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阅读文答题技巧
初三语文阅读文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在语文试卷中占的比例很大,但在每次考试中,大家的失分率却不小。有没有一些策略能让大家尽可能多的在阅读题上得分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备考指南
1、记叙文阅读
题型•误区>>
概括题:考生往往在答谓语部分的时候出现失误,比如学生概括朱自清的《背影》时,学生会答作“爸爸为儿子买橘子”,这样的概括就不能准确抓住人物的行为。本文感人之处主要在爬月台,因此应概括为“父亲拖着肥胖的身躯,努力地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
含义题:有的考生混淆了“含义”和“作用”的意思,其实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重在解释词语和句子的语境义。而“作用”是指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揭示中心……所以只要看清楚题,就不会答错。
赏析题:失误主要表现在由分析语言引申到分析情感这一环节,考生往往把握不好。其实对于情感的分析要注意结合文章的主题,文末的抒情议论句往往是这一得分点很好的提示。
人物形象分析题: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揭示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要避免在一个点上使用近义词,否则会降低得分率,比如“勤劳、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应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答题,变成“勤劳、疼爱子女、本分善良”。有的考生忽略了“简要分析”’,不列举相关细节,只举出性格和品质,造成丢分。
2、说明文阅读
题型•误区>>
题目和开头的作用:主要失误在答题角度单一,忽视了其他得分点(详见后文例题)。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主要失误是说明方法写不对,写不全。对说明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是很灵活,如果遇到复杂的题型就得不到分数。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该词所起到的作用是答题关键,而且分析时必须结合上下文里具体的内容。而考生往往忽视了这一步,用程式化的句子答题,造成丢分。
是否符合原文表述的选择题:考生容易因没有细心看选项和原文的细微差别,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3、议论文阅读
题型•误区>>
找出论点:论点作为一个判断,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这一点有些考生没有很好地把握;还有的考生把分论点错误地当做了中心论点。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方法不止一种,有的考生思维单一,造成漏答失分。
分析论证过程:有考生不知道这是一个过程,在答题句式上就不对。还有些考生没有细心看原文,匆忙作答,丢掉了论证的某一步骤。
联系实际题:很多考生撇开原文的观点,另外立论造成失分;还有的考生在联系实际的时候不具体,因空洞而丢分。
典型题分析
1、记叙文阅读
①概括题
记叙文考查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因此概括题是出现最多的一种题型。记叙文阅读中概括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概括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情节,另一类是概括整个故事的情节。
第一类:如广东考题《猫人》第18题:全文围绕着“猫”展开故事,请把表格中①②处的情节补充出来。
地点 | 情节 |
高山湖边 | ① |
山上小店 | ② |
我的家里 | 验证支票欲买船 |
售船地点 | 惊喜奇遇“猫人”船 |
第二类:如湖北咸宁考题《考生》第8题: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夺分策略:概括题应该用主谓句式来答题。即“什么人,做了什么”。在答谓语部分,即“做了什么”的时候,应认真斟酌词语,特别是动词,力求准确概括人物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复杂的概括题需要加入“原因”和“结果”。
②含义题
在理解能力的考查上,对词语和句子含义的考查是中考重点题型。
词语含义题。如重庆市B卷考题《生长在城市里的一棵树》第15题:结合语境,说说第⑤⑧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那不关我的事!
