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文档下载 >心得体会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青柠檬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优选15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题研究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

通过学习《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一书,我真正懂得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好处,一个教师要作好课题研究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总是在深入揭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为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收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辨析;还要对主观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所以课题的研究,又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下面我对进行课题研究应如何选题发表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选题必须有价值。

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二是所选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的明确,理论根据充实、合理。

(三)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课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选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四)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五)选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选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通过初步的简单学习,首先让我感受到了选题的重要性,也从而反思到了我以前所研究的课题,可能从一开始选题就存在问题,所以造成了结果的不乐观。对于《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我还将继续认真学习,相信学后会有丰厚的收获的。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时刻面临着来自社会的挑战,同时也面临自我的挑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挑战的意识和准备,那么就面临着失败乃至落后,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之后,我们才能明白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学得更多,在挑战的浪潮中洗礼与充实自我,以至向成功一步步靠近,最后到达成功的殿堂。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2

两年来,我们在县教研室领导的专业引领下,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的促进了我们对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提高了我们自身的素质。在课题研究的这段时间里,我回顾了学校两年来的研究工作,我发现,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课题组的老师都感到特别的高兴,因为我们已经享受到课题研究的幸福。为了以后更好地参加课题研究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参与课题研究使我成为学习者。

两年来,通过定期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我加强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地去寻找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如从网上下载、从杂志上寻找,到图书馆收集、分享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和认识。

二、课题研究论文的撰写使我成为观察者。

通过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慢慢地学会了记观察日记,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让我知道根据课题去记录学生的成长、变化,以及老师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的成长感言,从刚开始的不知道写什么到后来可以就课题写出一篇论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学会了观察,观察学生的活动,观察学生的行为,而这些记录下来的自己课题研究中、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就成为我论文的很好的论据,同时我也学会了根据自己活动的开展情况定期写下评价记录,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仔细去分析,认真地记录,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就会用我们的笔,生动地再现师生互动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从多角度观察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活动的实践使我成为思考者。

通过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我会针对自己开展活动认真进行反思,总结哪里做得正确,哪里还有待改进,一年来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题研讨活动,如课题教学观摩、课题论文交流、录像课等。活动前,我会根据自己班级的研究主题,围绕课题的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并针对推敲每个活动的环节,尽量把活动开展地更完美。活动后,我会围绕研究目的开展的活动,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改进。从而增强了自己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能力。

四、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为教师创设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让教师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调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我们总是积极参加研讨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同时,我更认真备课,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试着用新的理念和方法上好随堂课。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觉自己在慢慢地成长着,进步着。同时,我也发现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制约着我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以期获得更大进步

总之,我们要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开展好课题研究工作。目前“教师作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被认为是教师提高自身意识和专业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不只是承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和“蜡烛”的角色,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断地成长和发展。教师这门职业是一门非常专门化的职业,需要进行专门的、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训练。而成为专门化教师的最好途径就是参与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与我的同仁们共同成长,就让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真正锻炼能力,增强自信,提高自己,服务学生。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3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调查的活动。这一次,我们进行了生物研究性学习调查,调查的内容是有关血型和职业的。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小组有很多的感想。

首先,通过研究性学习,让我们把平时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实践中,同学们在调查中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投入的参加活动,按照分工,把学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在活动中,我们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说,我们在街上随机调查时遭到拒绝,在网络上的调查无人问津时,我们都感到很沮丧,但这同时也是我们的`一种收获。在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办法克服困难,因为我们明白我们此次学习课题的重大意义,如果能通过研究、调查得到相关的结论,那么绝对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次时代研究,从此,我们将开启一个新的纪元。我们就是这样不断的鼓励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让我们的调查继续了下去。当我们拿到一份份详细的调查问卷,统计着复杂却隐隐有些规律的数据时,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自豪。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增进了小组组员之间的感情,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提高了我们队生物学习的热情,增强了个人的社交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大家坚韧的性格。可以说,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每个人都获益匪浅。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活动应该常搞,搞好。不要单纯的是为了学分去完成它,而应该把它当做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环节,让研究性学习深入人心,在研究中学习,获得更多,更实用,更好用的知识。我们相信,如果国家教育部门能够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好处,并且大力的发展它,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上一个新的高度。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的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感想。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4

1月11日至12日,我有幸参与了禄丰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科研课题讨论培训。本次培训是为了全面提高老师科研力量,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培训中,教研室负责课题讨论的吴华昌老师从课题讨论的意义、选题、申报、立项、开题、中期讨论、结题、成果应用等一系列的讨论工作进行了深化的讲解,并结合各校在课题讨论中子课题划分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指导。通过培训,我对课题讨论工作有了更明确地熟悉。

