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文档下载 >心得体会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静谧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习数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1

感谢老师对我的肯定,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对于数学学习的经验和一些考试的技巧。

首先,数学的学习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复杂的数学运算也只是加减乘除的组合而已。熟练的使用数学的运算公式和画图等,不仅能大大提高解题的效率,更能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更好的发现解题的窍门。这样学习和练习的时候就能高效记忆、掌握技巧,自己学习也能更加有信心和乐趣。第二,解题的时候要细心,基础题和会做的.题要保证全对。数学考试不仅是对于所学知识和解题技巧的考验,更是对于细心程度和考试时心态的考验。我相信大家数学考试的失分大多数都是失在这些细节上,只要我们考试的时候再细心一点,考完再认真的复查一遍,这些不必要的失分就能很大程度的避免,我们的成绩也能顺理成章的提高一个档次。第三,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难题卡住,或者运算算不出来,先暂且把题目放一放,回头再来做,一直在一个题目上钻牛角尖会打乱我们的心态,这个时候放宽一下心情先去完成其他的题目最后再来啃难题会更好。

最后,数学是一门注重多学多练多问的科目,只要大家多多练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外再适当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做一些题目,不懂的及时问老师,数学成绩一定能突飞猛进,祝大家下次考试都能有令自己满意的进步!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2

学习新课程,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都十分重视和体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特点。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生活材料与环境。

教材内容的安排、所选素材进量符合儿童实际。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因此,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材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那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供老师参考。

一、创设亲身体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

一定非得让学生走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例如,新教材第9页中长短的情景图,教学时可这样设计,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感知出物体有长短,从而抽象出长短的.概念。然后通过操作探究出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最后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比长短的方法,让他们比一比两人的手掌,比比身体的某一部位。也可让他们比一比每步有多长,谁跳的远。

或者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比一比。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比长短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长短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感捂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观察图好得多。此外,教师还可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把课本中的情景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境。

二、创设求异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

算法多样化,就是指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既不限于一种思路,也不局限于既定形式,而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新教材教学思想正是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地见解。

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创造性活动的信心。如新教材在编排“9加几”的计算时,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共安排了两个例题,例一为我们提供的教学资源是学校开运动会的场景,通过学生们喝了一些饮料还有多少盒?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给学生创设求异情景。先出示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说给同学听。然后在感知情景图的基础上,教师即使提出问题:“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你会算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计算方法上。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使用的计算方法也不同,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数法,有的用“凑十法”,有的甚至会想出三种以上的计算方法。但不管什么算法,教师都要给予评价和保护。

让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和想法。然后通过“9+4”重点说明“凑十”的思维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这样既培养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3

最近,我又认真读了《小学数学新课程规范》,《规范》中的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使我感触颇深,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想法:

首先,我认为:凡有利于同学发展,有利于促进同学形成良好的情感与价值观的数学内容就是有价值的数学。而数学内容的价值并不完全在教材中静态地出现,它需要教师去考虑、去捕获、去开发,然后通过教学活动动态地渗透。

其次,教师不只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开发者,要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并体现教材的价值。例如,教材上介绍的求比值的方法是“前项除以后项”,化简比的方法依据的是“比的基本性质”。教材中也布置了同时求比值和化简比的练习,但并没有将两者方法进行沟通。事实上,熟悉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师都清楚,只需用一种方法(即用前项除以后项)便可分别求比值和化简比,细心的同学通过练习也能体察到这一点,但道理何在?通过考虑,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教学内容具有以下几点价值:

⑴它沟通了分数、除法、比知识间的广泛联系,同学在探究过程中能把新旧知识融汇贯通;

⑵在探究过程中能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如:举例验证,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笼统等;看似一个平常的练习,却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我们的教材(尤其是旧版教材)中,不乏存在着一些具有丰富内涵的内容有待我们去开发,有待我们用新理念、新眼光去重新审视这些内容的价值。

