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文档下载 >心得体会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迟暮。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精品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内容,课堂练习是利用收集的盒子制作一个精美的礼品盒。

平常生活中礼品盒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包装的非常精美,上面贴有蝴蝶结,等饰品,很吸引人,而且都是礼品店里的阿姨非常娴熟的技巧包装起来的。而这节课我们就是要自己动手做一做。

本堂课我先以启发性谈话来引入新课。问学生在节日或纪念日有心爱的礼物送给亲近的人吗?比如爸爸妈妈。以此来调动全班同学的兴趣,再欣赏课件了解礼品盒基本结构,用途,再组织小组交流,爸爸妈妈的喜好以及想好要准备送给他们的礼物,然后一起研究制作方法,最后教师出示自制的礼品盒,我制作了一个粉红色的礼品盒,外包装上有一个蝴蝶结,里面贴上爱心图片并写上祝福语:送给亲爱的.妈妈。并放入了礼物:是一幅玫瑰花的画。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制作兴趣。

回顾本堂课,不足之处是有些同学课上没有带盒子过来,我就督促他们下堂课一定要带过来,对于这小部分美术兴趣较弱的学生,要多多给予鼓励,加强其美术学习的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完成的非常好,他们自己去礼品店买了很多蝴蝶结等饰品,增加了礼品盒的美观度,还在自制的礼品盒中放入了卡片,糖果,饰品等礼物,很用心,效果很好。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2

本课的教学要抓住一个点,那就是我们要画不一样的太阳,是我心中的太阳,不是你的,也不是他的。教学难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展现孩子独特的个性,所以在教学环节中我分四步走:尝试绘画——了解认识——启发想象(提供思路)——大胆创作——小结评述。通过四个环节,学生从感知、认识到发散,孩子们打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所认识的太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太阳是由基本形圆形和周围的光芒组成的,画完后通,过大家的欣赏评述来讨论:“谁画的太阳最漂亮、最有趣、最特别?”这个环节我特别强调了学生的表达和自我感受,并让孩子想想你喜欢这个太阳的理由。通过这个环节建立孩子自己独特的个人意识:那就是画自己的太阳。接着是学生作品赏析,在这一过程中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想像太阳的变化,对孩子的创作思路进行点拨与启发,例如:把太阳看成是不同角色的人,不同的人物形象外形有什么不一样;从四季的角度看太阳,春天是绿色,夏天是火焰的红色……中午的太阳眼睛挣得大大的,傍晚的太阳又像什么呢?在这个环节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孩子们的思维变得特别大胆。

小结评述这个环节我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把重点放在了满足孩子的表达愿望上面,充分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教学中也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语言不够儿童化、情景化,例如:“把太阳描述成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太阳娃娃要睡觉了”。这些都是孩子化的语言描述,老师应用语言与孩子融为一体,强化孩子的语言认知,从而建立自己的个人创作意识,学生的作品就会变得更加大胆、率真而又富有童趣。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3

核心提示:本课是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五课的绘画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程,以学习绘画中的人物动态的基本知识为本课的主要内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借助周末生活的情境设置中引导学生掌握人...

本课是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五课的绘画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程,以学习绘画中的人物动态的基本知识为本课的主要内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借助周末生活的情境设置中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动态表现的基本方法,并有意识地用这一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购所想,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在周末生活的绘画中,人物的动态表现是难点,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作品欣赏,配合简笔画的人物动态图例解析等,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程中自我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主要从一下几点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些体会反思:

1、情境设置:上课前,我通过交流学生从家中带来的周末生活的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介绍照片所反映的周末快乐生活,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周末中喜欢开展的活动及所经历的或看到的印象深刻的事情,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2、讲授新课:画人物动态是本课学生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内容,也是本课的学习难点。在教学中,我通过学生带来的照片及教材中的图片、范作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周末中喜欢开展的活动及所经历的或看到的印象深刻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提示学生带问题观察,明确学习任务:如图片、作品中表现的'是什么事情?相关人物的动作有什么不同?具体到人物的站、坐、蹲等不同动作所产生的不同姿势变化。学生在表现人物动态时,困难最大的是坐或蹲的不同动作表现。