一、明确了课题讨论的基本步骤

虽然参加了几个课题的讨论工作,对于课题讨论的要求在理解上还有一些偏差。本次培训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进行选题、如何撰写课题申请(报告)、课题材料如何搜集,阶段性实践成果如何撰写以及讨论成果如何整理等,对今后从事课题讨论奠定了肯定的基础。

二、分工合作、注意积累

课题讨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行能由个体单独完成,需要各位同事的`通力合作。工作分工不能随便,合理分工是高效、精确达成目标的保证,因此应当针对每人的实际与专长,支配恰当的任务,让每个成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能不断增加讨论小组的分散力,提高课题讨论的效率。

课题讨论不行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殊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日积月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从某种意义上说,课题讨论的实施过程是一种资料的搜集、积累和消化的过程。搜集资料是一项艰苦细致又有肯定技术性和学识功底的工作。讨论某一课题,必需尽可能地占有涉及这一问题的全部资料,假如不全面,就可能消失偏差。因此,讨论者要明确应收资料的方向、范围、内容,只有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归类、分析、综合、提炼,才能有所发觉,有所创建。

三、在讨论中不断(反思)、实践、改进

课题讨论重在过程,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实践。课题讨论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系统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在讨论中进行深化地学习与思索,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在课题讨论整个过程中,必需培植“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这样才能准时发觉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课题讨论自始至终都保持活力,不偏离讨论方向。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遇到的困惑,相互沟通(阅历)教训,在不断的反思与借鉴中,拓展新思维新空间。课题讨论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讨论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从课堂教学动身,着手于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对课题讨论成果进行实践验证。为此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讨论的方向与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并组织成员观摩、评课,以准时发觉问题,改正课堂(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5

自从参加《中学物理教学微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小组开始,对微案例有了较好的了解。特别是微视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较深的体会。

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微视频一般时间都比较短,大约在6~8分钟左右,但是信息量较大,相对于课堂45分钟来说,合理的分配了课堂的教学时间.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和高效.相比较于初中物理课程,高中物理课程更加复杂,研究的问题更加抽象,尤其是一些物理概念和性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加速度、质点和牛顿第二定律等的理解,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如果借助微视频,就可以向学生形象的展示这一现象,便于学生去理解这些问题.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引入微视频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教师需要搜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并且要将教学过程融入其中,这样在进行第二轮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比较原先做的微视频,寻找差距,及时的改进.同样,通过相互观看微视频,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同时也为教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研究题材.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使用微视频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以这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更易于接收.在课后,学生还可以根据微视频更好的巩固课堂知识.这些都是传统的长视频无法比拟的.

物理教学中的微视频应用案例

概念教学中的微视频应用

例1加速度在加速度这一章节,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加速度,能够区分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并且能够在生活中使用加速度的概念.。两个视频分别是四个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准备起跑和摩托车与助力车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都是从静止到运动的一个运动状态.通过观看不同的人和不同车辆的启动速度,和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的速度变化,去体验在相同的时间内车辆速度变化的快慢.帮助学生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块等意思,为学生学习加速度的定义做好铺垫.视频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按压桌面,发现相对的两个平面镜中的光束出现了移动现象,另一个通过实验人员挤压瓶子,发现瓶口上方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在弹力这一章节,教师在讲解弹力时,通过弹簧的变形和橡皮筋的变形学生能够明显的看出形变,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一些偏硬的物品,如桌面和玻璃瓶,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后变形幅度较小,学生很难产生直观感受,理解上就会有困难.通过微视频实验,学生能够明显的看出桌面和玻璃瓶受到外力的作用后发生的变化.由于这个实验并不繁琐,还可以通过视频演示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动手操作.例3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本章节的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知道超重与失重的含义,并能够通过牛顿定律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将一个台秤放在电梯内,台秤上放一重物,随着电梯的上升和下降,观察台秤的变化,并读出相应的数值.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课本上除了进行了文字讲解以外还配了几张插图,但是这些静态图形并不能够使学生对超重和失重产生深刻的理解.通过使用微视频,这样贴近生活,通过相应的数值来观察超重与失重的变化,更具有说服力.

