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学生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五篇
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一】
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24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突出民主法治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在民主建设上加快发展参与式扶贫。据资料表明,“民主”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69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高度重视。贫困地区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扶贫资金项目的运作方面,要进一步坚持公告、公示、公开,确保扶贫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贫困地区实施的重大项目,不仅要坚持贫困评估,更要充分发扬协商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坚持每一项重大决策前都要走程序,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通过基层民主建设,使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二是在法治建设上加快扶贫立法进程。扶贫开发,千头万绪,重点要抓好队伍、投入、立法三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法管事。按照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扶贫立法正在有序进行之中。法律层面的国家《农村扶贫开发法》已经有了征求意见稿,法规方面已有广西、湖北、黑龙江等7个省(区、市)颁布了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另有内蒙、云南、贵州、湖南和四川等省区正在开展扶贫条例的制定。总之,要通过扶贫立法,将现有扶贫开发成熟的政策、措施等上升为法律制度,把扶贫对象范围、区域重点、贫困标准调整机制、开发规划、资金投入使用、项目监管、社会动员、执法监督、法律责任等从制度上予以明确,以此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保证贫困地区扶贫对象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二】
扶贫慰问活动结束了,可是我的心却一直难以平静,连续几天晚上久久难以入睡,眼前不断的浮现出原来只有在电影电视里才得一见的画面:风一吹好象就要坍塌的歪歪歪斜斜的茅草屋,屋里是黑乎乎的木头屋顶;厨房里是黑乎乎的锅灶,边上放着一个没有了上半截的带着高低不平的碴的缸,是用来装水的;炕上摊着黑乎乎的最少得二、三十年的被褥;除了黑乎乎的老式的木头柜子外,没有见到任何家具和电器……整个屋子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黑乎乎的,很平民、很压抑、也很艰辛。在这样的小屋里,墙角的最上方张贴着三、四幅毛泽东的画像,纸已经发黄变旧了,估计也是有年头的了,也许这就是这一家人生活的支柱吧。 这就是在活动中我见到的最贫困的一户人家,家里三口人,70多岁的老两口带着一个30多岁的没有自理能力的傻儿子。见我们去了,老两口眼里满含泪水,我知道那是感激的泪、辛酸的泪、无奈的泪;老人的手好象老树皮一样,一道道深深的黑色的沟,那是艰辛的劳作筑成的。从老人的口里得知,他的儿子由于小时候一次意外摔伤,大脑受损,因为没钱医治,越来越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不只是傻,还要不断的闹腾,半夜经常起来闹,把家里的炕刨得都是坑。对于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两口,傻儿子是最大的心病。老人说,他只能把苦水吞在肚子里,出门在外时装也要把笑容挂在脸上。穷点没关系,精神上的折磨让老人心力交瘁,无路可走。
看着饱经风霜的老人不断用袖口擦眼泪,我心酸极了。没想到还有这么穷困的家庭,这么令人辛酸的老人!七十多岁了,辛辛苦苦、认认真真的生活一辈子,把儿子养到三十还得继续,却没有任何盼头和出路,这需要多么大的承受力。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在为老人的生活担忧和唏嘘。我们的到来多少能为老人送去一丝慰藉,但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能从根本上解决老人的生活问题就好了,就比如想办法治好老人儿子的病。
回到单位,与其他组的同志们交流,也都见到如老人一样的困境,大家都说“穷,真穷啊!”只是穷的原因不一样。我盼望国家能够尽快的建立起全民的医疗、养老保障,给这些新世纪仍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善良的穷苦百姓们一点点依靠和慰藉!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已所能,为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尽一点力。哪怕是一个盛水的桶、一件御寒的衣裤、一套半新的被褥,都会给那些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人送去一丝温暖。
这次活动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意义、收获最大、感触最多的一次教育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相比那些弱势群体,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有完整的家庭,健康的身体,整洁的楼房和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工作。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社会多创造价值,尽自己全力为需要的人尽一份爱心。我也希望今后这样的活动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大家携起手来,就会帮助那些无助的善良的人们拨开云雾,重现一片蓝天。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三】
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出路在于精准施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着力完善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和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的规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到规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一是建设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又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二是建设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和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拓展扶贫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三是建设乡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贯彻落实同志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继续深化贫困县考核、干部驻村帮扶、精准扶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社会参与等精准扶贫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贫困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为精准推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实施七项专项行动,把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实施教育扶贫行动,确保教育脱贫一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健康扶贫行动,确保医疗救助缓解一批,提高贫困人口身体素质,减轻其医疗负担,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金融扶贫行动,拓宽扶贫投入渠道,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自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实施劳务协作对接行动,推动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探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统筹扶贫脱贫的新模式;实施交通扶贫行动,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交通条件,为其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实施中央企业与革命老区百县万村帮扶行动,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营造社会参与扶贫氛围,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增强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把专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改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致富产业;实施职业教育培训工程,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转移就业成效;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生产;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帮助贫困地区打开产品销路;实施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龙头企业带动等工程。