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管理课》读后感:一根引发思维的稻草
《北大管理课》读后感:一根引发思维的稻草
一根引发思维的稻草
——《北大管理课》读后感
原创: 夜晨1981 夜辰读书
《北大管理课》作为一本管理课程的汇编,是不是北大的课程不知道,说是光华学院的,为了写论文顺手购了一本,内容很制式套路,一般都是观点+名人语录+企业案例,观点比较鲜明、也挺普遍,名人都是企业届的大佬,案例基本都是一事一证,看得让人麻木,大约用3个多小时通读了一遍。此书不推荐阅读,看我的读后感比书妙得多。
有人说,一本书读过以后,除了书名基本没啥印象,有的时候甚至连书名也记不住。这就好像人每天吃饭,让你回忆上周吃的啥、啥味道,估计早忘了,可食物切切实实已经转化为支撑身体运行的能量。这本书给我的触动就是其中一些观点的引爆,好像压在骆驼身上的一根稻草,更像是波士顿倾茶事件作为导火锁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反正就是那种豁然开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①目标!目标!目标的人生之重
近不惑之年,反省自己的人生,17岁进入军营以后还算勤奋努力,可勤奋、努力又有什么用呢?当然,能够解决温饱生存,越勤奋越努力生存的条件会越优越一些。亚里士多德曾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想想,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活着为了吃饭,吃得好一点、更好一点、再好一点。当我不停的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时,发现我真的是不知道。这一刻我明白了,没有目标再勤奋再努力也只是徒劳,温饱而已,活着而已,仅仅是活着。
蒙田随笔录里有句名言,“航海的人如果没有目的港口,那吹什么风都没有用。”也被人说成,“一艘没有航向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我就是这样一艘船,虽然埋头奋力划桨,却不知道方向。
说没有方向也好像不太准确,我只是把自己的舵交给了亲人眼中的“出息”,民众公认的“成功”,交给了单位和领导赋予的方向,成了一个现代化的自动机器人。尽管我的版本不断升级,可终归到底是个机器人。书里有句话“没有目标的人在为有目标的人达成目标”。是啊,既然你没有目标,那么你只能成为工具。
或许有的人以为,“目标”这东西哪个人没有,打工的想成为老板,当兵的想成为将军,教书的想成为教授,工程师想研发个高科技……其实,真没那么简单。“工具”做久了,我们已经日渐麻木,甚至连梦想的心都磨没了,就好像一直被牵着走的人,解开绳索即使有眼睛也不知道往哪里走。梦想,理想,目标,那是一个可以穷尽一生来为之奋斗,虽死而无悔,虽不达而心向往之的地方。目标与行动是一体的,是长着脚、带着翅膀的,没有行动的目标那只是幻想。这样的目标你有吗?
②人才到底在哪里?
古人讲,“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人才,是国家强盛、军队打赢、企业发展、团队致胜的决定性因素。话说回来,谁都知道用人才,可什么样的人能算作人才?
书里讲到一个观点,“没有最好的人才,只有最合适的人才。”也就是说,需求与能力完美对接,这就是人才。“才”看的是长处、用处,不做道德评判,归根结底是“实用主义”。这里其实隐藏着两个问题:一个是人才理念,一个是驭人本领。人才理念,决定了你对“人才”的认识,有人认为“人人皆有才”,有人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有人认为“特长方可称为才”,等等,不一样的理念看到的就是不一样的“人才”。毛泽东曾说“只要丢掉错误的观点,干部就站在前面了。”毛泽东的人才观就是,人人皆有才,无人可用说明用人者观念错误。驭人本领,决定了人才是否能发挥出人才的作用。古人讲“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用对了人,这人就是人才;用错了人,这人就变成废才。所以,“人才”是一个变量,在能人手里就是人才,在庸人手里就是废才。
启示我们:一是切莫抱怨无人才,就好比象棋博弈,同样的棋子,胜负在棋手,作为领导必须以提升棋艺为根本。二是人才是一个虚量、变量,随着任务、时间、地点等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打仗是将才、做饭可能就是蠢才,换一个视角审视就有不一样的认识,需要有“天下人人皆有才”的观念来识才选才用才。
③执行力的经典“把信送给加西亚”
说到执行力,有一个绕不过的经典故事“把信送给加西亚”。讲述的是美国和西班牙战争爆发,美国迫切需要与巴西起义军领袖加西亚取得联系,而加西亚隐藏在古巴茫茫大山中无人知晓其位置,中尉罗文被推荐执行这一任务,他接过总统交予的信后,未提任何问题坚定执行命令。
百年来这个真实故事被广泛传颂,“罗文精神”被深入挖掘,已经成为一种信念标识和执行标志,“把信送给加西亚”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忠诚、担当、执行、胜利。这告诉我们一个现象:老板都喜欢执行强人,更喜欢的是业绩牛人。那么职业竞技场上,拼的就是“少啰嗦、低消耗、高效益”。如果换个角度来想:如果罗文没能把信送给加西亚,而是死在途中,这个故事就没了,或者罗文也可能成为高傲自大、盲目执行、不计后果的反面典型。这也启示我们:“罗文精神”是励志用的,不能照搬照抄。执行时,要永远以“高效益”为目标,切莫充当“愣头青”,不闻不问、不管不顾、不吃不喝、不折不挠往前冲。智慧是执行的明灯,胜利才是执行的果实。