规律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例1匀速直线运功时间和位移的关系本章节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学生能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关系与v-t图象中四边形面积的对应关系。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位移,绘出这段时间物体的v-t图象,将所得的图象均分为几段矩形,并以2倍的数量继续均分,当尽量将这一时间段进行均分的时候,这个矩形的面积就等于斜线段与坐标轴构成的梯形的面积.利用这种微元法思想去理解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的关系是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在这方面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课本上的插图都是一幅幅静止的图形,虽然采用了过度的`手法去绘画,但是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有难度.利用微视频就可以将这一静态画面转化成动态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微视频慢慢体会微元法思想,较为容易去理解.微视频的内容主要引用阿波罗飞船的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由静止状态同时释放羽毛和铁块的视频,观察着两个物体的落地情况.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解这节课的时候会通过使用牛顿管的方式来做实验,将羽毛和铁块放入其中以抽真空的形式来观察.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对牛顿管完全的抽出真空,在实验中看到的并不是羽毛和铁片同时落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通过这段视频,以事实为证,更能够给学生以说服力,加深学生的主观体验.在微视频中,首先将一块海绵放在斜面挡板的上方,然后在斜面上再放一块海绵,在海面上放上一重物,观察海绵的变化.其次,在竖直的墙面上分别挂上A、B两个橡胶垫,用一根木棒和一根细绳与A、B构成一个三角形,并在细绳与木棒的焦点处挂一重物,观察橡胶垫的变化.然后将细绳换成木棒,再观察橡胶垫的变化.学生在学习力学分解的初期会感觉到无从下手,更不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为何,这就给受力分析带来了不便.在教学中引入微视频后,学生就可以直观的看出力的作用效果,再配合视频中绘制出受力分析图,更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通过海绵的变形,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个重物的受力方向.微视频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给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得以落实的重要措施.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6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

——学习方法研究

一、研究课题: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

二、实验的可行性分析: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即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而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数学的学习情感,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与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里都得到不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这次课题的切入点和实施新课程的主旋律。

2、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逐步学会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变静态学习为重视实践操作;变个体学习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验的方向与目标、内容:

1、本课题试图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对实施本模式的教学观、学生观、活动观、评价观与实施策略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改变本校班级课堂教学“高耗低能”的被动局面,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乐园;提高实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实验教师的精神成长。

2、研究目标: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3、研究内容

①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

②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念、策略、流程、评价标准和特点研究。

③同一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如何采用相应变式的策略研究。

④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的策略研究。 ⑤实施本模式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素养研究。

四、实验实施的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确立“转变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它过分强调和突出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学生缺少自主、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最终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销蚀。单

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推进的一个障碍,因此《课标》提出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目前推进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关键。教师在观念的转变的更新中,首先应坚决贯彻《课标》,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不利于教学的传统学习方式,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景观。其次,应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愈来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教与学需要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要在教学的各环节渗入学法指导,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方式,能针对性地克服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弱点,克服教师难以面向差异众多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扬长避短,共同提高,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到数学不在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学习数学的过程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与题海大战,而是通过讨论、钻研、发现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构建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融入学生学习过程中,站在学生中间的教学方式所取代;过去由教师控制教学活动的局面要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情绪心理学家利珀认为:“宽松、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如探索性情境、故事性情境、游戏性情境、竞争性情境、生活性情境、实践性情境、激励性情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而体验成功探索的快乐。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注意调协效应、激励效应、期待效应,注意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使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的学习,促进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协调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挑战,摆脱自身经验。

3、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1)创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衔接。更重要的是要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3)开放思维,留足探究的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所以,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

五、实施步骤

⑴在新一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针对研究内容,收集、整理有关信息资料,形成研究方案。

⑵建立健全课题研究机构,确保实验研究顺利开展。

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认识研究的意义,明确研究目标,采取不同措施,实施验证。

⑷定期组织学习,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切实转变师生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定期汇报交流,要求每月、每学期开一次实验汇报课,在实践中完善、总结,促进学生“探究——交流”的教学策略。做好学习、研究资料的存档工作。

⑸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协调作用,加强合作交流,不断改善知识结构。

⑹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教研信息的沟通,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经反复实践、总结、完善,逐步形成“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⑺聘请专家指导认定,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六、实验的组织及管理:(1)学期初,课题组与担任实验的教师围绕专题共同拟定实验计划。

(2)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以新的思想指导教学实践。

(3)抓好集体备课的工作。发挥备课组的作用,集思广益,重点研究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

(4)加强听课评课的活动。实验教师每学年围绕教师专题开课4节以上,进行互听互评活动。

(5)定期开展专题研讨,做好实验的总结工作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7

从事教师职业十多年了,最近几年对工作莫名的产生了倦怠心理,怎样走出职业倦怠,实现自己第二次成长呢?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学习,阅读大量的研究资料让我茅塞顿开,对未来又充满了期待和向往。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要不断的学习。