(2)树叶在热浪下微微颤抖,留下了一片阴凉。
句子含义题。如山东聊城考题《香伯》第20题:谈谈你对第19段画线句的理解。尽管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鲜,可是,那种源于内心的坚守精神,却使这枚行将腐化的柿子在这所光线暗淡的老屋里,焕发着一种炫人的亮光……
夺分策略:含义题在解答时关键是注意语境,考生的任务就是根据语境,解释词语和句子,想方设法让词语和句子由深奥变得浅显易懂。这个词或者句子所处的上下文,是答题的关键。除此之外还要联系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答。
③赏析题
赏析题依然是记叙文阅读的重头戏。在表述上,赏析题一般表述为“赏析某词某句”“说说某词在某句中的表达效果”“说说某词某句的妙处”。
如福州考题《快递》第16题:下面两句话,都写出了人物心中的“火”,但写法有所不同,请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
(1)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从词语角度)(2)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从修辞角度)
夺分策略:答题格式为,以什么手法……什么效果……什么情感……答手法可以从修辞手法、词语的使用、描写手法这一方面人手;答效果是指这个手法是为表现什么写作任务服务的;答情感是指透过语言的层面品味词语或句子所蕴含的情感。
④人物形象分析题
叙事类作品离不开人物的活动,并且往往是表现人物的美好品质的。所以,在记叙文阅读题型里,人物形象分析题出现的几率很大。
如浙江丽水考题《高高的玉米》第15题: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休伊这个人物形象。
夺分策略:由人物的行为来看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考生的任务是先看人物在文章中有什么作为,然后再总结人物的性格品质,并能找出相关细节加以分析。
3、说明文阅读
①题目和开头的作用
现在的说明文写得都比较文艺,题目和开头的语言比较生动,出题者往往在这个点上设置题目。
如山西省考题《解码汉字“行”》第18题:本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又如山东滨州考题《学会看食品的“简历”》第14题:标题中“简历”指的是什么?取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
夺分策略:第一要考虑语言生动是为了吸引读者,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第二要考虑这样生动的语言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和内容。
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这是说明文必考的题型。
如辽宁丹东考题《玻璃之王》第31题: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费晶态的;二单一的金属液体则需要每秒高达1亿摄氏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这个速度是普通玻璃的无数倍“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夺分策略:说明方法要熟记。答题时要找准、写对、写全。说明方法的作用有固定的格式:比如列数字,作用是“准确地说明了……”,那么到底说明了什么呢?其实就是看说明方法为什么样的说明任务服务,这个任务需要我们找出来。建议大家看和画线句相关的四个地方:①看前面,因为后面的话往往为前一句服务。②看中心句,某一段的文字往往为中心句服务。③看后面,因为有时使用了说明方法后.往往后面要总结一下。④看画线句本身,因为看了内容才知道这句话为什么任务服务。
③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绝大部分题目都是“某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如辽宁营口考题《食品添加剂》第26题:选文第⑧段中加点词语“一般来说”能否删掉。为什么?
夺分策略:格式为:①不能;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该词所起到的作用;③去掉以后的不好效果,如“太绝对,与实际不符”;④这个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去掉。
④是否符合原文表述的选择题
如陕西考题《丰图义仓》第11题: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黄河洛河渭河三角洲有丰厚的粮食资源,这是丰图义仓建在朝邑县的一个重要原因。
B.丰图义仓不仅建造了用于长期储存粮食的仓洞和环形回廊,还专门设计有晾晒粮食的空地和方便人畜饮水的水井。
C.仓洞地面由松木板铺成,木板下面的通风道及木板上面的四个排气孔,可以排出潮气,保持洞内干燥。
D.仓洞上面的地面四周高中间低,配以分段水槽;院内地面而四周低中间高,下设地沟,这种设计巧妙地解决了排水问题。
夺分策略:把每一个选项都还原到原文中去,和原文出现的表述一一对照。这种题型实质上考查的是说明文表述的准确严密性。
⑤实际运用题
说明文知识性强,此种题型的设置是考查考生能否用文章中涉及的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如山东滨州考题《学会看食品的“简历”》第18题:一位母亲购买一种给幼儿增加营养的饮料。超市里有两种饮料,一种说明上注明的是“调味牛奶”,一种注明的是“乳饮料”。请你帮助这位母亲选择其中的一种,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依据。
夺分策略:一方面熟读原文,弄懂原文介绍的知识和原理,另一方面看清楚题目的要求,从原文中提取出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特别要注意语言表述要完整,符合题目要求。
3、议论文阅读
①找出论点
论点是议论文的统帅和灵魂,因此大部分议论文阅读考题要求考生能准确找出论点来。
如甘肃兰州考题《“知入”与“知出”》第21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夺分策略:首先应该紧盯题目,题目不是论点就是论题,而论点就是和论题相关的一个判断,因此找论点的题一定要关注题目。其次应该看开头,大多数议论文都是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还可以看结尾,有时论点在结尾时以总结的方式提出。最后拿整篇文章去验证,看看是为证明什么服务的。
