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范文大全 >演讲稿 >国旗下抗日主题的演讲稿

国旗下抗日主题的演讲稿

凉月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中国面对世界各国屈辱一步步走来,是何等的艰难?然而,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历史的记忆留下了悲壮的回声,今天的中国已向世界交上一幅美丽的图画,明天的中国会更加富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旗下抗日主题的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国旗下抗日主题的演讲稿1

20__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__周年纪念日,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向中华民族之精神致敬”。

我先来讲个战役――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可以说是当时中日双方打得最惨烈、最悲壮的战役。此役国民党方面先后投入8个集团军又48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上海保安队,兵力总数在60万人以上。蒋介石拿出了自己所有底牌、所有力量,空军、坦克,当时一点都不含糊。只可惜最后战败,而我要说的就是担任某一路掩护撤退任务的士兵,他们被称为八百壮士。

在战斗开始前,他们的团长谢晋元,立下誓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人就要有中国人的志气。现在我们四面被敌人包围,这个仓库就是我们最后的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但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和敌人拼到底。之后带着壮士们写下了遗嘱让人带出战场。他们不能后退,因为后面就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就是祖国万里河山。危急时刻,不把自己的生命献给祖国,还能交给谁?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才是守卫祖国,发展民族的内在精神。

之后战斗打响了,双方都杀红了眼。腿断了,就用断腿支撑,脸上被打伤了,用毛巾捂着继续战斗。有一位英雄被敌人击中,残忍的日军,专门挑了一把重机枪,把他整个人都打穿了。八百壮士清楚地看到,正面的枪眼小,但背后,确是巨大的洞口,流的是鲜红的血。还有一个士兵,眼看着敌人就要冲进来,就在身上绑了12个手榴弹,从十几丈的高楼上跳下来,轰的一声,血肉模糊,根本分不清哪些是肉哪些是泥。有一个小女孩,因为看见他们没有国旗,就披着国旗,穿过敌人的封锁线,连滚带爬,终于把国旗交到了壮士手里。第二天,国旗升起,战士们都哭了,因为那是国旗,那是只要还有一个人也要守护,用尸体也要让它屹立的国旗。也就是他们奋斗的理由。在这里我想赞颂在抗战中与敌人战斗的人们,是你们守护了祖国,你们辛苦了。

同时我也想对他们说,请放心,你们用生命保卫下来的祖国,我们这年轻一代,也会继续守护。当年杨靖宇能在严寒酷雪中与敌人周旋,当年赵尚志能在艰苦的环境下与敌人搏斗。请相信现在的我们,从来没有忘掉这种精神。我们的技术宅们能在无数个夜里一个代码一个代码敲出互联网;我们的快递小哥们能在艳阳之下一个快件一个快件送出物联网;我们的推销员大哥们能在不停地拒绝里一个电话一个电话打出社会保障网络。请对我们有信心,全球排名前五十的电信运营商中,有四十五家使用的是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全球小型无人机市场份额中我们大疆公司占百分之五十。小米神话,企鹅帝国。我们,从来没有让你们失望。

因为这种精神,是融在血液里,刻在骨子里的。

国旗下抗日主题的演讲稿2

我从电视画面上看到北京的小学生到北京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缅怀抗日英烈,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中国近代史上那场悲壮惨烈、可歌可泣的战争。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就是在卢沟桥悍然发动“七七事变”,蓄意消灭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面对武装到牙齿、野蛮凶残的日本侵略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难困苦的八年抗战,经过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终于迫使日本军国主义在 1945年9月2日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小兵张嘎”等抗日英勇事迹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激励着我。

小小的日本军国主义敢于侵略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科技落后,国力衰弱。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中国进入了和平建设年代,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要永远牢记那场战争,不忘日本侵略者给中国军民造成的巨大灾难,不忘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伤害,特别是不能忘记我们国家科技落后,国力衰弱,给日本侵略者造成有机可乘,敢于肆无忌惮侵略中国。

抗日战争是在极其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成功的,多少无名先烈壮烈牺牲。据国家民政部统计,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革命先烈,大约有20__万人,他们大部分人都牺牲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激烈的战斗中。有一位安东允老人,他的书柜里,放满了整整齐齐的烈士档案袋,他花费自己的半生心血去整理抗日烈士的资料,去纪念他们,努力让每一位烈士的事迹流传下去。

安东允老人尚且如此,作为一名小学生,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牢记惨痛教训、不忘国耻、认真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建设强大祖国是我们的使命。国家的未来在于青少年,只有我们青少年强大了,国家才会强大,才能保证自己的国家永远不受侵略者的侵犯。现在日本不是有一些右翼分子妄图隐瞒和篡改那段历史,不想承担日本军国主义该承担的责任。所以,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自立自强,刻苦学习,勤奋学习,掌握世界上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象“蛟龙号”的叔叔们深海下潜3759米,成功地在南海海底插上中国国旗,创下新的世界奇迹。只有这样,我们青少年才能弘扬民族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干出不朽的业绩,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多姿多彩的。也许很多人还不很清楚生命的定义,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抗日战争中,烈士们用他们仅有一次的生命换来了战争的胜利,所以我们要我们要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21新世纪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我们的祖国,让它光芒万射。

国旗下抗日主题的演讲稿3

老师们,同学们:

