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文档下载 >心得体会 >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主题征文【十篇】

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主题征文【十篇】

野仄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更多抗美援朝方面的相关内容推荐↓↓↓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心得体会

2021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范文5篇

最新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范文5篇

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作文大全五篇


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征文1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脱胎于旧中国所起的在巨大裂变后的强大稳固作用,它对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自强之路,它对萎靡已久颓败已久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强烈提振,都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所铭记所感念。

发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伟大抗美援朝战争几乎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同龄,转眼间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风雨历程了。关于这场几乎决定着新生人民共和国未来前途与命运的伟大战争,说是论非的争议至今尤未停止。

尤其改开以来,众多针对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中共历史的非议诋毁及肆意歪曲辱骂言论与著述,连篇累牍,大行其道,甚嚣尘上,其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几乎盖压乃至推翻了建国以来曾以党和国家名义早已做出的定论。直把我们的国家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把这个国家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及无数英烈,把这个国家奉行的社会制度以及它在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曾经做出过的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大历史性贡献,都辱骂诋毁歪曲得一无是处,面目全非。更有甚者,不少被开国领袖在世时就屡屡担忧过的在自己那代人去世以后有可能出现的种.种蜕变现象不仅出现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很严重的出现了。不少希望完全改变新中国社会制度本质的西化急先锋们,干脆直接或间接的声言当下的中国不如立马彻底抛弃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取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直截了当地把中国纳入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体系之中。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曾痛打了美国人的抗美援朝战争便首当其冲地被那些亲美傍美或者干脆就是美奴美贼的不少所谓民主斗士们棒杀得无功尽过。一些人因此污蔑人民领袖毛泽东是好战分子,一生只惯于并善于搞武力斗争。他们的根据何来?最早就是他们篡改了领袖年轻时曾经表述过的一段话,把其中“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中的“奋”字一概抹掉,留下后来他们用以证明人民领袖好斗的那些完全变味了的“斗”字性话语。

污蔑抗美援朝战争者中,有敌对分子,也有思想糊涂者。他们的理由也是不一而足的:有的说那是中国多管闲事,人家美国人打的是北朝鲜,没有直接来打中国,我们出兵朝鲜完全是多此一举;有的说新中国刚建立,百废待兴,自己的事儿千头万绪亟待解决,却丢下不管去管别人的事儿,纯属轻重不分;有的说,美国综合实力世界第一,你中国一穷二白,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具备与之对抗的条件,虽然后来侥幸取胜,也完全属于自不量力行为;有的说,美国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世界最先进文明的代表,新中国实行亲近苏联的一边倒政策本身就是失误。不仅如此,还受苏联怂恿主动与美国对抗,失去了与美联合强大自身的历史机遇;有的说,由于出兵朝鲜,错失了解放台湾的机会,致使今天台湾仍孤悬海外,时刻都有独立的危险。

种.种说辞,花样百出,不一而足。咋一看,他们似乎说的确实不无道理,可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认识让人在嗟叹愤慨之余,又难免为他们感到莫大的惋惜甚至可怜可悲。

不立高峰者,难以看到天地之辽阔;寄身井底者,怎能知宇宙之浩瀚。你的舞台有多大,你就能施展出多大多美的舞姿;你的智慧有多大,你才能参透出多少人世的奥秘。自古以来,以腐儒之见误国误民者大有人在,以非分之念诅咒正义行为者也不乏其人;而能坚守正义,智慧超越万人之上,准确把握现实与未来者却凤毛麟角。可悲的是,不少人明明自己是井底之蛙却了无所感,反觉自己目之所及的巴掌大蓝天就是宇宙世界;明明自己是浅薄阴鸷之人,却妄自尊大,倒行逆施,把只知吃喝拉撒的凡俗见解和拉历史倒车的丑行看作是能勘破人生奥秘的煌煌高论和主宰历史的光明之举。

出兵朝鲜,直接对决美国,作为新中国缔造者的毛泽东及当时的中共高层领导人考虑得比当时以至以后所有人都要多得多,都要详尽完备得多。出兵朝鲜,孰优孰劣,可行不可行,有必要没必要,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不知为此耗费了多少心思。毛泽东那样一个一心要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完全复兴的历史巨人,他的非凡智慧能力威望在他同时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无以伦比,即便放在全世界所有一流政治家中也罕有匹敌者。他历尽艰辛和他的战友们一手缔造的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要说国外之事无暇顾及,单是国内的诸多麻头事情就牵扯着他太多的身心。那时候,大西南尚未解放,已经解放了的广大地区政权建立未稳且匪患十分严重,全面的土地改革运动刚刚开始艰难实行,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正在规划并要艰难地付诸实施,与苏联建立的友好互助关系以及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各种援助还需要付出努力逐一去落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全方位封锁围堵,新政权建立之后的巩固工作尚需下大力气,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及觉悟的转变、适应、巩固与提高工作还需要进一步付诸心血。立国之初的各种问题千头万绪,无一不是亟待解决。出兵朝鲜与美国对阵,但凡当时有一点可以化解的可能,不要说才智过人的毛泽东会尽力为之,就是凡凡如我辈思虑浅陋之人,也会避开这块谁都知道的难啃骨头,先做好自己急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再去顾及域外的人和事。

领袖人物的不可替代作用以及每遇事后很快表现出的临机决断能力往往是常人难以预料更难以企及的。毛泽东的目光从来就不会停留于偏狭一域或短暂一时,他总是站在历史与时代的制高点上,纵览四方风云,透视过去未来,心中激荡着的既有对身边泛起着的琐屑细事的密切关注与快速处置,更有对五湖四海之中滚动着的风云波涛在宏观大局上的准确判断与精准把握。

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在是否出兵朝鲜的日子里,毛泽东废寝忘食,日理万机。他每天除了长时间独自思考之外,就是频繁与党内高层及民主人士的频繁接触,既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又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还不时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最大限度地统一认识,最大可能地达成共识。一旦出兵朝鲜的决策一定,毛泽东这才如释重负,立刻收拢一个阶段以来高密度的劳累与疲倦,倒头便睡,酣然入梦。

毛泽东在新中国立国未稳之时何以要出兵朝鲜?几十年来有关出兵动因的种.种探析著述文章可谓汗牛充栋。笔者两年前曾写了一篇关于抗美援朝战争意义探析的文章,这里不揣浅薄,再次就出兵的原因谈一谈一管之见,以此表达对这场伟大战争的纪念之意。

一是出兵朝鲜是新中国与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国际义务。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近百年来,朝鲜民族和中华民族一样备受西方列强尤其是东方近邻日本军国主义的长期践踏蹂躏与疯狂掠夺。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朝鲜爱国志士曾活跃在我国东北的林海雪原里,与中国人民一道抗击日本军国主义。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就是其中出色的一员。二战结束后,信仰共产主义的金日成在朝鲜北部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和新中国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邻居、兄弟、战友加同志。朝鲜遭遇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联手侵略,其势难敌,作为同志加兄弟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于相同的政治理想与社会制度,理当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

