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在泥土中生存
随笔:在泥土中生存
随笔:在泥土中生存
原创: 千 千寻小记
这三段话之间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联系,只是最近看到一些事,想了一些事,写下来了一些事罢了。
01
从地铁站通向太古里的几百米,是一条极为有趣的路。看着那些行色匆忙的路人补上口红、舒展眉头,脸上的表情逐渐丰富起来,这路,便不知不觉间延伸到了酒吧街的门口。
走这条路时,我向来喜欢微仰着头,这样既可以轻而易举地观察到那些穿着精致的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又能用余光扫到不远处阿迪达斯巨大的商标,那种对于前方享乐主义的意淫如大麻般诱惑着所有对它趋之若鹜的人。只是这次,倏忽间眼帘的微垂让我在错愕之余发现了太古里的另一面。
那是不经意的一瞥,一位不太美观的女人闯进我的视线。如果撇开尊重不谈,或许称其为一具躯体更为恰当。若脸部大面积的烧伤仅是有些吓人,那失去了四肢的身体就是震撼的直接来源。见到她的第一眼,我曾以为推着她的男人是个不离不弃的丈夫,心中不禁升起了一股敬畏之情。然而下一秒,他却将她推到路边,随手从轮椅下边拿出了一块类似于野餐垫的布铺在路上,又拿出了一个小碗……不忍再看下去,那感觉仿佛是你深陷泥沼,有人抛给你一根原木,上边却布满了尖刺。试着按下自己将要跳出的思维,不去想那些所谓的绑架、纵火,不断在心里游说着让自己接受这只是一对遭遇了不幸的夫妻一种无可奈何的求生方式。然而,那个男人看上去却如此的健康……
沉重的念头压得我抬不起头,这才发现道路的两侧竟正在聚集起更多的行乞者,他们或正在铺开坐垫,或正在拿出小碗,更是有人掏出了微信二维码立在身侧。
原来,走过这条路千百遍,仰着头的我竟错过了世界的另一面。
在这靡靡之音日夜不停的繁华之地,在无数路人精致装扮的娱乐之城,那些佝偻着身躯的人才更加突兀。一半人用放荡和消费填满内心的空虚,而另一半人则挣扎试探在生存的边缘。看过了太多刻画人性的电影,也曾浅薄的了解过世界的另一面,只是当这种生存绝望突如其来的展开在眼前时,悲悯之情是无法抑制的。
甚是后悔没有按下快门,但记录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02
我还记得暑假去延庆玩的时候,我坐在S2小火车上瞥向窗外,本以为这列“开往春天的小火车”沿途的景致定是令人十分愉悦。然而从小火车出站开始,就没有想象中的丛林茂密、心旷神怡,出现在眼前的只是一片又一片的类似于贫民窟的平房群。
道路两旁的土地里淌着发浑发黑的水,两户人家的门前摞着小山一样的垃圾。如果仔细从未关紧的门中向平房里面张望,黑漆漆的屋子里似乎只有几件简陋的家具,简朴到连灯都不舍得开。几个小朋友光着脚在塑料瓶子堆成的“假山”周围跑跑跳跳,似乎是在玩捉迷藏;一个目光呆滞的老人叼着烟,看上去像是在发呆。
我不太敢去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成为社会中怎样的一份子,也无法把那位面容沧桑的老人和颐养天年这样的词句联系起来。小火车开了很久,但窗外的景象却没怎么变,这些破旧的房子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一直在我眼前延续,望不到头一样。
到底还有多少户这样的人家?
这里是北京啊,一个距离天安门仅仅几十公里的地方,生存状况就已经如此不堪,那遥远的山村呢?那些国家级贫困地区呢?他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一番境地?
我开始极端的想:为什么政府要在CBD建一座“中国尊”,为什么北京市就不能把这几百个亿拿出来改善一下“城中村”?为什么所有北京的宣传片里只能看到天安门的宏伟、CBD的繁华,中关村的发展,却看不到城市边缘的落寞和无助?
可能中国尊建成以后的确能够带来丰厚的年利润,而资助和发展这些城市边缘地带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不仅需要改善生存环境,还要对在这里生活的人进行一代代的教育。可能政府面临的问题更加多元,精进强项、打造地标性建筑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步骤。但我却依旧认为,正是由于改变这些边远地区的缓慢性,政府才更应该重视起来,当边缘不再被边缘化的时候,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美丽吧。
03
鲁迅先生曾说过:“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所以他选择了弃医从文。从鲁迅先生作品的批判的价值来看,文字的力量还是更为强大的。但我也认为,中国依旧需要很多有良知的医生。也许医生没办法像政府官员一样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没办法如作家一般手挥语言的利剑刺破笼罩在光明上的黑暗,让世人大梦初醒。但我觉得医生是具有感化的作用的,在与病人一对一接触的过程中,是有一种精神和信念的传递包含在其中的。医生能够见识到大部分人不曾见过的痛苦以及社会的沧桑,如果可以把这些事情揭露出来,或者仅仅是尽自己绵薄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到他们,都是在推动这个社会变得更好。如果将来能够在行医的道路上走下去,我愿意用不成熟的文字记录下那些需要被社会看到、被世人思考的残酷得足以令人清醒的现实。
2018年9月2日 10:33
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