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10篇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10篇】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如何写?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为了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相关内容。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1】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月18日上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国家领导人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了中国支持“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八项行动”,成为同各国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抓手。“八项行动”的实施,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助推“一带一路”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坚守初心、携手同行,10年倡议成果丰硕。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举办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10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赋能“一带一路”强大活力;一座座电站、一条条油道、一个个文化年、艺术节、博览会、展览会,一次次民间组织、智库、媒体、青年交流,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由规划图变为实景图,硕果累累、成就非凡。
合作包容、互利共赢,10年奋斗经验宝贵。过去10年取得的成绩不同凡响,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一带一路”之所以得到众多国家的支持和参与并取得辉煌成果,靠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善意友谊;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意识形态对立、地缘政治博弈、集团政治对抗和单边制裁、经济胁迫、“脱钩断链”,都是逆时代潮流发展而动的,是注定要失败的。10年的历程证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就要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持走人间正道,本着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携手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绘就蓝图、咬定目标,信心百倍创造未来。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切实扛起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的担当,实施“八项行动”,做出中国贡献。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咬定目标不放松,“八项行动”出实效。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让我们谨记人民期盼,勇扛历史重担,把准时代脉搏,深化国际合作,继往开来、勇毅前行,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幸福之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国和人民。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2】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风清日朗。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十年来,我们始终秉承合作、开放、创新发展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把规划图转化为“全景图”,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大道,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精谨细腻绘好“合作共赢”工笔画。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这体现了“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核心精神,即各国的团结与共同努力。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划桨开大船、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十年间,中国与五大洲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丝路海运”航线已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17个港口;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这幅新时代下的“一带一路”全景图,正在由世界各国共同绘制,它不仅是合作共赢之路,更是共创美好未来之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精谨细腻绘好“开放包容”工笔画。“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十年来,中国从不搞“故步自封”的小圈子,而是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从“驼铃相闻”到“班列飞驰”,从“舟楫相望”到“汽笛声声”,一代代“丝路人”,超越文化和地域,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纽带。在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彰显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中国智慧”,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互惠的交流平台,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它为全球治理注入了新思维,中国的智慧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大国方案”。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精谨细腻绘好“创新发展”工笔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十年来,中国支持建立或筹建了30家区域科技组织、36家国际科技组织联合研究中心、5家国别科技问题研究中心,培养了11.9万多名科技人才。比如,在中埃合建的国际联合节水灌溉实验室,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为埃及解决了长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实践充分证明,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不仅为共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也惠及当地民生福祉,给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面向未来,中国将持续推进与共建国家的创新合作,努力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3】
2013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十年来,这条路从无到有,从中国延伸到世界各地,“一带一路”这颗梦想的种子俨然成为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从当初提出宏伟蓝图时的“大写意”到现在高质量发展建设的“工笔画”,其承载着历史的使命和大国的担当点亮世界、造福各方。
不下“对手棋”,和平发展才能共享繁荣。“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带一路”给沿线国家提供了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将以前民族冲突的“干戈”化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玉帛”。由地缘政治割裂的文明必然会造成对立、对抗,由一带一路为纽带连接的共同体则提供了更多的对话与合作,以对话取代对立、以合作取代对抗,让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中欧班列在亚欧大陆架起了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成为名副其实的“带货王”。让沿线国家各要素按照市场秩序有序流动,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贸易繁荣。“一带一路”让中国的基建走向世界,在改善当地基础水平的同时,也让世界感受中国速度、中国创造。
不吃“闭门羹”,开放包容才能携手同心。“商通华夏八方土,业网环球万国城。”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一带一路”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中国企业走出去进军海外市场,中国优势产能、先进技术融合“一带一路”建设,同时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投资中国,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引进来。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各市场主体的活力。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力促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引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以绿色发展的“生态兴”带来国家发展的“文明兴”。千年丝路,驼铃悠扬。在发展的进程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但是沿线各国政府的责任,更是对子孙后代的高度负责。
不唱“独角戏”,交流创新才能行稳致远。“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创新是第一动力,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来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无限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要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共享创新成果。“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在北京成立,依托联盟的平台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开展重大科技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文明搭载着“一带一路”的快车,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秉承着和平发展的历史使命,让文明交流替代文明隔阂,让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发挥中国主体作用,营造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让“条条大路通中国”成为可能。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4】
在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的时候,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产生秉着“共建、共商、共享”的原则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近6年来,这一重大倡议全球瞩目、应者云集,在广袤大陆上落地生根,在浩瀚海洋中乘风破浪。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在北京举行,37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等领导人将齐聚在燕山脚下、雁栖湖边,共同谱写丝绸之路新篇章,展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更向所有伙伴开放。事实证明,“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之“道”,也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因为“一带一路”,我们国家放宽了农业和能源资源领域的准入,深化了投融资、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改革,修订了全国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两个外资的准入负面清单,营商环境水平大大提升。也因为“一带一路”,内陆国哈萨克斯坦拥有了出海通道,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马尔代夫实现了拥有桥梁的梦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一项开放包容、共同发展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5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参与国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增强。到目前为止,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70多份合作文件;8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中国发起的《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中国人民银行与多边开发机构开展的联合融资已累计投资超过100个项目,覆盖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践充分表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也是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和成员国,为全球经济化、为各参与国带来了发展机遇,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思路、中国方案。实践证明,它不是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中国俱乐部”,也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而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通过和平发展、经济合作,让各成员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彰显了同舟共济、共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方共同努力,“一带一路”顶层设计初步完成,高质量高标准共建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开启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的新阶段。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5】
