·生态文明论坛、 2013中国(贵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全省第二届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等一批影响较大的全国、全省性重要会议, “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 ”、 “威宁精神 ”、 “金沙之路 ”、 “六零六好 ”社会治理集成创新、 “农民讲师团 ”等近十项先进经验得到总结推广。一年来,先后有 16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毕节视察指导工作,中央国家机关、统一战线、省内外 267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 1151名厅级干部深入我市考察调研,为加快推进试验区改革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41.9亿元,增长 15.1%;财政总收入 336.9亿元、增长 32.4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25.6亿元、增长 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01.2亿元、增长 3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8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645元、增长 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8.5亿元、增长 13.8%;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838.77亿元、贷款余额 547.8亿元,分别增长 13.95%和 26.36%。

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8.8:43.2: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25.2亿元,增长 20.1%;新增产业园区面积 18.5平方公里、标准厂房 250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产业项目 140个、新建投产企业 87户。农业增加值 196.6亿元、增长 6.8%;粮食总产量 228.01万吨;收购烟叶 182.81万担,占省下达任务数的 104.46%; 12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实现销售收入 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395.6亿元、增长 16%;旅游综合收入 207.6亿元、增长 27.4%。民营经济增加值 51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 1.4个百分点、达 48.9%。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新建和改扩建城市路网 188公里,新增城区面积 1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 31.7%。七星关 —大方同城化建设快速推进。 10个省级城市综合体和 16个城市新区建设稳步实施。 50个特色小城镇完成投资 60.8亿元。规划建设 100个 “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 ”示范点,实施 30万户 “黔西北民居 ”改造。完成营造林 116.8万亩,治理石漠化 114.5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 44.0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计划范围内,赤水河、六冲河、三岔河和乌江流域污染防治全面加强。

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黄织铁路建成通车,织金至毕节、织金至纳雍、林歹至织金铁路建设加快,成贵铁路乐山至贵阳段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毕节至叙永、纳雍至六盘水、威宁至遵义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铁路通车里程累计达 231公里、在建 298公里。杭瑞高速遵毕段、黔织高速、毕威高速、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杭瑞高速毕节至都格段、厦蓉高速毕节境内各段、贵阳至黔西、黔西至大方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毕节至镇雄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 281公里、在建 338公里。飞雄机场开通毕节至北京、上海、广州、昆明、重庆、贵阳、深圳 7条航线。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动工建设,骨干水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建设成效明显,解决了 128.7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电网建设投资 10.88亿元;完成 38.8万户直播卫星 “户户通 ”工程建设。

民生事业得到新改善。 “十件民生实事 ”完成投资 114.5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 111.63%,已全面完成 8件,跨年度实施 2件。完成 55.38万农村贫困人口减贫任务,实现 1县、 25个乡镇减贫摘帽。实施扶贫生态移民 4617户、 20309人。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38575套。筹措 20多亿元资金对 89.12万农户院坝和 124万户农村连户路实施 “两硬化 ”。转移农村劳动力 15.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 6.5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 91.53%。大力实施教育 “9+ 3”计划,加快双山职教城建设,初步形成 “一体两翼多节点 ”的职业教育学校布局;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 85万平方米、教师周转宿舍(公租房) 15856套 55.5万平方米, “农村营养改善计划 ”覆盖学生 114.6万人。累计建成农村老年公寓 252所,集中供养 8501人。为 95.62万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 13.03亿元,投入 3.16亿元改造农村危房 71125户。人口计生 “双诚信双承诺 ”和网上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工作机制在全省推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99.65%,为全省最高。成功举办市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和文化艺术系列大赛。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 91.73%。妇女、青年、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双拥、外事、人防、移民、民族宗教、气象、档案、地方志、统计、物价、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 “九条新路子 ”得到全面深化, “老少共融之家 ”创建活动、 “五统一 ”教育优先发展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率先在全省推行行政区划调整,共撤销 12个乡镇设置 16个街道办事处、撤并 11个乡镇设置 6个副中心城镇、将 6个乡撤乡设镇。行政审批流程减少到 3个、办结时限压缩到 4个工作日内。实现村镇银行县(区)全覆盖,新增小额贷款公司 18家,贵州银行毕节杜鹃支行试运行、浦发银行毕节支行获国家银监会批准、重庆银行毕节支行纳入总行规划;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1532亿元、增长 63%;投资环境满意率达 96.69%,全省排名第一;利用外资突破 1亿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 1.08亿美元。

