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文档下载 >心得体会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沉苍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4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1

清远市教研室于七月七日至十二日组织了初中历史骨干教师第二次培训,我有幸参加学习,感到非常荣幸。对我来说,骨干教师培训来得及时,来得实在,让我深受启迪。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了六位教授的课程、了解到了很多先进而实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在培训中,使我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发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通过听讲座和学习交流,使我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技能、教育新课程理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教育这个舞台上每天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教学故事,这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发生、出现、遭遇、处理过的各种事件,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淡无痕迹的,它会长久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从培训中,各位老师所谈的这些亲身经历的事件,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大启发,对自己的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次培训中,有韦雪琼教授的“上好初中历史课的关键”、王德爱教授的“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林燕芬教授的“历史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以及路瑞平教授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与运用”和邱志雄教授的“历史学科的教育审视”等。经过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要逐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做,完善自己,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真正的历史骨干教师。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个人素质。

六天的培训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劳动者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

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发展变化。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他的教学水平才会提高,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才会有的放矢的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

一位优秀而受欢迎的教师肯定伴随着多彩的课堂。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在教学生生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必须要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这里说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单纯表面意义的活跃,而是要看课堂有没有深度,好的课堂应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仅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好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我们要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同时我们还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的。老的教学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的需求了。同时也不可能满足我们新一代的学生了。所以作为当代的老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态。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学生。所以了就应改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学方方法。不能只是单纯的像以前那种教学的方法,我教你学,也不管学生会不会。

三、教师要学会终身学习。

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

通过清远市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家组织的教师培训。这一个月来,我认真收看视频,积极参加论坛的讨论,撰写新帖,发表文章,积极完成当天的作业。通过学习收获颇丰。同时也为下学期的新课程语文教学做了一定铺垫。我通过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要把课堂参与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激活了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真正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课堂教学的主题策略落实到实处。

二、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我这里“更多的时间”指的是读书,因为我们教学的内容是语文。语文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记得有位教育家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我觉得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并在这样的氛围中,吸引学生融入情景,

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不断的练习中熏陶情感,发展智力,增强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智慧的生长。让我们的.学生充分体会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真正含义。

三、我认为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融洽、亲和也是加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的又一个重要而且关键的问题。我们当老师的以前也曾当过学生,回想当年的我们,是否因为喜欢某个老师从而喜欢上这个老师教学的课程。今天的我们是否也应该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让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让师生之间彼此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

以上是我点滴收获和建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我将继续关注国培,在国培中学习理论,汲取经验,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3

XX年我有幸成为官渡区历史骨干培训班的一名成员。在此次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安排之下,同时在“班主”张亚东老师的帮助下,我本次培训,收获颇丰:我们聆听了专家的精辟讲座,看到了精彩的课堂实况,积极参与了学员与学员、学员与专家间的互动。无论是有关历史中、高考备考的讲座,还是走进课堂,听优秀教师给我们展示的研讨课……自始至终,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的贫乏和稚嫩,通过学习,我也慢慢变得干练和充实。

一、开阔视野,提升自己。

通过骨干班的培训,让我知道闭门造车是难成大器的,教师要快速成长,必须开放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通过这次学习认识了很多来自各校的骨干教师、名师,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

在骨干班中除了接受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零距离的接触到一些名师、专家的授课,聆听了昆一中赵灿东老师的一堂课,给我留下最有启发的一句话:历史教学关键不是学生记了多少,而是理解多少。这句话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对历史思想方法的探讨,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有了明确的方向;与昆十中的周永珍老师交流高考备考的经验,让我在高考后期的复习中受益匪浅。观摩了昆一中、官五中的优质示范课,以及张亚东老师在教学方面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都使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我感受到名师们身上都有的品质: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学识渊博、思想开放,实事求是、对教育事业充满了激情和热情。同时,他们又各具特色,自成一家。赵灿东老师的激情飞扬、大气浩然;周永珍老师的务实求真、沉着冷静。其实,这些名师本身就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二、努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

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地扑在高中历史的教育教学上。有句话说的好:“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这也是我在培训班中最大的感触。所以我们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断的源头水,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把教学和教研相结合,我在培训班努力进行课题的研究,深入思想,提升能力。

