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教人员装病的识别与矫治
浅谈劳教人员装病的识别与矫治
劳教人员装病既是一种严重的违规抗改行为,也是劳教人民警察经常遇到且比较麻烦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劳教人员装病的识别与矫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教人员装病既是一种严重的违规抗改行为,也是劳教人民警察经常遇到且比较棘手的问题。认真研究和掌握劳教人员装病的识别与矫治,对于稳定劳教场所的改造秩序和提升教育挽救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人以曾担任过所政科长和生卫科长的工作实践,就劳教人员装病的动机、装病的识别和矫治方法,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以抛砖引玉。
一、装病动机的分析。
我所自2000年12月开展收教工作以来,先后收容劳教人员1300多名,通过对他们中装病抗改劳教人员的情况分析,其主要因素大体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抵触心理严重。由于对政府给以的劳动教养处罚决定不满,导致不服从劳教场所的管理教育,思家心切,对前途悲观失望等,继而表现出心烦气躁,改造不安心等迹象,干脆伪装生病,混过教期。二是企图逃避劳动。有的劳教人员入所前,就一贯游手好闲,缺乏体力锻炼,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吃苦精神。他们接受不了劳教场所严格的行为矫治,形成致病心理,企图以伪装生病来逃避劳动改造。三是幻想所外就医。被投进劳教场所,言行不能自由。获得自由的路子唯有减期、提前解教和所外就医。要想获得减期或提前解教,就必须接受改造,付出汗水和劳动,那样太累太难,若能装病得逞,得以所外就医,则是获得自由的“理想”途径,也可能出现听说或见到他人装病成功而动念模仿的事例。
二、伪装生病的识别。
识别劳教人员是否伪装病情,必须由医务人员对“生病”劳教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和“症状”分析,首先排除其真实病情的可能性,这是确认劳教人员是否伪装生病的前提。如何识别劳教人员装病,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看装病特征。在一般情况下,劳教人员装病大多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自述病痛与客观检查明显不符。表现出来的症状不符合任何一种疾病的临床规律,伪装行为一旦被戳穿,随即病症消失。二是客观“症状”与实际“病情”不符。自诉病情比实际检查严重,多有类似“病情”发作或多进宫历史。可能出现症状模糊,自造外伤,提供伪症等情况。装病者或毫无客观病情,或在原有病情的基础上过分夸张,有伪造病史、病历证明,或夸大自身症状等依据,三是存在可以查出的个人目的。装病者意图取得某种实质性利益,如逃避劳动、改变处遇、思家心切意欲回家探望或企图办理所外就医等。四是求治心态异常。对医学检测和正规治疗采取回避、造假行为或敌视态度,往往不与医护人员合作,回答问题吞吞吐吐、避实就虚或语言重复、态度偏激,不愿接受正确的医疗方案,经系统的正规治疗大多无效,病程反复性较大。五是持有怕引起怀疑而受到惩罚的恐惧心理。装病者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举止爱冲动或软弱无力、缄默不语等现象,避免与周围人交往,以减少暴露的危险。就诊时,往往会偷偷观察医务人员的表情与反应。接受检查时受暗示的影响较大,医务人员暗示其伪装之疾病所不应有的体征时,“病人”往往会顺从的表现出来。
第二,看装病过程。一般情况下,劳教人员伪装生病大致可分四个阶段。一是制造假象。在伪装急性发病事例中,装病者常常制造一些“事件”作为“病情”的发端。如在生产或生活现场“意外受伤”,或当着众人突然“晕倒”,也有用器械自伤或服用某些药物而在公共场合显露“病情”的现象。二是装病求医。大部分装病者迫不及待地要求就医,常在第一次“就诊”时就把“病情”全盘端出。有的装病者还可能累次就诊,甚至辗转于多名医生或多家医院之间,且“病情”逐渐加码。三是坚持伪装。多数装病者的“病情”是一种持久的“病理状态”,这会给装病者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痛苦。如我所叙永籍劳教人员陈某某,为了达到所外就医目的,双脚不能着地,在床上躺了整整半年,上卫生间也只好硬撑着拖起身子爬着去。四是终止生病。不管目的是否达到,伪装的“病情”总要有一个了结。当装病的目的达到之后或肯定无望时,装病者常突然停止治疗,逢人便说:“终于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等类谎言。完全承认自己装病的人极少见。另外,有的装病者还会出现有重犯倾向,如若一次成功便会激发其寻机重试,目的未达到也会伺机再试。
第三,看装病形式。伪装生病的劳教人员较为常见的“病情”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伪装瘫痪。伪装上肢瘫者常选择非经常运作的一侧上肢发生病变,甚至用绳子捆缚肩部,再用凉水冲,或故意用身体压迫一侧上肢使血运受阻,制造肌肉萎缩。伪装下肢瘫者常表现为不能站立行走,不是拄双拐或单拐,就是让他人背着走。伪装单瘫者常用力绷着一条腿,借单拐力量用脚尖踮着走,或者全脚掌拖地拄单拐拉着走,检查时偶见由于长期不运作所致的肌肉萎缩。二是伪装知觉障碍。较常见的有装盲、装聋、伪装肌体及躯体的感觉过敏、迟钝或无感觉等异常现象。三是伪装昏迷。伪装者依靠自己的毅力或技巧以假乱真,故意装扮无反应状态,如木僵状、睡眠状、昏迷状等,对声音、光线、疼痛以及其他刺激的反应均消失。四是伪装血痰。常见的伪装方法是把牙龈搞破使之出血,然后把血混在痰内。我所一大队江安籍劳教人员姚某某,就曾发生过企图以此骗取所外就医的作法。因而,遇到劳教人员声称血痰时,务必要详细检查口腔。对提供血痰的劳教人员,除全面衡量其病情外,应令其当着医护人员咳嗽后再验。五是伪装血尿。装病者常自诉尿中有血,但对泌尿系统的其他应有病症则很少陈述。我们曾发现一名泸县籍劳教人员在衣襟角上暗藏一枚缝衣针,排尿取样时刺破自己身体,挤出血液掺入尿中的事例,所以令其尿检取样时,须从正面观察。