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课讲稿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课讲稿
一、正确分析形势,深刻认识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变化
2005年是我国经济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一年,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的一年。中央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在上年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出现重要转机,2005年基数较高、困难较多、灾害较重的情况下,农业农村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良好势头”、“四个继续推进”。“两个良好势头”:一是粮食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产基础上保持稳定增产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预计达到9680亿斤,比上年增产291亿斤,两年粮食共计增产超过1000亿斤,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粮食亩产在上年创历史最好水平的基础上再创新高,连续两年超过600斤,历史上前所未有。二是农民收入在上年较大幅度增长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3250元,实际增长6%左右,这是1997年以来的第二个高增幅年份。农民增收连续两年超过300元,历史上也不多见。“四个继续推进”: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大宗农产品在优势产区的集中度提高,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品种的优质化率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产值中的份额提高,农产品在产区的加工率提高,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比重提高。二是农村改革继续推进。农业税减免进程加快,已有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农业税,全国农民负担又减轻220亿元。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正在展开。粮食流通体制、农村信用社、供销社、集体林权和国有农场管理体制等改革取得新进展。三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和耕地质量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取得进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不断强化,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农业信息“三电合一”和农机跨区作业积极推进。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初步建立,灾后重建和灾民救助有效开展。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基层防控能力有所加强。特别要指出,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并出现感染到人的新情况。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展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共资助中西部贫困家庭学生3000万人,对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基本上免除了杂费,395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得到了寄宿生活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有620个县市开展试点,覆盖了全国1/4的农村人口。农村贫困人口在上年减少较多的基础上又减少200万左右,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最多、幅度下降最大的两年。同时,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基层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总之,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对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衷心拥护,心气比较顺,发展劲头足,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特别是连续两年粮食稳定增产、农民较多增收,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三农”工作的结果,是政策有力、调控加强、科技进步、工作扎实和气候总体有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在中央加强“三农”工作新决策、新举措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第一,经济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全党全国基本形成共识,统筹城乡发展在许多方面得到体现,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度增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加快形成。“多予”有了良好开端,“少取”迈出了历史性步伐,“放活”正在积极推进。第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展开,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进展,绿色生产、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开始起步。农村二、三产业从注重外延增长转向注重内涵发展。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农村经济增长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第三,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经济运行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村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项改革措施综合配套推进,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触及的矛盾越来越深,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即将实现。农村综合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即将普遍推开。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农村信用社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第四,农民权益保护开始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农民经济社会地位和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保护
农民权益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权益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各地政府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方式有了明显改进。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正在完善,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受到重视。第五,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农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明显提高。农业发展越来越注重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外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引进步伐加快。农业“走出去”战略取得进展。应对国际农产品贸易争端的能力有所增强。第六,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受到重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农村电网、道路、饮水和沼气等建设取得积极成果。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水土保持和土地沙化治理继续加强,很多地方农村生态环境趋于好转。第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开始更多地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得到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继续扩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进展。第八,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乡村治理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健全,村务公开普遍实行,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受到保护和尊重。适应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新要求,县乡政府更多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层干部的工作任务、方式和作风逐步转变。第九,全党全社会关注“三农”的氛围更加浓厚,农业农村工作领导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解决好“三农”问题已明确成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区各部门更加注重立足全局抓“三农”、抓好“三农”促全局,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调动农民群众、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社会各界更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
在看到“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农业农村发生重大积极变化的同时,还要看到目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总的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对此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农业农村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为“六个不相适应”:一是农业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与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人均自然资源较少,而且相当长时期内耕地缩减、淡水短缺、人口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还在继续恶化,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持续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确保粮食安全,确保生态安全,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与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当前我国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低,相当大程度上仍在靠天吃饭。如果这种局面不能根本改变,就很难适应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很难持久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优质化、多样化的供给,很难长期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三是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严重滞后,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差距很大。农村上学难、看病贵、社会保障水平低、公共设施薄弱等问题相当突出,严重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四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增收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最近两年农民收入虽然增加较多,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破解这一难题,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五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与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要求不相适应。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很多,城乡二元结构还未根本破除,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六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与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已进入加入世贸组织的后过渡期,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科技实力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上国际市场中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新的表现,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劣势更加凸显。这不仅使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困难加剧,而且使国内市场的压力增大。如何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既面临难得的宏观环境和有利条件,又面临复杂的矛盾问题和制约因素。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始终与时俱进谋划农村改革,始终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推进农村发展,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增进农民福祉。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变化,以新变化带动新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就能够步入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三农”工作就能够开创一个新局面。