三、学员的潜质得到不断的挖掘。

我们的培训班成员来自官渡区各家学校的一线教师,由高中教师和初中教师组成,每个星期三我们会带着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和心得进行交流,我们也能像历史名师一样探讨高考和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在张老师的努力下,我们这些来自农村学校的普通老师有机会参加了省里、市里的各种活动,从中我们的能力都得到提升,潜质得到不断的挖掘。

通过这次培训,我树立了自己的奋斗方向:要做一名终生学习的历史教师。做一名开放型的、研究型的教师。作为历史骨干培训班的一名成员,我将抓住培训班这个平台,积极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同时我还将学以致用,将培训期间所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学,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4

这次我十分有幸参加了为期三天的xxxx省历史骨干教师培训。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让我这样一个年轻教师有幸聆听专家、教授及杰出同行们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新思路,这为我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与启迪。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的确,在这为期三天的培训中,我收获很大,真是不虚此行。

本次培训形式丰富多样,专家引领、同行探讨、各抒己见,目的都是为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这对我们历史教师来说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其中关于有效教学这一点的讨论我映像尤为深刻。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具备有效教学的理念。正如沈春华老师所说的,教师只有有了有效教学的理念,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谓有效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离开了学就无所谓教。教师要有“生本”课堂的理念,在课堂上教师要时时与学生互动,这是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的。其次,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使自己的课上得有趣味,有情理。在教学的开头通过一些设问引入正课,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有探索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跌宕起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浅显的内容设置成深层的设问,层层叠进,让学生进行纵向、横向的思考。在一堂课的结尾,教师可以留下一两道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体会,产生回味之美。

当然要进行有效教学必须紧扣课程目标,它是引领教学航向的航标灯,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恰当的适当的运用历史材料使学生对历史问题产生思考与探究,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

那么如何来检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我认为要使我们的教学具有可测性。例如我在一节课上只用35分钟时间进行教学活动,而剩余的十分钟时间是用来检验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到达。可以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做题等多种方式,然后进行查漏补缺。

总之,在我们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扣课程目标,探究学情,以课本为依托,引学生有所思,有所议,给学生历史感,还原到历史当中,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习惯和能力,这是历史教师必须做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以上是我在此次培训中的一些感悟,不足之处,请给与指正。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5

在县局和县进校的安排下,我参加了滦南县骨干教师第四阶段提高培训,经过三天的学习和自主学习,我接触了培训的专家教授们的先进教学理念,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聆听着专家的教诲、倍感亲切和敬佩。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自己的成长历程的进步,首先接触到课改前沿的理念,课改力行了十年之久,没有固定模式,我们可以大胆创新,但不能背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偏离历史的客观公正,不能脱离课标和学科说明,总之,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思想理念,是教师唱主角的传统教学,把课堂的主人演绎成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乐学、学会、会学。其次学习了许多历史理论知识,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大大丰富了我的知识智囊,澄清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知识体系,会使我今后的教学更加轻车熟路,会让我从事的教育事业锦上添花。

在听课中,我深刻体会到课程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教师自身素质要提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加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予以解决。教师要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在讲课时,不拘泥于教材顺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来说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教育的对象。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就是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若是沿用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老模式,会抑制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在推进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教育者为自居,包办代替,而是应以指导者的身份,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传授知识和真理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努力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有幸聆听了国内的著名专家学者讲座,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和理念;感谢培训,让我认识了许多一线骨干教师,他们的敬业精神深

深感染了我,从而也激励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进取,力争上游;感谢培训,让我的学生学会了独立自主的参与教学,我会带着诸多收获,走上今后的教学岗位,绽放青春光彩,浇灌教育事业。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6

xxxx年10月,我有幸到xxxx参加全省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培训的时间虽然只有三天,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培训中我听到了专家及同仁对历史教学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赵亚夫教授《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讲座彰显了高中历史教学价值,聂幼犁教授《新课程改革中的学习评价和创新问题》的讲座以评价引领学生发展,以及关于课程目标、有效教学的互动沙龙闪耀著名师和同仁的思想火花,而周维苏、孙张勇两位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教学的展示及评课活动带给我更多的是对新课程的思考,如此种种专家报告、教学观摩、互动研讨、沙龙交流形式各异、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短短三天我觉得XX,深受启迪。

一、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更有意义?