第三,要培养同学的探究意识,教师首先要有探究意识。以教材上介绍的求比值的方法是“前项除以后项”,化简比的方法依据是“比的基本性质”为例,对于这一教学内容,以往的处置方式大致是通过练习,引导同学观察,让同学感知求比值和化简比结果之间的密切联系,然后就直接告诉同学:“在以后的练习中只需用一种方法计算,但要注意结果的书写。”至于其中的道理,由于自身欠缺考虑,也就一直成为教学上的一个盲点。试想:教师头脑中没有“为什么”,如何引导同学去意识、去探究“为什么”?因此,我们应着力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教师只有具备了探究意识,才干使开发教材成为可能,只有具备了探究能力,才干充沛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改革正显蓬勃之势。我们的新理念、新思想不是仅仅为新授课服务的,它应渗透到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过程。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具有丰富内涵的练习,因此,我们不能单一的.利用练习巩固新知、训练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它蕴含的诸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战略、创新意识等等教学价值。(一个练习包括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并不一定包括全部)。况且,现在六年级还在使用旧版教材,这就更需要教师充沛开发、挖掘练习的价值,发明性地使用练习,能通过教学活动,针对不同的同学体现练习的不同价值。如何开发练习的价值,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充沛体现、发挥练习的价值,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命题。我想,当练习的价值被我们合理开发并能在课堂上充沛体现时,练习课也一定精彩纷呈。

第四,《规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让同学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圆的周长的丈量方法,问道:“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请同学们用桌上的学具自主探索、大胆创新。”同学们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思维非常活跃。在汇报中,有的同学用“绳测法”,有的用“滚动法”,还有的同学方法很独特,它不是用绳子直接测圆的周长,而是将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后,用绳子测出扇形的弧长,进而求出圆的周长。

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同学自身动手、实践操作,同学所释放的激情已不再是老师赋予的学习任务,而是同学实实在在的学习需求。在探究中,同学实现了思维的“再发明”,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也培养了同学的发明意识和发明能力。新课程改革自推行以来,处处体现着新思想、新理念、新创意,教师与新课程是一起生长与发展的。新课程教学理念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认真的学习、贯彻与落实,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溢生机与活力,使数学课不单纯是传授知识的活动,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精神的碰撞,并从中体现数学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让同学喜爱数学,使同学越来越充溢自信,越来越清楚数学与自身、与生活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总之,我通过对数学新课程的学习,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同学发展为本,提高同学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同学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时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探究、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时总结,我们的教学才干取得不时进步。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4

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又有人说,数学思维使人的思维变得更加严密。如果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培养出精明强干的人才。

数学的语言、记法以及看上去显得很奇特的符号,就像一堵高墙把它和周围世界隔开了。这固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归根于数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的抽象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只强调学的技术是不够的,一定要用到别的一些方法。英国著名数学家格莱歇尔曾经说过:“如果试图将一门学科和它的历史割裂开来,那么没有哪门学科会比数学的损失更大。”美国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与应用数学家克莱茵指出:“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由此可见,数学史可以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搭起一座沟通数学的桥梁。数学史中贯穿着数学思想和数学理论的演化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数学创造中的挫折困难、数学发展中不同观点和理论之间的纷争与融合等。所有这些史料,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科学的本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科学的社会意义有着独特的作用。

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周髀算经》 《九章算术》是战国、秦、汉封建社会创立并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就其数学成就来说,堪称是世界数学名著。

算出圆内接正6144边形和正12288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了这个结果。他又用新的方法得到圆周率两个分数值,即约率22/7和密率355/113。祖冲之这一工作,使中国在圆周率计算方面,比西方领先约一千年之久;从11~14世纪约300年期间,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很多领域都达到古代数学的高峰,其中一些成就也是当时世界数学的高峰。从开平方、开立方到四次以上的开方,在认识上是一个飞跃,实现这个飞跃的就是贾宪。杨辉在《九章算法纂类》中载有贾宪“增乘开平方法”、“增乘开立方法”;贾宪已发现二项系数表,创造了增乘开方法。这两项成就对整个宋元数学发生重大的影响,其中贾宪三角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形早提出600多年。