在当下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必须要成为有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教师。要成为有专业特长的专家型教师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充实自己,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创新。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二、要不断的反思。

教师要做一名哲学的思考者。带着问题去思考教育;带着尝试去解决问题;带着反思去总结问题;带着结论去验证问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课题研究为特点的在岗培训已经成为教师成长的趋势,其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专家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

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己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过程。自己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反思可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始终。反思本身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具有批判性分析的眼光,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相关的反思工作,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具理性色彩,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要不断的研究。

“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学即研究,一旦教师树立了这样的理念,那么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研究中发生,在研究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必然是带来观念的改革。

课题是开展教育科研的载体,也是开展科研的方向。课题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从纷繁芜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课题确立之后,我们就要从教学的现实出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最新的理论成果去开展课题研究。即“发现问题—学习理论(论证)—建立课题—开展研究—反思总结(理论)”,这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本进程。这一进程是一个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辨交织的探究过程:科研取得了成绩固然需要我们去思考,从而发掘规律;而研究失败了,或者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更需要我们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

教师既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实践;不同的学生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浓的科研意识;还有,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职业素养的提高都离不开研究。所以,课题研究是教师使自己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的孵化器。通过研究,我们才能转变教育思想,构建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8

今天学习了彭瑞华老师小课题的研究,从这些精彩的汇报课中,我学到了做小课题研究一定要注意一些要求,比如说题目中一定要有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论据,明确目标等等之类的知识。

从中我明白了,探究教学一定要搞,不然,新课标中的各种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但探究的形式不一定非得模式化。他说,没有探究式的教学,难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他所提倡的探究教学与我们现行的自主探究教学方式是很吻合的。在报吿中提出的开展探究式教学需要注意的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1、探究的应是学生未学过的内容。

2、不主张预习。(先学后教不是探究,是自学)。

3、尽量不用书的情境或例子。(教材呈现了各种解题思路及答案,叫学生怎么去探究?他能不去看吗?)教材是双刃剑,一方面给了探究的问题,一方面又封了探究的.通道。

4、教师要帮学生搞清楚情景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5、学生一定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有了想法的基础上讨论、分享,形成共识。(小课题研究是课后研究、课上汇报,看不到学生研究的过程。我们往往就是抛问题之后就分组讨论、交流,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思考。要改变)。

6、教师个别引导很重要。尤其对反应慢的学生,这时启发就起作用了。

7、公开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式教学要注重过程,现在的一年级教材,在呈现形式上也突出了这一点。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收获与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专家的思想、理念慢慢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有新的提高。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9

参与了微型课题讨论,我收获颇多。“微型课题讨论”是当前教学上的热门话题,也是老师专业成长、促进同学全面进展的载体。微型课题是指以老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详细问题为讨论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讨论目标的课题。微型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课题追求有有用价值,老师从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去讨论解决的方法。

一年来,我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通过独立讨论,共同争论,尤其是通过上学期的《化学发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校本作业优化》的讨论,有了肯定的收获和体会。以下就是我的几方面感受:

一、在课题讨论中提高了教育教学科研理论水平

在课题讨论以前曾经始终认为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我的任务就是上好课,教育好同学,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至于教学讨论,那是教育专家的事或者说是各级教研员的工作,与我的教同学活很遥远,但现在自己做课题后我转变了看法。

教育教学讨论就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老师的讨论取材就应当取材于我们的日常教同学活中,例如在我们的平常教学课堂上有的课堂中同学提出的问题就具有肯定的教研价值,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深思之后用文字写下来,和同行同事沟通或许会取得更好的解决方法,在生活中更要做一名有心人,擅长积累还应当准时把握教育信息、教育动态,提高从实际工作中发觉科研课题的力量。

通过课题讨论我熟悉到教育讨论课题的选择是教研工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由于教育讨论课题的选择引导着讨论方向,并制约着整个讨论工作的进行及讨论的价值。

通过课题讨论活动,我加强了课题讨论的理论学习,加强了对课题讨论的理解,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地去查找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如从网上下载、从杂志上查找,到图书馆收集、共享沟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课题讨论的理解和熟悉。在整个课题讨论活动中,我由开头的无所适从到现在慢慢地得心应手,并在活动中不断成长。课题讨论提高了我的科研力量,从熟识课题、理解课题,到老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尝试活动前的预备到活动后反思的整个过程中,我体验着课题讨论带来的胜利欢乐。

二、在课题讨论中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力量

微型课题讨论实际上是一种行动讨论,是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问题而进行的讨论。行动讨论是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的批判性思索。

