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政治教案 >第四课 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

第四课 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

安笙々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第四课 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

哲学教案 第四课 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 -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对学生深入进行难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教育。在第二课、第三课知识的基础上,具体地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使学生能从整体上初步把握二、三、四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划清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界限;通过分析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 识记:内因、外因、量变、质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对形而上学与辨证法的不同表现做出判断。 2.能力方面 通过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的能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对学生深入进行难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教育。在第二课、第三课知识的基础上,具体地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使学生能从整体上初步把握二、三、四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划清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界限;通过分析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 识记:内因、外因、量变、质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对形而上学与辨证法的不同表现做出判断。 2.能力方面 通过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通过运用实例说明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运用所学观点说明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理解运用能力。 3.觉悟方面 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观点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热点与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全面素质。如主观努力和外部环境的问题,把握适度原则问题,远大理想与埋头苦干的关系问题,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与曲折问题,深化改革问题,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问题,有步骤与分阶段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的问题,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等等。通过教学,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有所提高,达到理论上弄懂,情感上信服,行动上愿用、会用。 教学重点 (1)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 (2)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 (3)前进性和曲拆性的统一。 教学难点 (l)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2)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表现。课时安排 本课共6课时。 第 一 课 时复习提问 (1)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 (2)世界上的事物是静止的还是变化发展的? (3)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什么?为什么?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复习旧知识,使学生初步把握二、三、四课理论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导入新课 通过二、三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要学会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第三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矛盾分析的方法。当我们深入分析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如:事物为什么变化、发展?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在事物的外部,还是在事物的内部?事物是怎样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变化、 发展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其基本的状态或形式?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是怎样的?事 物的变化、发展是毫无方向和趋势可循,还是有其总的方向和趋势?这些问题我们将在第四 课的学习中一一得到正确的回答。 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引言部分。) 上面我们所列举的问题就是引言提出的问题。这也正是唯物辩证法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我们应当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进行深入的、具体的分析。 请同学们阅读第四课的内容,阅读的要求是粗读,即只读这部分内容的课标题、节标题、框标题。(阅读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本课知识体系框架结构。) 本课的知识框架: 我们首先来了解事物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事物发展的原因(板书) 一、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板书) 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纲阅读教材第 l15页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分析讲解。) 阅读提纲: (l)鸡蛋变成小鸡的过程是不是发展?(是) (2)要实现这个发展过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种蛋和适宜的温度) (3)这些条件在孵小鸡的过程中是什么关系?(缺一不可) (4)这些条件在孵小鸡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是相同的?若不相同,它们各起了什么作用?哪个条件是最根本的,为什么? (前三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比较一致,教师随着发言、讨论的进行在黑板上逐步写出。最后肯定会集中到种蛋和适宜的温度在孵小鸡过程中哪个是最根本的,也就是说哪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上;在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第l15页第4自然段至第l16页第4自然段,然后进行重点分析讲解) 从大家的看书思考和讨论中,可以得出一个没有争议的结论:要孵出小鸡来,没有种蛋 不行,没有适宜的温度也不行。种蛋就是受精卵,种蛋之所以在适宜的温度下能而且只能孵 出小鸡来,是因为种蛋已经发育成多细胞的胚胎,胚胎本身存在着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 的矛盾,在胚胎的遗传基因中存在着未来小鸡所有的性状的遗传信息,种蛋内部的这种矛盾 是决定种蛋能够变成而且只能变成小鸡的根本的、第一位的原因。 但是,没有适宜的温度,种蛋中的胚胎就无法正常发育,种蛋还是种蛋,而时间过长,胚胎就会死亡,就更谈不上孵出小鸡来。可见,种蛋与温度之间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是鸡蛋变小鸡过程中的外部矛盾。适宜的温度是种蛋孵出小鸡的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可绘制孵化示意图,以利讲解。) 1.内因和外因(教书) (1)什么是内因?(板书)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板书) 所谓内因即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什么是外因?(板书) 外因就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板书) 所谓外因即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事物在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其内部矛盾着的双方的力量处在此消彼涨的不断变化之 中,一旦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便会引起双方地位的相互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在鸡蛋孵化小鸡的发展过程中,种蛋是内因,适宜的温度是外因。