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文档下载 >心得体会 >党员冬训学习内容

党员冬训学习内容

孤魂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党员冬训学习内容

  近年来,冬训工作已经成为街道党员干部学习理论、了解政策、提升素质的一大途径。接下来就跟着学习啦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党员冬训学习内容吧。

  党员冬训学习内容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为主线,团结和带领全校党员干部,以建幸福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要工作目标,为完成20XX年学校工作任务和目标,开创天门中学党建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二、主要教育内容:

  本次冬训分两个专题教育进行

  第一专题教育:

  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七大的主题、主要精神、目标和要求,深刻领会十七大提出的重大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着重学习以下几个方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鲜明主题;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等,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员干部为加快和推进幸福江阴、和谐利港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专题教育:

  引导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意义,自觉肩负起推动利港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充分认识我镇、我校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正视我校教育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把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当作今后工作的重点来抓,认清形势,与时俱进,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三、冬训的方式

  具体步骤

  冬训工作从20XX年12月上旬开始到20XX年2月下旬结束,总体上分三个阶段。

  1、学习阶段(20XX年12月10日至20XX年元月15日)。学习材料由党支部根据冬训内容准备。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要把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日程安排表,重点抓好集中学习和培训。理论学习从20XX年12月10日开始,20XX年元月15日结束,总体上不少于20天,其中,集中学习不少于7天,专题培训不少于2次,切实做到时间、人员、内容、材料、效果五落实。

  2、民主评议阶段(20XX年元月16日至2月10日)。每个党员要对照年初签订的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在对一年来的思想、工作、作风等情况全面总结、自我查摆的基础上,逐个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阶段,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要巡回进行检查,指导工作,确保质量。

  3、总结表彰阶段(2月11日至2月底)。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根据查找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制定20XX年度党员和支部工作计划。之后,对通过民主评议评选出的优秀党员和先进党支部进行表彰,成绩突出的上报上级党组织进行表彰奖励,并妥善做好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工作。冬训结束后,各乡镇党委要做好总结工作,务必于20XX年2月25日前向县委组织部写出书面总结报告。

  党员冬训学习内容篇2

  党的以来,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场合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系列重要讲话,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丰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对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实现伟大奋斗目标的基本遵循

  我们已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征程,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样的新时代,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敏锐把握这些时代问题并作出科学回答,考验执政党的理论勇气和实践智慧。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如何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如何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如何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外部环境?如何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系列讲话,正是围绕这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方向明确的论述和阐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好讲话精神,就能够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前进方向;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事业新局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养、增强驾驭复杂局面能力,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清醒而坚定地推向前进。

  今天,我国发展依然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条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面临的难题更加集中、肩负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也十分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面临复杂形势,面对艰巨任务,我们尤其要把握讲话贯穿的坚定信仰信念这个核心和灵魂,着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把握讲话贯穿的历史担当精神,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把握讲话贯穿的真挚为民情怀,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把握讲话贯穿的务实思想作风,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把握讲话贯穿的科学思想方法,用以正确地观察分析事物、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这样,我们必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穿越“历史的三峡”,迎来坦阔的前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必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亿万人民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把接力棒稳稳地传下去。全党同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系列讲话精神上来,更好地运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好地担当所肩负的使命,我们所创造的必将是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光荣。

  二、始终不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决定命运,也指示着未来的方向。站在我国发展的新方位回望历史,我们所走过的是一条沧桑曲折而又充满活力的伟大道路。这条道路,是我们创造出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满怀信心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源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贯穿系列重要讲话的鲜明主题,是我们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重大论断。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自哪里、特在何处,具有什么样的本质属性、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要求,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提供了基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就是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值得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首先就是因为它的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寄托着无数先辈先烈的夙愿和期待,凝结着全体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心血,汇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正是这样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给予我们以最深沉、最有底气的信心信念,去继续拓展和走好这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我们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哪里来?正是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正是在这样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彰显了它的人民性、科学性和真理性。全面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我们就深深懂得了为什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坚持和发展这样的大业,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既要看清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有着自己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又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社会主义,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始终保持清醒执着的信念,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毫不动摇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我们就必定能够在民族复兴的史册上,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

  三、用奋斗同心共筑中国梦

  梦想承载希望、成就未来,是一个国家、民族奋然前行的精神火炬。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梦想是什么?这一梦想又是如何承载前贤先辈的夙愿,激励一代代人前赴后继,走过苦难、历经沧桑、奔向光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展望中国未来发展前景,在党的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鲜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实现中国梦,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活动上,做出了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生动描绘了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深切表达了中华儿女的意愿和期盼,体现了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的历史担当。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就是要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和实践要求,用奋斗同心共筑中国梦。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心中都始终怀揣着梦想,追逐着梦想,并为之不惜流血牺牲、开拓奋进,中华民族才从深重的苦难中走了出来,构筑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进步里程碑,迎来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共识,成为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和高昂旋律。

  胸怀梦想、同心筑梦,首先要准确把握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遵从的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理解中国梦,既要有历史的回望、现实的观照,也要有未来的视角、国际的视野。由此才能深切体会到,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将造福各国人民。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通往理想的道路没有坦途。中国梦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好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回首过去,正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我们党才干成了三件大事,我们国家才有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我们民族才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梦想实现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把一个拥有13亿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大国带入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这在人类发展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全党同志务必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惟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把我们带入梦想的新天地。