通过对微型课题讨论所做的尝试,我体会到,微型课题讨论的价值可以归结为“改进”和“参加”。在方案——行动——观看——评价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老师的声音。行动讨论的基本目的是改进教育实践,不是构建教育理论。老师“参加”讨论是为了科学地“改进”自身的工作,“改进”不仅仅意味着老师通过内省、反思、探究教育教学行为,还意味着通过讨论转变老师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使老师专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实现老师的专业扩展。由此,微型课题讨论将成为老师专业进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同学课业负担过重的缘由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问题、体制的问题、评价的问题、考试的问题、升学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而课外作业繁多是同学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缘由之一。通过调研,分析论证,提出了校本作业设计的原则。该原则是:

1、掌握同学课外作业的数量。

2、按学问点设计校本作业。

3、重复的题目不出,类似的题目少出。

4、难题少出,偏题、怪题、超纲的题目不出。

三、较为全面的`把握了微型课题的讨论的方法

1、课题讨论需要甘于孤独、踏实工作、悄悄奉献的精神。

课题讨论不行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殊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参加课题讨论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甘于孤独、淡泊名利、悄悄奉献,假如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课题讨论是很难有所收获的,更难体会到精神方面的充实与情感上的满意。

2、细心选题是课题讨论的良好开端。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肯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有关同学,与同事争论,最终我选择了《化学发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校本作业优化》这一课题、依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它进行了多维化的设计讨论。

3、自我管理是课讨论有序、扎实进行的必要保障。

确定试验讨论对象,制定讨论方案,对试验班和对比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准时了解同学对于化学作业的态度和完成效果,使课题讨论有的放矢。通过设计、争论、试验、修改等多种方式,精选习题,反复推敲。设置作业时分为基础训练、力量提升和高考链接三个部分。

4、擅长积累、不断反思是提升课题讨论质量的关键

原始资料假如不准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因此,我特别留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都随时留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让自己的讨论留下轨迹。记录自己讨论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保留电子文挡和纸质资料,同时不忘反思,撰写阅历总结。

5、教学相长是课题讨论的魅力所在。

作业注意激发同学学习爱好。给同学制造了宽松的作业环境,自主权把握在同学手里。初步培育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力量。培育同学的化学学科思维,坚持可持续进展思想。通过本课题前期的实施和讨论,老师的素养得到了肯定的提高,教学观念转变了,业务力量加强了,实现了老师与同学共同进步。

课题讨论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关于课题的思索并没有结束,课题的学习与讨论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自我发觉——自我反思——自我解决”对专业进展的提升作用,也能真实地体验到“经受着的讨论者”的充实与拘束,体会到“拨开云雾,喜见阳光”的幸福与欢乐!此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意义上的推动,我将布满热忱,布满信念,在教学和教研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0

这学期以来我积极投入了学校的课题研究。回顾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这是我最大的体会。

一、主动学习,注重过程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这是我校参与课题研究老师的共识。而我更是努力经历真正的研究过程,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学习其中的精华理论,追踪先进的理念思想,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养。积极吸收。通过阅读,我认识到:教师要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层设组。

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然后规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使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在各自的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一次学习后都有一种成功感在激励着自己,在不断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成功的欲望。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能认真及时完成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学习反思内容也都是我在认真学习相关文章之后的真切感受。在研究中,我发现班上同学基础差异特别大,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它分成a、b、c三层,其中基础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暂困生学生;中档题则面向中等生学生;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向优等生学生。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不同的数学。同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我也在情感激励上给予分层对待,当学生作出圆满的、富有创造性的、有独到见解的回答时,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常用“很好”、“真棒”、“好极了”、“很有创见”等言语;对于质量不高的回答则用“好的”、“嗯”、等词语来表明还不完全正确,尚有讨论的余地;对不能作出答案或回答有错误的,我则投出期待的眼神,说:“你先坐下,听听别人的意见,好吗?”