种蛋和适宜的温度对 于由鸡蛋孵化出小鸡的发展过程来说,都是同时必备不可缺少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孵 出小鸡来。可见,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提问:能不能把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共同起作用理解为它们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 位是相同的呢?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到底分别起什么作用呢? 2.内因、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板书) 提问:在孵小鸡的过程中,种蛋和适宜的温度所起的作用是不是相同的?种蛋(内因)究 竟起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l)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板书) 所谓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地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内 部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性质和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在鸡蛋孵小鸡的过程中,种蛋本身的遗传基因中存在着未来小鸡所有的性状的遗传情息,种蛋能变为小鸡、只能变为小鸡的这个发展方向是由种蛋本身的内部矛盾即内固决定的。而无精蛋或者石头,无论在什么样的温度下边决不会孵出小鸡来,因为它们本身不具备孵小鸡的内部矛盾即内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l16页第s自然段至第4自然段。 (阅读后)提问:①为什么种瓜不能得豆?生物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②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无论是自然界的事物,还是人类杜会的事物,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内部矛盾即内因起着根本的、第一位的作用。 所以,我们考察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时,一定要特别重视内因的作用。 提问:事物的发展能不能只有内因而没有外因?显然不行。 (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板书)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离不开外部条件。内因虽然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外部条件财,才能使事物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才能实现这种发展。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鸡蛋之所以可以而且只能孵出小鸡,固然由种蛋内部的遗传基因(即内因)决定的,但有没有适宜内温度这一外部条件(即外因),对能不能实现种蛋变小鸡的发展结果影响极大。有了适宜的温度,胚胎就会继续发育,长成雏鸡,实现发展;温度不适宜(或低或高)胚胎都不能继续发育,甚至死亡,也就不能实现由鸡蛋到小鸡的发展。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策117页第2自然段至第4自然段。想一想教材第117页第1段右下角小栏目中的问题。 提问:古莲子为什么会沉睡千年?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些莲子,坚实的果皮几乎是不透水的,而泥炭层中氧的含量极少,当地气温低、雨量少,致使这些莲子得不到萌发的条件——水分、氧、适宜的温度。这一事例说明事物仅有内因没有外因是不可能发展的。 可见,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提问:在事物发展中外因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但外因能不能离开内因而单独起作用呢?请同学们思考。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板书) 因为尽管外因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有时甚至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总是通过促使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变化(内因)而起作用的。 在鸡蛋孵小鸡的发展过程中,正是由于适宜的温度对种蛋发生作用,促使种蛋内部胚胎本身的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的矛盾的变化,加速了由种蛋变为小鸡的发展过程。如果适宜的温度根本不与种蛋发生联系,产生影响,那么它对种蛋孵小鸡这一发展过程没能起到作用,种蛋仍然是种蛋。可见,外因必须通过因内才能起作用,决不可能撇开内因而单独地起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8页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 (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和同学一起一边阅读一边讲解、归纳。) (在讲解教材第118第3自然段的事例时,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作以下补充,以提高兴趣,加深印象,帮助同学理解。起到激情导行的教育效果。) 1962年夏天,郭老游览普陀山,不意拾到一个笔记本。靡页上写了一副充满伤感语气的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郭老透过对联的字里行间,似乎看到了一个悲观的心灵正在寻找慰藉。他立即设法找到了丢失笔记本的主人--一位两次高考落榜的姑娘。只见那姑娘神精颓丧,心灰意冷,对前途丧失了信心,甚至对生活也几近失去了勇气。郭老对她循循善诱,悉心开导,并把她写的对联改为"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竟成",横批是"春在心中"。与此同时,郭老又向那姑娘赠《薄松龄落第自勉联》一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那位考场失意的姑娘在郭老的鼓励开导下,信心陡增,表示从此决不消沉,要从失败中奋起。 在这里,郭老的回春妙笔(外因)仍然是通过促使姑娘的思想(内因)发生变化,使生欲战胜死念起作用的。 请同学们思考教材第118页"议一议"小栏目中的问题。 (教师可根据情况对盂子的话适当加以解释。孟子的话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学生议论后,教师讲解、归纳。) 大丈夫之所以成为大丈夫,是由坚强的毅力、清高的品格、无畏的精神等内在因素决定的。而富贵、贫贱、威武都是外因,对意志坚强的大丈夫是无能为力的。其原因就在于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孟子的这段名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小结: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固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 二 课 时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固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复习提问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就要既看到内因,又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二、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板书) (为配合教材第l19页第1自然段介绍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事例。可在此时用幻灯投影或录音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补充下面的材料。可补充出示一些图片材料。目的是激发同学们兴趣。) 弗莱明与青霉素 弗莱明(1881一1955),英国细菌学家,曾任伦敦大学细菌学教授和瑞特?弗莱明研究所所长。1922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发现青霉素。 l945年获诺贝尔奖。 弗莱明19O6年开始做细菌学研究工作。1928年发现青霉素。但由于难于提取和生产,一直未能用于医学。直到1935年,他的助手钱恩和佛罗理也参加了研制,最后终于在美国姑娘丽找到的烂甜瓜上采到了青霉素。 自从发现和提取出青霉素之后,人类掌握了杀死葡萄球菌、链状球菌等多种病菌的有力 武器。据统计,那时每年有近2000万人患肺炎,而给他们注射食霉素之后,很快就可以康复。另外,用青霉素治疗转染性脑膜炎、白喉、腥红热等也非常有效。往常战场上的伤员伤口化脓发烧之后,护士们总是赶紧拿来纸笔,叫他们给亲人留下遗言。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青霉素的出现,不知挽救了多少伤兵的性命。 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而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教材第119页作了比较具体的介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9页第1自然段至第121页第3段。 (阅读后提问。) 青霉素的发现是不是纯属"偶然"? 1.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板书) 因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所以: (l)要重视内因的作用。