以毛泽东绝对超一流的战略眼光与阔大胸襟气度,从来都不可能也不会只在自己的利益圈子里做小文章。在朝鲜势处危境向中国政府寻求援助之时,他几乎没有经过过多考虑就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毅然决然决定出兵朝鲜。这既是他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领袖所具有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本能体现,也是他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新生的主要领导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二是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兵朝鲜不仅必要,更是必需的。唇亡齿寒的道理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朝鲜是我们亲密邻邦,朝鲜一旦兵败落于美帝之手,那新中国就会首腹直接对敌。败退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全面依靠美国,时刻都在做着一旦国际局势有变伺机反攻大陆的迷梦。台湾处于新中国东南海岸线的腹部位置,而东北在中国地图上类似雄鸡的鸡首部位。一旦美国吞并朝鲜,新中国便会在两个要害地位与美国直接对峙,这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对我们都是极为不利的。毛泽东毅然决定出兵朝鲜,这样的事情也必在他的考虑范畴。

三是为了确保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战略地位举足轻重的东北必须要打造成绝对的平安和平之地,占新中国重工业大半壁河山的东北无论如何也不能置于美国人森严的壁垒之下,时刻遭受它的干扰与威胁。美国从抗战时期就一直扶植蒋介石政权,直到抗战结束,蒋介石撕毁国共和平协议全面发动内战开始,它的所谓政府及军队几乎全部是美式装备,美国人全力支持他打内战彻底消灭共产党。可惜的是,老蒋及其统治下的政府与军队皆是扶不起的阿斗,仅仅三年时间就被实力装备远逊于他的人民解放军打败。这结局不仅令美国人对蒋介石失望至极,也使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恨之入骨。一旦蒋介石政权困守在台湾孤岛上苟延残喘,美国第七舰队就横行在台湾海峡之间,给予蒋介石以最大的安慰与辅助,试图把台湾打造成它对抗新中国的桥头堡和不沉航母。因此,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蒋残余政权的存在,时刻威胁着大陆上新生的人民政权。刚到台湾的蒋介石残余势力,在美国的怂恿支持下,利用它实力尚存的优势制空制海权,频繁骚然东南沿海人民的正常生活与建设。不断对沿海一带的城市工厂及大量民用设施实施轰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美国人悍然出兵朝鲜的真实目的,实在是项庄舞剑,路人皆知之事,它意在中国。毛泽东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间,中国出兵的目的简单直白,那就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只要朝鲜人民政权屹立不倒,中国的东北就安然无恙;一旦朝鲜落入美帝及其代理人之手,中国的东北就甭想有安生日子。从永久的战略角度看,保住朝鲜就等于保住了中国东北,也就保住了新中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重工业,其战略意义与现实意义实在难以估量。

四是美国人不仅把战火燃烧在朝鲜的土地上,还把战火挑衅性地燃烧在中国的土地上。志愿军进驻朝鲜之前,美军飞机就不时越过鸭绿江,对我丹东地区进行轰炸,炸死炸伤我边防地区军民多人,毁坏我民众房舍财产无数。既然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就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那面对美国的公然挑衅行为,就不能置之不理。出兵朝鲜,也是新生人民共和国兑现立国誓言的最直接行动。的确,出兵朝鲜,不仅出乎许多国人的预料,也大大出乎国际社会的预料。其产生的地震波足可以令当时世界上最自以为是的政治家预言家们感到震惊与惭愧。谁都知道,当美国人大举进攻朝鲜之时,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和人民军队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曾连续不断发出声明,警告美国人美绝不能越过三八线,否则新中国决不能坐视不理。可美国人才不信也不理你的说法呢。在他们的意识里顽固地认为,给你新中国一百个胆你也不敢对抗美国。不仅如此,美国侵朝战争开始阶段,它不仅把新中国的一再警告当做耳旁风,还反过来借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之口警告中国说,美国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这话语明显带着十足的霸道和蔑视之气。因为美国国内也不止一次就中国是否出兵朝鲜问题做过反复推理论证,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新中国没有任何资格与能力更没有任何胆量出兵朝鲜,与它这个世界绝对老大直面抗衡。于是就在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狂妄叫嚣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时候,新中国就是出他们意料地出兵了。不仅出兵了,而且一旦出手,虽然装备条件极端落后,但很快就把美国操纵的所谓联合国军赶过了三八线。新中国的果敢作为与非凡气势,不仅让美国人很快回过神来对新中国刮目相看,更令全世界许多根本就看不起新中国的美国的西方盟友们对毛泽东及其领导下的新中国也投来异样惊叹的目光。这不由得使人想到十几年后的越 战,当美国军队即将越过北纬十七度线时,中国总理周恩来立刻发出声明,如果美国军机胆敢跨越北纬十七度这条红线,中国军队就会赴越参战。领教过新中国言行一致作风的美军再没了当年的傲慢与懈怠,在新中国发出声明之后迅速警告自己的飞行员绝对不可跨越中共规定的雷池半步。据说,他们还在自己的飞机上配置了一旦接近北纬十七度线的自动报警器。一个日本政治战略家曾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对一名中国战略学者说,你们的毛泽东伟人当年说中国人民从自站立起来了的时候,我们都认为那不过是一句自我安慰鼓劲的大话,而你们一旦出兵朝鲜并且把美国人赶过三八线,迫使它不得不坐下来进行停战谈判的时候,我们才感到你们是真的站立起来了。由此可见,抗美援朝所产生的政治影响不仅对刚刚获取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是无比巨大的,就是对新中国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都是无比巨大与深远的。

五是毛泽东以穿透历史与未来的战略眼光,敏锐洞察到美国人自新中国一建立就立下了不死的亡我之心,绞杀新中国必是它规划的长期战略。面对这样的局面,一味躲避退让甚至被动防御,只能使其更加肆无忌惮地加快绞杀步伐。对于长期以来与任何敌人进行较量,其斗争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程度的毛泽东来说,岂能听之任之坐以待毙?他深知,与其将自己陷于战略上的被动态势,不如挺起腰身直面迎击,以战斗的姿态与之较量,以换取战略上的主动和新生共和国的长治久安。后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毛泽东决策的无比英明与伟大,入侵朝鲜仅仅是美国绞杀新中国的开始,时至今日,它的这一战略意图也没有丝毫改变。后来的历史证明,在朝鲜吃了败仗的美国并没有停止它围剿新中国的步伐。

上世纪七十年代,它又把战争触角转移到中国南部紧邻的印度支那诸国,尤其是疆域长线型濒临南海的越南。面对美国的侵略行为,毛泽东同样旗帜鲜明地向全世界表明了新中国坚决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强硬态度与坚定立场,义正词严地谴责美国人的侵略暴行,义无反顾地支持印度支那各国人民的反美战争。虽然中国在越 战期间没有公开派兵参战,但却公开发表声明称中国是越南人民反美斗争可靠的战略后方。中国连续派出大批具有长期作战经验的军事顾问和一定数量的军队秘密进入越南,实地指导并参与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那时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勒紧腰带,克服重重困难,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并在中越边境开辟专门军事训练基地,为越南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作战人才,还源源不断向他们资助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及军需物资。可以说,没有中国人民坚定无私的大力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是难以获取最后胜利的。当然,作为国际共运领袖和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对印度支那国家人民的支持,不仅是出于他一贯坚持的国际道义和责任义务,内中更包含着他为新中国构筑长期稳固的和平建设环境的长远战略考量。不可一世的美国人,自立国以来发动或直接参与的诸多战争中,只有在与中国的两次直接与间接较量中陷入难以自拔之地,甚至干脆说就是以失败而告终。惨痛的教训促使它自越 战以后彻底改变了武力围堵新中国瓦解新中国的战略图谋,继而改为后来长期采用的和平演变策略。此战略在前苏联取得全面胜利,在改开后的中国似乎也大见成效。如今经美国扶植后渗透在中国国家内部的无数内奸内贼有谁能甄别得清辨别得明呢?如此局面对我们这个在毛泽东时代就已经具有回击此类演变招数经验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可悲可痛也很可怕的事情。说起对美国这个帝国主义国家本质的真正认识与完美斗争策略,至今为止的世界上实在难以找出第二个可与毛泽东相提并论者。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已经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永驻史册,不管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还会多少围绕着它伟大意义发出的鸦鸣蝉噪,也不管它在民族之舟奔入东海的险峻高峰间还会有多少围绕它伟大意义动辄以猿猴啼哭般的哀鸣聒耳,它对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它对新中国脱胎于旧中国所起的在巨大裂变后的强大稳固作用,它对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自强之路,它对萎靡已久颓败已久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强烈提振,都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所铭记所感念。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万岁!