六是伪装厌食。装病者有意拒绝进食,或每天只进少量食物,使身体明显消瘦,“病情”显著。七是伪装呕吐。一种是有意识地训练进食后产生呕吐的本领。如进食后用手指深抠咽部,促其产生反射性呕吐,久而久之,就会进食即呕吐。另一种是借助口腔内的异物刺激而呕吐。即在牙齿上栓一条线,线的一头挂一棉球或布条类物品,距离刚好在咽部,需要吐时,舌头搅动线条,咽部受到刺激可立即引起呕吐。这类“病人”想什么时候吐就什么时候吐,尤其是当着医护人员和管教民警的面发生呕吐。我所叙永县天星乡劳教人员熊某某就曾采用此法蒙骗干警。因此,检查这类病人,一定要认真检查口腔和牙齿。八是伪装下肢水肿。伪造下肢水肿的劳教人员,往往是用绳索在下肢的某个部位长期捆绑,使膝关节以下水肿,有时易被医务人员误诊为病理性水肿。九是制造自伤、自残、吞食异物等。有的劳教人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故意对自己的身体实施自伤、自残。例如在劳动时有意地出现外伤、烫伤、烧伤等。我们发现最多的是吞食异物如刀片、钉子、牙刷、笔头等。
三、矫治方法的思考。
对劳教人员装病的矫治,是劳教场所医务工作者和劳教民警面临的一大难题,但是,只要我们认真执行党的劳教工作方针,坚持做好艰苦细致工作,劳教人员的装病和装病现象一定会得到有效遏制。
(一)心理矫治。对装病劳教人员的矫治,主要是做好艰苦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要结合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明确装病者的思想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进行心理咨询,开展攻心教育。其次,要给装病者施以前途教育,指出经过医学专家的详细检查已经认为是装病,口头抵赖是通不过的,如再顽固下去会受到严厉处罚,促使其少走弯路。第三,要给装病者指出伪装病情对自己身体的危害。假如持续伪装病情,会给自己的生活和身体带来很多不便和痛苦,甚至会给自己的身体各脏器酿成难以救治的损害。第四,要给装病者指明改造方向,培养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自尊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坦白交待的装病者要给与出路,以稳定情绪,避免自暴自弃。另外,对装病劳教人员的心理矫治,需要通过医务人员和管教民警默契配合,相互协调,各有侧重地发挥其独特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打消装病者企图侥幸过关的装病心理,要由管教民警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医务人员的医疗工作又必须不失时机地跟上管教民警攻心战术的节奏。只有由医务人员用医疗科学的道理,提出客观证据证明装病者的“病情”实为伪装,才能驳倒装病者的诡辩。另一方面,装病劳教人员惧怕坦白了装病将受到惩罚,会在劳教人员中丢面子。对此,管教民警就应起主要作用,包括宣讲政策,必要时将坦白者调离原队,以及在劳教人员中进行教育,端正他们对装病的认识等工作。
(二)医学诊断。医治装病劳教人员的“疾病”,首先要对其采用强制性医学检测,进行病理诊断和正规治疗,如给不能进食或绝食的劳教人员以鼻饲或强制装瘫者进行功能性锻炼等方法,从医疗解剖学、生理学及临床医学等角度,认真观察和分析其症状表现和心理反应,向同室其它人员调查其“症状”出现的时间与程度,人多与人少时是否一致,白天与黑夜是否相同,是否符合所述疾病的规律,及时揭穿其因装病表现出来的与相应疾病应有体症的明显差异点,促使装病劳教人员在确凿的科学证据面前承认其装病行为。
(三)康复治疗。对于放弃装病念头的劳教人员,要积极采取措施给以康复治疗。首先,要抓紧做好思想转化及巩固工作,以表扬、鼓励为主,坚定他们改过自新的决心,避免反弹。其次,要由医务人员抓紧治疗,帮助其恢复功能,积极治疗其同时并存的真实病情,包括由于装病造成的病情,例如长期装瘫造成的下肢废用性萎缩等疾病。
劳教人员思想教育的理性思考
对劳教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是对劳教人员教育改造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教育改造劳教人员的重要手段。在劳动教养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的条件下,劳教人员思想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沿用过去单纯说教或讲大道理等方式,来达到劳教人员思想转化的目的,显然已经力不从心。日常管教工作中,基层大队干警经常反映一些劳教人员很难管;有的劳教人员甚至发展到顶撞干警的程度。这些现象的出现,迫切需要我们树立新的思想教育理念,以全新的方式方法,迎接新时期劳教人员思想教育工作的严峻挑战。
新时期劳教人员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以教育人,改造人,塑造人为目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入脑入心,以情感人。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树立尊重、理解、关心劳教人员的理念,在尊重、理解、关心上实实在在的做文章。