(板书) ①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板书) 提问:一个人的进步过程中如何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大家先说说一个人进步的内固有 哪些?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一个人进步过程中的内因主要是指本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体表现在理想、志向、进 取精神、意志、毅力、勤奋、战胜困难。挫折、逆境的勇气等。一个人的进步快慢和程度主 要取决于本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同的条件下,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所取得的成绩和做 出的贡献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即内在动力,才能不 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绩。即使是孪生兄弟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里学习,外因虽相同,但进步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进步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成绩有好有差。其关键就在于每个人的基础、动力、进取精神、努力程度等内因不同。所以,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内因。 ②正确看待机遇。(板书) 生活中也确实有这样一些强者,他们把握住了某一稍纵即逝的机会,或者说是“机遇”,从而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一个农村姑娘,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被田径教练看中,可能她就将在农村中度过自己的一生,绝不会成为世界田径场上的名将;一个射击选手,如果不是紧紧把握住了一次进入省射击队的机会,也绝不会在奥运会上实现我国奥运史上的零的突破,取得冠军。因此,能否把握机遇,往往成为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 但是,机遇毕竟只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它在事物发展中不起支配和主导作用。主观努力才是内因,只有通过长期的主观努力,才能培养和具备善于捕捉和利用机遇的能力。机遇的出现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是非常公正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把握住。在牛顿之前不知有多少人看见苹果落地,却没有发明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之前不知有多少人被草割破了手指却没有发明锯子。正如教材所分析的那样。 试想,弗莱明如果不是一个细菌学专家或他对葡萄球菌没有经历数年的研究,或者他粗心大意把发了霉的培养液随手倒掉了,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的伟大发现者吗?假如诺贝尔不是一个不怕炸死的人,为了驯服裂性炸药曾数十次和死神擦身而过,他能获得成功并被人们誉为炸药工业之父吗?在现实生活中,当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有的人能够挺身而出,不伯流血牺牲成为见义勇为的英雄,而有的人却退避三舍明哲保身,这难道能仅仅归结于英雄的外部机遇吗?因此,正像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说的,"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把握住一切机会,以取得学习和事业的成功。 ⑧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板书) 人生道路上,顺利的境遇能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逆境会给个人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能不能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为顺境和逆境的作用、影响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顺境、逆境都是外因。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为顺境和逆境的作用属于外因论。外因论完全到事物的外部去找原因,是完全错误的。关于外因论的错误,我们可以用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例来说明。地理环境决定论主张,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形、水源、矿藏等)直接决定人类的体质、心理和道德,决定人口的分布、种族的优劣、文化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强弱,并由此决定各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变化。沙俄时代的一位学者叫做列夫?梅尼科夫的就曾经说:"水是历史的动力"。其实不管是水,还是气候,还是资源,任何地理环境都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国家的地理环境差不多一样,但有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经济发达,有的不发达,差别非常大,用地理环境是无法解释这种差别的。就在同一个国家,社会的变化是几千年、几百年、甚至几年或几个月就很显著的,而地理位置的显著变化却需要若干万年。在若干万年内没有多大变化的地理环境,怎么能解释很短时间内的社会巨大变化呢?我国一百多年前是封建性的大清帝国,1840年后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年中,我国的地理环境没有什么重大变化,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一样奔流,珠穆朗玛峰照样屹立在西藏高原上,硬说这一百多年中国社会性质的巨大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岂不是天大的谎话? 因此,无论倾境或逆境,都只是一种外因,必须通过内围才能起作用。因此当身处顺境时,我们应头脑清醒,抓住有利时机争取早日成才。遇到逆境时,我们也决不能悲观、消沉,而要以坚强的毅力,去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并学会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坚定地走向成功的未来。 前面我们强调了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但是,外因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是不是就不重要,可以忽视呢? (2)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板书) 据说古代有一个人,他不知道鸭蛋从何而来,别人告诉他说是鸭子生下来的。某一天,他吃到咸鸭蛋,便赶快向人说;“你知道咸鸭蛋是什么生的吗?我告诉你,那是咸鸭子生的。"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这个人的思想方法有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从思想方法上说,这个人完全不考虑外因,不能理解鸭蛋可以由于外部矛盾的作用而变为咸鸭蛋,他单纯从鸭蛋的内因去考虑,所以认为咸鸭蛋是咸鸭子生的,闹出了笑话。 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部环境对个人的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同学们议一仪教材第121页第2自然段右下角小栏目中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成语包含了什么哲学寓意?是不是"近朱者必赤,近墨者必黑"。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对于外因,我们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外部环境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决不可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这方面,既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师出高徒”等有益经验,也有“哥们义气害死人”之类的沉痛教训。因此,我们必须对周围的环境作“一分为二”的分析,看到对我们成长的有利因素,并充分发挥这种因素对我们成长的促进作用,力争做到“近朱者赤”,以便早日成才;又要看到对我们成长的不利国家,并尽量抵制、削弱其不良影响,努力做到“近墨者未必黑”。 我们看持任何事物,都要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须和外因结合起来。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板书)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l)深化改革,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板书)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必须首先充分重视内因。这个内因就是始终把立足点放在我们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依靠我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奋斗,再好的机遇,再有利的国际环境也是会白白错过的,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只能成为一种美好愿望。

标签:事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