行政效能有了新提高。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 1件、省人大代表建议 15件、市人大代表建议 55件,省政协委员提案 2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 225件,办结率 100%。推行重点工作承诺制,机关效能得到有效提升。认真执行中央 “八项规定 ”和省委、市委 “十项规定 ”,加强 “三公 ”经费监管,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政务督查。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用,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实施成效明显。大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等制度。建立健全应急体系,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做到了 “七个坚持 ”:一是坚持把 “三大主题 ”作为战略任务,紧紧扭住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 “三大主题 ”不放松,持续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大力实施 “生态立市 ”战略,切实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努力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二是坚持把主基调主战略作为基本遵循,以 “两加一推 ”主基调为总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 ,突出新型工业化引领和特色城镇化推动,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新型工农和城乡关系;三是坚持把投资增长作为发展引擎,牢固树立 “今天的投资总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投资质量就是明天的经济竞争力 ”的理念,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服务企业发展,努力保持投资高位增长;四是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务之急,突出推进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启动实施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和地下水(机井)利用工程 “三大会战 ”,全力抓好城乡电网建设和供电保障,有效发展瓶颈制约;五是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以 “十破十立 ”为抓手,树立敢想、敢闯、敢拼、敢干的精神,认真落实 “改革开放年 ”各项任务,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功引进一批客商到毕节投资兴业,培育发展了一批外贸出口基地,迈出了构建内陆山区开放型经济新步伐;六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 “十大民生工程 ”,扎实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农村环境整治 “两硬化 ”、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项目,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七是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要保障,建立煤矿安全生产 “两办法、四制度 ”管理机制,探索出 “六零六好 ”社会治理集成创新经验,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整治和矛盾纠纷大调解活动,扎实开展严打整治行动,为全市改革发展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行压力的影响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国家有关部委和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深圳市、重庆市的倾力帮扶;得益于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与支持;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驻毕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驻毕单位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毕节改革发展的各级各界、各行各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的问题较为明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二是扶贫攻坚任务繁重。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三是瓶颈制约因素突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资金、土地、人才等瓶颈制约依然突出,政府性债务压力较大。四是改革创新步伐滞后。改革开放动力不够足,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彻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仍十分艰巨。五是维护稳定压力较大。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社会管理水平不高,信访问题比较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和构建和谐的压力还比较大。六是政务服务环境欠佳。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个别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 “吃拿卡要 ”、 “冷硬横推 ”等不良现象,干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亟须进一步强化。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各族人民对我们的重托和期望。