抗日战争已过去70年了,但我们不能忘记这段苦难的日子。今年的9月3日,我国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同学们肯定在电视中见到了我们解放军海陆空三军威武的军姿,见到了我国先进的武器装备,我们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

七十八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七十年了,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自此扭转百年衰败沉沦的历史,古老的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的独立与自强。缅怀先烈,牢记历史遥想当年,祖国那积贫积弱的时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大好河山,置我同胞于苦难,丧心病狂的杀戮掠夺,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大罪。在南京大屠杀时,敌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进行屠杀,使三十万中国同胞含冤而死……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华民族存亡的非常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少热血儿女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加入救亡图存的行列,他们为赶走日本鬼子,求得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写就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的人生篇章。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意味着背叛。这段历史,就像一个永远醒着的伤口,以一种永远无法回避的痛楚,时时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华当自强!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知耻而后勇。”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才能高奏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不断激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同学们,你们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责任重大的一代,我们的今天决定着中华民族明日的复兴。让我们从小事做起,热爱学习、强健体魄,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时刻准备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旗下抗日主题的演讲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今天夏令营活动的小主人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继续坚持发扬自立自强的抗战精神。

60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虽然我及我们这代人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那段中国人民最艰苦的日子,仅从电影电视片中所看到的那血雨腥风、艾红遍野的惨烈悲壮画面,我也禁不住泪流满面了。我激动,我愤慨,那是因为日本军国主义在我们伟大母亲身上所犯下的暴行;我庆幸,我感激,那是因为中国有了共产党。

让我们来回首那段历史。68年前的盛夏,全面抗战的烈火点燃。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工农红军不计前嫌,进行改编,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迅速开赴抗日前线。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1937年,日本年产钢580万吨,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大炮740门。而当时的中国,钢的年产量只有4万吨,军事工业薄弱,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共产党人不仅要面队中日两国如此大的差距,还要时刻警惕着gmd反动派所搞的阴谋和小动作,甚至不少时候还要面临饿肚子的窘境,在如此艰苦困境下,共产党人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持久抗战,采用运动战、阵地阵、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多种作战方法,使数百万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1939-1941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1939年为83%,1940年为78%,1941年为70%。从而粉碎了德、意、日组成的法西斯联盟称霸世界的梦想,无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抗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始终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坚持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特别是敌后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正是这种伟大的自信和自强精神,使中华民族终于坚持到底,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6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又一个关键时期。伟大的抗战精神昭告我们:万众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仅能击败任何外来侵略,而且必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人,在现阶段我们国家底子还比较薄弱的国情下,我们更应该继续坚持发扬自立自强的抗战精神,努力学习专研先进技术、苦干、巧干,让我们一起为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旗下抗日主题的演讲稿5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中华民族弘扬“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优良传统,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筑起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以伤亡3500万军民的巨大牺牲,成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沉睡雄狮”的惊天怒吼,充分体现出民族大团结的伟力。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民族觉醒的伟大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把中华民族推向了亡国灭种的绝地,存亡绝续的险境,让中国人民猛然间惊醒起来,痛切地意识到必须尽快结束“一盘散沙”局面,团结一致、共赴国难。抗击侵略、救亡图存迅速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当时的一篇报纸社评这样写道:“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达到。”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坚定“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决心,抱定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磅礴的力量。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民族团结的伟大胜利。在危难面前,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引起全国各阶层的广泛响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从此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表现出极大的政治胸怀和宽广胸襟,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由此走上了第二次合作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所有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携起手来,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斗争多么残酷,我们党始终高举“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旗帜,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成为团结抗战的坚强核心,成为维护民族利益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最广泛民族动员的伟大胜利。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抗战甫始,我们党就认识到只有人民战争,才能打败日本,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动员全民族不分党派阶层,“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形成全民皆兵、全民抗战的局面。在抗战期间,我们党坚持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由我们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逐步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延安更是成为黑暗中国走向光明的灯塔,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大批爱国青年纷纷涌向延安,又从这里奔赴全国抗日前线。为更好地激发各阶层群众的抗战热情,我们党不断加强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军政军民团结,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双拥运动。在我们党的深入动员下,广大爱国军民焕发出高昂的斗志和无穷的创造力,“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打得日寇晕头转向,把穷凶极恶、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民族精神在抗日战场上充分地体现出来,是千千万万爱国军民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精神动力。在民族危难面前,全国各少数民族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斗争中。“九一八”事变后,居住在东北、华北的满、蒙、回、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就立即组织起来,直接参与对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七七”事变后,中南、西南两地区的苗、壮、土家、黎、瑶、布依、傣、彝等各少数民族迅速建立抗日组织,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蒙古族同胞先后建立了蒙古游击队、鄂尔多斯草原游击队等抗日武装,涌现出巴云英、奇俊峰等民族英雄。驰骋冀中的马本斋回民支队多次对日作战,屡建奇功,让日寇闻风丧胆。卢汉率领的由云南各族子弟组成的滇军第60军血战台儿庄,为抗战立下功勋。广大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心系祖国,用各种方式参战支前,不少同胞为国捐躯。在日本侵占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义不臣倭”,前仆后继,不懈抗争,有65万人英勇牺牲。正是各族同胞发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畏强暴、英勇抗争,才取得了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

回望历史、追思战争,是为了以史为鉴、行稳致远。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只要中华民族紧密团结起来,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当前,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更加需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让伟大的抗战精神焕发出新的光彩。

国旗下抗日主题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