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堂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课堂是最有意义的。但在实践中,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老师一直仅仅满足于做到第一个层次,不去做更深层次的探究。赵亚夫教授在这里一针见血:很多老师在教学目标设置的时候就缺少中心思想,有课而无魂,这样怎么能够在上课过程中实现师生的情感、思想的交融。教学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会学生的某种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情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课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所学习的历史的表面,而是让学生进入了精神世界。听了周维苏老师的课,我觉得他正是在这方面做有益的尝试,也给我很大启发。

二、怎么样的教学是更有效的教学

关于有效教学的内容其实贯穿于整个三天的培训,最集中的是在沙龙互动环节,各位老师的发言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常州的刘常老师强调:老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重视材料分析的同时不应该忽视通史背景的宏观把握;南京的金莉老师更关注历史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苏州太仓的沈建军老师认为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而其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如此等等各位老师都从自己的角度去诠释着什么是有效教学。他们讲得都有道理,所谓教无定法,只要得法。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想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变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教师要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他们的才智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和发展,教学才会更有效。

三、如何评价学生?

这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越来越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不仅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不仅见到了许多理论精深却仍从事着教育教学实践的大家,更让我知道了应该怎样更好地去对待、评价我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怎样去爱我的每一个学生。聂幼犁教授的话语振聋发聩:“对学生的评价要科学更要人文,人文高于科学。……历史有效教学的目的分三个境界:最高境界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其次是作为教师的职业良心和操守,最低境界是为提高考试分数”,我想也只有基于这样的评价才是帮助学生激发兴趣、端正态度、树立信心,强化完善或改进学习行为,实现有效学习和持续学习,也才是对学生、对社会最有益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况是他山之玉,对我的帮助与启迪更是不言而喻的。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吸收消化、融会贯通、实践创新,我知道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也许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

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7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对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四点:

一、新课标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过渡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观点。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有功能。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手段,培养创造型学生。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这种注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新颖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围绕的中心话题。

三、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倡导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四、历史新课程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设计原则,重建历史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但是,仍然有几点顾虑,需要得到同行的帮助:

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内容繁多,想说爱它确实不容易。如何处理问题:

(1)教学内容的处理——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讲到什么程度为止?

(2)对于教学方式的改变——要不要探究,哪些该探究?哪些不该探究?又如何探究?

(3)教辅资料的的选择——选什么资料?如何使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注重进行教学反思,最好在每个班的每节课后都能写一个反思。努力学习提高个人素养。除了要多读史学专著,还要多读一些文学、艺术、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做一个有情趣、有思想、不仅工作出色而且还要会生活的教师。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8

历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最为深刻的思想变革,也是历史教学领域的重大任务。在历史教学的尝试与实践中,我切实感受到我们都在不由自主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灌输到探究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从接受到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转变。对于如何落实课改,具体有如下心得:

(一)、教师在课堂中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要做好这些角色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师在课前、课中要做大量工作。

1、要精心背课、背学生。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设计每一个环节,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要了解学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问题,既要做好可以预测的应对

2、关注学生和学生学习过程

教学中,教师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同时,还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卷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

3、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学起来也就觉得轻松愉悦。历史教师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突出历史知识的趣味性、生动性,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对学生永远都有一种魅力,感受课堂生活的快乐。

(二)、教师需进一步提高自己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理论。那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让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系统等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一切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新课程改革浪潮犹如一缕春风吹遍了祖国神州大地,给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崭新的活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我知道,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着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要求也更高了。接下来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课改精神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9

开学初期,区教研室从xx请来著名教师王xx老师,为全区政史老师做了一次关于怎样上好一节历史课的几点思考的培训。虽然这次培训主要讲的是关于历史课的思考,但是向来政史是不分家的,对于教政治的我也有很大的启发。

一、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

教育是以育人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不但要培养人才,还要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三维目标的核心。而三维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知识目标是能力目标的载体,能力目标是知识目标的运作,一定知识的积累,能够促进人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主要体现了课标对历史学科的高度重视。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应该是学会学习方法的过程,要寓才于教,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对于教学目标的制订,我们要依据课标要求,课程内容,学生的学情,学生情况,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考虑。要制订明确、恰当、可实现的教学目标。还要有学习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结论应占有大量材料。