二、 2014年政府工作目标和改革重点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 “十二五 ”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一年。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国内经济在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同时,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这对我市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迎来许多得天独厚的机遇,国发 2号、国办函 35号文件和国家部委陆续出台的差别化支持政策 “红利 ”正逐步释放,统一战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高涨,各项政策支持和有利条件将叠加释放新的动力和活力。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好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在发展战略上更加注重抓当前与谋长远相结合。立足当前,必须继续做强做大煤炭、电力、 “两烟 ”等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发展 “五张名片 ”和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谋划长远,必须强力推进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成贵铁路毕节段、夹岩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 “四个一体化 ”项目,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在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扩总量与调结构相促进。扩总量,必须加大项目争取、引进和建设力度,在发展机遇中找项目,在支持政策中挖项目,在产业规划中谋项目,不断做大投资这块 “蛋糕 ”;调结构,必须努力提高 “四个比重 ”,走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着力打造毕节旅游 “升级版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推进一、二、三次产业和产业内部协调发展。三是在发展目标上更加注重促增长与惠民生相统一。促增长,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快经济发展,抓住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这个核心,做大实体经济、做强民营经济、做实农业农村经济;惠民生,必须全力实施好各类重大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市各族人民。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一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按照市委 “奋力打造毕节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 ”的总体要求,深入挖掘国办函 35号文件的政策 “红利 ”,坚持主题主线和主基调主战略,继续深化 “三大主题 ”,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 “稳中求进、转中求优、改中求活 ”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全力加快 “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和 “毕节新型能源化工基地 ”建设,着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四化同步 ”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确保增长 16%、力争增长 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 2125亿元,增长 25%以上;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确保增长 20%以上;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 16%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确保完成 1600亿元,力争完成 18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规定的范围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计划范围内;安全生产各项指标不突破省下达的控制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1‰以内。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冲锋号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委一届五次全会先后对全省、全市深化改革进行了周密部署。我们一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好 “改革开放年 ”的各项任务,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开放促进开发,最大限度释放改革开放 “红利 ”。一是深入推进行政效能改革。重点抓好 “接、放、管 ”,接好省下放的审批事项 ,把市级该放的权力切实放下去、放到位,把该管的管起来、管到位;着力搞好 “控、调、改 ”,严控政府机构编制总量,调整优化机构编制结构,通过深化机构改革挖掘编制潜力;加大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二是深入推进资源配置体制改革。促进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推行探矿权、采矿权出让招拍挂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做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准备工作;深入开展矿产资源 “圈而不探、占而不采 ”专项治理行动;深化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矿业权审批 “绿色通道 ”;加快推进找矿突破整装勘查战略行动工程,构建矿产勘查 “一体多元 ”和 “分体运行 ”新机制。三是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放开农村户口落户城镇,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城市新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宅基地、房屋等确权登记颁证;制定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培育行动计划;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调控机制和扶持激励政策;加快推进七星关、金沙省级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百里杜鹃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四是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机制改革。深入实施《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建立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完善扶贫项目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体系,建立扶贫项目实施责任追究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滚动扶贫机制;转变扶贫开发考核方式,完善贫困县乡 “摘帽不脱钩、减贫不减补 ”激励机制;推进我市与对口帮扶城市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五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 “三大机制 ”,加快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林权收益和处置权;促进国有林场改革,建立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机制;构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山、水、林、田、路治理,构建生态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六是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压缩 8%的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经费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部省共建 “教育试验区 ”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 “三项试点 ”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推行校长、教师引进和定期交流轮岗制度。七是深入推进社会建设改革。创新就业创业新机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城乡群众、返乡农民工创业;切实配合搞好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 ,支持和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建设,抓好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抓好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快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最严格的过程监管、产品可追溯和质量标识制度;加快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八是深入推进要素保障改革。健全完善土地保障机制,深入实施国土资源差别化政策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构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制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网点向县(区)延伸,支持民间资本设立民营银行,鼓励村镇银行加速发展;拓宽城乡建设投融资渠道,积极发展债券融资,推进建设资金保障多元化;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创建 “诚信毕节 ”;健全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大力实施 “百千万 ”人才、 “六个一批 ”人才、柔性引才和人才回流等 “四大工程 ”,探索院校培养、重点管理岗位培养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等人才培养模式。九是深入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启动建设毕节国际内陆港,推进海关、检验检疫、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开放载体建设,争取商务部将我市列为 “国家现代流通综合试点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激励机制,积极实施央企入毕、民企入毕、外企入毕招商引资专项行动计划。十是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 “量入为出 ”与 “量出为入 ”的关系,认真做好政府性债务管控工作,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制定 “借、用、管、还 ”措施,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偿债准备金制度,不断增强偿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 2014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据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和改革重点,突出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促进投资高位增长。精心谋划一批项目。围绕国家政策、资金投向和产业转移新动向,结合毕节发展实际,认真抓好项目谋划、包装和储备等基础性工作,科学、规范、精准地谋划一批大项目和好项目,扎实抓好前期工作,为项目争取和引进做好充分准备。积极争取一批项目。深入挖掘国发 2号和国办函 35号文件的政策 “红利 ”,努力把国家部委出台的差别化支持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建立完善项目申报争取工作责任制,加大跑省、进京汇报对接力度,继续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支持政策,确保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获得核准,争取得到国家和省的更多资金和项目支持。大力招引一批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瞄准世界 500强、中国 500强、民营 500强等知名企业,加强与 “长三角 ”、 “珠三角 ”和成渝经济圈的交流合作,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大型招商推介活动,着力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优强企业落户毕节。加快建设一批项目。健全完善项目建设集中开工机制、 “五个一 ”推进机制和现场观摩机制,认真落实 “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年 ”各项工作,加强重大项目调度管理和跟踪服务,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新开工 500万元以上大项目 600个、投资 1270亿元。