秦九韶是高次方程解法的集大成者,他在《数书九章》中收集了21个用增乘开方法解高次方程(最高次数为10)的问题。为了适应增乘开方法的计算程序,奏九韶把常数项规定为负数,把高次方程解法分成各种类型。当方程的根为非整数时,秦九韶采取继续求根的小数,或用减根变换方程各次幂的系数之和为分母,常数为分子来表示根的非整数部分,这是《九章算术》和刘徽注处理无理数方法的发展。在求根的第二位数时,秦九韶还提出以一次项系数除常数项为根的第二位数的试除法,这比西方最早的霍纳方法早500多年。

朱世杰的最大贡献是提出四元消元法,其方法是先择一元为未知数,其他元组成的多项式作为这未知数的系数,列成若干个一元高次方程式,然后应用互乘相消法逐步消去这一未知数。重复这一步骤便可消去其他未知数,最后用增乘开方法求解。这是线性方法组解法的重大发展,比西方同类方法早400多年......

关于数学史的一点感想

数学史作为一个专题出现在了选修课本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庆兴的的一件事,因为我发现数学史的学习对本就枯燥的数学课来说,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共同了解,也让学生了解数学,了解数学的'美.......正如王尚志老师说的:我们把数学史的一些辉煌的成就和一些感人的事例,以一种精神的力量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会使我们的数学课变得非常的丰富.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这么一个设想,就是我们的数学史教学并不能拘泥于一种唯一的形式。

在我看来,高一新生的前两节课可以整体的接触一下数学史,以增加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用来缓解学生们对数学的畏难情绪.而更具体的学习,我们可以化整为零,把数学史分散到各个章节,结合具体的内容来讲授数学史。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5

本学期,我有幸听了多堂优秀的数学课,现在我把听课后的心得体会向老师们作一个汇报。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由于所使用教材不同,高年级在教材上没有关于“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这一块内容,但执教老师在刚接到执教任务之时就到当地小学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进行摸底,然后根据学情制定了详细地、符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同时结合不同版本的教材,一遍一遍的.研究、改进,最终呈现课堂的才是精致的。可见,调查学情,挖掘教材对于上好一堂课是多么的重要。另外,印象较深的还有贲友林老师的课,他以独特的风格,幽默诙谐的形体语言博得了满堂彩。吴金根老师主张把一切还给学生,即主张:学生能自己探索发现的,教师不提醒;学生能通过思考描述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总结出规律的,教师不告知等等,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出现分歧,允许学生出现自己的预设中没有的问题,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课堂的原生态味儿十足,这也充分展现了高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临时应变的能力很强。有老师说:“应用知识可以去解决问题,对现象的解释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形式。”优秀的数学课正好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说,利用黄金比0.618:1去解释为什么刘翔的身材看上去比菲尔普斯的身材美,为什么符合黄金比的长方形看上去比较舒服等,这都是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听完这三节课,我们对解决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特别是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得我学习。

这些,都是我们年轻教师应该去好好学习的地方,并应借此,在不断在模仿与摸索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徐斌老师经常说,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但这种习惯并不是上课发言、遵守纪律的习惯,而是能够和老师一起思考的这么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形成的前提是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徐老师引用一位教授的话说:“课堂教学上,老师讲的拙一点没关系,关键是要引发学生思考,而引发学生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老师和学生一块儿思考。”

总结起来就是两点,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思考,教师跟学生一起思考。这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准。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6

一、数学建模推广月活动。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数学建模,以便于本协会其他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新生报到后,我们以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契机,通过宣传和组织,展开数学建模推广活动,向广大同学介绍数学建模相关知识,推广月的主要内容有:数学建模竞赛的介绍,数学建模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的介绍,数学建模相关软件的推广等。推广月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横幅、宣传材料、人工咨询等。

二、组织学生参加每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一年一度的高教社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将于9月15日左右如期举行,届时本协会将在相关指导老师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参赛队伍参加此次大赛,力争为我校争取荣誉。

