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水浒传》读后感8篇
《水浒传》这本书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以及失败的过程,揭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和统治的腐败,同时书中也塑造了一批梁山好汉的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内容也令我回味无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水浒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水浒传》读后感1
水浒传,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他描写了108位梁山好汉起义以及最后的结局。全书洋溢着一种浓浓的感情色彩,情节一波三折,富有感染力与表现力,让人爱不释手,难以忘怀。
水浒传最令我惊讶的是,他能同时处理好这么多人物的形象。无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每个人穿着衣貌,他都有或多或少的交代。还有文章内容详略得当,更有层次感。我也非常欣赏这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义气。他们杀富济贫,他的热爱百姓,反对官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能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与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到时候同学的情谊就会越来越亲密,我们的学习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也许有人说,水浒传里的起义是一种反对官场的行为,不值得提倡,但是我并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残酷黑暗的封建统治无情地压迫的农民,许多农民都揭竿起义,反对政府的统治,所以他们的反抗是有道理的,他们是为自己的人权为自己的人格独立而反抗!这不是某些人为了追求官场和利益,为了追求金钱和名誉而反抗政府,而是一种正义的,勇敢的富有勇气的反抗,这种反抗最值得提倡。
水浒传,里蕴含的精神力量,精神品质是深刻而丰富的的,我们需要认真的阅读,用心来阅读它,感受它那生动的情节,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振奋人心的精神力量,这,才是《水浒传》的精髓所在!
《水浒传》读后感2
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可以说,人民的反抗和复仇权力,在《水浒传》中得到了有力的伸张……
《水浒传》读后感3
在《水浒传》中,我既喜欢公孙胜,也喜欢方腊的猛将石宝。石宝武艺高强,惯使流星锤,一把劈风刀也神出鬼没。有一次,他和天空星急先锋索超相持,两个更不打话,斗了二十回合,不分胜负,突然,石宝用流星锤打将来,索超措手不及被打死于马下。邓飞大怒,挥舞铁链来战,石宝和邓飞过招十合,邓飞力怯,被劈死于马下。还有一次,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四将敌石宝,石宝不战,李逵刚休息,石宝就冲上来,挥起劈风刀将鲍旭斩为两段。瞧!石宝武艺多高强,我多想拜他为师呀!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一直以“忠义”两字为主,忠的代表是宋江、卢俊义,义的是代表是李逵、鲁智深。宋江以忠义而深受梁山好汉的拥护,我却认为这是愚忠,---说过,宋江被招安后,成了朝廷镇压农民起义的工具,成了一把夜壶,人要用就用,用不着,谁都说脏。宋江真不该投奔朝廷,最后落得可悲的下场,使梁山兄弟也受到连累。看着梁山好汉一个个倒下,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
读了《水浒传》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读后感4
喜欢鲁智深,武松,华龙,林冲,顾大嫂,扈三娘,沅小七,百里浪条,吴用,青面兽杨志等等。
我喜欢燕青,也喜欢李师师李逵刚开始不喜欢的,后面觉得也是条汉子,还是个孝子,人物很典型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有一点,我很不满意就是宋江,宋江放走高俅一事我并不是说宋江为兄弟们谋出人,朝廷招安不好,他也是个忠义之士,也知道很兄弟们肝胆相照可是他不该!!不该!!那次不该放走高俅,放走高俅,我最恨的就是这个,明知是奸臣小人还放虎归山,还害死了林冲,那个恨呀,杀了高俅林冲不是这个死法,想杀杀不了我真想像智深把马都打死打翻还导致最后的重英雄屡步为坚,宋江华荣之死这点真够败的。
读完这本书,我也对中国的古代历史文化有了一些了解,同时也让我从书中认识了许多的历史人物,明白了一些道理。他们说,戏就是要这样演的,不然后面就没故事了可我还是难受,就是不想这样,不想这样就好了。
《水浒传》读后感5
十几年前曾阅《水浒传》小说,记得那时正上初中,当时并没有看得太过明白,到现在又已忘记大半,只留大概于心。那部轰动一时的大型电视剧并没有完整的看过,近日无事,逐将其观之,感慨颇多。想梁山一百零单
八将,个个英雄了得确落得如此下场,究其为何?
且听我糊言乱语一番。是生命就会怕死!
