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内容讲解演讲稿
《老子》内容讲解演讲稿
《老子》内容讲解演讲稿
《老子》第二十二章内容
高二九班 余天一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由我来为大家讲解老子第二十二章的内容。
在开始我的讲解之前,我想简单给大家再复习一下《老子》的相关文学常识: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被道教尊为教祖。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不消耗,《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那么我今天所讲的第二十二章,是处在"道经"的部分的,所以这篇文章的以"道"为中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文本。 个人认为,可以将第二十二章的内容分为三个层面: 1.由"曲则全"至"多则惑",这六句话涵盖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范围,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正反互动所讲的是让人们领悟相反相成的道理。 "洼则盈,敝则新",意即低洼将可充满,敝旧将可更新。「洼则盈」是指有低洼才可以充满。下雨的时候,雨水一定是先填满低洼的地方,而高且平的地方是存储不了雨水的。"敝则新"是指旧的才能更新。譬如我们下载了一个最新版本的手机软件,你要再进一步更新它,对不起,手机屏幕上只会出现几个字:"当前已是最新版本".而要是你的软件一年没更新,有一天你突然要去更新,这时手机才可以帮你更新到新版本。这就是相反才能够相成的道理。"曲则全,枉则直",意即弯曲才可保全,委屈才可伸展。这是一种辩证法,如果已经「全」了的话,就无法再全了,所以要随时保持曲的姿态,才得以保全。同样,要发展必先委屈。《易经》有一句话,说「潜龙勿用」,意思是水中龙初生要先潜伏,不能急于"飞和走". 「少则得,多则惑」,意即少取反而获得,多取反而迷惑。假如杜总让你一晚上,把所有高二下学期数学书的内容都自学了,然后第二天要抽查提问,那么当他抽查的时候,我们只能是"神兜兜的",答不起来的。为何?因为一晚上所要学习的内容太多,完全无法消化。「少则得」可以解释成因为少,所以可以完全吸收消化。"多则惑"是因为无法理出头绪,"则"字有辩证法上的正反互动之意。 2.跳脱人我对立的框线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意思是因此,圣人坚守着"道",来作为天下事物的准则。"一"是指整体,也就是指"道"作为一个整体。这里我想讲一下"圣人"这个词。我们的印象中,"圣人"一词就是指那些品德高尚,高不可攀之人,它的意思似乎是统一的,但其实,"圣人"在不同的学派中,其含义是不同的。就拿我们所熟知的道家与儒家来说吧。道家里的圣人是指悟"道"者,能够体会"知",能够"行",以"道"作为立身处世的准则的人。而儒家则是身先天下者,为百姓谋福利者,都能被称为圣人。由此可见,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其含义是不相同的。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在这里老子采用了相反的手法,来说明生存的道理。 "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意及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他相争。个人认为,此处所讲的这段话的本意并不是告诉我们"争"与"不争",而是一种大局观。也就是说,当你锁定了一个高远的目标之后,在你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不应该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而处处与别人相争,而应该选择"不争",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做到"天下莫能与之争". 3.真正的保全之道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归之"是指能够善度一生,让自己回到生命的最后归宿。 老子说:"抱一为天下式",就等于人生面临的一切相对,有"一"的话就可以化解。人生的挑战也就在这里。如果能掌握"一"也就是统一的整体的话,什么困难都不会有,会得到平衡的机会,从而保全自己。
这三个层次,看似层层递进,但其实最后又回到了"曲则全"这一个点上,不过其也不仅仅是在说委屈才能得到保全,而是将范围扩大,内涵加深,告诉我们拥有整体观的重要性。想必听完我的讲解之后,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收获吧。
谢谢!
