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
《人有两个宝》是我们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儿歌,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相长,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课文语言通俗,寓意丰富。第一句先讲了人有哪两个宝,第二句讲了这两个宝的作用,第三句说明只有把这两个宝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帮助儿童理解儿歌内容,形象易懂。
第一幅图是几个小朋友高举双手,一位小朋友十分珍爱地注视着自己的双手,另一个小朋友托着大脑袋正在思考问题。它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第一句的内容。另一幅图画的是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情景,具体展示了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含义。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一个组织、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释疑,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在揭示课题后,我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人到底有哪两宝呢 ”,吸引学生进入文本寻找答案,学生读了第一句后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双手和大脑,一下子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很是兴奋,学习热情高涨。。于是我趁热打铁,层层推进“为什么说它们是宝 ”,“我们怎样用这两个宝 ”,学生有了前一问的经验,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认真地自读课文。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
一年级学生尚处于直观思维阶段,易于接受,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将课文与直观形象的插图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也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双手会做工”中的“做工”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的插图,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xx会(在)用双手做什么” 从而理解“做工”是用手做事的意思。进而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说说“我的双手会……”除了为自己做事,你的双手还能为别人做什么事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德。在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思考 “自己做事时大脑会想些什么 ”,“自己曾经创造了什么新东西 ”这几个问题都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基本点,强调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帮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来理解感悟课文,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一年级学生从学课文伊始就感觉到语文课文易学、有趣,从而产生乐学,爱学的情感。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我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没有注意到充分挖掘生字的内涵来帮助识字。例如,学生学习“人”这个字时,我可以充分利用它的演变图,让学生认识它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对字形和字义的感知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识字,不仅会认识这个字,而且还会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知识和造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2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完了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短文之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我注意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如学生把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会读、课文大概读通后,请他读给小组的小伙伴听,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帮他指出读得不对的地方,并帮他改正。学习生字“人、个、大”时,请小组讨论这三个字中的“人”在写时有什么变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从阅读和写作,修订版大纲对儿童识字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就接触汉字,且汉字数量多,易混淆,给学生识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联系生活等方式使学生主动认识生字,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1)注意分析字形,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帮助识字。
最初的`字形分析,是分析笔画,分析笔画的先后和位置,如“人”的笔顺是“撇、捺”,当学生认识“人”后,就适当地指导学生,按字的组成进行分析,如教“个”时,直接让学生分析为“上边一个‘人’,下边一个‘│’”,不必再一笔一画地分析了。汉字中还有许多的形近字,教学时我注意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识字,如 “大—太”、“人—八”。这样,不仅学习了新字,又复习了学过的字。
(2)在识字过程中重视写字的指导,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对于要求学生会写的字,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写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看清字的笔顺,看清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学生认真写好每一个笔画,适时鼓励认真写字的学生。
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喜欢上我的课。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3
《人有两个宝》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手脑的作用及并用的好处,针对一年级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不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让学生说说“我们的的双手会做什么?”强调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帮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来理解感悟课文,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刚接触汉字,而且识字数量多,易混淆,给学生识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联系生活等方式使学生主动认识生字,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乐于识字,主动识字。这一课中有许多的`形近字,教学时我注意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识字,如“大─太”、“人─八”。这样,不仅学习了新字,又复习了学过的字。
这节课也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特别是朗读课文不够到位。虽然在课上指导学生多次朗读,而且在老师范读后,学生也能仿读,但后鼻音的字仍有很多学生读不到位。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4
《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一年级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除了生字教学,我把重点放在了这两个方面;1.朗读。2.理解。
1.朗读。首先,我让学生认识逗号和句号这两个标点,知道句号的作用,了解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其次,逐句教怎么朗读句子。比如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如果不教朗读,学生会一个一个字的读,毫无节奏,没有词与句的感觉。因此,我用课件出示句子,用/在句中表示停顿的地方,先让学生看标记尝试练习朗读,再指名读,有问题的地方我再示范读。我这样出示标记,如: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学生是非常聪明的,老师点一点,读一读,他们读了几遍之后,就已经读得有模有样了。