(二)强化新型工业主导,着力加快工业强市步伐。坚持 “聚工业之气、造工业之势、成工业之强 ”,按照 “两大基地 ”驱动、十二园区发力、标准厂房支撑、突出优势发展的要求,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速扩量、转型发展。完成工业投资 630亿元、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 444亿元。夯实园区平台基础。大力推进 12个产业园区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园区标准厂房入驻率,新增产业园区面积 20平方公里,园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38.7%;强力推进织金千亿级产业园区和 “毕节千亿元工业经济走廊 ”建设。切实拓宽园区经营思路,统筹利用好土地、标准厂房等存量资产和广告展位、冠名权、商标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不断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按照 “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 ”的要求,巩固提升煤炭、电力、 “两烟 ”等传统支柱产业,推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全力加快 “两大基地 ”建设,集中精力推进 “四个一体化 ”等资源深加工产业,加快发展 “五张名片 ”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制药、风能发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轻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 20%和 3%以上。壮大产业实体支撑。加快推进织金电厂、黔北电厂 “上大压小 ”异地技改、黔西黔希煤化工、织金锦麟精细磷化工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中石化织金煤制聚烯烃、华润大方电厂和黔西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力争早日实质性开工;争取渝富集团大方煤制清洁燃料、大方电厂二期、黔西电厂二期、织金电厂二期、威赫燃煤发电、威宁电厂等重大项目早日获得国家 “路条 ”。按照 “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要求,建立常态化的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强化 “产值大户、用电大户、利税大户 ”生产经营协调服务,促进企业投产达产。

(三)强化特色城镇带动,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走山区特色城镇化道路,力争城镇化率提高 2.3个百分点以上。同步推进 “四个层级 ”。加快七星关至大方同城化发展,以双山新区为重点,强力推进核心区路网建设,确保职教城一期工程和毕节一中秋季学期入驻招生;加快新区公共服务、功能配套、拆迁安置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县城提质扩容,扎实抓好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积极稳妥推进 16个城市新区和 10个省级城市综合体建设。强力推进 12个省级示范小城镇和市扩大试点的 8个市级示范小城镇建设,同步实施 30个县(区)级示范小城镇建设,全力打造毕节小城镇建设 “升级版 ”。下大力气实施 “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 ”六项行动计划,不断巩固和扩大 “两硬化 ”工程建设成果,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加快示范小城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把发展第三产业摆在城乡统筹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加快推进毕节粮食仓储物流园区前期工作进度,继续培育壮大一批重点流通企业,实施外贸翻番行动计划。深入实施 “引金入毕 ”工程,加快浦发银行毕节支行筹建进度,争取引进重庆银行在毕节设立分支机构,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实现政策性担保机构县(区)全覆盖。积极发展健康养老、休闲娱乐、社会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断加大 12个省级旅游景区和 10个市级旅游景区建设力度,认真举办好全市第八届旅发大会。依托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重点打造和推介以百里杜鹃为核心,以织金洞、慕俄格古城、草海为重要节点,覆盖阿西里西、金沙台金现代农业观光园、织金古城、九洞天等景区的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提升毕节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着力打造毕节旅游发展 “升级版 ”。力争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250亿元以上、增长 22%以上。强化城镇规划和管理。城镇规划建设注重 “突出特色、体现风格、尊重历史、顺应自然 ”的理念,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使山水、田园、乡村、城镇、园区成为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让居民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建设的指导和调控作用,加大规划执法管理力度,维护城镇规划的严肃性。以 “三创一建 ”为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城镇治理结构,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切实解决好城市和集镇 “脏乱差 ”及交通堵塞等问题,加强和规范城镇执法管理,构建精细、高效、便捷的管理格局。

(四)强化现代农业示范,着力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 5个百分点。切实抓好粮烟生产。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 228万吨以上,切实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大力抓好烟叶生产和收购工作,确保种植烤烟 80.5万亩、完成收购计划 161万担。着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注重提高经济作物比重,突出抓好蔬菜、马铃薯、茶叶、核桃、精品水果、中药材、特色杂粮、生态畜牧业等产业,建立一批特色突出的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和规模养殖场,确保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提高 5个百分点,畜牧渔业产值达 96亿元。加快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注重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以 “贵州毕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建设为龙头,深入推进 12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 43个市、县级农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园区特色产业和配套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上作示范。新增市级龙头企业 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300个,组织申报农产品认证 10个以上。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监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提高监管服务和技术支撑能力。