伟大的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万岁!

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征文2

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战争。美国侵略朝鲜,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的抗美援朝是为伸张正义、保家卫国。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支持;英明领袖毛泽东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彭德怀司令员及前线指战员有勇有谋、同仇敌忾;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士气高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力支持是胜利的保证。

但说到底,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对落后的社会制度的胜利,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胜利。

若中国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或仍是旧中国那样的社会制度,中国打不过美国,也不敢对抗美国。在那样的情况下,抗美援朝战争由蒋介石领导肯定不行,换成毛主席领导也同样不行。总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中国在英明领袖毛主席领导下取得的胜利。况且,抗美援朝战争也是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较量,结果是社会主义阵营战胜了胜资本主义阵营。

若把毛泽东和志愿军比作安泰,社会主义中国就是土地,社会主义制度组织动员起来的中国人民就是土地。离开了土地,安泰就战胜不了敌人。

刚成立一年的新中国,接手的是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家底,还处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贫穷落后状态。美国是世界最富最强的国家,美国的同伙也多是西方富国强国。若社会制度相同,穷国弱国不可能战胜富国强国。

战争的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人民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全力以赴,捐款捐物,努力工作,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使这场战争物资越打越多,兵源越打越多。举国体制,万众一心,是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从哲学上讲,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辩证唯物主义战胜了机械唯物主义,是唯物论战胜了唯心论。我方统帅毛主席及前线指战员,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指导战争,比如: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观点;钢多气少、钢少气多,气盛战胜钢多的观点;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观点;真老虎、纸老虎的观点;从弱点打起,强点也会变为弱点的观点;美军有“一长三短”,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弱点,跟着你,最后打败你的观点等,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在战争中的应用,对赢得战争作用极大。而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却用片面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观点看待武器装备的优势,认为武器装备好就能打胜仗;认为物质条件好就代表有“实力”,战场上用“实力说话”就够了,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陷入了“唯实力论”的思维误区;再一个就是认为自己强大就可以无视正义,无视人心向背对战争胜负的作用,因而对战争的失败感到不可思议。比如:志愿军穿插迂回、分割包围,美军认为这是耍诡计;志愿军近战夜战,美军说这是地下冒出的魔怪用手榴弹、冲锋枪打我们。美军不知所措、被动挨打,与哲学观念的错误不无关系。

志愿军入朝之后,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尊重朝鲜人民,爱护朝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与朝鲜人民密切协同、休戚与共,在战争中用鲜血凝成了伟大友谊,得到了社会主义朝鲜的举国支持。

抗美援朝战争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伟大壮举,得到了社会主义苏联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得到了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支持,这也是这场战争能胜利的重要原因。

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征文3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各种轻重武器的呼啸声、爆炸声划过黑暗,刺耳的军号声短促刺耳,回响在寒冷的夜空中。”这不是文学描述,而是美国陆军军史中,朝鲜战争美军亲历者关于志愿军夜战进攻的纪实回忆。短短的文字,再现了71年前志愿军夜战战术的威力。

扬长避短的战场逆袭术。战争史上,暗夜是军事行动最好的掩护之一,夜间作战历来是弱小一方战胜强敌的重要战法。人民军队从红军时代起,就高度重视利用暗夜掩护偷袭、突袭敌人,积累了丰富夜战经验。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我军夜战战术战法已炉火纯青。面对掌握制空权和具有强大火力、机动力的美军,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邓华在战前动员时就曾强调,美军适合远距离作战,可以发挥其火力优势,而我们一定要在近距离内解决战斗,让美军的坦克大炮发挥不出威力。

1950年11月1日晚,中美两国军队的第一次交战——云山战斗打响。志愿军充分发扬我军夜战经验,利用夜暗大胆进攻、快速分割、迅猛突击,很快就与美军形成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胶着态势。一向奉行“唯武器论”的美军,在黑暗中产生了被对手击中软肋的感觉。飞机在夜间不能出动,炮兵不敢乱开火,火力、机动力无法发挥作用。美军只能依靠轻武器抵抗,被拉到轻步兵对抗的同一起跑线上。志愿军充分发挥夜战特长,一举歼灭美骑兵第1师8团大部、南朝鲜军第1师12团一部,毙敌2000余人,实现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开门红”。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作战理论入门》一书,称赞云山战斗为模范战例,高度评价志愿军战术应用得当,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包围孤立美军,并积极勇敢地实施夜战、白刃战,取得圆满胜利。

美第8军军长泰勒战后评论中国军队称,“他们很会运用战术,以减低我们的火力优势,其方法是在黑暗中接近我们的阵地,然后和我们紧缠在一起,使我们无法要求炮兵射击和空中攻击,否则就有同归于尽的危险”。

志愿军战后总结经验时指出,只要我军和美军接近,他们的飞机大炮就不敢再用,越接近敌人,自己就越安全。

隐蔽接敌的战术突然性。据志愿军统计,1个营夜间进攻美军阵地,伤30人,但白天和美军对峙,在空中火力和地面炮火下伤亡高达300人。可以说,暗夜已成为我军最好掩护。纵观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是在夜间完成的。从云山战斗开始,到志愿军夜渡临津江、跨过“三八线”,志愿军5次战役都是在夜间发起的。上甘岭战役的胜负,也是在夜间决定的。抗美援朝收官之战金城战役,同样是在夜间打响。

夜战中,我军攻其不备、隐蔽接敌,敌人经常到最后一刻才发觉,被打得措手不及。以云山战斗为例,我军利用暗夜掩护,先打南朝鲜军,待美军火力暴露后,突然猛攻美军所盘踞的高地。尽管美骑兵第1师号称是美国国父华盛顿建立的精锐部队,战斗经验丰富,但面对志愿军的迅猛攻势,该师8团3营营长米利金还是被打得晕头转向,盲目指挥重机枪手“哪里有喇叭声就往哪里打”。该营被我军全歼,番号也被美军撤销。类似场景,在朝鲜半岛的月夜下一再上演。雪马里歼灭英军“皇家陆军双徽营”、新兴里歼灭“北极熊团”、奇袭白虎团……一支支敌精锐部队,成为我军夜战的刀下鬼。

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部队很有效地隐蔽了自己的运动。他们大都采取夜间徒步运动的方式;在昼间,则避开公路,有时在森林中烧火制造烟幕来对付空中侦察。中国人没有留下一点部队运动的痕迹。美军整个部队甚至较低级的军人都对中国人的威胁掉以轻心”。