其他同学回答后,再次请前者重复一遍,大家加深印象。这样做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面向全班同学大胆地答问,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的自信心。另外,完成作业也分层次,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诸如知识的多少,思维成份的.多少等),而且也包含在质的方面(诸如知识的深浅,思维水平的高低等)。从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为教师创设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让教师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调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我们总是积极参加研讨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2结果都不会差。用心做课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太容易办到了,但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已经令老师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上,以补充我们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同时课题主持人任老师也多次对我们进行了课题方面的培训与讲解,如果不去用心做就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效有质。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会上,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个交流会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我的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为课堂教学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数学文化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数学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为学生提供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习题的解题方法。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我们的课题虽然面临结束,里面可能仍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坚信只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后面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1

这学期以来我们进行了关于《小学低段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回顾课题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具有实效。我从中受益匪浅,它不仅拓宽我的教学视野,还丰富了我的教学实践经验,“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这是我最大的体会。

一、主动学习,注重过程的形成

课题的研究注重过程,我努力经历着真正的课题研究过程,体会研究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相关研究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查阅网络中的资料,学习其中的精华理论,追踪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思想,努力提高自我课题研究修养。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要客观地把握学生的不同层次,必须深入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年龄特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分层分组。

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随时随地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作出必要的层次调整。然后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各类学生都有所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他自己的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一次学习后学生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在不断获取成功中得到一种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获得成功的欲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积极参与其中,勇于实践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是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不断研究并带领大家及时完成课题中的各项研究任务。尤其是针对其中提出的问题,我总是进行深入思考,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力求在实践探索中找到合理答案。学习课题研究相关xx之后认真反思,努力应用到自己的实践教学中,如:我在教《面积的认识》时,设计了关于图案设计的课外实践游戏,提出要求:一是:设计的图案的面积都是五厘米(既事先准备一张格子纸,每一个小格子的面积都是一平方厘米;二是:结合图案,既该设计图案有实际的意义。

学生积极性很高,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电扇、花瓶、山峰、花朵等。通过活动在游戏中“做数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而且还拓宽了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呀!实践告诉我们,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明显的提升。课题研究中,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总是积极参加研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同时,我做到认真备课,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试着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好每节课。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觉自己在不断地成长、进步。同时,我也发现了自身还存在不足,理论知识匮乏,制约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以期待获得更大进步。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2

我参与了我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我是语文科教研组长,在研究过程中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感受良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这个过程中的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下,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组活动上,学习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自己也查阅了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尤其体现在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教学设计的效度上。课堂上,我努力实践有效教学,突出年段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熟读感悟、美读抒情、读后延伸,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与学生共享成长。

二、课题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围

我庆幸,能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之一,能参与到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中来。就拿我们低年级“四读”教学模式来说,从模式的环节,内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称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经过多次修改。这需要我们课题组通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反复地进行讨论、分析。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3

一、主动学习,注重过程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这是我校参与课题研究老师的共识。而我更是努力经历真正的研究过程,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学习其中的精华理论,追踪先进的理念思想,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养。通过阅读,我认识到:从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使学生在终身的工作和学习中变的更富有情趣,更富创造性。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图文并茂”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获取是离不开地图的,通过课堂中读图方法的训练,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及会在图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甚至可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教师要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地理读图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层设组。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然后规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使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在各自的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一次地理读图学习后都有一种成功感在激励着自己,在不断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成功的欲望。从而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能认真及时完成各项研究任务。尤其是针对其中的课例研究,我总是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学习反思内容也都是我在认真学习相关文章之后的真切感受。在研究中,我发现班上同学地理读图能力差异特别大,我在设计地理读图练习题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基本的、难度不大的、所有同学都会做的,课后再进行分层次,对地理基础好的同学,布置一些复杂图形的分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从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为教师创设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让教师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调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我们总是积极参加研讨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同时,我更认真备课,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试着用新的理念和方法上好随堂课。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觉自己在慢慢地成长着,进步着。同时,我也发现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制约着我的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以期获得更大进步。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4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才能,我参加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课题研究〞课题实验。我在同组的同事指导下,通过研实验,初步获得了一些的成绩。现体会如下:

一、严格要求,务实开展。

自我申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课题研究〞课题立项后,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那么。要求做到“三必须〞:必须随时听课,理解实验的状况;必须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理论;必须准时参加课题小组学习活动。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理论边学习边总结。

二、加强理论学习,进步科研程度。

要想顺利的施行本课题,我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老师“角色〞意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在改革教育同时,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场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效劳意识。我非常明确: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三、积极探究导课的最正确方案。

师生谈话导入。对于某个新知识,学生接触最频繁却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可以采取师生谈话来导入。比方教学“梯形的面积〞,可这样谈话来导入:(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三角形面积,知到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下面就请大家来回忆一下,介绍一下如何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

理论操作导入。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可吸引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来。“理论是创新的源泉〞,学生具有活动理论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老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动〞,尽量让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究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老师精心组织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操作学具来导入新课。