(五)强化精准扶贫推动,着力加快同步小康进程。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我市现有贫困人口 151.7万人,没有贫困人口的真正脱贫,就没有毕节的同步小康。深入实施扶贫攻坚规划。认真落实中央、省出台的一系列惠民富民和扶贫开发政策,切实总结推广威宁扶贫攻坚和百里杜鹃旅游扶贫经验,加快实施《毕节试验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整合各类资源和扶贫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脱贫致富承载能力。围绕 “两不愁、三保障 ”的总要求,实行专项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 “四到县 ”制度,建立差异化指标考核体系,引导贫困乡镇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到扶贫开发上来。确保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40万人、力争减少 50万人, 1个县、 20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目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变 “漫灌式 ”为 “滴灌式 ”,做到结对帮扶干部、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等 “六个到村到户 ”。健全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充分发挥 “民生监督特派组 ”作用,确保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更加安全高效。努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全面完成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建设,加快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实施进度,抓好大中型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和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争取国家、省加大扶贫开发支持力度,不断深化与对口帮扶城市的合作,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全力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进宜居毕节建设。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重点治山、治水、治气,大力实施 “生态立市 ”战略。坚决守住生态保护这条底线,毕节试验区拒绝污染项目。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将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4个约束性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把火电行业脱硫脱硝和水泥行业脱硝作为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督查监管,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重点抓好 25个污水处理厂及 3个中水回用项目建设,搞好已建成投用的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认真做好城乡垃圾处理工作。深入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抓住国家林业局将我市 25度以上坡耕地纳入全国退耕还林工程规划实施的机遇,大力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完成营造林 118万亩,森林面积达 1780万亩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 26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 45%,林业投资增长 8个百分点以上,林业及相关产业产值达 95亿元。治理石漠化面积 154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70平方公里。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全面加强赤水河、六冲河、三岔河和乌江的水污染防治,加大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脆弱区、环境敏感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大坝的建设和保护力度。争取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三期项目列入国家计划,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 1‰和 3‰以下。进一步加强七星关区倒天河及有关县城河流污染治理,巩固和扩大整脏治乱工作成果,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

(七)强化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以 “人 ”为中心的民生事业建设。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以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实现 “双降 ”为核心,深入推进和完善人口计生 “双诚信双承诺 ”机制,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优先解决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强化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 “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 ”创建活动,着力打造阳光计生、法治计生和民本计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 12.65‰、 6.1‰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 94.05%。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 “4+2”教育突破工程和教育 “9+3”计划为抓手,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强化 “控辍保学 ”工作, 9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 84%以上;继续抓好学生宿舍和教师周转房项目建设,确保小学生、初中生寄宿率分别达 25%和 65%;按照 “一体两翼多节点 ”布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结合发展实际规范职校专业设置,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 77%;大力推进农村幼儿园建设,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 65%以上;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加快创建贵州工程学院、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27%;积极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扎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全市人民形成崇德向善、明德惟馨、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切实强化社会保障。大力促进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6.5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15万人。调动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力争参保率达 94%以上。完成 4.9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2500户小康房建设任务,确保新开工保障性住房 44049套、基本建成 6018套。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新形势下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继续巩固发展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加快发展各项事业。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 20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推进 “毕节民族民间文化创意产业园 ”、 “文化产业三个一 ”工程建设,启动双山新区体育 “一场二馆 ”和文化 “两馆 ”建设,推进 “数字图书进农家 ”和 “农民健身 ”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 ,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高度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支持军队、武警部队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司法行政、双拥优抚和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档案、统计等工作。

(八)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着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民营经济是带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市级和各县 (区 )中小微企业创业园的龙头示范作用,大力推动已创建的 53个和已纳入规划的 47个民营经济创业园建设,着力打造中小微企业创业发展平台。推动产业关联的民营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配套企业向核心企业靠拢,切实提高专业化、协作化、集群化发展水平。加强招商引资。认真谋划、编制和包装一批民营企业招商项目,积极开展招商活动,大力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到我市发展,通过收购、重组、品牌移植等方式,不断壮大民营企业筋骨。鼓励民营经济广泛进入工业产业领域,围绕大企业产业配套,催生一批中小型民营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抓住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提高民营经济比重 “五年行动计划 ”的机遇,认真兑现和落实好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实施 “3个 15万元 ”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加快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的民营企业融资体系。积极帮助民营企业拓展新兴市场,指导搞好品牌策划,加强市场营销,努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力争完成民间投资 800亿元、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 560亿元,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68.4%。