2.理解。逐句出示句子,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例如读了第一句,知道了,人身上有2个宝贝,一个是双手,一个是大脑。读了第二句,知道了,双手可以做工,大脑可以思考。教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启发学生想象,人的双手可以做哪些事?提供人的不同身份来说话:厨师的手可以……,警察的手可以……老师的手可以……农民的手可以……画家的手可以……建筑工人的手可以……再让学生自由说说其他身份的人的双手可以做什么?自己的双手可以做什么?对学生来说,“思考”这个词是比较难理解的.,为此,我引导学生想象厨师在做美味的饭菜的时候,在思考什么?警察在抓捕罪犯的时候在思考什么?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在思考什么?……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也明白“思考”的含义。读了第三句,知道了,人只有用上双手做,用大脑思考,才能有所创造。我联系爱迪生发明电灯这个事例,让学生感受这句话的意思,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5
今天上了《人有两个宝》第一课时,觉得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一、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我设计了两个猜谜语的游戏环节,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励”。课堂上,我注意抓住时机,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激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足之处: 1.课文中的插图,没有利用上,看来编者的意图我还是没吃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2、朗读课文不够到位。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虽然教学按预先设计的那样完成了,可在教学中还有许多需改进的地方,如时间上前松后紧,教学机智还需不断加强。今后我将不断钻研,不断探索,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6
人有两个宝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课文,针对一年级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不再是索然无味的解释,而是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
在教学课文时,我先带领小朋友们认识了句号,告诉他们句号就是文中的小圆圈,有几个小圆圈代表就有几句话。并请小朋友们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句话,他
们毫不费力的数出有三句话,这样为下面的分句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与直观形象的插图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也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双手会做工”中的.“做工”时,因为手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了,学生可以说出手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于是我指导他们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我的小手会”,在这个基础上,让说话能力较强的学生再试着练说“我的小手会,会,还会。”这个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再让学生说说“××的双手会……”,教学效果还不错。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就接触汉字,汉字数量多,易混淆,给学生识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联系生活等方式使学生主动认识生字,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乐于识字,主动识字。首先我注意分析字形,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帮助识字。其次,在识字过程中重视写字的指导,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另外,我还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但因为一年级的学生阅读经验贫乏,我虽然作了多次的范读,但朗读效果还是不理想,拖读顿读情况还时有发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运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很好的朗读课文。
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喜欢上我的课、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7
一.把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本课时教学是识字写字、朗读理解有机结合、相互统一的过程,其中以识字教学为主线。
1.让学生整体感知,寓识于读。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全文,并提出明确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本课生字的音、形、义有个大概全面的了解。
2.不断地复现,让学生与生字娃娃交上朋友。巩固识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复现。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教学生字时,我首先出示的是带拼音的生字,然后过渡到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最后再把这些词语放入课文句子中,让学生找出来。这样不仅体现了识字教学的层次性,而且以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与生字碰了几回面,学生基本上都能认识这些字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过多的讲解,我用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在研读课文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读课题后,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想问我们有那两个宝”“为什么是我们的宝贝呢”“这两个宝有什么用呢”。他们真有一双慧眼,马上就发现了关键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同座合作学习,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发现对方的不足并提醒对方;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书写的要点。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思考的空间,也学得更有劲。
例:
出示“人、个、大”让学生讨论三个字的结构。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他们都由一个人字。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人在三个字中不通过得位置。
生:我看到,人在个中变小了,而且还跑到田字格的上面去了。
生:我发现,大中的人变瘦了,人的头上面变长了。
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呀!
学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学们在生生互动中发展自己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融入集体,悦纳别人,悦纳自己,学生在学习一些生字时,通过小组学习交流,展示了集体的思维和智慧,他们可以把生字编成儿歌小故事,用加几加减减等多种方法来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避免死记硬背和老师“独角戏”式的讲解,让枯燥的学习变的有趣。
三、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告戒教育者:“请别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否,关系到教育者的教育成败。”对于低年级来说,这种养成教育就更为重要。学习方法的掌握,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都不容忽视。
例一:
“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读好课文的小秘密,请注意听哦!我们读书时,可以用笔划出难读或者不会字,把他们多读几遍,这样我们就能把书读通顺了。我的话音未落,有些孩子就迫不及待的翻书,于是我停下来,“在老师的要求没有说完的时候不要翻书,这样你会听不明白的。”孩子们听了我的话慢慢把书合上,我开心的.说“对,很好,我就喜欢这样!”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话,都把小手放在腿上,希望作一个老师喜欢的孩子。
例二:
“要想背好书也是有诀窍的。我们可以边读边背,遇到不会的可以看一眼;可以看着图背;还可以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一遍想一遍背。这样我们就能把课文又快又好的背下来了。”低年级孩子很多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在平时学习中一点一滴的积累的,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四、教师对课堂生成问题的把握
当我问“小朋友你们的小手可以作什么呢?”我希望通过这个
题,把课文和孩子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孩子们把小手举得高高,“我的手会写字,会画画”“我的手会打球”“我的手会作手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定得难度,出示句型,让学生口头说一说。