二、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是以学为重心,教的目的是学,所以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主题。而衡量一堂课的质量,主要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王老师还提倡构建探究式历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促进学生探究的动力,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学习。而教师要善于设问质疑。设置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允许学生发表错误的观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手段,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努力让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设置讨论的问题时,要适当组织教学课堂讨论,讨论的主题要明确,有思考的价值,同时,讨论前要作铺垫,保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时间,进而优化课堂效率。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几种教学方法达到最优结合。多媒体应用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技术手段,王老师强调,教学中不能把多媒体教学变辅为主。同时,多媒体的应用要简明规范,不应用的过多。

四、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

教师的语言基本要求是简明准确,力求鲜明生动,富有感情色彩。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字”话要适当口语化,能深入浅出,让学生听会听懂。对于教学内容,现在对教材处理的问题,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师可适当处理,但要做到科学、准确,处理教材要有一定的创意,至少要有教师个人的理解体会。

五、专业功底与文化素养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

王老师强调,每一位教师要对自己有高标准,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课堂教学所讲的内容不能只局限在课本、教参的范围内,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最后,王老师给每一位老师提出了建议,要扬长避短,重点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无。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10

本次培训,聆听了两场旨在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报告,颇有感触,在此不辞简陋略陈数语与诸位同行做一探讨。

孔繁刚老师的报告与他的历史课同样精彩,他有许多犀利的观点,既打动了无数的学生,也深深地触动了许多同行。

我从事历史教学近二十年,曾经感受过90年代初在重点中学任教时期教学上取得成绩时的喜悦,又目睹了近几年来在职校系统历史不为学生重视,几乎沦为鸡肋的现状。对于自己为之倾心的专业,我深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孔老师把他四十年教学心得倾囊而出,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他作为本市中学历史教师中的顶尖人物,其教学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但如何对待他的教学经验,反而成了一道难题。

历史学科本身所包含的“真实”性常被人挂在嘴边,但最难把握的`也就是这两个字。在我们国家,“历史”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可以说几乎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我认为,历史又为政治服务,正所谓“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好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其政治上的宽舒程度,和几十年前相比是跨了一大步,但还不至于把我们教师所知的许多和教科书上不符的内容都和学生介绍。我个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阶级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特别偏好,很多内部资料及档案的披露可以引起学术范围内的重新探讨,但在课堂教学上的把握还须教师再三斟酌。我个人认为对高三学生,我放得比较开,一方面他们几乎接近成年人,已经能独立思考。其次学生中的大多数对历史学科都有较浓厚的兴趣,多补充一些新鲜内容也便于他们以后自身做探讨。再次我和高三学生感情上的高度融洽,彼此的交流需以诚相待。但即使这样,在“真实”的名义下,我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任何“真实”都有其特定的时段性,许多在我们现在看来并不真实的史料,在当初时段都无一例外地以真实的面目出现。是否可以这样推断,现在认为已经较真实的资料,在若干时间以后,又会变得不真实。

由此又带出第二个原则就是有关真实的相对性,道理似乎很容易明白,无需赘言。

在确认基本史料真实无误的前提下,为什么还有许多争锋相对的观点出现呢?我认为选取材料的主观性差异是导致上述情况产生的决定因素。同为真实的史料,但因为主观想表达的意图不同,结论的差异也就理所当然了。

历史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环节,在这么一个特定环境中还必须考虑整体性原则。平心而论用史学所倡导的理性眼光来分析现阶段很多德育教育的内容,会发现其中有很多肤浅甚至误人的成分,如果一味从自身学科的角度出发,这样会使我们的学生有茫然无所适从之感,在这样情况下,只能首先考虑主渠道特殊地位,“真实性”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匆忙间将自己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付诸于同行,本身就是一次向大家的学习过程,望批评指正。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11

7月22—23日,我们历史教研组根据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进行了培训成果展示交流、答疑,各县直、乡镇成员代表积极主动发言,踊跃参加,讨论激烈,在教材梳理、课题研究等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整合,魏老师又在此基础上做了深化和提升,并对各单位的成果展示进行了精彩点评。通过讨论,老师们对疑惑又有了新认识,对教材有了新理解。

但是,培训中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杜金英老师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在不经意间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设计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把重点问题做到深入浅出,与身边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

这是杜金英老师长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的.结果,我们平实的工作中没有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习惯。