  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有亿万人民的共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认真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13亿人民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必定能汇聚实现梦想的磅礴力量,一步一个脚印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四、在深化改革中激发前进力量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是在讲话中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深入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就是要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正确方向,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把改革发展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35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又不断催生着中国人民思想的伟大觉醒,升华了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的深刻认识,增强了我们党的改革自觉。正如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我们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唯有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攻坚克难,奋力取得历史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明确目标。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揭示了改革的方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引领,也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第一位要求。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样的历程,必然要求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就能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越是深化改革,越要坚持正确方向。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偏离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偏离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南辕北辙了。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全局和局部、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改革发展稳定等的关系,从而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健康有序推进。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紧紧依靠人民,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我们就一定能汇聚起强大正能量,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改革蓝图一步步变为灿烂的现实。

  五、以科学发展赢得更好未来

  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靠什么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靠的是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这是着眼党和国家未来、从我国实际出发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扎实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是对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就是要更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国情。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第九十位左右,我们还有1.28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让13亿人民都过上富裕的日子,就必须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

  实践已经深刻告诉我们,发展不等于片面的、不计代价的、竭泽而渔式的增长。那种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方式,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深刻理解了为什么强调,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尊重经济规律,坚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切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的阶段,如何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关系?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如何以创新驱动推进发展、牢牢把握竞争主动权?如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一系列讲话指明了方向。现在,无论是经济增速在主动调控下的有所趋缓,还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或是发展内生动力的不断增加,都表明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方式,我国经济社会将会赢得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期盼,推进我国发展必须更好把握人民意愿、彰显人民理念、增进人民福祉。各级干部要深刻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深刻体会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更加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好人民利益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才能让改革造福人民、让发展乘势而上。

  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正反两方面的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中后期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是顺利迈向高收入社会的必然要求。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我们就能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赢得更美好的未来。

  六、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旗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这条道路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和方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就要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新要求的认识,更好地发展人民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适应扩大人民民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就要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根本性质,是我国政治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都不能偏废。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体内容、基本要求,都在宪法中得到了确认和体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要自觉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就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就要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党领导人民制定、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领导干部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好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各级干部务必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必须秉公用权,保证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愈发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始终高扬人民民主的旗帜,让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就能让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出来,使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七、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意识形态工作发挥着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从“唤起工农千百万”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宣传思想工作一直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和制胜法宝。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对我们党的一个现实考验。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在系列讲话中充分阐述了做好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深刻回答了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紧迫问题,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把握好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开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尤其是当前,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围绕根本任务,找到立足点。正如所强调的,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那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才能实现“两个巩固”、增强“三个自信”,牢固树立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把握基本要求,找到着力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育我们的精神家园;坚持党性原则,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宣传阐释好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全党动手、全党参与,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宣传思想工作能点亮精神的火炬、吹响前行的号角。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坚持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我们就一定能够稳固党的群众基础、筑牢党的执政基础,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使“中国号”现代化巨轮行进更平稳,驶向更开阔的水域。

  八、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外部环境

  35年来,中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既源于对内改革的强力推动,也源于对外开放创造的良好外部环境。在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和平安宁的外部环境仍是重要条件。中国的发展繁荣也必将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将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对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对国际格局和中国与世界关系变化的深刻把握,显示了我们党的远见卓识和外交智慧,引领我国外交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和开拓期。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就要准确把握我国外部环境发展变化,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紧紧抓住机遇,在争取良好外部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当前世界的时代潮流是什么?无疑是中国提倡和践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旧的殖民体系、冷战时的集团对抗均已成为历史,谁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多个发展中心逐渐形成,人类共处地球村,利益关系相互交织交融。我们要认识到,今天的世界,保护主义明显升温,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赛、恐怖主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然而,未来一个时期是中国和世界关系深度磨合、调整适应的敏感时期。面对这样一种情势,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完善外交总体布局,全方位推进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外交和各个领域外交工作;我们需要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不走历史上大国冲突老路,积极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我们需要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我们绝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决不能拿核心利益做交易。

  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选择和平发展这条道路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认真学习领会关于世界关系和外交战略的系列讲话,准确把握我国在世界格局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胸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我们就能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好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九、为现代中国锻造坚强领导核心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肩负前无古人的壮丽事业,我们党怎样才能更好地担当使命,始终成为现代中国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时代对共产党人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围绕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作了系统的阐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和重点,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为把我们党锻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重要遵循。全党同志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就是要着力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充分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发展进步。

  回望90多年来的历程,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是通过加强自身建设锻造自己,从而始终站在了时代变革的潮头,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奋然前行不断指明正确方向。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所肩负的任务艰巨繁重,改革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发展所要化解的风险挑战,难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我们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更加严峻、所面对的“四大危险”更加尖锐。要确保十八届三中全会擘画的改革蓝图取得成功,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惟有坚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我们党才能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

  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5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全党同志务必深刻认识到,越是面对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多元多样的思想观念,越应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越是担当重大使命、面对艰巨繁重任务,越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各级干部应当深深懂得,不良作风是隔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一座无形的墙,务必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腐败是社会的毒瘤,惟有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凝聚民心、赢得人心。

  历史雄辩地证明,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们就幸福安康。把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提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就必定能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