教学的美在与他是有缺憾的,因为有了不足,我才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进步,感谢各位来听课的老师,因为有你们我才能进步。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8
《新课标》明确提出“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并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特别注重学生“探究的研究的过程”。那么用什么启发?讨论、探究、研究什么?在《人有两个宝》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一个组织、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释疑,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开始时,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将学生的疑问集中归纳为“人到底有哪两个宝呢?”、“为什么说它们是个宝?”、“我们怎样用这两个宝?”三个有效性问题,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读课文时十分认真。接下来我再将问题逐个提出,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互相间的合作、探究与交流代替了教师的讲解,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当然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简短的小结适时地传递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认识。此外,学生每次读过课文后,我都组织学生展开互相间的评价,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然而一年级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不再是索然无味的解释,而是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让学生说说“××的双手会……”、“自己做事时大脑会想些什么?”、“自己曾经创造了什么新东西?”这几个问题都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基本点,强调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帮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来理解感悟课文,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实儿童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是在动口、动手的实际操作中体验的。手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了,学生可以说出手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学生不能想象自己如果没有了双手会是什么样?课堂上我让学生尝试把双手背在后面,直接用嘴吃已经剥好的桔子,学生在大家的注视下根本无法吃到。随后问该同学有何感觉:“难!”。这样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手”的确是人的“宝”。再如:一年级学生对“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中的“创造”一词难以理解,有的老师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动手搭积木,学生们有的在搭小汽车、有的搭房子,有的在搭红绿灯,运用自己的智慧搭出了一个个闪现着创造火花的东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了创造的含义。我认为这也不视为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9
《人有两个宝》是我们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儿歌,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相长,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课文语言通俗,寓意丰富。第一句先讲了人有哪两个宝;第二句讲了这两个宝的作用;第三句说明只有把这两个宝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课文配有插图,帮助儿童理解儿歌内容,形象易懂。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一个组织、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在揭示课题后,我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人到底有哪两宝呢?”,让学生进入文本寻找答案,学生读了第一句后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双手和大脑,一下子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很是兴奋,学习热情高涨。于是我趁胜追击,层层推进“为什么说它们是宝?”、“我们怎样用这两个宝?”,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认真地自读课文。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过自由朗读,小组比赛读等方式让孩子们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内容。本节课的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
本课的生字也比较多。在教学生字时,我先进行字形分析,分析笔画的先后和位置,如“人”的笔顺是“撇、捺”,当学生认识“人”后,就适当地指导学生,按字的组成进行分析,汉字中还有许多的形近字,教学时我注意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识字,如“大—太”、“人—八”。这样,不仅学习了新字,又复习了学过的字。而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就接触汉字,且汉字数量多,易混淆,给学生识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联系生活等方式使学生主动认识生字,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0
《人有两个宝》这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相长,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课文语言通俗,寓意丰富。第一句先讲了人有哪两个宝;第二句讲了这两个宝的作用;第三句说明只有把这两个宝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帮助儿童理解儿歌内容,形象易懂。第一幅图是几个小朋友高举双手,一位小朋友十分珍爱地注视着自己的双手,另一个小朋友托着大脑袋正在思考问题。它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第一句的内容。另一幅图画的是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情景,具体展示了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8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并了解劳动要用手和脑的意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有关动脑的事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小组合作
小组由于人数少,合作学习效率高,所以在课堂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如学生把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会读、课文大概读通后,请他读给小组的小伙伴听,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帮他指出读得不对的地方,并帮他改正。学习生字“人、个、大”时,请小组讨论这三个字中的“人”在写时有什么变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有效识字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就接触汉字,汉字数量多,易混淆,给学生识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联系生活等方式使学生主动认识生字,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1)注意分析字形,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帮助识字。
最初的字形分析,是分析笔画,分析笔画的先后和位置,如“人”的笔顺是“撇、捺”,当学生认识“人”后,就适当地指导学生,按字的组成进行分析,如教“个”时,直接让学生分析为“上边一个‘人’,下边一个‘│’”,不必再一笔一画地分析了。汉字中还有许多的形近字,教学时我注意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识字,如“大─太”、“人─八”。这样,不仅学习了新字,又复习了学过的字。
(2)在识字过程中重视写字的指导,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
对于要求学生会写的字,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写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看清字的笔顺,看清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学生认真写好每一个笔画,适时鼓励认真写字的学生。
