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关于《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这部剧原著是亦舒,牛妈妈没有查证,所以只能用据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我的前半生》读后感,欢迎借鉴参考。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一
日思夜想,废寝忘食,眼睛肿胀,头脑发昏,终于,以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牛妈火急火燎的看完了当红电视剧《我的前半生》。
之所以火急火燎,是因为牛妈妈一面沉浸在电视剧情里,为人物的际遇命运感慨万千,为剧情的弯弯绕绕想破头脑,而不能自拔,一面又时不时的提醒自己,不该看电视剧,该去学习,应付即将到来的考试。于是,一面心里惦记着电视剧情,一面谴责着自己在荒废时光。是的,即便将近不惑之年,即便知道自己十余年来欠下许多岁月的账要还,牛妈妈却依然不能解决那个老大难的问题——自律。
好吧,既然已经看完了,那么,对于为何会沉浸其中,总要有个说头,有何感想,也要来点总结,好给自己一点不务正业的借口和托辞,给自己不安惶惑的心找点慰藉。哈,其实就是为自己欺骗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据说,这部剧原著是亦舒,牛妈妈没有查证,所以只能用据说。据说,亦舒本来塑造的是一个全职妈妈回归职场逆袭为精英的励志故事。前十几集剧情,恐怕给人的就是这样的设想和暗示。但自从子君入了职场,画风逐渐转变,直至唐晶去了香港,才发现贺涵打着替唐晶照顾朋友的名义,不知不觉的替子君遮起了一片天。被上司怀疑,被同事威胁潜规则,都是贺涵第一时间冲锋陷阵,英雄救美,全然不见罗子君职场逆袭的精彩演绎,最多也只是慷慨激昂的辞职,与逆袭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是的,网友们的评论没有错,自从罗子君回归职场,原先大家期待的职场逆袭励志剧竟然演绎成了毫无逻辑可言的霸道总裁的戏码。至此,该剧已经没了吸引力。
撇开剧情本身,其实,对于女性,不管是家庭主妇,还是职场人士,还是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作为女性,真的真的不能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别人来主宰,无论何时,该去做什么,该去过什么样的生活,女人要自己说了算。不能认同,那么,请远离,直到遇到那个认同你的人。作为家庭主妇,物质的依赖就也罢了,更可怕的是,精神也有了依赖,没了独立,没了自由,把迎合他顺从他作为自己的生活内容,这是新时期的妇为夫纲。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能够依赖别人完成的事情,如果能够毫无顾虑依赖的话,多半自己就省了心。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能依赖别人,别人也愿意让你依赖,并且有能力让你依赖,那也确是一件幸事。无忧无虑,快乐生活,甚至保留有最原始的单纯和不谙世事,即便外界金戈铁马,依然能够有人护你在桃花源地,这样的日子,是多少女人少女时期的梦啊。
但是,生活就是铁一般的冰冷和现实,你所依赖的,一辈子总有变故。可能是周遭的环境变了,他疲于应对,渐渐没了那种能力;可能是日复一日的琐碎和平凡,磨损了原来的激情和动力,他不想也不愿再护你周全;还可能是,渐渐的生出了怨。陈俊生至于罗子君,不就是这样的吗?遇到贺涵又怎么样呢,谁能保证在漫长如水的岁月里,一个人的心受到环境的刺激容颜的改变世事的磨砺还能够一如既往全然不变,若如此,怎会有唐晶在等了十年之后依然不能如愿的遗憾?