“十一五”时期,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既是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时期;既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农村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倍加保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倍加努力地巩固和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主要任务是: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二、把握总体要求,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今后5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展现的亮点很多,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提出的任务很多,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制定的举措很多,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文件的主题确定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农村工作整体布局中的重要步骤,也是保持农村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必然选择。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核心;2005年中央1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文件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则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好农村这个最大的生态屏障。如果脱离农民群众的愿望,忽视农民群众的利益,发展就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如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生态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发展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能否保持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但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人口过分向城市集中,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城市贫困阶层,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二元结构明显的发展中大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近些年来,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但长期形成的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有些方面还在加剧。如果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不能摆脱落后面貌,我国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把农业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目前不少城市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一些发达国家水平,但农村却还有一些地方通不了路、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喝不上干净水。现在,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3%,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即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全国也还有6亿左右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依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社会群体。如果农业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扩大国内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人口占大多数,集中着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民的消费环境,大大释放消费潜力,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活农村的巨大需求,不仅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对之策,更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久之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农民工工资拖欠等引发的纠纷屡屡发生,影响了一些地方的社会稳定。相当数量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农民生存压力大、待遇不公平、心理不平衡,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加大力度,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着许多有利的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机遇。第一,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过新中国5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工业和城市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二,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尤其是在相隔18年之后,又连续两年出台了指导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持“三农”的重大措施,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第三,加快农村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广大农民盼望加快农村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支持农村发展,社会各界关心农村发展,共同构成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第四,农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近些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支持力度,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开始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同时,一些地方大胆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我们要充分认识和紧紧抓住有利机遇,加大推进力度,务必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2006年有一个良好开局,“十一五”时期有一个较大进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容极其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这一要求,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二是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确保沿着正确轨道顺利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长期奋斗的历史任务。在实践中,要把握好以下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的落后。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脱离了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农村其他各项建设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基层创造的经验,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扶助的同时,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要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确保让农民真正受益。第四,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要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互相配套,防止重复建设、分散投入,首先集中力量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关切的问题。要注重立足乡村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格,不能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掉了,不能把突出的地域特征搞没了,不能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统一标准,各地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第五,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支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在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造福亿万农民。
三、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面广,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加快发展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生产关系;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加快社会发展;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一)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重点在“多予”和“强化”上下功夫。2006年的支农政策主要表现为15点,概括起来就是“三个高于”、“三个终结”、“三个强化”、“三个加大”、“三个加快”。“三个高于”就是,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三个终结”就是,在前两年免除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和减免农业税的基础上,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使农业“三税”划上历史句号。中央财政将新增转移支付120亿元。与税费改革之前相比,全国农民可减轻税费负担1200多亿元。“三个强化”就是,强化粮食直补力度,将主产区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其他地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同时强化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三个加大”就是,加大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的奖励补助力度;加大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力度,将农业职工土地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费用全部减除,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加大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增加农田水利、农业科技、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完善减灾防灾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村流通体系,加强安全饮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个加快”就是,加快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农民培训步伐,加快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总的看,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任务繁重。从人多地少水缺的国情出发,不仅要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而且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不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要提高土地产出率;不仅要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而且要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一,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要通过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突破耕地和淡水短缺的约束,提高资源产出效率;通过推广使用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实现高产稳产。要加强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市场管理,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试点,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减少环境污染。要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和推广工作,逐步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机械化作业水平。要发展设施农业,推进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改善防疫条件和养殖环境。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改善耕地质量,全面提升地力。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造林补助机制。