这段时间我时常想,善于反思应该是现代每一位老师必备的素质。老师,不是神,只是一个普通的凡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错误的想法,做出错误的行为。这时,该学会反思,不断地修正自己。在反思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从而获得更大宽的路上前行。

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王藏,另一位是柳生义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回答:“最少要十年。”柳生说:“假如我加倍苦练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了.”柳生一连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夜以日继地苦练呢?”宫本回答道:“那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非常吃惊,问:“为什么?”宫本答道:“要成为一流的剑客,必须永远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现在你两只眼睛却死盯着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柳生听了,当场开悟,最终成为一名一流的剑客。是的,如果把目光全部放在了外界的因素中,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12

今天,全县历史老师开始了第二轮的集中培训,在乐安历史老师的主持下,培训开始了。首先由来自县、不同乡镇的教师进行了前两天培训活动的成果汇报,他们分别就八年级上历史教材新授课、复习课的设计、教材的梳理、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精彩展示,各种类型课的设计环环相扣,教材梳理线索清晰明了,重难点突出。我认为他们展示给大家的不仅仅是一节优秀的教学设计,重难点的突破方法,而是展现出了一个团队精诚合作的精神,更体现出了教研室领导对老教师的尊重,更为年轻教师创造了锻炼的机会,提供了成长的舞台。

老师们在紧张的展示着,展示着他们的精彩,忙碌的记录着,记录着他们的收获,生怕别人的优秀成为划过天空的流星,试图在自己的脑海中留下深深地痕迹。特别是问题回答环节,老师们妙语连珠的解答,是那样的条理,那样的.让人信服,还有教研室魏礼堂老师的点评,都表现出一个历史老师丰厚的历史知识和一个学校、一个团体的文化特色,我县的历史老师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感觉以前所学的知识太有限了,看问题的眼光也太肤浅了。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这几天培训后,我觉得教师绝对不是一桶水这么简单,它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溪流。我认为,教师只有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拥有的知识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涌出,而不只是可怜的“一桶水”了。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的更新与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善于倾听,善于学习,多从其他教师身上博取智慧,广泛采纳意见,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改进,在工作中不断研究、创造、发展、提高,让自己以后的教育路子走得更加平稳。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13

这一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一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由于初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这一门学科,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的熟悉历史学科,成为教好历史课的重要内容。现将这一学期以来,鄙人在教学工作方面的总结,以期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

1.备课。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对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如果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就会让学生对历史充满厌恶,不愿学习,显然这不利于以后的历史教学。所以我在上课前定要先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PPT等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学习教法。为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历史课,就连以前极讨厌历史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3.认真学习。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不但听本学科组的公开课,我还积极跨学科听课,积极参加市县的教研活动,增强自身的教学技能。做到边听边学,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因为初一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小学,他们书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专门布置并指导了课堂作业的书写要求,以其能够让学生养成规范的书写格式,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另外,让学生认真完成《生态课堂学习指导》,因为此本练习重点突出,并且紧扣考点,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我也及时批改,并作出相应的讲评。同时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己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缺,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当然,人无完人。我也存在着些许不足。诸如有些时候没能认真备课,作业批改不及时等。但是我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尽量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1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当前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广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而进一步推进我们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我深刻认识到,对于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而现实中,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方式仍很普遍,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进课堂,对于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不能熟练运用,甚至干脆不用。所以,今年我省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高中技术能力研修是非常及时和有必要的。对我来说,这既是一次提升自己技术与能力的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历史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历史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历史思维方法,获得广泛的历史活动经验。

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信息呈现多媒化、信息流通多渠道、信息反馈多样化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融为一体,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粉笔十黑板十一张嘴”的单一的信息呈现和流通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视频、音频、flash动画等)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片断,这既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小组合作等方式教学,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现代教育已经是多学科融合的教育,历史学科也不仅局限于单一的历史问题,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许多政治、哲学、地理、文学、艺术问题与历史是密不可分的,而各学科的老师又是不可能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的,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利用先进的网络及各种教育新技术,整合教育资源,搞好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工作。

我深刻的认识到,对于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在此次高中技术能力研修活动中,我要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提升自己应用现代教学设备的技术和能力,借助平台,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悟表达出来,与指导老师及各位同仁进行充分的交流、切磋,互相帮助,以便实现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