④畏惧成功的心理“约拿情节”
这本书里提到了“约拿情节”这个心理学名词,意在指出“成功面前的畏惧心理”。我特意查了下“百度百科”,详细的了解了一下这个心理名词,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
“约拿情节”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指对成长的恐惧。它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其代表的是一种机遇面前自我逃避、退后畏缩的心理,是一种情绪状态,并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其心理特征:对自己时逃避成长,拒绝承担伟大的使命;对他人时嫉妒别人的优秀和成功、幸灾乐祸于别人的不幸。
一直以来,我反复的琢磨和思考,总觉得“成功不是光凭本事,首要的是靠勇气”“当领导也是这样,不是光靠能力,靠的是强烈的领导意愿和责任担当”。现在知道了“约拿情节”,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畏惧成功”看似荒谬,实则是一种心理情节。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人常抱怨,“哼,他比赛赢了,这些题我也会做”“他撞狗屎运了,干这个我比他强多了”“真够无耻的,居然推销自己”“领导眼瞎,怎么不选我”……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中国学生在受邀企业家授课时,总是往后排坐,不敢举手发言,而外国学生会自制一个姓名牌放在桌前显眼位置,方便被提问。这反映的是一种文化差异,我们害怕被提问、逃避表现自己,也放弃了成功的机会,而外国学生强烈的表现自己,害怕被淹没,因为他们不放弃任何一个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
我们害怕成为异类,哪怕这个异类是“圣人”“伟人”“大师”,躲在芸芸众生中作平庸的一份子,有着无比的安全感。一些人即使胸怀天下,有凌云之志、傲世之才,却也装出个“淡泊名利”“自贬自损”的谦谦君子形象,秉持着“天机不可泄露”或者“愿望一说出来就不灵”的迷信心理,只敢默默耕耘,不敢大胆的立志言志践志。现在看来,陈胜、吴广被迫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刘邦看到秦始皇出巡的场面,立志感慨“彼必可取而代也”“大丈夫当如是也”,王阳明从小将“当圣人作为人生第一等事”,曾国藩“不为圣贤,则为禽兽”的宏愿,确实值得人们为之点赞。如果高估自己是愚蠢的,那么低估自己则是可怜的。亚里士多德曾说“低估自己是一种怯懦和吝啬的表现。”
启示我们:反省失败的同时,先扪心自问我们敢于成功吗?记住,成功是勇敢者的游戏。有句话说的好:人,之所以不可能成为上帝,首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害怕。
⑤“反激励”手段的妙用
书中谈到领导如何运用激励手段时,讲了一个故事令人难忘。说的是一个老人居住的地方本来很安静,可来了一群孩子经常在这里玩耍,打破了宁静的生活,老人把孩子叫过来说“很感激他们来这里陪伴,愿意付5块钱请大家每天过来玩”,过一周以后她说“现在只能付1块钱”,再过几天她说“只能付1毛钱” ,孩子们觉着为了1毛钱来这里太不划算,以后就不再来这里了。
激励,本质是一种超越心理预期的奖励。激励的作用,简直妙不可言,境界高者用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达“无中生有”之功效,比如我们熟知的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上面那个“反激励”,也是逆向巧思维,先予之,再减之,使孩子们生出“比较之心”,制造心理落差,最终觉着“不划算”而放弃自己原有的乐趣。
以前还听过一个故事,说企业效益好每年年终都发大笔奖金,今年企业盈利少无法兑现,可又担心员工跳槽离职或者心生抱怨。后来,经理想出一招,放出风声说“企业亏损将大批裁员”,员工没有心理准备,整日人心惶惶,担心丢了饭碗。到年终大会时,董事长宣布:“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困难,董事会研究决定,宁可企业受损失,也不会裁掉一名员工”。员工听后,欢欣鼓舞。紧接着,董事长说:“虽然企业亏损,但为了嘉奖大家一年来的辛苦和贡献,公司决定仍然拿出一定数量的经费作为年终奖”。虽然资金比往年少得多,但员工一听不裁员、还能有资金,更是对公司感激涕零。
看到了吧!激励的运用可以如此出神入化,真的是将人心“玩弄”于股掌之中,要你悲则悲,要你喜则喜。荣誉激励,也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好的激励手段,一个证书、一个奖牌给予的那份荣誉重于黄金。当年,曾国藩亲赐的一柄“短刀”成为多少将士梦寐以求的荣耀,为此不惜浴血沙场。现如今,商家、少儿培训机构巧妙设计投票环节,为了孩子的一幅画、一个拼图、一个手工、一篇作文拿奖,多少家长在朋友圈求助,又有多少不惜花钱买赞,仅仅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激励”。可见,激励运用得当,扔根骨头也能引得万众追逐,真是管理之神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