第二,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科技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快慢和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当前,世界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各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从整体水平看,我国农业科技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还比较低。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要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技术的研发力度,特别要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要改善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鼓励大型涉农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要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节约型农业。
第三,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是农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近些年来,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找到了产业化经营这条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子。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分户生产与市场对接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有利于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有利于研发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归根结底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切实把产业化经营作为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全过程。要加大国家扶持力度,搞好发展规划,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深加工为重点,不断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要继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要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信贷、财税和登记等方面给予支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第四,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发展理念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农业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农业发展道路。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最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要注重树立和运用大资源理念,立足于全部国土资源,合理有效利用耕地、林地、草原、淡水、海洋、生物、光热等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注重树立和运用大农业理念,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及其加工与流通,增强和发挥农业的食物营养、工业原料、就业增收、生态保障、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注重树立和运用大食物理念,积极开发粮食和非粮食食物,增加动物性食品供给,广辟食物来源,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物的多样化需求。注重树立和运用大市场理念,充分利用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扩大流通范围,消除流通障碍,提高流通效率。注重树立和运用大生态理念,充分发挥林草等植被的生态屏障作用,营造农田防护林网,搞好水土保持,治理面源污染,推进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里要特别强调,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近两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粮食连续大幅度增产,但当年产需仍存在缺口。从长远看,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耕地、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也呈加重趋势。这决定了任何时候对粮食生产都不能有丝毫放松,越是建设现代农业越是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我们要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适度利用国际市场,努力保持供求紧平衡。2006年,粮食增产难度加大,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要坚决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农民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持续增加种粮收益。明确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搞好粮食宏观调控,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把握好储备粮吞吐和粮食进出口的时机与力度,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要客观分析农民增收的形势,大力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努力克服农民增收的困难,全力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我国农业发展不仅资源种类丰富,而且市场前景广阔,为农业内部增收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充分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广泛利用各类资源,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基本途径。要进一步发挥农业的食物营养功能,在重视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水产等养殖产品,发展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发展木本粮油、食用菌等林特产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健康食品,提高农产品效益和质量安全水平。要进一步发挥农业的工业原料功能,增加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发展精深加工业,培育国内外市场知名品牌,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要进一步发挥农业生态保障功能,加强林业6大重点工程建设,完善退耕还林配套政策,搞好水土保持和沙化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发挥农业观光旅游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展示乡土风俗民情,保护传统农耕文化,发展一村一品,形成特色经济。要拓宽视野,广开门路,全面开发和有效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多渠道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形成农村内部增收合力。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就业在县域,农民大部分收入来自县域,扩大内需的潜力主要也在县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确保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途径,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农民收入增长就快,农村面貌改变就快,城乡差距缩小就快。我们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加强规划和指导,加快投资、财政等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要把乡镇企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载体,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转变机制和增长方式,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把小城镇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平台,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各类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民工就业创业,吸纳农村人口,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我们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全面振兴和繁荣农村经济,切实增强扩大农民就业、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外部增收空间。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也是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渠道。必须把促进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各地实际,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尽快解决涉及农民工的各种突出问题。要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加强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联系和协调,为农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服务。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依法查处拖欠克扣工资、随意延长工时等行为,确保工资及时足额发放。要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度,加强职业安全卫生保护,改善劳动环境。要逐步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加快解决大病医疗保障问题,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要帮助农民工解决住宿、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要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使他们进退有路。在农民工政策问题上,不是要搞特殊照顾,而是要做到公平对待,使他们的贡献得到充分肯定,使他们的劳动得到充分尊重,使他们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使他们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激发亿万农民工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
要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之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大多缺乏职业技能。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继续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要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教育培训机制,扩大教育培训规模,提高支持补助标准。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走出去的劳动力有较强的务工技能,留下来的劳动力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强他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
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我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重的阶段,任务非常艰巨。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加强整村推进、扶持龙头企业和转移就业培训三项重点工作,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渠道。要把扶贫开发工作的着力点下沉到村、落实到户,进一步瞄准和减少贫困人口。各项扶贫资金和扶贫措施要协调配套,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扶持一个见效一个。继续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继续动员党政机关、沿海发达地区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事业。
(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要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农村改革步伐,重点解决城乡分割、城乡之间要素分配不均、农村管理方式滞后等突出问题,着力建立城乡互动、平等发展的有效机制,着力建立要素合理配置、产品有序流动的市场体系,着力建立职能明确、运转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全面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但改革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要根据全部取消农业税后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围绕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一是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要认真总结各地改革试点的做法和经验,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重点,强化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要精简人员和机构,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要创新事业站所运行机制,保证各项农业社会化服务正常开展。尤其要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和强化基层兽医队伍,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二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和省级政府要更多地承担经费保障责任。三要进一步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提高县乡财政的自我保障能力。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对地方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奖补办法。改革县乡财政的管理方式,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等改革试点。按照公共财政原则,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比重。