即便是恋人、亲人,另一个人至于你,总是他人,既是他人,就不能由自己做主,他人受了什么样的刺激,做了什么样的感想,你不知道,也无从知道,于是,他人不知不觉的改变你全然不知,直至有一天石破天惊,世界乍变。
所以,永恒的真理是,你能掌控的唯有自己。甚至,掌控自己,也需要付出加倍的力气。
这是由电视剧生出的第一个感慨,也是对自己近年来婚姻生活的印证和总结。如若不是真实生活的教训,看再多的书,听再多的教诲,也不会生出如此真切的感慨。古人说的好,“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并且,实践出真知。
其次,就是对罗子君妈妈生命戛然而止的感慨。剧中,罗子君妈妈是一个有着异常鲜明特征的人设,鲜红的嘴唇,艳丽的服装,走到哪里都风风火火,对白光恨铁不成钢,对贺涵青眼有加喜爱的无以言表,在追求自己晚年幸福的同时,不忘两个女儿的婚姻和恋爱,以一个母亲的名义干涉着女儿们的工作和生活,纵然世故,纵然有拜金倾向,又不得不让人生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慨。所以,习惯了几十集在她的吵吵闹闹中看剧,猛然一病,生命即戛然而止,真的是让人意外,继而引发对生命的感慨。
所以,牛妈妈想到自己。
作为女儿,作为远嫁的目前已成为唯一的女儿,从上初中开始,父母渐渐很少看见我离开的背影,因为,随着上高中,上大学,直至工作,嫁人生子,回家的次数渐渐稀少,见父母的机会渐渐变少。牛妈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娘的脸上竟然爬满了皱纹,本来微驼的背似乎更弯,记忆中,有一次,娘站在雪地里照的相,是飒爽英姿的啊。牛妈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爹的头发已然雪白,牙齿多半脱落,笑起来竟然露出一个又一个牙洞,记忆中,爹总是胳肢窝夹着铲子,哼着小曲走路的啊。不知道,在父母的脑海里,女儿哪一次离去的背影深印其中。
从上大学到工作找对象,牛妈妈老实巴交的父母,全然由着其实不谙世事的女儿,唯独没有考虑自己的晚年生活可能需要的照顾,更没有想到会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所以,现在,相距千余里,牛妈妈不能够在父母生病不适时在床前嘘寒问暖,不能在他们苦闷不安时给与实实在在的慰藉,不能用真切的行动实际帮到他们,总之全然没有尽孝的机会。这样的情况,的确是牛妈生活当中的遗憾,因而,越发自责,唯有更加的自强不息,强大自己,争取给他们更多的物质保证,即便物质至于精神显得廉价,但有总聊胜于无。
作为母亲,经过几年的磨练,所幸自己能够不忘成长,所幸自己还有点悟性,经历了波波折折,走过了纷繁复杂的心路历程,总算是找到了点做母亲的感觉。牛妈妈能感受到自己内心不断的成长。养育孩子其实在成全自己,这句话,尤其适用于牛妈妈。通过养育孩子,牛妈妈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弱点,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软弱和无主见,逐渐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要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要全然捍卫,自己的孩子自己教养,自己的父母自己承担。希望自己在今后,也能够和两个小家伙一起,不断成长。
相比于过往走过的岁月,未来有无限可能。我愿意穷一生之力,发掘生活中更加美好的可能,发现更加美好的自己,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他们。
对于生活,不求圆满,唯有尽力。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二
看过亦舒很多本小说,但是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播出后,才发现走马观花的看书真是不应该,编剧的妙笔,男主角贺涵、女主角罗子君、女二号袁泉,还有“朱七七”、“薇薇安”,剧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硬是把沉闷的原著改编成全民热衷的电视剧。再来看一遍原著吧。
女主人公子君,前半生是一个家庭主妇。她乐于当家庭主妇。悠闲的过日子,她的生活完全依附她的老公----一个西医,整日她她的孩子打转,她的生命完全是为了她的家庭,这使得她的生命的重心几乎瓜分殆尽,这也就降低了她的友情,亲情,哪怕爱情的感受力。比如,称得上她的好友的只有唐晶,她的妹妹也不和她亲近,她的老公-----涓生,要和她离婚。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一事无成,半生潦倒。