勇猛无畏的攻击杀伤力。为赢得最大夜战战果,志愿军在夜战中拿出最勇猛的战斗精神,实现最高作战效率。我军大多数战役战斗,一般都在黄昏或拂晓发起,这时的敌人或警惕性最低,或疲劳度最大。一旦战斗打响,志愿军将士便一往无前、勇猛冲锋,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以优势兵力在夜间突破敌人防御,楔入到敌纵深断其退路,动摇其布势,快速完成分割包围、各个歼敌。一些美军士兵往往在睡袋里就送了命,勉强爬起来的也是举枪乱打。

美国战史中这样描述志愿军夜战进攻,“中国士兵信手射击,投手榴弹、往车上放炸药包、焚烧汽车。营部地域顿时陷入混乱,到处都在战斗”。志愿军的勇猛进攻,甚至让一些美军出现幻觉。美军中尉希尔回忆志愿军夜间进攻时描述,“当时我好像是在做梦,听到一阵军号声和马蹄奔驰声。接着一群模糊不清的人影好像从天而降,并马上向他们所发现的任何人射击和拼刺”,而当时并未有骑兵部队入朝。

志愿军在实战中摸索完善的一整套夜间运动进攻作战原则,给敌人造成重大杀伤。对志愿军夜战毫无办法的美军只得承认,“月亮是中国人的”。

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征文4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才意识到他们失去了在中国的巨大利益。朝鲜战争实际上就是美国人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想通过后门重新进入中国。如果不是志愿军阻挡了麦克阿瑟的势头,如果让美军如入无人之境那样的到达中国边境,那美国进入中国的可能性,就只是一念之差的事。

韩东屏,美国华伦威尔逊大学政治系教授,河北大学特聘教授,南昌大学兼职教授,温州大学兼职教授

自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国人就很少谈论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以至于许多中国年轻人几乎把这段历史给忘却了。我的一个美国学生,毕业后到中国去教英文,发现中国年轻人对抗美援朝所知甚少,这让她很意外。作为一个美国人,她知道抗美援朝战争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因为从那以后,美国和西方在第三世界为所欲为的历史结束了。彭德怀在战后说的那段话,“帝国主义者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能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屈服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让许多美国人和西方人难以忘怀。

我在美国读书时,第一次听教授说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强者可以为所欲为,弱者必须忍受一切屈辱以求生存。对此,我曾感到非常惊讶。但过后细思,我感谢教授的直白,让我认识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弱者要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向强者证明他有能力捍卫他应有的一席之地。如果你没有那样的能力,就没有人把你当回事。中国的近代史不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吗?

满清皇室,为了苟安,一再向西方让步,却让西方对中国的胃口越来越大。一八四零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并赔偿八百万两白银;一八六零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向英法联军赔偿二千四百万两白银,允许他们在中国传教,并让外国人在中国享受治外法权;一四年甲午海战,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并赔偿白银近三亿两,相当于中国两年的财政收入、日本四年的财政收入;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被迫向列强赔偿本息近十亿两。

而到了民国政府,妥协求安的国民党,更是险些葬送整个中华于敌手。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不抵抗,让日本不到两个月就占了东三省,并让日军认为三个月就可以拿下全中国,并于一九三七年发动全面对华战争。二战以日本投降结束,但在日本人和西方人的眼里,中国并没有击败日本。击败日本的是美国和苏联。中国作为二战的战胜国并没有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一九四六年—一九四九中国内战期间,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政府打内战。当蒋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的时候,美国在中国的军事顾问和外交人员,就美军是否应该直接参加中国内战展开了辩论。最终美国的文职人员占了上风,美军没有直接参战。

当年斯大林劝说中共不要打过长江,并说那样就将国将不国。毛泽东曾为此生斯大林的气。现在回头看来,斯大林很可能掌握一些中共不掌握的情报。那就是如果中共过江,美国很可能会出兵干涉,以保护美国在中国的战略利益。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拒绝承认前政府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一九四三年到一九四八年期间,蒋介石跟美国签订了十几个不平等条约,允许美国在中国驻军,允许美国海军、空军无限制的在中国拍照,使用港口和机场等,美国人可以在中国居住,置产,享受与中国人一样的待遇,中国人却不可以到美国;美国财政部负责发行中国货币,制定中国的金融政策,中国教育,中国农业等,要由有两名美国人参加的五人委员会进行管理。美国人将继续在中国享受治外法权等。如果蒋介石政权没有被赶出中国,中国就会沦为美国殖民地。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才意识到他们失去了在中国的巨大利益。朝鲜战争实际上就是美国人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想通过后门重新进入中国。麦克阿瑟曾公开讲他要重写中国内战结局,要打败中国的共产主义,并威胁在朝鲜战场动用蒋军。今天还有许多中国人认为美国人并不想侵略中国,还说麦克阿瑟因为抗命最后被杜鲁门撤职。其实麦克阿瑟被杜鲁门解职,并不是因为抗命。麦克阿瑟跨过三八线,已经抗命,联合国给他的使命是把北朝鲜军队赶回三八线。他被解职是因为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了。如果不是志愿军阻挡了麦克阿瑟的势头,如果让美军如入无人之境那样的到达中国边境,那美国进入中国的可能性,就只是一念之差的事。

现在回过头来看,毛泽东当年在处于绝对弱势的情况下,在毫无获胜把握的前提下,毅然出兵朝鲜,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从这一点上看,说毛泽东的抗美援朝战争改变了历史发展的轨迹毫不为过。今天,中国政府在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年之际,在美国对中国发起史无前例的经济制裁和技术打压之际,又大谈抗美援朝战争,并给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发勋章,就是要告诉美国人,不要把中国逼急。把中国逼急了是有后果的。中国可能没有能力完全击败美国,但美国也绝不会从与中国的对抗中全身而退。这或许就是中国政府今天又大张旗鼓地纪念朝鲜战争的原因吧。不知道美国人是否认识到这一点。

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征文5

解放战争后期,美国人曾经责问蒋介石,“你有飞机,可以坐飞机指挥却为什么总打败仗?而毛泽东没有飞机,靠电报指挥,却总打胜仗?”翻开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数以百计的有关作战决策的电报就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毛泽东常常用如下语句与各战区的司令员、政委们商讨战策,“究竟如何?望斟酌电告”、“以上意见妥否望复”、“如何部署盼告”、“对该电内容哪些可以实行,哪些与情况不符不能实行,表示你们的具体意见”、“你们另有何种更有效之方法,盼告”,而这些博采众长,善于纳谏的决策方法正是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代革命家在决策过程,获得致胜主动权的科学决策方法。

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彭德怀之间的往来电报有“一尺多厚”,电报的密集程度、所涉及的战役细节程度恐怕是世界之最。它详细到某个制高点的控制,一个师级单位的调动,状如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但在毛泽东向彭德怀发出的大量电文中,通常在结尾都是“按情况酌定”、“酌办”这样的语句。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彭德怀,在战争指挥上有着充分的自主处置权,极大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收到了极大的成效。在连续取得 3次战役胜利后,部队已经十分疲惫、减员严重,要完成既定的作战任务,困难重重。于是彭德怀回国,详细向毛泽东汇报了朝鲜前线敌我情况和志愿军所面临的严重困难,说明朝鲜战争不能速胜。毛泽东认真听取汇报,及时调整方针,明确指示:“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给了彭德怀一个很大的相机处置的余地,使彭德怀感到抗美援朝战争有了一个明确而又机动的方针。而这个方针,同毛泽东在第三次战役结束不久所作的乐观估计是不同的。实践证明,这个方针的调整是英明的。