3、人物动态分析:我通过简笔画游戏,让学生了解人物的结构的组成,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了解人物的动态变化基本原理,借助简笔画不失为一种化难为易的好办法。客服了学生的为难情绪,但是后面的画面分析没有让学生自主分析探究,主要还是设计时候欠缺考虑,今后要多在这方面努力探求,提高课堂效率。

4、交流感受,自主表现:虽然有了之前的分析探究基础,但是学生对人物动态绘画表现还不是很熟练,通过看多媒体欣赏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人物动态,并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模仿表现,探索发现。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体验来寻求动态表现,同学双人合作进行,互相交流、观察表现,激发了学习美术的兴趣。于是,我适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也来把自己周末里美好时光记录下来,一定非常有意义!播放音乐,学生创作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在作品展示这一环节,效果不是非常的理想,人物动态比较僵硬、画面不够饱满,因此教师指导方面还应该多加引导。

看到孩子们的快乐,我感受到了寓教于乐的喜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用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艺术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4

反思之一:

在听课学习中我看到: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还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总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不少教师的课,“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权威性”,教学氛围更加愉悦、和谐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民主了。教师注意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学习了。同时,教学形式更加开放了。但是,我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真正落实“有效教学、主动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

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2、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3、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

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反思之一: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这个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在观摩课上,高手老师们似乎完全没有这个难题,但对我们这些平民老师来说,确是一个难题。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在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处一定要放,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尽情地享受驰骋思维的乐趣;但当学生的已完成了这个思维过程后,就要及时收,像上面的讨论,当学生的描述处于不断重复时,就要及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用新的信息再次激发学生新的思维。这样开阖有度,才能既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又注重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体验过程。

反思之二:

学生开放、多样的思维与思维的准确性、完整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而创新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基石。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很注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火花,创设适合创新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开放、多样的特征。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思维的怪异、独特,甚至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些可能对训练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有好处,但在学生幼小时,老师还应该注意他们的思维的准确性、完整性,有些问题老师有责任引导其向正确的思维方向迈进,除此之外,在新课程教学中还出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在新理念下如何体现学科的特点,课堂的实践活动如何开展才有效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课程讲授时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只在教室中讲授理论,最多再辅助一些模型示范教学,这样虽然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但总是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调动不起来,理论和实践是两张皮,联系不起来。学了理论在实际中用不上。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在上课时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对风景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风景画,学会了如何取景进行绘画。抓住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描绘。本课,教师通过运用在真实景中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 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反思之一:

在听课学习中我看到: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还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总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不少教师的课,“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权威性”,教学氛围更加愉悦、和谐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民主了。教师注意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学习了。同时,教学形式更加开放了。但是,我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真正落实“有效教学、主动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

要我们反思。

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2、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3、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

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

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反思之一: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这个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在观摩课上,高手老师们似乎完全没有这个难题,但对我们这些平民老师来说,确是一个难题。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在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处一定要放,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尽情地享受驰骋思维的乐趣;但当学生的已完成了这个思维过程后,就要及时收,像上面的讨论,当学生的描述处于不断重复时,就要及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用新的信息再次激发学生新的思维。这样开阖有度,才能既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又注重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体验过程。

反思之二:

学生开放、多样的思维与思维的准确性、完整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而创新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基石。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很注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火花,创设适合创新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开放、多样的特征。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思维的怪异、独特,甚至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些可能对训练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有好处,但在学生幼小时,老师还应该注意他们的思维的准确性、完整性,有些问题老师有责任引导其向正确的思维方向迈进,除此之外,在新课程教学中还出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在新理念下如何体现学科的特点,课堂的实践活动如何开展才有效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课程讲授时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只在教室中讲授理论,最多再辅助一些模型示范教学,这样虽然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但总是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调动不起来,理论和实践是两张皮,联系不起来。学了理论在实际中用不上。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在上课时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对风景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风景画,学会了如何取景进行绘画。抓住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描绘。本课,教师通过运用在真实景中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

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 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呢?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一次次试图在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艺术教育有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那又如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呢?