要统筹推进农村金融等其他各项改革。当前,农业发展资金短缺、农民和乡镇企业贷款难的矛盾相当突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十分重要而紧迫。要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农业农村信贷投放,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社区金融机构,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鼓励发展农村信贷担保机构。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加快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要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建立产销区稳定的购销关系,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巩固和发展粮食市场化改革成果。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严格控制占地规模,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努力解决好他们的长远生计。要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实现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省际互通,发展连锁经营和配送服务,确保农民能够买到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的消费品和农资产品。进一步发挥供销社在农村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要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问题的自然消失。应当看到,现在加重农民负担的隐患没有完全消除,农民减负的基础并不牢固,甚至有一些地方农民负担以新的形式出现反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农民减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必须予以高度关注,认真研究对策。在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切实加强监督管理。这项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要把农民减负工作和加强财政对“三农”投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探索建立新型的农村公共事业投入机制,确保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真正得到落实,务必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五)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尽快改变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近些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现在应当也更有条件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增加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6年先在西部地区实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加快“两免一补”实施步伐。同时,要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要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农村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逐步做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实施规模,充实建设内容。2006年要在这方面扎扎实实地办几件实事,给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一是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在适宜地区加快普及户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试点规模。三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尽早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路,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通公路。四是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启动无电村电力设施建设,力争使这些村庄早日通电。五是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工程建设。
要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从实际出发,从解决农民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把治理重点放在解决村内道路、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上。积极探索政府扶持引导、农民自愿参与的村庄治理有效机制和办法。各级政府要根据村镇治理规划加强引导,在资金、实物等方面给予扶持。
四、切实加强领导,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也必然给我们的发展观念、领导方法、工作部署、投资重点等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站在全局高度,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继续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当看到,农业是安天下、稳人心的战略产业,不能因为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下降而放松农业;农村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因为农村发展任务艰巨而避开农村;农民是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成果的平等享有者,不能因为农民人多分散、收入消费水平低而忽视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指导思想、发展战略、政策取向、资源配置和规划布局等各个方面,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构建平等和谐、良性互动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要切实改变农业农村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加快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加强资金协调和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工程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群众受益一个。
二要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要进一步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努力改变城乡发展差距过大的状况。改革经济社会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劳动和就业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加快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的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逐步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三要加快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工作部门的事情,而且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任务;不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而且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要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建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要树立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正确导向,加快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宏观管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部门,要主动把农村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通盘筹划部署。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更是责无旁贷,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全力以赴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细化目标,实化任务,硬化措施,强化责任,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把建设成果体现在基层,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2006年要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切实抓好。
四要加快建立社会各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更加关注,对“三农”工作支持更加有力。最近一段时间,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得到广大群众衷心拥护。这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坚实的社会基础。我们要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联系村庄和农户,进一步形成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我们要顺势而为,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开创各方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
五要努力健全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治理机制。这些年来,我国农村广泛开展了村民自治和村委会选举,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基层干部要适应农民民主意识增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新形势,通过“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方式,动员和组织农民积极投身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要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农民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要认真搞好全国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目前在全国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巨大的精神力量,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各地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注重实效贯彻和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形成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断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把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使广大党员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深刻认识保持先进性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障作用,深刻铭记自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光荣责任,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广大党员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自觉的积极行动。要用先进性教育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否取得进展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的标准。要结合农村实际,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继续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继续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基层党组织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切实转变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多办顺民心、合民意的实事好事,使广大群众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切实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广大党员要在思想上不断强化先进性意识,行动上全面落实先进性要求,做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榜样,做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的表率,做建设农村美好家园的带头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锐意创新的精神,缜密细致的工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