毛泽东总结抗美援朝战争时,强调“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依靠人民,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指挥员、全体作战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围绕同一个目标自觉积极地展开行动。为了实现穿插分割的目标,第38军以每小时攻击前进5公里的速度,14个小时连续作战,先后打垮南朝鲜第7师、土耳其旅、美25师、美骑1师、英29旅各一部,前进71公里,切断了敌军的退路。向南突围与向北增援之敌相隔不到1公里,在大量飞机、坦克支援下,却始终不能前进一步。这一仗,创造了步兵进攻作战速度的极限,获得“万岁军”的赞誉。有人评价说,有史以来步兵从未如此辉煌过。

以弱胜强,最根本的还是人的胜出。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评论说:“中国共军是一个幽灵,连个影子也没有。共军没有机械化部队,只好巧妙地实施徒步渗透,迂回包抄行动。敌人的行动比我们的行动意图更隐蔽。”李奇微更是把美军与志愿军作了比较:(美军)部队不愿放弃某些物质享受,害怕离开为数不多的公路,不愿在没有无线电和电话联络的条件下实施运动,此外,在同敌人作战时头脑过于简单。这支部队是这样依赖公路,不重视夺占沿途高地,不熟悉地形和难得利用地形,不愿抛开使部队伤亡惨重的汽车而代之步行,不愿深入山地、丛林到敌人的驻地去作战。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近71年,这场战争留给我们许多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回味,启发我们思考!

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征文6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一年后被迫进行的一场全局性、大规模、反侵略自卫战争。我志愿军从中朝边境鸭绿江开战,连打三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了三七线,攻占汉城,将战线向南最远推进了五百公里,最终在朝鲜中部三八线实现了停战,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目的。

总体上看,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完全的伟大胜利,具体则有以下九个方面的历史功绩。

一、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国侵略军的嚣张气焰

麦克阿瑟是“联合国军”第一任总司令,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是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美国将军。1950年10月15日,麦克阿瑟对美国总统杜鲁门自信满满地说:中国人如果出兵朝鲜,必然遭到一场残酷的杀戮,他们没有这个胆量。11月24日,麦克阿瑟乘坐飞机到朝鲜战场进行视察时信誓旦旦地向全世界宣布:他将在两周之内结束朝鲜战争。但仅仅过了不到10天,麦克阿瑟却改口向杜鲁门总统报告称:美国是“在完全新的情况下,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完全新的战争。”狂妄的美军五星上将终于承认新中国是一个完全新的军事强国。

美国人素以傲慢闻名,美军建军之后与英军、墨西哥军、西班牙军、德军、奥匈军、意军、日军都直接交过战,从来没有中途向对手主动求和停战的纪录。1951年6月30日,“联合国军”第二任总司令李奇微致函中朝联军司令部,最早提出了谈判建议,继任者克拉克又多次提出。美军肯放下身段首先向它的对手求和,这在只有__多年的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联合国军”第三任总司令克拉克留下了以下经典之句:“1952年5月,我受命为联合国军统帅,代表17个国家,在韩国抵抗______侵略。15个月以后,我签订了一项停战协定,这项协定暂时停止了……那个不幸半岛上的战争。对我来说这亦是表示我40年戎马生涯的结束。它是我军事生涯最高的一个职位,但是,它没有光荣。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和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有同感。”

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军高级将领战后撰写回忆录或总结时,都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战斗力优于德军、日军,是1776年美国建国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这也是后来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始终不敢越过中国警告的越南境内北纬17度线的根本原因所在。

美国前总统胡佛在一次演说中曾猛烈抨击杜鲁门的外交政策,并无可奈何地承认:神话已经破灭,原来我们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以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合国军”被共产党打败了,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足以击退中国人!

毛主席在接见我志愿军15军军长秦基伟同志时说:“自美国1776年独立以后,打了8次大的战争,其中有3次发生在20世纪,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几次战争中,都是自己占便宜,朝鲜战争是美军在世界上第一次打败仗。”

二、抗美援朝战争挽救了朝鲜党、国家和人民军的严重危局

1950年10月1日,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北进,“联合国军”也在做越过三八线的准备。同一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和外务相朴宪永联名致信毛泽东,向中国发出了出兵支援的请求:“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要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在美国侵略军向北进犯至中朝边境鸭绿江的严重危急情况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主席于1950年10月8日下达了出兵命令:”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中朝两国军队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迫使美军于1953年7月27日签订了停战协定,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击毁和缴获飞机4268架、坦克1492辆、装甲车92辆、汽车7949辆,缴获(不含击毁)各种炮4037门。

毛主席在战后说,抗美援朝战争“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企图侵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进而侵人中国大陆的狂妄计划”。

三、抗美援朝战争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安全保障

毛主席1950年10月27日在与周世钊谈到抗美援朝时说:“现在美帝的侵略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若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进行,还获得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对我国的经济援助,这为我国恢复国民经济、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中国换得了__年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赢来了和平发展难得的国际条件,使得中华民族以威武的雄姿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四、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强大威力

美国人在战后想不通为什么会败给了______中国的志愿军:论参战部队的武器装备,”中共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与“联合国军”世界一流的美国武器装备相比差距巨大;论参战官兵的物质待遇,“中共志愿军”是一支穷人的队伍,而“联合国军”官兵的薪酬物质待遇那可是相当的高;论可资利用的国际资源,美国掌握着联合国的主导大权,而新中国在联合国还没有合法的席位,政治上美国占据主动地位。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却不能在朝鲜战场上最终战胜对手,这是令一些美国政要恼怒不已、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新中国刚刚成立就敢于出兵朝鲜,与世界霸主的美国及其领导的实际上由23个国家组成的国际军事联盟作战并能最终战而胜之,这在全世界面前极大地振奋了中国的军威。当时不论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朋友,都不能不对新中国刮目相看。朝鲜战争期间担任过美国国防部长的陆军五星上将马歇尔说:“美国并不像世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强国”。美国军事首脑从此不得不将新中国视为一个平等的对手。

毛主席曾从哲学的角度论证过纸老虎和钢老虎的关系:“他们也是一个铁老虎,钢老虎。他们凭着钢铁多,凭装备优势,貌似强大,内里空虚。钢铁多,气不足。我们凭指战员的智慧和勇敢,凭正义,凭一股气,一鼓作气打败他们。战争规律,从来如此,劣势装备可以战胜优势装备。”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以弱胜强、扬眉吐气的对外反侵略战争。

五、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我军现代化的整体作战能力

我军第一次出国作战,而且是与以美军为主力、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作战,这对我军来说是全新的课题。随着战争的进程和变化,中央军委决定对参战部队进行轮换。在整个战争期间,全国陆军共有25个军76个师总计290多万人直接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锻炼。

轮战的实施既解决了我军在朝作战部队的休整和保持充足作战力量的问题,也使我军更多的部队、指挥机关和指挥员得到了现代战争的锻炼。

1953年9月,毛主席在讲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时说:“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陆军、空军、海军,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装甲兵、铁道兵、防空兵、通信兵,还有卫生部队、后勤部队等等,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