学校安排我担任一、四、六年级的美术课教学。然而,又正逢一年级是新教材,我如觅知音,便倾注了较多的精力,各种各样的教学思路也充分地得到实践。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实战实施,我大致地整理了以下几点:

一、富有趣味和情趣,充满美感体验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关

键。每个人都会对其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关注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的状态。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项工作有兴趣,就有可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90%,并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相反,只能发挥出20%-30%,也容易精力疲劳。兴趣还可以开发智力,是成才的起点。后来,我尝试把课本以外的内容渗透到教材中。借鉴课标的理念,我几乎把大部分的教材题目改成学生所感兴趣又容易理解的主题,让他们进行自由大胆地创作。有时还甚至先创作再引题,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作品自由取名。这样的方式普遍受到各班学生的欢迎,效果也不错,也可让学生从中树立自信,发展个性!

二、关注时间、地域以及个性差异。由于班级不同,学生性格各异,同样的教学手段所显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5

《五味瓶》是二年级的课程,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生活中我们更注重的是“五味瓶”跟生活经验的关系,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五味瓶”在造型设计上发生了变化,造型千奇百怪。这些变化使儿童容易产生联想,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味道,可以说味道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真要让学生用色彩和形状来表现味道,学生们却无从下手。在上课前我想到了要给二年级孩子上这堂课,一定要有一个能够吸引他们的导入环节,于是,我把重点放在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上,精心设计了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我课余时间拍了一些学生吃到不同味道的夸张表情,让学生们去联想,他怎么是这样的表情?这个环节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同学也很积极的参与,只是当时场面有些混乱,回答千奇百怪。在这个环节当中,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往味道上猜,然后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表演表情,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味道的理解,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使课堂有秩序的进行。在备课过程中除了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我根据本课内容还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

第二个阶段:“运用情境,引导探究”;本阶段首先是学生们欣赏大量形状各异的'瓶子的图片,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自己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瓶子。瓶子设计出来之后留给学生时间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味道并讨论出一个最能代表这种味道的色卡纸,在这个环节完成学生的自我想象,自我探究。但是在准备瓶子这一环节由于孩子时间观念不强,有个别孩子没有完成,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留给学生一些自己创作的时间,也应适当的提高孩子的快速造型的能力。

第三个阶段是“情景练习,提升能力”;这个环节展示一些作品供学生们欣赏,个别学生上台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明原

因。然后根据个人爱好可以选择绘画也可以手工制作。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们的自主选择性,学生们创作非常认真。

第四个阶段是“情景再现,快乐展示”;作业完成之后我鼓励学生大胆的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首先进行自我评价,给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创作的思路。其次是学生互评,展示一幅作品,学生们进行点评,可以说说作品的优点,也可以为作品提点小建议,大家相互借鉴,进步。最后教师总结性评价。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强调趣味性,紧紧围绕这个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猜表情的时候,学生积极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再通过“选一选”、“做一做”、“说一说”,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思考教师设计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学生观察色彩与味道的关系时,自己思考,并总结味道的代表颜色,整节课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五味瓶》这一课中,在讲授新知识的时候,重点和难点没有反复强调,使得有些学生在创作的时候,不知道该画什么,该怎么画。少数学生的作业难以在课堂上及时地完成。由于学生对用图形、色彩表现味道才初步接触,部分学生作业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备好课,教好课,还要具备引导学生从体验,感受到创造最后在到发展提升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引导学生大胆地联想自己的生活,始终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6

孩子天生喜爱花朵,自然界的植物对其很有吸引力,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植物花卉,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外形,颜色的描述,加深对植物的形与色的印象。并结合情感教育让孩子们热爱老师,热爱父母,将自己亲手制作的花朵献给她们,学会感恩。让学生带着情感来学习手工制作,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游戏性,让学生把自己原来会的`制作方法说说与其他同学共享,充分发挥合作的团队力量。我也介绍了几种简易不同的制作花朵的方法,让学生们自己掌握,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制作,告诉他们,只要是自己用心做的花朵,老师父母一定会喜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一定要强调课堂清洁,做好清洁整理工作,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7

《桥上桥下》一课是苏教版美术第十册23课,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以桥梁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桥梁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经常从桥上走过,说它陌生是因为很少有人去注意观察它的外形、结构与特征。本课的学习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桥梁、走进桥梁的机会。