好在有了转变,虽然这转变的未免太大,涓生要和她离婚,且他的婚外情持续已有一段时间,这是本部作品中一个极可悲之处:除了她自己之外的所有人(哪怕她的女儿)都知道他丈夫涓生对她的不忠,只有她一个人被保护得好好的,龟缩在家庭主妇的这个壳中,悠然的享受生活,看别人的苦痛,她妹妹子群的也在其中。可是离婚了,她不得不工作,变得市侩,麻木,过着这个世上大多数人都会过的小职员的生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老实说,我苍老得多,我学会家小,笑得那么逼真,简直连我自己也分不出真伪,假得完全发自内心,涓生,你想想,多么可怕。《红楼梦》里‘假作真时真亦假’是不是这个意思?”子君离婚后不得不自立自强,生活的重心又回来了,她不再是依附于谁而生存的,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哪怕涓生最后要求复合,她凭着自己的傲气,拒绝了。她终于找回了丢失了多年的自我。“一年多来我见识于人,真的要有自我,不能只想着靠某人而求得过好生活。要想过有档次的生活,一定要自己奋斗,这样的果实,尝起来才是心安理得的。人,要脚踏实地才行。其实,子君对自己半生的评价:“一事无成,半生潦倒。”这何尝不是在说我?她能振作,我也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万丈高楼平地起,现在要好好学习,不浪费学费,这才是我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了。
这部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与我们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事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看别人离离合合,习以为常,但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只有我才会帮自己度过一山又一山,克服一次又一次难关”、“结婚与恋爱毫无关系,人们老以为恋爱成熟后便会自然而然地结婚,却不知结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人可以结婚,简单得很。爱情•••••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做小职员有小职员的安全感,就算上头震得塌下来,咱们总有法子找到一块立足之地,在那里缩着躲一会儿,风暴过后再出来觅食”、“ 跳探戈需要两个人,不见得全是史涓生的不是”、“无论什么人,在环境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到死。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不应长久持续,死是很浪漫的,故此有点吸引力,然而我是一个很踏实的人,我只想如何改良环境”、“血浓于水,亲情不需学习锻炼,一切发自内心”。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比原著好看,是因为片中的人物都是观众所喜爱的,而且剧情也符合大众心理,婚姻不是儿戏,不能用“换人”的思维去解决婚姻中的难题,而是双方都要自立自强,懂得爱人,自爱,经营爱,不是面对婚姻里的“一地鸡毛”手足无措。而“换人”的婚姻是不被人祝福的。不管是男主角还是女主角,都是一样的。愿天下未婚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已婚的有情人更要互相珍惜相伴的另一半,男人像胡适,女人像杨绛,都懂得宽容爱一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三
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五日,日军正式投降了。溥仪的命运也到了一种岌岌可危的地步了。日本再也不想保护他,也没有能力保护他了。我不知道日本人出于什么目的,并没有像溥仪害怕得那样对他进行杀人灭口,而是打算带他一起逃回日本。然而终于没能如愿,在沈阳的机场,他们遭遇了苏军,后来溥仪便被带到了苏联。
再也没有什么皇帝的称号了,他也再也不能对谁任意的施加他的残暴了,这个苦命的却觉得很可恨的人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了吧?
是的,他开始了新生活,可是他还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人,还是有人服侍他,他还是自己什么都不干。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作证时,他从来不说自己的罪过,将一切的罪行都推给了日本。如果说当初的他还有为了所谓的大局而迫不得已的话,今天的这些表现,却都就是他低劣人格的表现了。我看到的完全就是一个胆小的,面目可憎的罪人了。