(九)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区域发展条件。提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林歹至织金铁路年内建成,加快织金至毕节、织金至纳雍铁路和成贵铁路毕节段建设进度,力争毕节至叙永铁路开工建设、纳雍至六盘水铁路批复立项,完成威宁至遵义铁路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工作。新增铁路营运里程 40公里以上。确保厦蓉高速织金至清镇、织金至纳雍段竣工,加快推进贵阳至黔西、黔大高速石板至东关段、杭瑞高速毕节至都格段、厦蓉高速毕节至生机段、毕节至镇雄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黔大高速东关至清丰段、织金至普定、黔西至白腊坎、黔西至息烽、纳雍至六枝、赫章至六盘水、六盘水至昭通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着力提升毕节飞雄机场营运能力,实现 25万人次吞吐量目标。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和地下水(机井)利用工程 “三大会战 ”,加快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实施步伐,完成马家水库工程建设,继续推进金蟾、岔河、小米、珠市 4座中小型水库建设,开工建设油杉河、龙官桥、米底河 3座骨干水源工程,加快推进归化水库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威西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继续推进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县工程建设;新开工 10个以上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加快推进电力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电网投资 7.28亿元,新建和改造 9个 220千伏、 13个 110千伏、 9个 35千伏项目;切实加快城乡通信基础设施和 “智慧城市 ”建设。

(十)强化安全维稳工作,着力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更加注重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突出抓好煤矿、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危爆物品等领域安全监管和地质灾害防治、打非治违等重点工作,注重向科技和管理要安全,坚决杜绝重大及以上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有力推进安全发展。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大力推广 “六零六好 ”社会治理经验和 “网格化 ”管理经验,扎实推动社会治理工作创新。巩固拓展 “三级联动视频接访机制 ”,推进诉访分离改革,建立健全网上信访平台,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围绕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水库移民、矿群纠纷等重点领域,深入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问题。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全面推行重大项目社会风险评估,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切实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严厉打击 “两抢一盗 ”、赌博、多发性侵财、黑恶势力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防重大恶性案件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加大巡逻防控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探索禁毒工作社会化管理新路子。加强互联网管理,打击网络犯罪。强化应急管理,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全面推进 “平安毕节 ”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办好 “十件重点民生实事 ”。( 1)实施农村通村油路(水泥路) 6000公里以上。( 2)建成高速公路 181公里,飞雄机场新增航线 4条以上。( 3)实施 4832户、 2.1万人的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 4)建成职教城六所学校(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卫校、毕节财校、毕节工校、毕节体校、毕节幼师)一期工程和毕节一中新校区,开工建设市特殊教育学校。( 5)开工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双山分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含儿童医院、妇产医院)。( 6)完成 40万人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工程。( 7)新建和改扩建中心城区农贸市场 20个、建筑面积 3万平方米以上;新建社会公共停车场 2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公厕 50座以上;建成 10个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工程。( 8)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服务网点平台,覆盖网点 70个以上;建设城郊蔬菜保供基地 10万亩;新建示范小城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 10个以上。( 9)启动金海湖湿地公园建设。( 10)启动金河化工、东华新能源两个企业的搬迁工作。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和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我们一定按照 “团结、务实、勤奋、廉洁 ”的要求,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扎实抓好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本领、一种常态、一种生活方式,与时俱进地加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做到学在新处、谋在深处、干在实处。加强对突破发展瓶颈、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和深层研究,切实增强谋全局、抓机遇、破难题、促发展的能力。切实发挥好政务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的作用,推行集中办公、集中审批,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扎实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落实中央 “八项规定 ”和省委、市委 “十项规定 ”,推进政府作风建设常态化,深入开展反 “四风 ”、查 “四风 ”、改 “四风 ”活动。按照精致、细致、极致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深入推行重点工作承诺制,切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从基础抓起,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牢固树立依法治市理念,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 “法治政府 ”建设。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重视司法监督。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努力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按照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动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有效防范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出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教育医疗、扶贫开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滋生。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预算约束和财政管理,严控各项支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努力建设人民群众信赖拥护的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跨越发展关键时期,全面小康的梦想振奋人心,富民强市的步伐稳健有力!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我们一定要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毕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