一:生活题材贯穿始终

美术学科的教学离不开生活。美术教学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新课伊始,我就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利用下载丰富的桥梁资源把学生引进课堂,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教学桥梁新知过程中,始终将地方特色的桥梁贯穿其中,加强学生对桥梁知识的理解。

二:媒体结合观赏感悟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课堂教学,使美术课堂耳目一新,丰富多彩。

在这堂课中,我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他们已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我设计了两次欣赏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第一次欣赏:利用多媒体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桥梁,通过观察、引导学生了解桥梁的结构特点与外形特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桥梁的印象,并感悟桥梁的形态美、内涵美。赵洲桥、渤海湾东海大桥这两座古今桥梁的欣赏,不仅让学生领略了桥梁造型的美丽,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设计师、建筑师的崇敬之情。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孩子们渴望在课堂中“大饱眼福”,也只有大饱眼福,让丰富的桥梁造型形象深深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再创造能力。

第二次欣赏:展示大师和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绘画材料给人带来的不同样的视觉冲击力,学习多种表现桥梁的方法。教师的范画则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能清楚地明白表现桥梁的基本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达成率很高。学生作业中出现了黑白画、线描、铅笔淡彩、油画棒等丰富的绘画形式,学生尤其注意桥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三、引导激励感受成功

对孩子来说,成功的感觉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教学中教师的表扬,哪怕是不真实的表扬,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鼓励。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积极肯定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励性的语言源源不断注入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因为赞赏而把学习活动当作愉快的享受。课堂上,教师自己投入真情,处处使用赏识性、肯定性、激励性的评价,抒情性地引导和总结,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更真诚地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心灵,引领学生悠然地走进桥梁的世界去体验、感悟、表达。这样,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而且彰显个性,获得精神的陶冶。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8

我用欣赏钟表这一环节导入课,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学生们都喜爱的迪斯尼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钟表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钟表,为后面设计钟表做好铺垫。

出示一组钟表图片,通过“看看我们的钟表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了解钟表的基本特征。接着出示一组有错误的钟表,让学生观察分析:“谁发现了,这些钟表设计的哪里有问题?”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钟表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接着我设计了“先学后教——折制种表”一环节,出示一张正方形白纸和折好的纸手表,问学生:“谁想知道这张白纸是怎样变成这个漂亮的纸手表的?”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7页寻找答案,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的表面。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本节课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9

《有趣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征,体会面在体上;再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动手实践。小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节课安排了大量动手操作的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机会。如教学过程中的“摸一摸、玩一玩”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与同伴交流。而把立体图形的面搬到纸上,又是一个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的'操作活动。后面的“剪一剪,分一分”学生已经能根据图形特征给图形进行正确归类。 “拼一拼,展一展”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形的特征,并展开想象,拼出了美丽的图案。学生通过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等活动获得美术知识,

2、本节课不足之处是过度不是很圆滑,课堂组织语言还不够生动,不能及时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作业评讲时,就出现了我在上面讲,它们在下面做得情况。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0

《生命花树》中,抓髻娃娃位于画面中心,在奇花异草的簇拥下,手持象征富贵的牡丹花,两只寓意长寿的鹤在空中飞舞,给画面增添了雍容华贵的喜庆气氛。

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瑰宝,据考证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中,有个特别招人喜爱的想象就是(抓髻娃娃)。民间传说,抓髻娃娃能(镇住妖魔鬼怪)能让(家族多子多福),所以他深受人们喜爱。

剪纸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希望同学们能“传承民族艺术,剪出美好生活。”

剪纸的特点:

⑴、对称式构图,使画面饱满、充实。

⑵、采用阴刻、阳刻、混合刻等表现手法。

⑶、使用“隐喻”的手法表达情感。

如:“牡丹”寓意富贵、荣华;“鹤、桃、松”寓意长寿;

“鸡”寓意吉祥;“蝙蝠”寓意幸福;“喜鹊”寓意喜庆。

以下内容是对本课的思考与拓展教学的反馈

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我们不只局限于课本仅有的这一幅作品的赏析学习,我们将在拓展学习与思考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民间美术剪纸的魅力与生活气息。因此我们旨在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剪纸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剪纸在我国历史文化中衍化出的不同风貌,领略民族艺术初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韵,领略我国剪纸艺术的多姿多彩,以激发传承民间艺术的情感。

