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处暑节气是农历哪一天
处暑是我国的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而处暑节气到来也意味着秋天的到来,那么2021年处暑是在什么时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2年处暑节气是农历哪一天_2022处暑是几月几号,欢迎大家查阅!
▼▼目录▼▼
2022处暑是什么时候
处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处暑节气饮食推荐
处暑之后天气还热吗
处暑古诗词
● 2022处暑是什么时候
2022年处暑公历时间:8月23日11:15:59,星期二,农历七月廿六日。
● 处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上一座灯盏或者是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它自由的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一个大好时节,每年处暑节气,在浙江省沿海一带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开渔节时候,原本帆樯林立、千舸锚泊的静态海面,瞬间成为机器轰鸣、汽笛长鸣、百舸齐发的活跃场景。开渔节的主要内容有千家万户挂渔灯、千舟竞发仪式、文艺晚会专场、海岛旅游、特色产品展销、地方民间文艺演出等活动。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大多都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七月半”或者是“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开始,就有开鬼门的仪式,一直要到月底关鬼门才结束,在这期间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拜土地爷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鸭全身都是宝。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骨蒸劳热、小便不利、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乌骨鸭药用价值更大,结核病患者可以减轻潮热、咳嗽等症。老母鸭能补虚滋阴,对久病体虚者或虚劳吐血者均有补益作用。
煎药茶
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类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另外,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也是不错的饮品。还要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
吃龙眼配稀饭
老福州的生活习俗是,在处暑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的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老一辈的吃法就是剥一碗龙眼,混着稀饭一起吃。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小小的一粒一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返回目录>>>
● 处暑节气饮食推荐
1、远离秋燥:蜂蜜、南瓜、山药
秋季天气干燥,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润肺防燥。《本草纲目》记载:“蜂蜜有五功: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蜂蜜富含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是解决秋燥的能手,此外还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功能等作用。
南瓜性温,味甘无毒,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健脾益胃;富含VA及VD,能够有效促进钙质吸收。秋季适量多食用南瓜,可以润肺益气,化痰排脓,治咳止喘。不够,食用南瓜,每天不要超过一顿主食的量,否则可能患上胡萝卜素黄皮症。
山药,营养丰富,含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益肺止咳,是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非常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可以降低血糖。
2、养胃健脾:胡萝卜、鸭肉、糯米粥
胡萝卜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补中安脏之功效。秋季天气干燥,多食胡萝卜,可以刺激皮肤的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使肤色红润、胃肠畅通。空腹喝胡萝卜汁还能消除汗腺污垢、调整体温。
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老母鸭能补虚滋阴,对久病体虚者或虚劳吐血者均有补益作用。秋季进补可以适当吃些鸭肉,可以减轻潮热、咳嗽等症。
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秋季喝糯米粥,可以补脾胃、益肺气,润燥养阴。
3、远离秋乏:茄子、西红柿、马铃薯
“春困秋乏夏打盹”,在秋天,饮食上应多增加一些含维生素的碱性食物,如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能帮助人体克服疲倦。
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有软化血管、降血压的作用。茄子含有葫芦巴碱及胆碱,有助于身体血液循环正常,降低胆固醇。此外,茄子还可以吸收脂肪,起到减肥的作用。
西红柿富含柠檬酸和苹果酸,能消除疲劳物质乳酸,防止其在体内蓄积。番茄红素不仅能清除活性氧,有助消除疲劳,还可以促进人体代谢、清除肠道残渣。
“解疲乏”来点儿钾。在20多种最经常食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马铃薯是钾含量的佼佼者。马铃薯钾含量最高,一个中等大小的带皮土豆(148克)含有620毫克钾元素。因此,想要保持精力旺盛,时刻充满能量,那就多吃土豆吧!
返回目录>>>
● 处暑之后天气还热吗
处暑之后气温下降。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 ”之说。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在此期间,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是减弱的。进入处暑节气后,昼夜温差将渐渐拉大。一般要到白露节气气温开始转凉,民间流传“白露身不露,赤膊当猪猡 ”的说法,说明在白露日以后还有人赤膊。
北方气温下降明显
月底到9月初的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南方感受“秋老虎”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后继续出现“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返回目录>>>
● 处暑古诗词
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