抗美援朝战争也促使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观念发生了许多重要转变,主要是:由单一步兵作战向现代多军兵种联合协同作战的转变,由单纯地面作战向现代立体作战的转变,由主要实行运动战向既注重运动战又注重阵地战的转变,由单纯前方作战向现代前后方全面作战的转变,后勤保障由“小米加步__、仓库在前方”向组织现代后勤保障的转变,等等。这些观念的转变,对于提高我军现代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六、抗美援朝战争加快了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我志愿军入朝参战之初,武器装备与“联合国军”的差距极为悬殊。

美国开始投入到朝鲜战场上的空军和海军的飞机约1200架,地面部队每个师另编有22架炮兵校射飞机;海军各种舰艇300余艘;美国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和摩托化,共有坦克1000余辆,装甲车330余辆,各种车辆3800余辆。我志愿军既没有空军参战,也没有海军参战,地面部队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编配,每个军只临时配有100辆负责运输物资的汽车。敌有我无这是其一。

敌我双方都有的主要武器,我志愿军与美军相比,也是在数量上处于明显劣势。美国步兵部队每个师除装备坦克外,还有各种火炮959门,而志愿军每个军才编有各种火炮540门,仅相当于美军一个师的的56%。美军一个师装备各型无线通信机1400部,有线电话机1100部,而志愿军一个军才装备无线通信机69部,有线电话机375部,仅相当于美军一个师同类装备的5%和34%。敌多我少这是其二。

美军火炮新、口径大,射程远、弹药足,最大射程可达20多公里,均由汽车牵引和吉普车载运,威力大,机动性能好。而我志愿军装备的火炮几乎全部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日军和国民党军的装备,火炮陈旧、型号杂、口径小、射程近,最远能打10公里,且弹药不足,多用骡马驮载或由人工肩扛,威力小、机动性能差。敌好我差这是其三。

从1951年6月之后,入朝的我志愿军第20兵团和其他部队,都改装了苏式武器装备。从1952年夏季开始,我志愿军的陆军武器装备有了明显的加强和改善。特别是我志愿军空军在战争中迅速发展壮大,到1953年底,共发展到28个师71个团,其中歼击机18个师、轰炸机5个师又1个独立团、强击机4个师、运输机1个师另1个独立团、侦察机3个团,拥有各型飞机3000余架,形成了有各种航空兵组成的战斗力较强的空中力量。美国空军参谋长惊呼:“______中国几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七、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起点

在我志愿军打响入朝作战第一仗的次日,我们党和人民政府就在国内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参与的抗美援朝运动。

 

抗美援朝总会于1951年6月1日发出号召,动员全国人民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至1952年5月底运动结束时,全国各界群众捐款总额可购买3710架战斗机。

毛主席在讲到抗美援朝战争重要意义时说:这场战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取得了百年来中国对外战争从未有过的辉煌胜利,奠定了新中国不可阻挡地成为世界军事强国、政治大国的国际地位。这一胜利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曾说:中国人走向民族复兴,是从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开始的。

八、抗美援朝战争促使苏联归还了其在我国东北的各项权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美、苏、英三国首脑就远东问题签订《雅尔塔协定》,协定明确规定: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必须恢复,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应由苏中合办的公司经营。让世人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却由苏联接收。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看到毛泽东主席敢斗世界头号强国的英雄气概,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了优势装备的“联合国军”,看到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看到站起来的“东方雄狮”是不好欺负的,所以,在战争进行过程中和结束之后,就把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的在中国东北的所有权益,都友好地逐步交还给了中国,维护了新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九、抗美援朝战争给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增添了信心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及其领导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们坚信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发展中国家被压迫人民群众为此欢欣鼓舞,他们纷纷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从而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

从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有许多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新中国真正迈开了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坚实步伐,这也为1971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华和第三世界广大国家把新中国“抬进联合国”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总之,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党来说是夺取全国政权之后的立足之战,对我军来说是走向世界战场的立威之战,对我国来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功德无量,永彪史册。

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征文7

捧起《革命英雄故事》这本书,我感受到了革命英雄的伟大。书中有宁死不屈的李大钊,还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楷模邱少云,刑场赋诗的夏明翰,舍身堵枪口的黄继光……一个个英雄的高大形象,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介绍李大钊和邱少云的英雄故事。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又是新文化运动的猛将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影响巨大,让敌人让敌人又恨又怕,他们逮捕了李大钊。敌人先来硬的,使用酷刑,将竹签钉进他的指甲缝里,把指甲扯下来,如此的残酷的手段李大钊竟然毫不畏惧;敌人见酷刑不行,又来软的,用高官厚禄的引诱他,李大钊还是没有屈服,最后敌人竟然把他带到绞刑台上,把他杀害了。我想他的革命信念真坚定,为了革命的胜利,不被利益所诱惑,宁可牺牲自己,这种革命精神让我感动不已。

“就义从容甚,大义凛不辱,人民柴市节,浩气贯长虹。”陈毅元帅的诗句正是他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写照。

集体主义精神的楷模邱少云更是让我佩服。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一次,他和官兵潜伏在离敌人很近的高地上,敌人投下的火焰弹在邱少云的身边燃起,火烧到了他的衣服上,邱少云身边就是一个水沟,可是他一动不动。我的手指曾经被开水烫过,火辣辣的疼,又是水冲,又是抹药膏,还觉得无法忍受,他难道不怕疼?不是他不怕疼,是因为他知道,他一动就会被敌人发现,大家也会牺牲,还会影响整个作战计划。他就像一块石头一样一动不动,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啊!我仿佛看到了火光中的邱少云,他满头大汗,无比痛苦,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宁可牺牲自己,也要遵守战场的纪律。他的形象在我的眼前高大起来,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妈妈告诉我,新中国的诞生,就是无数英勇的革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现在的美好生活,也是我们一代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捧着这《革命英雄故事》,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像无数英雄那样,做一名英勇的战士,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征文8

在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朝鲜与中国“对表”是常态,无论军事行动还是政治、外交举措,中朝基本上都是强调步调一致,而朝鲜对中国的意见和决策也非常尊重。

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后,朝鲜人民军经过收拢、补充和调整,已有3个军团可以投入作战,中朝两国军队的联合作战问题,开始提上议程。

在作战指挥方面,不公开的组建了中朝军队联合司令部:中方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任副司令员;朝方由朝鲜人民军次帅朴一禹任副政治委员,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金光侠大将任副司令员,统一协调和指挥中朝军队的联合作战。

指挥体制问题解决了,但中国和朝鲜还存在“时间差”,即朝鲜的时间比中国的北京时间要快一个小时,这对联合作战显然会带来很大影响。

为此,中朝双方进行了协商。金日成的态度很明确:中朝两军联合司令部司令员是彭德怀同志,就以毛泽东同志的手表为准,作为两国军队联合作战的对表时间。

在此之后,中朝军队在历次重大军事行动中,都开始实施联合作战和协同作战,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中朝联军”。

中国与朝鲜在作战指挥上是如此,在重大战略决策和政治外交斗争中同样是如此,而朝鲜与中国“对表”,也成为很正常的事情。

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中朝军队在打下汉城后,彭德怀果断下令停止追击,结束此次战役。他的考虑是:我军连续作战,部队很疲劳,人员伤亡、弹药消耗和军需给养得不到补充,加之战线已经拉长到将近710公里,后方供应不上,因而无力再向前进攻。