通过本书与以往的学习《百变团花》、《吉祥图案》、《剪纸中的阴刻阳刻》等课,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但如何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出发把握教材脉络?如何达成让学生更好的解读剪纸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这一目标?通过多次研读教材,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挖掘人文内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多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才能让他们获得持久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孩子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

例如:我们可以歌曲《蝴蝶妈妈》以苗族古老传说为创作背景,婉转的曲风正与南派剪纸的风格相得益彰。借这首歌来导课,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同时,艺术的“通感”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南派剪纸的风格。

2.巧用媒体,构建高效课堂: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本节课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突出以下教学重点:

(1)课件出示:库淑兰剪纸《抓髻娃娃》与苗族剪纸《蝴蝶妈妈》

通过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感受《抓髻娃娃》(北方农村的保护神)、《蝴蝶妈妈》(苗族人的祖先)不同的形象特点,感知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感悟多样的艺术风格,体现“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

(2)出示课件:

纵向梳理教材脉络,回顾小学阶段所学的剪纸知识:

表现形式内容 : 剪纸纹样表现手法:

《百变团花》 中心对称式剪纸

《生命花树》 不对称式剪纸

《抓髻娃娃》 轴对称式剪纸;

《吉祥图案》 涡纹柳叶纹混合刻;锯齿纹(以谐音表达寓意)

《剪纸中的阴刻阳刻》 圆点阳刻:线线相连; 月牙纹阴刻:线线相断

3.问题学习,引导自主探究:

从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远比从老师那里得到的间接经验要深刻的多。大胆尝试中的“失败”比墨守陈规中的'“成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突破教学难点:

(1)出示教师示范作品《抓髻娃娃》,

设问:“这幅剪纸的表现形式与以往什么不同?

你能结合已有的知识尝试制作吗?”引入二方连续剪纸的学习。

(2)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折、剪方法。

(3)大胆尝试:任选一种剪纸纹样,尝试制作二方连续纹样。

(4)汇报成果:

(5)深入探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作品,找出失败原因。

(6)形成经验:留好连接点,保持连续性。

4.立足生活,发展审美想象:

艺术源于生活。“剪花花”也正因为植根于劳动人民深厚的土壤中,才能开得如此鲜活。

怎样让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创作富有童真童趣的二方连续剪纸作品?我找到了“花朵 ”这个切入点,鼓励他们以“花朵飘飘”,表现六年学习生活中最真切的友情,最难忘的故事。学生的奇思妙想的作品,带给我莫大的惊喜,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孩子们用“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为传统剪纸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1

上星期我给二年级上了一节《形形色色的背景》这一课,课前我认真的做了幻灯片,准备的也比较充分,预想的效果也比较好,觉得学生肯定会对这一课感兴趣,而且也比较容易理解,可是课刚开始就出现问题了,首先我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什么是背景吗?”回答各种各样:“背景就是景色、背景就是景物......”,总之,没有一个人回答到点上,也难怪,他们一年级时让他们画画,有时画面比较空了,我总是会说,画上一些背景,但是从来都没有认真的讲过什么是背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名词和概念都是抽象的,我忽然意识到,从我嘴里说出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也许对老师来说很简单,对学生来说却很理解。接下来我接着说:“看来很多同学还不懂什么是背景,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形形色色的背景》,相信学过之后大家就会明白了”。

接下来的`课还比较顺利,能够按照我的预想往下进行,可是到了做作业的时候问题又出现了,我出示了一个画面主体,一个撑着伞的小女孩,作业要求是,给这个画面添加上装饰背景,可是很多小朋友画的都是雨点,都是环境背景,明明在上课时我已经讲过环境背景、装饰背景、平涂背景的区别了,但是在画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混淆。“装饰”这个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抽象,他们不懂什么是装饰,经过反思,我想在上课时,先不要告诉他们什么是装饰背景,而是大量的展示装饰背景的实例,也可以先不要讲环境背景、装饰背景、平涂背景的区别,等他们对装饰背景熟悉了、理解了,再慢慢穿插环境背景、装饰背景、平涂背景的区别,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2

