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文档下载 >学习资料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策略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策略

迟暮。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策略_高一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应该包括对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学习进度的合理规划以及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语文学习方法策略,供大家参考学习。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策略

一、加强写作训练,总结方法技巧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希望你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二、注意课外积累,增加阅读量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学好课本知识,注重基础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从小事着眼发现问题

周记要写得有内容,就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留心身边的事情,尤其是别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事;留心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联想等等。并做到分主题、分专题或分栏目来写,如天下见闻、世相杂谈、奇思妙想、科学小记、生活小品、课堂联想等等,这样,方向才明确、内容才具体。

譬如,生活成本一直在飙升。一个学生、一个家庭生活成本的飙升,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如果你能发现这个问题,就必然会去关注你的或家庭的,甚至别人的、社会的生活成本支出,如食品、交通、住房、医疗保健、教育、家居用品、服装、娱乐等等。一定的生活成本既体现一定的经济规律,反映一定的经济发展,对应一定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复杂问题。这样,小事情反映大问题,小发现往往就是大发现。如此,信手拈来,周记可写的内容就很多。

从联系入手触类旁通

生活和事物都是有内在联系的。

听课要能听出知识、问题的内在联系。抓住知识、问题的内在联系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高一课文,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的:“我独在礼堂外徘徊”;《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苏轼《赤壁赋》中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就可以思考,这三处“徘徊”其意境和形象是否相同?

这三处“徘徊”意境和形象显然是不同的。“我独在礼堂外徘徊”中的“徘徊”,是激愤于烈士的无辜罹难,面对死难烈士,千头万绪都徘徊心头,该用什么去追悼死难烈士;“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徘徊”,是以孔雀起兴,生动形象地比喻了夫妻依依不舍的别离;“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

还有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前后四节采用的都是复叠的表现手法,但塑造的意境截然不同。《雨巷》以此塑造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雨巷不期而遇而又无言分离的情境;《再别康桥》以此塑造的则是对于母校那种一往情深、别情缕缕、离绪重重的眷恋心绪。

在《雨巷》首尾两节里,戴望舒分别用了“逢”与“飘”两字,巧妙地表达了“我”的期待和追求是那样临近而真切却又是那样遥远而渺茫;在《再别康桥》首尾两节里,徐志摩分别连用三个“轻轻”和两个“悄悄”,巧妙地营造了诗人悄悄来到和与康桥悄悄再别的情景,表达了微波轻烟似的离情别绪。

可见,没有联系便没有触类旁通,而“联系”,只能生发于头脑中的知识、问题储存中。

从宏博着眼高瞻远瞩

作文要写得有思想,起码要有两个前提:一是眼前有气象,能关注国内外大事,洞察国内外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二是胸中有纵横丘壑,能通晓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情、理。思考问题时,既要从细微入手,又要从宏博着眼,才有可能高瞻远瞩,写出有情、有味、有内容、有识见、具体入微的作文。

于是,我提问学生:“你手里握着手机,靠什么与家庭、与朋友通话?”连问几个学生,都答不到“卫星技术”或“航天技术”中来。于是,我启发学生:没有卫星技术或航天技术,就没有电子地图,没有GPS导航,没有电视和广播信号,更谈不上电脑上网和手机通信了。

为使学生了悟这个问题,我进一步问学生:“据此,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也可以视为什么对接?”这下,学生顿悟了:是卫星技术与民用工程的交会对接;是航天技术与民生生活的对接。

高一语文最佳学习方法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

在测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a、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b、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c、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d、充分理解、掌握方法。

e、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f、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

g、注意和老师的交流,目光交流,提问式交流,都可以促进学习。

高一语文高分学习方法

比喻与拟人这两种修辞格,在文章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的使用往往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渲染文章的表达感情氛围,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那么如何去识别比喻和拟人句呢?笔者谈点个人经验:

比喻句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去写,识别的重点应当体现在比上,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所抓住的共同点是两事物间的相似点,一般有三种表达形式,即明喻、暗喻和借喻。同时出现

明喻是说甲事物像乙事物,通常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同时出现,其典型的标志是出现代表性的比喻词像。如,《桂林山水》中的比喻句极多,像老人,像巨象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它们分别把山比作老人、巨象屏障、竹笋再如,《索溪峪的野》中的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把索溪比作野孩子。当然,比喻还有其它表示形式,如,宛如似的。犹如等都是明喻的表示形式。明喻的典型特征是能把比喻句改写成像的形式进行表述。如,《第一场雪》中的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可以改写成雪末儿像玉屑似的随风飘扬。

暗喻是直接把甲事物说成乙事物,典型的表达形式是甲是乙。如,产党是太阳。其它标志形式有变成,化成构成了等。如万里江山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第一场雪》)

借喻是直接用乙事物来把甲事物替代。通常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第一场雪》)直接用银条儿、棉被来替代雪。抓住了事物间的相似点进行表述。

而拟人句是把某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富有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重点是抓住事物间的相关点,如,它尤其爱跟山哥哥闹着玩:一会儿牵着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索溪峪的野》)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凡卡》)再如,小河一路欢笑,一路歌小树招手,乐呵呵。都是拟人句式。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高一语文基础学习方法

第一, 培养兴趣,自主学习。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才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用心投入,不断提高。此外, 语文学习的一个特点是:仅靠听课并不能真正提高水平。关键还要靠学生自主学习,自求理解,广泛涉猎,主动练习,以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第二, 博览群书,熟读背诵。高中阶段,要进行广泛深入的阅读,内容涵盖古今中外、自然社会。凡是人类心灵和智慧的结晶均可兼收并蓄。对于一些 经典作品,应当精读,细读,甚至背诵。古人的学习方法很值得借鉴。清人唐彪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 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确是经验之谈。

第三, 勤于练笔,熟能生巧。经常写作不仅可以提高驾驭语文的能力,还能够理清思路,酝酿和升华感情。高中阶段,应至少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 札记一篇,记录日常见闻及思想感情;读书笔记一篇,一边阅读一边整理,收获更大。高考主观试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考生的写作水平在考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

第四, 善于思考,用心感悟。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学习中应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盲目接受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保持 学习的主动性。思考问题应深入细致,要多方追问,务求水落石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让自己的灵感自由翱翔。《红楼梦》中提到一 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即用心感悟世间万物,而不限于书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