更为重要的是,彭德怀看穿了新到任的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的诡计,认为对方败退并撤出汉城,是有计划地撤退,其有生力量并未遭到歼灭性打击,很可能找机会反扑,我们不能上当。

然而,对于彭德怀的决定,苏联驻朝鲜大使、朝鲜人民军总顾问拉佐瓦耶夫大将却坚决反对,朝鲜领导人也感到很不理解。

在与彭德怀会晤谈话时,拉佐瓦耶夫厉声指责彭德怀:“哪有打了胜仗却不追击敌人的?哪有这样的司令员?”他坚持要中朝军队不停顿地继续进攻,一直打到釜山,将美军赶出朝鲜。

由于双方争执不下,拉佐瓦耶夫发电报向斯大林告状,彭德怀也将这种意见分歧向国内作了汇报,毛泽东则把彭德怀的报告转给了斯大林。很快,斯大林有了答复,他在回电中说:彭德怀同志是当代的军事家,朝鲜战场的一切军事作战行动,都应听从彭德怀同志的指挥。

随即,斯大林把拉佐瓦耶夫调回国,并撤了他的职。在此情况下,朝鲜领导人也不好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意了彭德怀的决定。

时隔不久,李奇微果然如彭德怀所料,推出了他的“磁性战术”,在对中朝军队进行试探性进攻之后,由东到西发动了大规模反扑。战场实践证明,彭德怀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朝鲜在这个重要关头与中方“对表”,也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进程的发展,尤其是经历了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之后,中朝双方都意识到要把美军“赶下海”,已经不现实。况且,恢复朝鲜国土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美国和西方国家都有停火的意愿,因此中方开始考虑在朝鲜战场采取边打边谈、以谈判解决问题的方针。

1951年6月3日,金日成抵达北京同毛泽东会面,双方商定应开始谈判并寻求停战,这是朝鲜与中国“对表”的又一个重要时刻。会谈结束后,中方决定派高岗去苏联向斯大林说明情况,并听取他的意见。此时,金日成也提出,希望与高岗一同前往莫斯科,斯大林同意了这种安排。

在会见高岗和金日成时,斯大林对中朝共同做出的停战决定并不赞成,他甚至显得很激动地说:“你们现在打得很好,为什么要停战?害怕打下去的应该是美国人,不是我们。我了解美国人的心理,你们多打死一名美国兵,他们多往国内送回一具棺材,他们国内反对这场战争的压力就越大,最后要停战的一定是美国人。”

不难看出,斯大林的考虑,还是出于苏联的战略利益。因为在朝鲜半岛持续进行的战争,可以把美国的注意力拖在远东,这对以欧洲为重点的苏联自然有利。

然而,由于中朝双方通过“对表”,已经有了共识,寻求停战和以谈判解决问题的理由也很充分,斯大林很难强求中朝去改变业已做出的决定。在此情况下,斯大林做出了让步,表示如果你们一定要停战也可以,那就试一试吧。

随后,斯大林先后致电毛泽东,不仅表示赞成停战,而且强调说:“是您,毛泽东同志应该指挥谈判,我们最多可以对某些问题提出建议。我们也不能和金日成保持直接的联系,您应该同他联系。”斯大林的这一态度,等于是把朝鲜战场战与和问题的决定权,完全交给了毛泽东。

从这段历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关头和重要时刻,朝鲜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与中国“对表”,都体现出中国所发挥的主导和引导作用,而朝鲜也尽可能与中国相协调。由此在朝鲜战场上也形成了中朝双方并肩作战,同时在政治外交斗争中步调一致、统一行动的局面,这也就是后来被人们形容为“血盟”的关系。

中朝关系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这是因为中朝两国有着共同利益,并且政治上相互尊重,尤其是中国对朝鲜不搞“老子党”和“大国沙文主义”那一套,促成了中朝关系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在朝鲜战场担负着主要作战任务,对朝鲜战局发展以及其后的谈判起着主导作用,因而朝鲜与中国“对表”也是必然的事情。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迎来停战与相对和平局面,中朝关系虽然一如既往的保持着亲密状态,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朝鲜在和平建设时期,更多的依靠苏联,并且加入了“经互会”,因而相对重视发展与苏联和东欧关系,与中国“对表”的情况渐渐少了,在中苏关系恶化后,朝鲜的态度也较为暧昧。

中朝关系的这种变化,并非是朝鲜的“忘恩负义”,从一定程度上看,中国的对朝政策影响到朝鲜的选择。作为一个小国,且依然面临严重的外部威胁,朝鲜不能不另找依靠,另有所图。

其一,中国在朝鲜半岛实现停战后,没有像美国那样,仍然在韩国长期驻军,形成坚强的美韩同盟,并且对韩国提供安全保护。相比之下,中国则在1958年实现从朝鲜全部撤军,中朝之间虽然仍有互助友好条约,但这样的“同盟关系”难免显得松散。

其二,中国也没有像苏联那样,通过“华约”把东欧国家搞成自己的“卫星国”,甚至不惜出兵波兰和匈牙利,收拾那些所谓“不听话”的伙伴。中国始终尊重朝鲜的主权和尊严,也力所能及的向朝鲜提供各种援助,但中国对朝鲜并不具有“约束力”,朝鲜为了自身利益,也宁肯更多的靠拢苏联。

其三,中国在拥有核武器后,不仅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同时也并未表明向朝鲜提供“核保护”。相反,美国却宣称向韩国提供“核保护伞”,并且一度在韩国部署大量战术核武器,这就使得朝鲜不仅面临强大的常规武力威胁,而且也面临现实核威胁,这也是促使朝鲜寻求苏联的“核保护”并日后自主发展核力量的重要原因。

中国在对朝政策上采取这样的做法,自然有中国的立场和道理。中国逐步淡出中苏同盟,也不在中朝(包括中越)之间搞紧密的军事同盟关系,反映了中国既不想被别人控制,也不愿控制别人的原则立场,这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核心。中国也反对任何外国在别国驻军,中国从朝鲜撤军也是贯彻这个原则,

在所谓“核保护伞”问题上,中国对此更是反感。中国发展核武器,主要是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垄断,维护自身安全。中国既不想让别人提供这样的“保护伞”,也不会给别人打这样的“保护伞”,所以中国不可能向朝鲜提供“核保护”,对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这里顺便提及一件事情。基辛格是毛泽东的常客,他每次来中国几乎都要会见毛泽东,但有一次却遭到毛泽东的拒绝。基辛格对此感到很纳闷,后来才知道,他在此前与中方的会谈中,曾经提到过美国愿意向中国提供“核保护伞”,毛泽东知道后很生气,因而拒绝了基辛格的会见要求。

中国对朝鲜的上述做法,究竟对还是不对,也许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中国的做法没有错。拿中国与美国和苏联相比,虽然同属于大国,但彼此的历史传统、战略理念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立场,都有很大不同,因而没有可比性。中国就是中国,这个国家历来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会因为某个国家(包括朝鲜)而改变,也不会因为外部形势变化而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