生活中处处有美,艺术家就是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开发,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从生活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探究,融知识于趣味学习中。在上《瓶子^新学生代》这一课时,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瓶子作为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利用各种彩纸,彩泥和其它装饰品进行添加装饰,使之成为家庭的一件艺术品。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的成果往往寓于探索之中,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我首先布置了一个小型的展览,在教室的四周布置好展桌,摆满各种瓶子制作的艺术品。课堂一开始,我就请小朋友带着两个问题去欣赏这些作品,从中找找制作的材料,学学制作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获得最初的知识,对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小朋友都看得很仔细,有些小朋友还把作品拿在手里仔细地观察,而后激动地跑到我的面前,告诉我:“这个我也会做的,就是把毛线扎起来做头发……”大多生能通过欣赏观察了解装饰瓶制作的一般方法,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有了探究作为基础,此时教师只需稍加点播,学生就能掌握制作的要领和注意点,使学习变得轻松自然,把抽象的讲解易化为形象地观察。

展示,作品欣赏以点带面。作品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欣赏与肯定,合理的评价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本堂课的.教学展示评价环节中,我把学生的作品摆放在阶梯形的展台上,这样的展台便于学生清楚欣赏到每一件作品,也让展示整体化。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大家一起围在作品四周,一起欣赏作品。让学生找一找优秀的作品,由作者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夸一夸它的优点,提一点更好的建议。有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满意,高举着作品说得头头是道,其他学生也能做到仔细听他的介绍,并能提出更好的建议。此次活动将欣赏评价变得游戏化,生活化,让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3

《城市灵光》(湘教版)一课建立在广泛的美术文化背景之上,重在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课外调查实践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标志性建筑,并在此基础上自由、大胆地进行创作表现,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时我从欣赏繁华的香港夜景和雾色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导入,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的文明气息,以及体验建筑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体现的微妙关系。然后安排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到的或自己喜爱的建筑,从建筑的设计思想、风格特点、外形结构做简单的介绍,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后从制作材料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生活中各种废弃物品来进行创作,渗透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以,美术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掌声教学反思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4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拟人的手法,用《小纸片》的故事引入开题,并预先设置了情境,草地、花儿、蝴蝶、蜗牛。

故事中,小纸片扮演着一个可怜无助的角色,由于不能站起来,随风飘舞,没有朋友,没有快乐,下雨了,还把自己的身体打湿了……一些列的情节,向孩子们抛出疑问,我们如何帮助这个可怜的小纸片?引发孩子们对身边相似处境的联想,激发孩子内心最纯洁的共鸣。许多孩子争先恐后的发言,一时间许多方法都浮出水面。我及时的把孩子们想到的方法,归纳到制作步骤中:1、构思;2、制作。简单的制作是不能完善纸片站起来的真正含义的.,我又一次设置情境,小纸片还想同学们帮助它完成一个心愿,会是什么心愿呢?给孩子们足够的思考空间。从而引出制作步骤最后一个环节:3、装饰。给纸片进行整体的装饰,并且巧妙的运用自己收集到的小饰品。

经过教学,孩子学会了如何使纸片稳当的站立起来,并学会用简易的艺术评价语言进行作品评价,鼓励孩子评价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同时,又使孩子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真正明白助人为乐的精神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应该继续被传承下去。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5

以《动物乐园》为课题强调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动物乐园”一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了用雕塑材料直接进行基本形体——球体、半球体等形体塑造。

揉、捏、切、刻、划、粘接等泥塑技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立体造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审美评价能力和成功的自信。在实践中得到激情创造,而且深刻地认识到人类要善待动物,要保护自然环境和谐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善于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成功体验,使学生觉得学习泥塑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一种负担或压力,既能在玩中学,又能在学中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动力。

根据二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请学生听动物音频资料,创设情景,在体验中感知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爱学、乐学;利用出示教师彩泥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动物形象特征,使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与圆雕艺术作品的美,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提高审美意识;其次,通过现场演示用彩泥捏制小老鼠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掌握泥塑动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最后,让学生动手捏制自己喜欢的动物,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