(3)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如去拼音读字词、让学生猜字谜、看带有生字的实物、游戏“摘苹果”、添一笔成另一个字等等,学生非常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我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没有注意到充分挖掘生字的内涵来帮助识字。例如,学生学习“人”这个字时,我可以充分利用它的演变图,让学生认识它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对字形和字义的感知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识字,不仅会认识这个字,而且还会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知识和造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1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人有两个宝贝,赞美了为了酿造生活而不辞辛劳的人们。我试图通过挖掘教材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使学生与作者、课文的感情产生共鸣,最后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加强朗读,因此我以朗读课文重要段落和句子为教学的重点,把朗读贯穿在各学段的目标中,即正确、流利地朗读。而教学的重点则以两个宝为线索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手和大脑的作用:做工、思考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课一开始,我就通过让学生读题质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
这篇课文的好词佳句较多,便于学生积累,我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另有三个词语“用”、“又用”、“创造”分别也能说明手和脑重要性,地点分布之广,工作是那样的繁忙。我以这三个词语为例又引导学生用自己积淀的成语形容手和脑却一不可,学生说到了“做工”、“思考”、“创造”、等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让学生看图读课文,接着问学生你体会到了什么?并且说理由。这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图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但是,学生对人两个宝贝的重要性总是体会得不够到位,也许是老师没有引导好、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2
《人有两个宝》是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儿歌,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强调了只有双手和大脑相互为用,彼此促进,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课文语言通俗,琅琅上口。
在教学课文时,我先带领小朋友们认识了句号,告诉他们句号就是文中的小圆圈,有几个小圆圈代表就有几句话。并请小朋友们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句话,他们毫不费力的数出有三句话,这样为下面的分句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与直观形象的插图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也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双手会做工中的做工时,我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把自己的小手画出来,因为手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了,学生可以说出手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于是我指导他们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我的小手会 ,在这个基础上,让说话能力较强的学生再试着练说我的小手会 ,会 ,还会 。这个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效果还不错,大家不妨一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但因为一年级的学生阅读经验贫乏,我虽然作了多次的范读,但朗读效果还是不理想,拖读顿读情况还时有发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运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很好的朗读课文。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3
《人有两个宝》这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相长,才能有所发明创造。第一句先讲了人有哪两个宝;第二句讲了这两个宝的作用;第三句说明只有把这两个宝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帮助儿童理解儿歌内容,形象易懂。第一幅图是几个小朋友高举双手,一位小朋友十分珍爱地注视着自己的双手,另一个小朋友托着大脑袋正在思考问题。它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第一句的内容。另一幅图画的是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情景,具体展示了"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含义。
在教学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合理运用课件
低年级小朋友刚接触课文的学习,在课堂上要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显得特别重要。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学生通过看图读文了解到小朋友们用手用脑在创造,因此特别高兴。实践证明,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课件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兴致勃勃地学习课文。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识字
本课一共有八个生字,在教学时要注意生字之间的有机联系,要充分地利用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识字。如在教学完“人”字后,再来学习“个”字。当我把“个”字写在黑板上时,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立刻看出来了:“个里面也有个人。”我再及时告诉小朋友:“在个字里,可不能叫人了,应该叫人字头。”把部首的教学相机地渗透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熟字再来学习生字,显然更方便学生识记。
3、恰当的句子训练。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把说话训练贯穿始终,既增强了课堂的情趣性,又培养了孩子把话说完整的良好交际习惯。如:“小朋友们,你的小手会干什么呢?”孩子们纷纷发言:“我的小手会写字。”“我的小手会画画。”“我的.小手会扫地。”……我又引导学生把话说长:“你能一下子说几件事情吗?”“我的小手会写字,会画画,还会扫地呢!”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学会了说一句长长的完整的话。长期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当然课堂永远是有遗憾的,在这节课上我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语言太啰嗦,有些环节的设计有重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努力做好。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4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完了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韵文之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如学生已会读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课文能读通后,请他读给小组内的`小伙伴听,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帮他指出读得不对的地方,并帮他改正。学习生字“人、个、大”时,请小组讨论这三个字中的“人”在写时有什么变化,虽然有些小组由于合作意识不强,而导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我想这也很正常,以后只要合作得多了,他们也就会越来越默契,这样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5
第一节感觉自己很不成功!
本来设计好了整节课的教案,但是,因为不停地在课堂上提醒这个孩子,又提醒那个孩子,所以,教学计划都打乱了。
我发觉自己在备一年级的课的时候,对孩子的情况和他们的心理状况了解的不够清楚,才会出现课堂上有点散的状况。还有就是备课不够细致,还是像原来高年级一样,理出个大体的步骤,这种方法,不适合一年级的教学,因为课堂上老师的注意范围很大,必须对整个课堂的`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不会因为出现偶发事件而忘记自己设计的内容。
虽然我已经改变了语言风格,表情也是微笑的,和蔼可亲的,但是,在内心却没有和这些小娃娃贴近。我还得利用课余时间多和他们交往,这样才有利于我的教育和教学。
我在教学方法上还得多向那些教过低段的老师学习,毕竟我原来了解得太少了。当然还得多看书,希望能从书本上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