《老子三章》
高二(7)班 张欣悦
今天我们讲的是老子三则中的《道德经》八十章,我的演讲主要围绕"为什么"这个词展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原文。
"小国寡民",这里的小和少皆为使动用法,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
"使有十百人之器而勿用",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人们的生活朴素自然,少量的工具即可满足一切需要,无须极多的器具,‘什伯之器’也就派不上用场。就如"修浑沌氏道术"的汉阴丈人,为了载道的需要,宁可抱瓮下井取水灌溉,而拒绝运用灵便的桔槔,这里的"使有十百人之器而勿用"想也似之。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这里没有"食税之多""求生之厚"的统治者了,人民不会忍饥挨饿了,自然会乐其人生、享其天年了,人民的生活安宁自足,因此这里的人民才会爱异生命、看重生死,才无需如"适彼乐土"般背井离乡地向远方迁徙了。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人们不出远门,虽有车辆和船只等便利的交通工具,却没有必要去乘坐。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里是和平安宁的,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邦国与邦国之间没有战争,大家和睦相处、相安于道,因此虽然拥有武器装备,也派不上用场,也没有必要去陈列它,仅仅是备而不用而已。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人们的生活简单淳朴,不需要高深的文化知识,仅用祖先们用过的结绳记事的原始方法就足够了。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甘、美、安、乐"这四个字训释为意动用法,主语是人民。人民吃得甘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邻国和邻国彼此和谐地相邻相望,和平共处,没有战争。我们想象一下:早上,邻国与邻国的人民都能听得见彼此雄鸡"喔喔喔"的啼鸣声,这祥的声音唤醒了又一个和平美好的白天,宁静的晚上彼此也能够听得见"汪汪汪"的狗叫声,狗叫声更增添了夜晚的安祥宁静;也许有时还会出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美丽画面。这里的人民从小到老,不需互相往来,过着自给自足、自由和平的幸福生活。
上述情景简直是一首和谐美妙的田园诗,一个充满和平与欢乐的‘"桃花源".那么老子又为什么要描绘这样一幅古代农村生活理想化的描绘呢?其原因在于开篇"小国寡民"四字,老子所描述的一切,皆为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所带来的累累硕果。老子所期望的,是无数个小村落所组成的安宁平静的中原,那么问题又来了,老子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模式呢?胡寄窗认为:"我们研究老子小国寡民思想,要分析产生这种理想的阶级根源、时代因素以及其所企图要解决的问题。"
老子这一主张是针对广土众民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什么是广土众民政策?这里我们要联系阶级根源、时代因素来看。老子生当春秋季世,兼并战争日趋激烈,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曰:‘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兼并战争的结果,一方面是国家越打越少,已形成晋、楚、齐等广土众民的万乘之国,另一方面则是人民陷入越来越探重的苦难之中。苛捐杂税。烽火连天,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多欲有为的政治造成的恶果。‘小国寡民’就是对这种广土众民的有为政治的反思,是对无为而治的憧憬。显然,国小民寡,自给自足,没有更多的需求,自然也就不会有战争,无疑更有利于推行清静无为的政治。
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少批注都认为老子八十章是落后、反动、复古、倒退、愚昧的,甚至是没落阶级的思想,为什么呢?其原因在于以下两句: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不少人严厉地批评老子是站在没落阶级的立场上,企图使历史倒退回原始社会的时代,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了。然老子本意并非如此。老子的这一思想并不是要退回到原始社会。对于老子的理想社会,我们须结合《老子》全书的有关思想来加以理解。这显然是一种比喻,乃指人与人之间互诚互信不用契券而言。正如苏辙所注:"事少民朴,虽结绳足矣。"老子希望人民返朴归真,民性淳厚,无私欲,无繁事,心溶于道的理想境界,不必为生存烦心,而非放弃文化。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不少学者认为,老子这一理想场景固然美好,但人人都在享受好衣服好食物好房子,都安逸享乐,那这些物质又是谁来提供的呢?一直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死于安乐"的表现吗?这里我们必须明确,老子"小国寡民"描述的不是事实存在的社会, 而描绘是是他的理想社会。老子描绘和向往的理想社会是:这里和平、和谐、自由,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大家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玩得好,没有冲突,没有战争。黄友敬在《道德经解读》中说,它是"老子‘人间天堂’的理想乐地".郭长生说:"这是极美好动人的图景。千百年来,这图景成了人间最美妙的设想,它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梦中,即使现代,也仍有无数志士仁人在为这个理想而呕心沥血!"老子不满现实、呼唤和平、反对战争,他设计出来的"小国寡民"这个大道理想社会"桃花源"式的乌托邦,是有着非常进步意义的,这是老子的智慧的精华。
引用
陈鼓应《老子评传》第234页
应元集注直解《宋本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商务印书馆
黄友敬《道德经解读》
徐焕炯先生说解《老子道德经》之八十
张扬明《老子斠证译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