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差异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关注学生心理差异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关注学生心理差异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黄亚芳
江苏省兴化楚水实验学校
【摘要】本文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从而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便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关注心理差异指导学习方法
1问题的提出
在平常的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在评讲作业的课上或考试后的小结课上,教师常常批评学生粗心,学习不努力,也时常自以为是地告诉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试图用一帖“药”去“治”好一个班的学生。如果学生按这些方法去做,有的效果不仅不显着,还要挨老师的批评。结果是教师埋怨学生不争气,学生埋怨教师的方法不管用。可见,用同一种学习方法指导不同的学生学习是很困难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有心理个别差异,而其中的一个方面是能力的个别差异。人们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等方面都表现有能力的个别差异。因此,承认学生有心理个别差异,研究学生的心理个别差异,并指导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鉴于以上的实践和认识,本人从所任教的班级中挑选出一个班作为研究对象。两年来,我通过多种渠道(书面心理测验调查,侧面调查,课后辅导与谈心等)对2011届某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我最初的愿望是通过本人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和归类,按不同的类型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在最后的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2理论基础
2.1知觉
心理学家认为,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是由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在多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中,总有一种或两种分析器的活动起主导作用。根据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活动,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等。
知觉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根据知觉的特性,教育心理学认为,有的人知觉属于综合型,他的知觉具有概括性和整体性,但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有的人知觉属于分析型,他的特点是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是综合能力差。有的人知觉为分析综合型,具有上面两种类型的特点。
2.2记忆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一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从记忆映象的性质来看,记忆可以是
形象的,语言-逻辑的,情绪的和运动的。
1) 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可以使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或味觉的等等。
2) 语言—逻辑记忆
语言—逻辑记忆是通过语言的作用和思维过程来实现的,所以有时又叫意义记忆。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具有高度的理解性、逻辑性的记忆。
3) 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可以成为一个人因某种体验经常激起或制止行为的力量或出现某种心境的原因。
4) 运动记忆
随着以信息加工理论对人的记忆进行研究的开展,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了把记忆区分为三种机能单位、系统或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记忆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记忆方法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的成败。记忆对于英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分类是:机械记忆、理解记忆;文字、逻辑记忆,形象记忆;视觉、听觉记忆和运动记忆。机械记忆依靠反复强化;理解记忆侧是依靠联想,在透彻理解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教育心理学认为,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懂了才能记得住。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对所学材料不仅要反复练习,也必须反复思考加深理解。
2.3思维
心理学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人不仅能感知客观世界的外表而且还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作,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人的思维活动。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学生们学习活动的关键,也是学生们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核心环节。
思维活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关键。心理学家根据其抽象性程度将思维分成三种:
1) 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是思维过程同具体的行为,动作和对事物的直接的感知觉相联系。其特点是:任务是直觉的,以具体形式给予的,其解决方式是实际操作。
2)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其特点是利用已有的直观形象来解决问题。