新中国成立,溥仪开始了又一次在“高墙”中的生活。是的,他和家人还有一些伪满的军官一起被关在监狱里进行改造。改造中的生活对于溥仪无疑是非常艰难的。他不相信共产党会善待自己,他没有任何的自理能力,他受到家人的孤立……我想那样的“改造”是从头彻尾在进行,不过对于一个从小生活中一种高不胜寒的境地的人而言,内心的改变是太难了。如果说行动上有什么改变,大多的是为了争取原谅,是为了保住性命!!!抗美援朝引起了溥仪心里的又一次波动。然而我们这位“皇帝”在改造中还是慢慢地看到现实,还是有了些许无奈的进步。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四
《我的前半生》相比中国正统的皇帝,爱新觉罗?傅仪的一生更让我好奇。
这位中国末代皇帝的生活,距离我最近,而他在那个时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在四位继母“爱护”下的童年,在没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父亲的过去,在半开放的皇宫中最后的皇子养成生活也被历史“润色”最少,因此我去
看了他的《我的前半生》。不想过多评价这后半本书,总觉得有点乏味,还是那一段无关现在,还是他一个人的世界有趣。那一段无人关心却显得无比真实的小时候,与我们童年十分不同,但他却无比可渴望有我们的幸福的
童年时代。
在电视剧里,皇帝有最权威的尊严,他的话是“圣旨”,金口玉言,一字千金,深深地满足了男人的大丈夫主义。是的,在爱新觉罗?傅仪的世界里,他是皇帝,他的话的确也是圣旨,他的话甚至是他的字都值千金。在
他的小朝廷里,他的捉弄与玩心在别人看来都是“圣上贤德”;他的年幼成了周遭大臣的财富,不断索取名贵的古玩字画,一点点小事前来邀功,加官进爵;在没有乳母的日子里,没有人真正去教导他,变得骄纵跋扈,脾气
暴烈。
皇帝不都是幸运的,尤其是爱新觉罗傅仪。紫禁城里,甚至是太监都没有人会在意一个孩子的哭号是因为害怕,执着迂腐地将他关进小黑屋治疗,直到他筋疲力尽。有太多的人在关爱他,可他却连最起码的“温饱”都得
不到保证,一次之过,连食三旬粥汤,着实把傅仪饿得见食就抢,连鱼饵都送入口中。
有人说,满洲国是中国人的耻辱,我不否认。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傅仪有的选吗?他能选择吗?如果傅仪当时真的卧薪尝胆,颠覆历史,有一批股肱大臣,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或许他就不会来惨痛的回忆他的过去。历
史不过是用来祭奠失败者的。多少历史真真假假扑朔迷离,该不该信,那都无所谓,因为你真的存在过,即使没有追寻的价值。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五
我的前半生——一事无成,半生潦倒
一直没有看过亦舒写的东西,她的名字倒是如雷贯耳。没看过她写的东西,主要是因为大家把她写的东西定性为言情小说,而在当今社会,一旦被打上言情小说的标志,那就意味着庸俗和商业化。在这个寒假决定看她的小说,也是有契机的。
喜欢安妮,喜欢安妮写的东西,那里面的文字,场景,都让我喜欢,她玩转了小资阶级的格调。看到安妮写的一篇文章《如烟花寂寞》,里面推荐了亦舒的作品,她说,喜欢亦舒的文字。媒体习惯把她写的东西叫言情小说。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感觉她是很有思想的人。因为这样,所以决定靠自己的感觉来走,看了再说。这样看来,我是一个易于受影响的人。这提醒我,任何事都要自己去体会,不要人云亦云。在亦舒一大堆作品中,我挑选了两部非常著名的作品:《人淡如菊》《我的前半生》。我主要是想说《我的前半生》这部作品。
女主人公子君,前半生是一个家庭主妇。她乐于当家庭主妇。悠闲的过日子,她的生活完全依附她的老公----一个西医,整日她她的孩子打转,她的生命完全是为了她的家庭,这使得她的生命的重心几乎瓜分殆尽,这也就降低了她的友情,亲情,哪怕爱情的感受力。比如,称得上她的好友的只有唐晶,她的妹妹也不和她亲近,她的老公-----涓生,要和她离婚。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一事无成,半生潦倒。
好在有了转变,虽然这转变的未免太大,涓生要和她离婚,且他的婚外情持续已有一段时间,这是本部作品中一个极可悲之处:除了她自己之外的所有人(哪怕她的女儿)都知道他丈夫涓生对她的不忠,只有她一个人被保护得好好的,龟缩在家庭主妇的这个壳中,悠然的享受生活,看别人的苦痛,她妹妹子群的也在其中。可是离婚了,她不得不工作,变得市侩,麻木,过着这个世上大多数人都会过的小职员的生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老实说,我苍老得多,我学会家小,笑得那么逼真,简直连我自己也分不出真伪,假得完全发自内心,涓生,你想想,多么可怕。《红楼梦》里‘假作真时真亦假’是不是这个意思?”
这部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与我们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意安妮的观点,亦舒不是不会用优美的词句,而是吝于用,她只在改用的地方用。笔者认为,亦舒实在用最平实的话来阐述生活中的种.种事,来讲述一些生活中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