尽管如此,朝鲜虽然与中国“对表”的时候少了,但中朝关系大局却并未受到大的影响。事情的逆转主要发生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此时,俄罗斯已经疏远甚至“抛弃”朝鲜,而中国也与韩国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更是得到飞速发展,朝鲜对于自身安全的忧虑则日益加深,同时对中国也产生严重的不信任,由此走上“先军”和“拥核”的道路。

中朝在发展理念上的分歧,尤其是朝鲜先后进行的核试验,使中朝关系开始出现重大裂痕,甚至多次走到低谷。中朝两国尽管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但形势比人强,朝鲜半岛每一次核危机的发生,都迫使中国不能不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且是很痛心的选择。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金正日晚年。这个时期,他重新审视中国的改革开放,理智的看待中国取得的巨大成果,并且开始认真思考中国对朝鲜的耐心劝告。那段时间,他多次来到中国,考察学习中国的经验,而此番朝鲜主动与中国“对表”,并非是中国如同当年抗美援朝战争那样,对朝鲜的局势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是中国所做的大量说服工作以及自身取得的成就,对朝鲜产生的感召力,从而让朝鲜重新认识了还是中国靠得住。

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过程因为金正日的去世和朝鲜国内的___,被人为的打断了,直到今天虽有复苏和重启的动向,但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朝鲜还会与中国重新“对表”吗?这个问题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影响到中朝关系的未来。中国并不想朝鲜成为自己的“附庸”,也无意再搞当年的“血盟”,抗美援朝战争前后朝鲜与中国频频“对表”,那是形势造成的结果,并非中国的意愿。当下,中国更乐见中朝建立和发展正常国家关系,同时对朝鲜的安全关注也不会熟视无睹。

实践证明,无论大国还是小国,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对表”,既取决于对局势的干预能力,也取决于影响和感召能力。如果说,当年朝鲜主动寻求与中国“对表”,是由于中国在朝鲜处于危难时挺身相救,并且在战场上发挥着主导作用,体现出对局势强大的干预力;那么,在今天的形势下,中国更愿意看到朝鲜能够分享中国成功的经验,中国虽然不会“约束”朝鲜,但却希望其能够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包括“朝核”问题上,能与中国彼此理解,相向而行。

西方人习惯于说,无论形势怎样变化,朝鲜的身后始终站着一个强大的中国,因而也会高看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其实,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还是把中国视为朝鲜的“近邻”更为现实。形势可以变化,近邻却无法改变,中国处理朝鲜半岛问题的原则立场,以及今后的对朝政策,都会以此作为出发点。因此,无论朝鲜是否还会与中国“对表”,中国都不会坐视朝鲜半岛生乱生战,这就是全部问题的关键所在。

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征文9

当五星红旗在操场上空冉冉升起时,你是否想起了那些曾经为国牺牲的英雄们?今天,我读了《邱少云的故事》。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给了我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抗美援朝时,为了消灭敌军,我志愿军潜伏在一条山沟,忽然敌军发觉自己的前沿阵地不安全,便投来几颗燃烧弹,邱少云的身上着火了!可是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发出一声呻吟,到了最后,手还紧紧地扎在了那泥泞的泥土里。

故事中,一个个细节使我感动。当邱少云叔叔和他的战友们坚定地回答道:坚决完成任务!的时候,我仿佛能看到战士们的决心,而正是这种决心,才使得邱少云叔叔在身上着火时,能想着集体,想着大家,为了战争胜利,宁愿让烈火吞噬自己,也不暴露目标。

有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脚上的蒿草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冒起来。此刻,邱少云只要翻动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扑灭,但是这样做会暴露目标啊!他坚定地伏在草丛中,接着衣服也烧着了,一会儿,烈火就蔓延到了全身读到这里,我的心像被揪了一下,眼眶也湿润了,当那熊熊烈火燃烧到邱少云叔叔的身上时,那他该多疼啊!这时,我多么想大喊一声:快,快从火里跳出来,在地上打几个滚。可是邱少云叔叔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整个作战计划一动不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任火在身上烧着。此时此刻,我的心绷得紧紧的,不忍心看着他就这样被活活烧死。多么可惜啊,一个年轻的生命;多么顽强啊,一位勇敢的战士!我在想,他是钢铁炼成的吗?不,他是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想到这里,我的心如刀绞 。

时间过的真慢,邱少云还是纹丝不动地伏在那里。我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邱少云叔叔身上的熊熊烈火,仿佛看到了邱少云叔叔那痛苦的表情,此时此刻,我真想冲进那魔鬼似的火中,把邱少云叔叔救出来。

烈士的故事给了我深刻的教育,邱少云叔叔那种不怕烈火焚烧,英勇顽强地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特别令我感动。与邱少云叔叔相比,我感到惭愧不已。想到那几次没有戴红领巾,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家庭作业……我真愧对于烈士的鲜血。我又想到我们的同学有时违反校规而导致班级被扣分,但他们却满不在乎的样子。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会关系到班级在学校的声誉。他们缺少的,正是邱少云叔叔的那种强烈的集体观念。

烈士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觉得我们小学生应该学习邱少云叔叔那种极高的组织纪律性,要管住自己。奥运会正向我们走近,第28届大冬会也将在我们的家乡哈尔滨召开。我们作为中国的小学生更应该有一种小主人翁的行为习惯,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学生。

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征文10

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中国领导人就高度关注国家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朝鲜战争特别是美国的大举进攻,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构成了直接威胁和严重挑战:一方面,中国的国家主权受到践踏。美国不断向中国发出战争威胁,不仅武装支援南朝鲜,支持法国扩大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从南翼牵制中国,而且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和进驻基隆、高雄两大港口,武装阻止中国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合围。另一方面,中国的领土受到攻击。美国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安东、辑安等地进行频繁轰炸和扫射,还袭扰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地,大有将战火从中朝边境进一步扩大之势。更严重的是,当时中国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主要工业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军的威胁之下,甚至首都北京也受到美国重型轰炸机的威胁,战略后方和政治经济中心顿成前线或战略浅近纵深。

面对核心利益受到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做了很多外交努力,曾多次抗议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动,并强烈要求美国空军和海军舰队撤出台湾和台湾海峡,抗议美国侵入朝鲜的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城镇乡村的轰炸扫射,要求美国军队撤出朝鲜,但都无明显效果。周恩来曾说:“过去我们是管过理过的,如向联合国控诉等。现在这样已经不够了,应有新的决策。”这个新的决策就是出兵抗美援朝。

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在国家核心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和平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毛泽东提出:出去了,即使被打回来,也说明我们是局内人,不出去,连入局的可能性都没有。这一思维表现出的眼光和胆略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在毛泽东的战略视野里,战场胜败不是出兵或不出兵的标准,“入局”或“不入局”才是出兵与否的标准。这就将“跨过鸭绿江”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战略境界。

抗美援朝是为了支援朝鲜同时也是为了保卫中国的国家利益,是救邻也是为己。美国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中便坦陈:“朝鲜战争是美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战争,是在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爆发的。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如果苏联侵略墨西哥,那么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派军队去的。”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结局,不仅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保卫了国家安全,而且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中国以一国之力抗击17国军队,严正地捍卫国家利益,雪洗了中华民族百年来倍受欺凌的屈辱史,打出了国威和军威。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后来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安全也正是奠定于抗美援朝战争。即使是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不断增兵使战争升级,但还是接受了中国的警告,没有将战火向北纬37度线以北延伸。抗美援朝战争使美国人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愿意用鲜血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主题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