巧设游戏导入。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利用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和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讲述故事导入。抓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老师可根据实际来讲述相关的小故事,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描绘出一个生动、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借助媒体导入。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声、色、形、动、静发生交替变化,向学生展现详细、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屏材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导入法。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近段的实验中,我们在导课的方法和技巧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才能。教学质量不断进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才能得到进步,在学校组织的统考中,尤其是有关创新才能的命题,我班学生答的准确,有创新。

2、进步了参研老师的素质。近段的实验探究,也使我校老师自觉地加强学习,进步了理论程度、业务程度和科研才能,对于学校老师队伍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我在实验中获得了点滴成绩,但由于实验时间不长,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还有许多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5

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研究中,我辅导了《语文自主学习法》课题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课题计划的预期结果,现将我个人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与其他研究课题的辅导教师共同探讨。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

如果辅导教师连“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运动”。我是这么认为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法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思考、信息分析处理等多项能力。研究性学习法的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定课题。

定课题与写论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课题定得好就可以说你的课题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本学科与其它边缘学科的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议出一个课题,在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课题名称。例如我们计算机学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诸如:利用玩游戏进行学习,破坏学习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法。

三、分阶段有条不絮的完成课题研究。

一个课题一般可以自己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议题阶段

定课题、做计划,设计出有关统计资料的表格,课题进展情况登记表等。

2、开题阶段

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时间细化的计划课题任务,必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等。

3、研究阶段

课题组成员按阶段,按时间完成阶段性课题任务,形成有关(信息)数据处理报告,填写有关表格。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权威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权威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所谓经验。不足之处有请多多指导。

抱着试一试,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的心态下,我申请了一个课题《防震减灾校本探究课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很幸运申请获得了批准。在欣喜之余,却也不免产生了很多忧虑。因为之前自己从没独立负责过一个课题,对于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完成课题报告等毫无头绪。但是,在区教院的重视之下,我们每个申请者都获得了专业的教师指导,而在导师的帮助下,我们在开展工作时也变得有的放矢了,悬着的那颗心也逐渐地放了下来。而在这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开展课题研究的好处。

一、有利于严谨工作作风的养成

课题研究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原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我认为是很简单,学生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就采取简单指导之后便让学生开展活动,但是真正实施后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学生的完成效果非常糟糕,当时便归责于学生的能力差。但是,现在想来实际责任在我,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对学生的必要指导,而这也正说明了我工作作风还欠缺严谨。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我开始逐步养成全面考虑各方因素,不再想当然的考虑问题,而是做好事先的调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情况,更有效地、科学地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有利于学术素养的提高

经常听有些教师讲:教了初中自己就变成了初中的水平,教了高中自己就变成了高中的水平。由于教学压力、生活压力等等原因,能够静下心来读本书,已经成为了很多教师的一种奢侈行为。但是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这时出于课题研究的需求,你就会寻找时间阅读大量的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主动的、理解基础上的理论学习,必然将促使教师在学术素养上的提高。而通过这一年的研究,我不仅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一扫原先对理论书籍的偏见——枯燥与乏味,而是逐渐习惯阅读它们。

三、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

素质教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再停留于过去的“经验型”,而是应该向“科研型”、“专家型”,直至“智慧型”教师转型,而开展课题研究无疑将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原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总是凭借着经验,知道哪些知识该采取哪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哪些学生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进行教育?总停留在经验的套用上,而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在开展课题研究后,我便有意识地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对一些好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归纳,寻找其中的规律,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最终探寻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这些大大促进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我能够逐步向“智慧型”教师的最终目标靠近。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2月26日、27日,我们听了XX市教研室主任阚兆成同志所作的《论“十四个关系”》的报告,东平徐庆功局长所作的《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师生发展》和XX县新湖乡中学王庆良主任所作的《打造高效课堂狠抓教学管理和质量》的报告,受益匪浅;对照我校的所作所为,感触颇多。收获最多的是三个方面:一是解决了认识上的问题,二是指出了管理上的微观问题,三是方法上提供了模板。

首先,谈一下认识方面的收获:

1、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应试教育)不是对立的。按考证两个概念都不正确。应试教育应该说是传统教育的范畴,素质教育应是素养教育,都应归于教育这个概念的外延内。“素质教育”由于长期应用就约定俗成了。

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正所谓“见多识广,经多见广”。

3、关于什么是课程?既然课程是有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材和其他材料组成的,有教师和学生及教学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那么除了教师的备课,讲义,教学案外,学生的所作所为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学生的作业,就是学生做的,也就是了!