3) 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特点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其特点是:任务是理论性的,解决的方法是运用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
3研究过程
根据研究的需要,本人在所任教的班级中选出A班作为研究对象。A班总共有60位学生。本人对这60位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前面已述),根据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对他们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分析和归类,按照不同的类型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
A 按照学生们的知觉分类,可分为:分析型、综合型、分析综合型,实际情况如下:
B 按学生们擅长于某种形式记忆分类,可分为:擅长听觉记忆,擅长视觉记忆,擅长动作记忆,擅长综合性记忆,实际情况如下:
C 根据记忆能力的心理特点,学生们可分为四类:①记得快,忘得快的;②记得快,忘得慢的;③记得慢,忘得慢的;④记得慢,忘得快的。实际情况如下:
4典型案例与分析
(案例中学生的真实姓名均用英文字母替代)
案例1L是位女生,是初一下学期从外校转进的,当时上学期期末成绩78分(卷面满分150分)。她学习非常努力,但效果非常不好。她一直认为自己很笨,非常苦恼。我通过调查访谈,平常留心观察,发现她是属于记得快,忘得快的,但听觉记忆好,综合能力强的类型。我找她谈心,告诉她记得快是一大优点。记得快,吸收所学内容快速及时,别人一下子记不住的东西,而自己却一下子记住了,说明听课效率高。但同时要克服“忘得快”的弱点。我告诉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识记后在头脑中保持的材料随着时间的前进是递减的,这种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别迅速,即遗忘较多。
根据这一规律,我建议她及时复习,反复多次就记牢靠了。她的听觉记忆好,就指导她多听磁带,多从听觉方面来学习英语。例如通过听磁带学单词、句型、课文等。她综合运用能力强,看问题全面,但分析能力差,我要她做题时多注意细节,平时有意识地对她加强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找准了自己记忆方面的特长,她越学越有劲,在初三毕业考试中取得128分的好成绩。
案例2 W是位男生,喜欢音乐,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好。小学六年每晚都有老师辅导,学习上没有主动性。无论做事,还是学习都好像比别人慢一拍。升学到初一,学习上明显的感到力不从心。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笨病”,对英语学习一点都没有信心。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他属于记得慢,忘得慢,动作记忆好的类型。他擅长动作记忆,我让他无论是背诵课文,还是记单词和句子,不妨一边读一边写,充分发挥发音动觉和书写动觉结合所产生的记忆高效率,宏亮的声音,同时配合以一定的身体动作,使语言节奏和身体节奏谐调,这样,在动觉记忆中除发音和书写动觉外,就又增添了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觉,所以效果更好。果然,通过此种方法,他生词记牢了,句型、课文也背上了,学习英语的信心也有了,学习进入了良性循环。最后在中考中取得125的好成绩。
案例3:Q是个非常文静的女生,她是初二从上一届留下来的,当时初一第二学期的期未成绩为87分,(卷面总分150分)她总是向我抱怨,“老师我很用功,以前的C老师总是要我们大声朗读背诵,可是课文我大声背诵了一遍又一遍,还是记不住,有时一个单词一个句子我大声背了七八遍甚至十几遍,可抬起头却什么也记不住,老师我是不是得了病 ? 或者就不是学英语的材料,我爸妈非要我留一级来补学英语,我该怎么办?”通过我多次观察,多次找她谈心,发现她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书,不一会生词就能记住,课文也能背出来,但如果她大声朗读背诵,她反而记得慢记不住,其实她是一个擅长视觉记忆的学生。有了对她的了解,在指导学习方法时,我就顺其自然地让她不出声地背单词背课文,当然要掌握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能力非开口不行,不能学习哑巴英语,因此在练习语音口语时,我要她高声朗读,这样效果才好。运用这种方法后,她的英语成绩上升很快,找准了学习方法,花了时间就有收获,于是越学越有劲,最后她的中考成绩135分。她的妈妈对我说:“老师谢谢你,这简直不可思议。”
案例4:J是个初三复读的女生,中考英语考了109分,数理化比较好,她说:“就是英语拖了我的后腿,如果说我笨,可我数理化那么好,英语该背的我都能背上,可就是题目总是做错,不知什么原因,老师你能救救我吗?”通过谈心,观察分析,我发现她不是不懂,而是考虑问题不全面,例如:As time goes, English (teach ) in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in the world,把动词 teach填进空格,她考虑了时态,却忽略了语态,顾此失彼,一讲又懂,这说明她对英语语言的综合分析能力差,我指导她做动词填充时一定要从时态、语态、动词非谓语形式等等方面去考虑,多做题目去巩固,多总结自己错在那里,久而久之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她对语言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运用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做题的正确率高,使她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在第二年中考中考出了143的好成绩。
5研究发现和讨论
上述的四个学生,由于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英语成绩越来越好。正是由于对班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我做到心中有数,在全面指导学生学习英语方法的同时,又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有所侧重,不仅他们四个,整个班级的英语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见:研究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减负增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但这篇个案无法透彻地剖析这其中的道理,还有待同仁们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2]马暮美《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3年
[3]童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年
[4]胡云《学习心理学》远方出版社 2005年
[5]张光丽《教育心理学》远方出版社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