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教学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教学初探

离沫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教学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教学初探作者简介:李小平(1966-),女,湖南双峰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小平(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广东 广州 510440)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应该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课程设计中安排了大量的活动设计,如何处理和使用这些活动设计对教学来说是一种新的考验。我们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有选择地、创造性地使用。关键词:教材;活动设计;课程标准;处理和使用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3)04-0011-03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 ①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①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应该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强调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呈现方式打破了原来思想政治先给出观点,然后论述、事例论证的呈现方式,创设了学生的生活事件和遇到的问题在前台,知识、观点、结论在后台,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作为两者桥梁的呈现方式。教材中每一课都有大量的活动设计,每一单元还有主题探究②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每个单元的首页都设计了一个与该单元内容相配套的“主题探究”。 它面对整个单元的整体结构,从“全局”的高度俯瞰和统帅各个部分知识的处理,是整个单元的灵魂和核心。②。因此,如何更好地处理和使用新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中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一活动设计处理和使用误区(一)不加选择盲目使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将教材“神圣”化,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敢按部就班地全部依照教材编排来进行教学。不管学生有没有共鸣,不管活动的设计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要书上有活动就安排学生做。有的教师将活动加上观点简单地拼凑在一起,没有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观点进行分析、澄清、归纳、总结。有的甚至还没有弄懂教材的活动意图,就开始要学生活动,并不懂得通过学生活动来活化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二)完全放弃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完全放弃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有两种表现。第一种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按照自己的老一套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课堂教学仍没有超越“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的传统模式,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重说教,轻学生体验、感悟。上课画书、背书、默书。知识死记硬背,学生学习到的东西,是死的知识,是知识的堆砌。这种现象弱化了思想品德课程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与教材的编写意图背道而驰。第二种情况是不顾教材活动设计,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搜索一些教学资源,设计活动,对教材中的许多资源和活动版块都弃而不用。甚至有些教师为追求“新”、“奇”,把教材资源全部抛开,只考虑开发课外资源,结果学生上课被各种信息轰炸,应接不暇,导致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三)忽视课外活动设计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按照完成的时间和场所可分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教师一般比较重视课堂的活动设计,而对课外活动比如单元主题探究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不够重视。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难以组织和调控,所以干脆不开展。也有教师认为课外活动可有可无,只要不影响教学成绩就行,能不开展,就不开展。二处理和使用教材活动设计策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行动指南。教材的编写,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安排,都是以课标的理念来指导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入理解、领会课标理念,处理和使用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一)确立新的教材观《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做了很充分的论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多方面的。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不应该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金科玉律,而要把它看作是一种教源。因此,教师必须摈弃 “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防止“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发生。 遵循这一理念,在处置和使用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时,就可以做到既重视它而又不完全照搬,教材中可使用的应充分利用,可经改造整合后使用的,应大量地取舍或拓展,并且能有所突破,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二)树立新的学生观新教材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出发,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事例,以及丰富多彩的探究性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以“讨论”、“观察”、“辨析”、“调查”等形式出现,加强探究的力度,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方法①转引自课改理念100问http://wenku.baidu.com/view/7f17f614fad6195f312ba6ef.html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上,在处置和使用教材活动设计时,教师应树立新的学生观,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特点、实际出发,以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总体上去把握。处理和使用上都是以学生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采用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协作、探究,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活动者、做“主角”,教师扮演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这样来达到教学目标。(三)形成新的教学过程观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是主导”的理念即过程较之于结果,过程更重要。新的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要通过提出问题、提供资料、与学生讨论和一起活动等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及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探讨。教学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知识的特殊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师生共同交流、创新、分享成果、探求新知、共同成长的过程。新的教学过程观要求我们在处理教材活动设计时,应充分认识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构建“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生成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在师生互动中提升师生生命的质量。三处理和使用教材活动设计的具体做法(一)直接使用活动设计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使教材内容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基础上,创设他们乐于接受并有利于他们自主发展、并能对他们的思维、情感、态度构成适当挑战的学习情景,加强 “ 讨论、探究、体验 ” 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情景中思考、探究、理解,在活动与实践中体验、认知,在实际生活中锤炼、提升,通过自己的知、情、意、行的整体参与来创造性地消化、吸收、实践教材的内容与目标,实实在在地增强他们自我选择和判断的能力,达到引导学生明事理、辩是非、增情感、导行为的目的。教材这些活动设计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设置既增强了学科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对于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我们要按照合理、科学的原则进行比较和选择,只要符合本地、本班实际情况的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如讲八年级上册《同学?朋友》一课时,可以直接使用课本的第一个活动,完成教学任务。(二)加工使用活动设计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整合活动设计。教学实践中,要整体把握和梳理这一课的各种活动,挖掘出活动之间的关联,将几个活动整合在一起,给学生一个整体体验的过程,幷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把握。如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同学?朋友》一课中,为解决怎样交友的问题教材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活动,有教师在教学中将三个活动整合成一个。既节约了活动的时间,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交流的机会,又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二是更新材料,完善活动。如九年级教材中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中教学内容涉及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及时补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来更新教学内容。如有教师在进行《党的基本路线》这一框的教学时,将教材P39页的活动变成让学生观看国庆阅兵式片段,然后让学生讨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学生积极性高,发言踊跃,在讨论交流中增强了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加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同感,有效地达到了三维教学目标。三是改编活动设计。教材中有些活动设计,尽管是经过编者精心设计的,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用起来并不那么得心应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需要对教材的活动设计进行改编,以便更乐于被学生所接受。(三)创造活动设计尽管新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活动,但是并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所有问题。教材中有的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而教材又没有设置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活动来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来设置新的活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突破难点。如九年级第七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的教学,需要教师把抽象的理论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之接受和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让活动更具有吸引力,更加联系学生实际,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师生创造的智慧,在课堂中流动,让我们的课堂更丰富。(四)拓展课外活动人教版七—九年级的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一个单元主题探究,安排在单元的引言中,是一种前置的小课题长作业的实践活动。这是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的延伸,是帮助学生走向生活、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关键,对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将“主题探究”教学与本单元其他内容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在结合的具体途径上,一方面发挥本单元其他教学内容对“主题探究”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探究,更好地认识和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发挥“主题探究”对本单元其他教学内容的内化作用,让学生通过探究,将教材中的间接经验加以内化、吸收,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际操作中,可以先介绍主题活动的内容,成立合作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其次,向学生提出活动的目的与要求,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资源、获得的途径;再次,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要给学生提供展示、检查、交流活动成果的机会;最后要把结果作为本学科学习状况评价的重要依据。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在处理和使用教材活动设计时,应该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遵循、整合、拓展、升华教材活动内容,真正发挥好活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①转引自刘玲.《浅谈思想品德课学生兴趣的培养》. 《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34期①,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课程的价值追求。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2003.[2] 李天赐.品新教材 谈“心”体会[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8).[3] 佚名.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活动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