4、有关“教学目标”的设计,课改十年来,我第二次听阚主任如此透彻的解读,就是一个“实”字,实际、实用!不是生搬硬套,生拉硬扯。隐性的目标就是隐性的,是整合在教学过程中的。

5、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我认为我们仍处于“形态”阶段,我们应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临帖、磨帖、入帖”,然后根据我们的探索“破帖”,成为我们“个人”的、“个性”的成功模式。

6、扬长教育与补短教育的关系。对二者的关系我们也进行过一系列探索,如“促弱推边”包保制、分层评价等,但我们还没有把这项工作做好,没有做好的原因是这项工作实在是太麻烦,没有形成确保制度落实的机制。

7、讲考试与多元评价的关系时,阚主任讲“升学率的高低就代表推进素质教育的高低”,这对我们讲,就是思想认识再解放。推进素质教育,从来没有人讲就是不要质量!分数是衡量差异的标志,该精确的要精确,该模糊的必须模糊!

第二,管理上的启示:

启示1、思路清晰、明确。

纵观XX县教育局徐庆功局长所做的报告,一是指出了课改的原因,二是说出了课改改什么,三是怎么改,四是课改的策略性。既指出了什么是课改,为什么课改,又指出了课改改什么和怎么做的秩序性做法。同时又把实践中的保障机制总结出策略性的认识观点,来自学习与实践的,令人信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抓住课改的核心——改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以省规划课题“三步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平台改变教的方式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为平台,改变学的方式,实践三年来,对比新湖乡中学的实践探索,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一是简单化,在没有解决好“改观念”,就进入了改模式、方法、评价了。或者说,还没有完全改变观念的时候就进入了正题,有的老师还没有思想准备,有点“隔靴挠痒”的嫌疑,没有思想的行动是不成功的。二是系统性差,我们的校本培训做得不够好,体现在培训的计划和程序性操作层面,培训的内容不系统是我们的“致命伤”。

启示2、策略中肯,实践性强。

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不缺智慧,最重要的是胆识和坚持,敢不敢“干”,能不能坚持干,这应该是各行各业都提倡的!比对我校几年的实践,我觉得我们缺的正是这两点。我们重视了师德建设,重视了积极践行,重视了家校沟通,重视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建设,但总觉得“火候”未到。

第三,方法上的借鉴:

“三人行必有我师”。同样的事情,不同人去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校近几年也进行了“学案导学”实验,还进行了一年的“双案”教学实验,为什么我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差在哪里了?

一差在环节处理的方法上。我们的“预习探究”环节在课上,新湖乡中学的在课下(当课下作业处理),效益不一样。

二差在模式不成型,人人必须过成型的课,我们没有做到。

三差在机制运作上。新湖乡中学比我校的机制好,他们有校级值日视导教学走课组,校本视导教学验评组,他们的校本教研培训落实到位,他们实行了“三包”责任制,我们没有。我们还停留在外部,领导与被领导的传统机制上。

通过以上分析,是不是我们就一无是处呢?当然不是,学习就是找差距,没有谦虚的态度,是学不来的,照猫画虎也做不到。立足实际,要找我们的优势,“扬长补短”,借鉴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我们正处于:营造了好的德育环境,在教科研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教学质量是稳步提高的。因此,我校我校提出了“高效能管理”和“高质量教学”的“双高”品牌学校20xx年建设规划。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教学教研信息平台资源使用与管理工作。建章立制,组建学校信息教研组,充分发挥省、市、区教学信息资源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科学利用,服务教学,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之一。

二、研究制定关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评价管理办法,为推进学校高效课堂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改革单元测试评价方式,分层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抓好过程管理。为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做有益的尝试探索。

四、加强校本教研培训。充分利用学校期刊,外出学习等形式,对教师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学习。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生学习小组长进行分阶段的培训,落实面向全体、(分层)因材施教的课改理念。

五、继续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继续开展“爱我一中、建设一中”的专题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动育人,丰富师生生活。狠抓常规教育,常规即文化,是学校的行为文化。打造市校园文化4a级。

六、做好家校联谊工作。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着力做好毕业生家长工作,协助学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发展群策群力。

七、管理上下功夫。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敢想敢干,贵在坚持,要逐步培养“全员参与,全面育人”的管理新模式,学生管理仍然要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上下功夫,保持已形成的好学风。教师要在管理技能上下功夫,要做学生的“指路人”,要研究“个体性资源与群体性资源的作用”,开发教师本人,学生个体与班级、年级等课程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信息资源。

八、做好学校宣传工作。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检查和活动,认真总结宣传我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学校发展。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跟上时代的发展新要求,要宣传学校,先宣传个人,个人就要提能力提素养。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未来十年内,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担子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