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获得感,激励其自力更生,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实施更广泛的社会动员:提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凝聚扶贫攻坚强大合力。加强扶贫机构队伍能力建设,提高干部攻坚克难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宣传:宣传同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凝心聚力;宣传扶贫成就,坚定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坚定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决心;宣传社会各界对贫困人口的关心,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优良传统;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促进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四】
20_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党和政府决心在2020年让全国人民全部脱贫。作为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我对未来信心百倍,每天的工作充满着激情。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为群众做点事情,助力群众脱贫致富,在感到无上光荣的同时有觉得责任十分重大。
村官彭振正在与当地村民交流
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以来,我就开始接触扶贫工作,至今四个月了,在这四个月里,有很多的触动,当然不乏悲叹。有的人因残、因病或因学致贫,可他们没有抱怨,一直在为走出贫困而奋斗。但是也有人劳动能力俱全,却甘心处于贫困之中……
扶贫先扶志
在当今社会,每一个健康的人都能靠自己的能力养自己。当自己处于贫困时,首先要想如何靠自己的能力脱离贫困,而不是等待别人的救助。可是现在有些身处贫困状态的人,并没有想着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来努力脱离贫困,而是在等待:等待政府、社会的救助。当我走村入户调研贫困户时,很多人都在极力的展示,他们是如何如何贫困,欠了多少外债,或者家里有多少病人。农民是朴实的,他们在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你相信他是贫困户,希望得到政府或者任何一个源自他人的救助。对于因学、因残、因病贫困,我认真的记录,生怕因为我的疏忽而漏掉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扶贫首先要扶志,那些健健康康,却甘于贫困,甚至享受贫困,拿贫困户身份洋洋自得的人,是可气,更是可悲: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这是可气;身处贫困,却甘于贫困,彻头彻尾的“乞丐”,丢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使他丢失了做人的尊严,是可悲。对于扶贫,首先要做到精准识别,类似于这样的“贫困户”,应该予以剔除,甘愿贫志,不可救,亦不必救。
扶贫不是给钱
在走访过程中,很多人提到五保和低保,他们简单的认为,扶贫就是给他们纳入低保或者五保,每个月给他们几百元钱,而有几百元的收入足以。古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更加应该是给与有脱贫意愿的人创造财富的路子和帮组。贫困户的贫困的原因千差万别,精准扶贫就要首先找到贫困的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假如,缺技术的给钱,钱花光了,他还是会返贫。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扶贫,是为了从根本上车底消灭贫困,让老百姓都有致富的额能力,从而迈入小康的生活。诚然,贫困户贫困的具体表现是缺钱,但是他们更缺少的是“对症下药的方子”。简单的给钱不仅不能达到扶贫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被质疑社会公平。
贫困户对脱贫方法不认同
在与贫困户们交谈中发现,我感到他们对脱贫的方法认同度不高。比如:土地流转,这是一个相对实际又便捷的脱贫方法。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每年从承包商那里获得租金,而自己有时间去打工赚钱。可是很多的贫困户不愿意这样做,当然可能这源于他们对土地的感情,在他们的骨子里,认为失去了土地,就像战场上的士兵失去了武器。土地是他们的命,只有自己耕种时,才觉得安心,但事实上,抛除种子、农药、肥料和最贵重的时间成本,分散种植往往都是亏本的买卖。然而,即使种地不能让他们致富,他们也愿意每年顶着骄阳烈日或者风霜雨雪,在田间地头挥洒辛勤。此外,对地方政府根据市场变化和因地制宜提出的种养殖推荐方案不认同,这就与干群关系疏远有关。个别村干部,故意保持一种威严的状态,不与群众交谈,不与群众沟通。对于村里的事情,不开村民代表大会,不向村民公开。这就拉远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党员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认真调研,实事求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总之所急,发展集体经济,摘掉贫困的帽子。
对于这几个月的工作,有辛苦、有快乐、有感动、有崇敬。我佩服那些不甘于贫困的人,会永远记得与他们热情的交谈的时光,记得背着旧书包依然满脸天真笑容孩子们,记得躺在病床上的也期待美好明天的面孔……这会是我工作的不竭动力,也是我坚定信心走下去的梦想。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五】
贫困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我党在团结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依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特别 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有效措施,支援老少边穷地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千方百计造福贫困群众,注重培育造血功能,广大贫困群众更要发扬艰苦 奋斗精神,不安于现状,不破罐破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挑起了农村党建的大梁。今年7月,_县共从县乡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63名干部奔赴到贫困村、后进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 记”,任期为1年。半年来,第一书记们肩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践行抓党建就是抓发展,身居一线,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摸清村情想法子,发展产业出 点子,依靠单位铺路子,办成实事收面子,打破一潭死水,激活一江春水,赢得群众口碑。
大学生村官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他们拥有专业技术知识,懂电脑,会经营,有干劲,向老同志学习做好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积累工作经 验,弥补了农村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空白,缓解了村级后备干部短缺困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计划生育、征地拆迁、综治信访等农村工作中发 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各级驻村帮扶工作队给贫困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省州县等蹲点单位有资金、有项目、有能力从外部拯救孤立无援的贫困村,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一村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