17世纪,这本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由法国人弗朗索瓦·贝尼耶翻译,如同打开一扇思想大门,在欧洲大陆激荡久远,曾给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哲学思想启发。如今,《论语》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也向欧洲大陆,乃至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让世界读懂了这个复兴的、发起“一带一路”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东方大国。
中国是一个为人类共同进步、人类和平发展而奋斗的中国。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意为:自己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新时期,这种思想演进为“互利互惠”“合作共赢”,这正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头之一。“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基于这种使命,以及“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发展分化”“中国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等背景,我国发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与沿线国家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人类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是一个秉持平等、尊重、共赢原则的中国。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论语·颜渊》,意为:四海之内都是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在现在中国处理外交关系上体现为:不论国家强弱、领土大小、人口多少都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这也正是“一带一路”合作中的中国外交原则。“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坚持公开透明,谋求互利共赢,打造包容可及、价格合理、广泛受益、符合国情和当地法律法规的基础设施,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秉承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都可参与进来,都是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不存在大国损害小国利益、剥削小国、压迫小国。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好客的中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学而》,意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2017年5月,一百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时至今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合作、经贸投资合作、金融合作等合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一带一路”建设已经驶入了加速推进的“快车道”,成为了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一股强大动力,也见证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真挚友谊。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的朋友只会越来越多。
风起云天,潮涌东方。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4月在北京举行,中国欢迎远方朋友聚于中国,共商合作。让“一带一路”这一世纪工程造福各国人民!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6】
“一带一路”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从2013年共建以来,中阿始终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努力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通过细读讲话,笔者有一些感触。大到共建“一带一路”和推进国家的长远发展,小到一个地区和一个单位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合作参与、理解包容、共享共建。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舍弃小我,奉献自我,为“一带一路”贡献一份力量。
从“我”做起,涵养理解包容,培树大胸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无数个小我的家庭成就了大家、大国。从家庭到单位,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凡事,要学会站在他人立场思考,不斤斤计较,不睚眦必报。遇到困难,多沟通、多交流。通过最有效的“对话”解决问题,处理好矛盾。党员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不断锤炼党性,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自身修养,做到遇事不急、处事不惊、办事不慌,有张有弛地解决好急难险阻之事。
从“我”做起,坚持共商共建,彰显大格局。大家要商量着办,不能一家说了算,一家说了也不可能算。面对世界波谲云诡,中阿坚持国际原则,共同协商、共同创建。同样,我们也要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团结一心,凝神聚气,发挥出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倾力协作。在重大事情、重要决策上多商讨、多研判、多方征求意见,不搞“一刀切”,不搞“一言堂”,就事论事,不偏不倚,切实打好各项攻坚战,圆满完成上级交付的工作任务。
从“我”做起,遵循互利共赢,干出大业绩。中国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开放、改革、创新是助推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开门办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工作中大胆摈弃陈旧的思想观念、过时的工作方法,敢于创新敢于改革。凡事,以大局为重,要不惜舍“小我”,顾“大家”。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少一些私心杂念,少一些“个人主义”,在各项工作中都要出以公心,努力维护集体利益。团结一切力量,抱团发展,争取干出更大的业绩。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7】
新的历史时期,准确把握国际秩序深刻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建设"一带一路",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时艰、共创辉煌。这充分展示了中国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姿态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表明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与义务,为世界和平、繁荣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将秉承丝路精神,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政策沟通为重要保障。我们将本着求同存异理念,积极推动沿线各国构建多层面的政策交流机制和联动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协商研究确定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共同编制合作规划或签署合作备忘录,促进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约数".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设施联通为优先领域。我们将在尊重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共同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国际骨干通道建设,突出抓好区域间互联互通,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通达水平,努力为沿线各国合作交往提供多元优质、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贸易畅通为重点内容。我们将与各国一道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努力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促进各经济体间发展自由贸易关系,形成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资金融通为重要支撑。我们将与沿线各国深化金融合作,加强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共同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撑作用,积极稳妥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加快组建并发挥丝路基金的作用,推动沿线国家加强金融监管合作,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8】
通过学习了解,我对“一带一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丝绸之路既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当代中国文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自信和复兴的有效方法,是大国崛起所依托的时代精神。 “一带一路”构想与“中国梦”的理念相辅相成。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在思想上,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普通公民,我时刻通过各种途径关注国家和国际的动态 在学习上我,认真学习每一科专业课课程和选修课程,取长补短,在学习的过程中, 在工作上,时刻都不忘本身的职责所在,认真完成领导老师安排的工作。 生活中,我朴素节俭,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尊敬师长,平时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融洽和睦地相处,尽自己所能来帮助与需要帮助的人。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社团活动,积极锻炼身体,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注意克服本身的缺点和不足,争取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9】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它是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比马歇尔计划内涵丰富得多。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10】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和寻求突破的过程,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都将使我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20__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过去10年,中国与沿途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在共同建设的未来,“一带一路”无疑将释放更大的活力。
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3月22日曾表示,“未来‘一带一路’进程中的很多项目涉及的国家和实体可能更多,开放性也更强。”
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刘劲松此前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符合时代潮流,亚洲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中坚力量。如何巩固和平发展,进一步凝聚亚洲国家的共识和力量,增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实现和谐亚洲是亚洲国家的共同课题。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复兴丝绸之路,一幅横贯东西、共谋发展的宏大蓝图正在铺展开来。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都有可能。中国人民有梦想,世界各国人民有梦想,这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