是生命就会怕死,就会想尽办法活着,即使英雄之生命也不能免俗,且看梁山好汉个个英雄了得,自然也会怕死,豹子头林冲怕死,押送途中恳求留其性命;行者武松怕死,杖打一百杀威棒时虽忍着没有叫出声来,但最
后仍怕自己性命难保,恳求留下性命;及时雨宋江公明更是怕死,乃一书生更是挨不住那杖打,索性求饶承认了其装疯卖傻。因此,生命怕死乃天生之本性,除非生来就是死的,那肯定是不怕死的,而应是怕活了!被后人尊
称为英雄的梁山好汉尚且如此,我等凡夫俗子更是如此了;也因此,英雄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逼的,而是做了某件事后被人尊称的,英雄可以是任何形像的,高矮胖瘦、男女老幼皆可,并无伤大雅,只要做了为国为民的事,自然可以以英雄谓之。
宋江如何受拥戴?
#532258《水浒传》读后感6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 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 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 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也可以理解为正义. 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 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 不,并不是这样,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 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 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 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 我们中华民族,更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 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 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548505《水浒传》读后感7
《水浒传》中所描绘的108位英雄好汉,虽说是曾经盛极一时,可由于他们分别来自各种不同的阶层,彼此上梁山的目的和动机也各有不同,加上梁山的老大宋江希望能凭借梁山这股力量,作为和朝廷讨价还价的资本,以实现自己“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人生追求。尽管梁山也有少许如李逵、阮氏三雄这样的贫苦农民出身的好汉,反对“招安”,希望能够有朝一日改朝换代,可由于没有掌握主要的领导权,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被朝廷“招安”利用,最后落个“兔死狗烹”的悲剧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宋江率梁山众好汉接受朝廷的招安后,为了表达对统治者的忠心,竟然充当了镇压另一支农民武装——方腊农民起义军的急先锋,几经鏖战,可叹那一百零八位好汉,只余下27人随他班师回朝。即使这样,满以为从此可以论功行赏,向朝廷乞讨到个一官半职的宋江,尽管如愿得到了皇帝赏赐的官位,由于当权者担心他们“贼心不死”,有朝一日还会再度造反,以赏赐御酒为名,将他和吴用等主要头领毒杀。即使像卢俊仪这种地主豪绅出身的头领也不放过,也以赏赐“御膳”为名暗下水银以其中,使他因水银中毒而“溺水身亡”。
尽管本书的作者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来写这本小说的。小说对宋江的招安,极尽美化渲染,对宋朝的主要当权者一力庇护,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蔡京、童贯、高俅、杨戬这“四大奸臣”。我们从小说的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到封建统治的腐败和罪恶。试想,如果没有皇帝的默许并充当这“四大奸臣”的后台,这四大奸臣何以能如此横行?我觉得,要想不再被“逼上梁山”,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招安”显然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推翻那种腐朽的统治制度才是农民起义的唯一出路。
《水浒传》读后感8
今天我把校信通发的两本《水浒传(上)(下)》看了上,觉得《水浒传》中的真英雄还是武松。
虽然武松在梁山泊中只排名11位,远远不及卢俊义与林冲。但是武松的那种气概是卢俊义与林冲远远没有的。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堪称“万人敌”,可到了最后在刺配沧州充军的时候,受尽董超薛霸的折磨,当时的英雄气刹那间荡然无存,这也就是林冲一身神勇功夫却排在了第六名,竟排在关胜之后!显然,是有些深沉无武将色彩,性格像一文人。
再说卢俊义。卢俊义虽然是梁山泊拔尖的人物排在第二,可是入山之前一面被梁山泊无用紧紧相逼,一面家里又一发不可收拾,在进退两难之时,还是被朝廷早先一步抓住。很巧,又是董超与薛霸两个“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人护送,这时的卢俊义可不像昔日里威风凛凛了,反倒虎落平阳被犬欺,还需燕青多加相救,要不然这个威风于一时的员外就命丧黄泉了······
武松就不一样了,梁山泊中,全部都是一些“犯罪分子”,都是经过刺配到___,单单武松就不一样,偏搞“特殊化”把护送的两个公人指挥来,指挥去不受任何侮辱。并且,十分敢于反抗,两次犯罪解押,一次“畏罪潜逃”,并杀了不少人。可他依然处之泰然,他不是真英雄谁是?若不是武功还不算太高强,智谋也有些欠缺,怎会排在11名?
我个人认为,梁山泊中武松才算是真英雄!
小学生《水浒传》读后感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