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即论点和论据的逻辑关系纽带。
如湖北黄石考题《换个角度看问题》第17题:请指出本文②③④三段的论证方法。
夺分策略:大致和前面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③分析论证过程
就是让考生把某段的论证过程简要分析一下。
如江苏连云港考题《不求甚解》第15题: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述思路。
夺分策略:因为分析的是一个过程,因此要注意答题格式“首先……其次……然后……最后……”。再则要清楚这种题型要求把使用的论证方法列举出来。最后注意“思路”这个词,也就是说“什么观点”“怎么证明的”。
④联系实际题
要求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来作答。
如江苏徐州考题《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第16题:结合第⑦节并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开展名著阅读。
夺分策略:一要紧紧抓住原文,原文的见解和主张要体现在答案里;二要谈实际,谈实际的时候要具体。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品味标题的妙处
近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出现一种分析文章标题拟题技巧的题目。这类题目围绕文章标题命题,题目灵活多变,考查点丰富。从考试情况看,学生由于对这类题缺少系统训练,答题不全面,失分比较严重。下面就近年常出现的四类题型进行分析:
题型一:给文章拟个标题
这种题目就是要求学生给文章拟个标题。
阅读理解的拟题可以从下面三种方式产生:
1、提取式
即直接从文段中提取一个词语或句子作标题。如:汕头中考给一篇说明头发变白的原因的说明文拟题,可以从文里摘取“人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或者是“头发变白的原因”作为标题。
2、点明式
即直接点出写作对象或事件。如温州中考试题《乡村的泥土》,题目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衢州中考试题《老海棠树》也是如此。
3、归纳式(中心式)
即将文章主旨(中心)高度概括,浓缩为一个词或一句话。如:广西百色中考试题,要求以论点命题,文章开头提出问题“我们是一味地抱怨,还是努力地去改变呢”,结尾亮出观点“抱怨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去改变”,因此很容易得出文章的标题——“不要抱怨要改变”或“抱怨不如改变”。
题型二:品味标题的妙处
品味分析标题的妙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题目。基本上以两种形式出现:
题目列举
1、直接品味标题的妙处
例(1)以“植物大熊猫——四合木”为标题,你认为好在哪里?(江西卷)
例(2)用“最美是百合”作小说标题,好在哪里?(百色卷)
2、对比品味标题的妙处
例(3)把标题《都市农夫》改为“我的舅舅”好不好?为什么?(南京卷)
品味一个好的标题,概括来说,主要从标题的风格、标题的特点、标题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品味。
答题术语
标题风格大致有四类:准确鲜明、新颖生动、简洁凝练、含蓄隽永等等。
标题特点:好标题往往具有自己的特点,往往运用了某种手法,比如修辞、符号等等。
标题作用:主要有三种:(1)吸引读者关注,(2)归纳文章主旨(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3)文章的线索(4)概括文章内容。
品味有鲜明特点标题的策略
回答这类题目时,答案的组织可采用“标题风格+标题特点+标题作用”的形式。如例(1)的参考答案应为:本文标题新颖巧妙,别具一格,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四合木比作大熊猫,突出了四合木珍贵,以引起读者关注,唤起人们保护意识。
品味没明显特点标题的策略
有些文章标题,没有特别的特点,在品味标题妙处时,主要强调标题的作用,因此具体答题时,要有所选择,可采用“标题风格+标题作用”的形式。如例(2),这个标题最关键的词语是“百合”,按我们答题思路,可这样组织答案:本文标题的好处在于它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并在文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①吸引读者,引起阅读的兴趣。②标题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③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百合花在文中象征阿纯纯洁、美好的心灵,象征幸福美好的生活。
比较品味标题的答题策略
比较品味标题妙处的题目,主要从标题的作用切入品析。比如例(3),主要抓住标题表达主旨和概括内容的作用。文章内容是写舅舅以及舅舅一样的农民在城市的生活,表达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城市农夫”这个题目把城市和农民联系在一起,所以这个标题比“我的舅舅”更为贴切。
题型三:阐述标题的含义
从近年试题发展趋势看,要求学生阐述标题含义的题目,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如“西风胡杨”(湖南永州卷)、“生命的声音”(湖北潜江卷)表面指的是它的实际意义,文章中往往又赋予了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解答时,要注意若标题用了比喻,则需写出本义和比喻义;若用了双关,则需写出由浅到深的多层含义;若有象征意义,则需写出本义和象征义。
题型四:破解标题的信息
这种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标题的感受能力,并不多见,只要学生能理解标题,读懂文章,完成这样的题目,难度并不大。
总之,准确理解文章标题的妙处,必须要吃透全文,认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此外,要掌握这类题的答题规律,并进行相应训练。
想要做好阅读题的同学可以从提高阅读能力和做阅读题能力这两方面入手,提高阅读能力基本靠平时多读课外书并思考,提高做阅读题能力则要从掌握阅读题的答题技巧、模式、答题术语以及刷类型题入手。至于效果好坏,在于你是否坚持。
初三语文阅读文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