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且学且思
【教师随笔】且学且思
【教师随笔】且学且思
仙槎桥镇中心学校 宁格格
01
最美五月,遇见美好。在这繁花似锦的五月,我有幸参加了2019年邵东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端研修,与邵东城乡60多名教师,同赴千里之外的镇江,与教育有约,在江大相遇。遇见一群人,遇见一种教育情怀……
十天研修,有幸聆听了姜树华、李亮、金东旭、陈萍等11位老师的精彩讲座,或睿智、过沉稳、或思辨、或深刻,无不深深触动震撼着我的心灵。
且学且思
02
姜树华老师的《深度学习,为发展思维而教》,让我明白了一个语文人的责任应该是着重于孩子语文素养的养成和积累,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兴趣。一个人的阅读发展从看图、识字到读书;从单音节、多音节、短句到长句;从出声朗读到无声朗读。语文课堂不应该让被各类音画所裹挟,而应该让语文教学回归文字本身,让学生从文字中读出美。以往的教学中我总觉得一堂课能不能带动孩子的情感,很大部分在于教师能不能借助一些氛围的渲染,于是精心的设计配图、配乐,让自己的语文课堂看起来热闹流畅。此刻,我才发现自己在用这些看似丰富的资源,降低孩子们对文字本身的感受力。现在想想,其实,一堂语文课如果回归到文字本身,老师专注,孩子也有所获。
且学且思
03
“今天我们怎样教语文?”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交流探讨的问题。听了金东旭老师的讲座,如醍醐灌顶,感触颇深。教材作为传输知识的范本,直接影响到孩子知识的养成和价值的塑造。研读教材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独立研读教材的能力,而不应跟在权威和教参后面亦步亦趋。作为经验尚浅的青年教师,日常教学中,总免不了依赖教参,很少独立解读文本。如金老师所言:教师应分别从知识、情感、思想和精神思维、审美以及语言等多个视角解读文本。语文老师要有发现语文要素的眼光,守住语文学科的本质性内容。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生命,关注生命成长的力量,关注生命个体素养的养成。课堂是我们与学生一起经历过的不可回复的生命历程。知识是课堂育人的重要载体,教学是价值转化的重要过程,素养是课堂教学的最终旨归。语文教师应该有捕捉有价值资源的敏感度与整合力。我们要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正确的教语文,教正确的语文。
且学且思
04
当你板起面孔进行教育的时候,教育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听了张学伟老师的《好课 好人》讲座,让人不禁深思。怎样的一堂语文课才算好课?以前我总觉得应该就是将知识点讲清楚,将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这就是一堂好课,但是听了张老师的课,引发了我的思考:光讲方法是没用的,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实践,光说不练假把式,能说会练真功夫。教学中,因材施教很重要,填鸭式的教育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甚至可能会扼杀受教育者其他方面的天性。世上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多一份耐心,陪孩子一起长大,等孩子慢慢长大,让孩子自己长大。
讨论,从问题开始。上帝没有问题,因为他无所不知,白痴没有问题,因为他什么也不知,像我们这样的常人、凡人,正是在不断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成长。听了秦德林老师精彩的讲座,受益良多:一、没有什么职业比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更高,当教师首先是一种职业选择。选你所爱,是每个人的自由与权利,爱你所选,是一份责任与义务。教师应当是教育的志愿者与坚守者。二、文化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活到老,学到老。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乐学善思的好学者。教育之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简介】宁格格,女,二级教师。本科,普通话达国家一级乙等水平,2015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一直任教于仙槎桥镇第一完全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邵东县王伟名师工作室成员。
教育理念:陪孩子一起长大,等孩子慢慢长大,让孩子自己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