尊重,就是要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劳教人员的人格谈不上完美、健康、高尚,其社会地位和作用也不可能崇高,更谈不上重大。但是,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却是受我国法律所保护的。他们具有人格尊严不受侮辱、人身不受体罚和虐待,人身安全、个人合法财产受保护和不受侵犯等权利。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依法保护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就要把劳教人员当人看,这样做也是我国劳动教养机关实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相信劳教人员能够改造好的基点。现实中,劳教人员作为有七情六欲的人,他们从内心里希望人们把他们当人看待。只有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把劳教人员当人看,劳教人员才不会丧失自尊心,也就有助于提高他们接受教育的自觉性。我们在做劳教人员思想教育的工作中,要切实树立受教育的对象是劳教人员,但也是人的理念,要坚持按照劳动教养法律法规的规定,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允许劳教人员述说怨屈,对他们自己的问题进行申诉。劳教干警要注意加强自我修养,不要总以管理者自居,尽量在情感上拉近同劳教人员的距离。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还必须关注劳教人员的需要,要把耐心的思想教育同为劳教人员办实事结合起来,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才能取得思想教育工作事半功倍的成效。近年来,我所在“爱心帮教”、“结对帮教”和帮扶解困等活动中,不仅为劳教人员解决了大量的婚姻纠纷、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还避免了空洞乏味的说教和硬性灌输。让劳教人员真正感觉到,我们是在教育挽救他们,而不是把他们看成可有可无的“傻子”听众,增强了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极大的调动了劳教人员接受思想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理解,就是要理解每个劳教人员的具体环境、个性和心理。即:要多从每一个劳教人员身上找出一些可以理解的因素,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从劳教人员的角度多想想。比如,少数劳教人员身体素质特别差,经常生病,生产劳动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这种情况下,我们管理者应该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应该如何思考,能否以一颗平常心态来对待。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思想教育工作,犹如心理治疗中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以教育对象为中心,重视其人格尊严,将思想教育的过程,当作教育者为教育对象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教育者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情,促成他们的成长;教育者不是单纯以理论去影响甚至强加于他,而是提供自然、和谐良好的环境气氛,促进教育对象发生思想上的变化。思想教育工作实践也证明,在解决劳教人员的思想问题时,从理解劳教人员的感情出发,顺着劳教人员的思路谈下去,加上教育者适当的分析见解和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就极有可能达到最终解决思想问题的目的。
关心,就是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劳教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劳教人员被劳教入所,脱离家庭,离开亲人。在感情、生活等方面都渴望得到关心和理解,特别是当遇到家中发生危难或身体患病之时,更是如此。在对劳教人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教育者一定要关心劳教人员的生活,了解劳教人员的心理需求,注意劳教人员的情绪变化,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要诚心诚意地为劳教人员解决困难,努力为他们办实事。对劳教人员关心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时往往就是出自教育者口中一句带有人情味的语言,竟然可以促使劳教人员流下感动的热泪,或者还能成为劳教人员解决思想问题的转折点,这就是关心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比如,个别劳教人员入所以后,家庭发生了变故,年迈的父母无人赡养,妻子离家而去,小孩辍学。这些情况一旦反馈到劳教人员心里,劳教人员的第一个念头有可能就是要“出去”。我们的管理者如以常人之心及时做好劳教人员的思想工作,及时给以说服或安慰,积极与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帮助解决困难。这样一来,劳教人员不但不会想方设法脱逃,或许还会对我们干警感激不尽,从而下定决心痛改前非。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做好劳教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四必谈”,坚持“四必看”。即:劳教人员家庭发生变故时必谈,劳教人员受处理时必谈,劳教人员改造岗位调整时必谈,劳教人员因种种原因有不满或消极情绪时必谈;劳教人员生病时必看,劳教人员家庭发生困难时比看,劳教人员与家庭发生矛盾时必看,劳教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必看。
当然,理解,尊重,关心劳教人员是从人性的一个侧面来考虑的,切不可因之而出现“妥协执法”现象,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与理解、尊重、关心劳教人员是教育改造工作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只有两个方面一起抓,做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劳教人员的改造积极性,促进劳教场所的安全稳定,以不断提升劳教场所的教育改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