三、年度会员招收工作。

在校社团管理部统一安排的时间,展开新会员招收工作,主要针对大一新生,并适量吸收大二学生,为协会增加一些新鲜力量,为协会的长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招新活动将持续两到三天,在两校区同时进行。

四、干事招聘会。

在招新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在全校范围内的,由协会内部主要负责人组成评审团,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招收一批具有突出能力的新干事,组成一支新的工作人员队伍,为更好的开展协会活动和服务会员打下基础。招收新干事部门有:办公室、外联部、实践部、宣传部、科研部、网络信息部。

五、数学建模专题讲座。

邀请本协会指导老师廖虎教授、余庆红、吴文海等,举办三到四次数学建模专题讲座,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了解数学建模、学习建模知识的平台。

六、会员大会。

拟于每年10月下旬和12月上旬,召开两次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数学建模协会会员大会;会间将有请协会的辅导老师:廖虎教授、余庆红、吴文等和其他兄弟协会。届时几位辅导老师将介绍数学建模的意义和魅力,并讲述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的来历、发展、参赛形式和我校每届参与大赛的获奖情况等,让新会员更快的认识数学建模,并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其更好的参与以后协会的活动。

七、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第二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的积极性,提高数学建模的广泛参与性,我们拟于每年11月中旬举办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第二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赛将分为4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评选出获奖作品。比赛结束之后将举行颁奖大会,为各个参赛组获奖选手颁发奖品。

八、数学建模经验交流会。

为加深我校学生对数学建模知识的了解,帮助同学们参与到数学建模事业中去,我们拟邀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选手与协会会员一起交流比赛经验,并由获奖选手回答提问。

九、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网站的建设与信息服务。

在有关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本协会的网站本着服务会员、交流心得、学习经验、传播知识的原则,对各种数学建模相关知识(论文、软件)进行发布,对校园内各种相关新闻信息进行报道,对各种同学们关心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本学期,我们将利用网站这一优势,我们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递速度快的特点,在发挥网站宣传平台这一作用的基础上,着手举办一些时代性强、参与性强、灵活生动的网络活动。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7

1.知识方面

十二月,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需要对知识进行宏观、整体上的把握,但是何为宏观上的把握,下面呢,我将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对知识有宏观上的把握。首先呢,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考研数学的题型有哪几种?相信很多同学会告诉我,我问的这句话实在是太多余了,因为看过真题的人都知道,考试题型就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实,大家告诉我的是考研数学的形式,而考研数学是最不注重形式的一门考试,比如说求极限,它可以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中,也可以出现在解答题中,但是无论它以何种形式出现,我们都是一步步的进行求解,因此我们的考研数学是最不注重形式的一门考试。

考研数学考试主要以计算题为主,下面我们再来看下三种题型,分别对我们考生有什么样的要求:

(1)概念:概念题对大家有两个要求,一是概念的再现,比如说导数,说到导数,大家的头脑中就要不假思索的闪现出如下等式:

二是理解概念本身、理解概念的变形,依旧以导数为例,我们还要知道下列形式也是导数的定义;

(2)计算:计算题要求大家的做题速度要够快、准确率要够高,对于这个目标,我们没有什么捷径而言,唯有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才能够做得快、做的准;

(3)证明:证明题是一直以来大家认为最难的一个部分,但是对于这最难的部分,我们并不是素手无策的,因为该部分的内容是有迹可循的,通过我们对近三十年考研数学的真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证明题的分值是比较稳定的,题目数在1-2道,并且考查的内容也是可以被追溯的,就拿高等数学来说吧,它出证明题的范围只有两个一是不等式的证明,一是中值定理。

2.模考

(1)形式与内容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一定要注意模拟考试的形式是远远大于考试的内容的,大家都知道考研数学是上午的8:30-11:30,因此我们在模拟的时候,大家也要保证我们在这个时间段答题,一定要按照严格的时间来进行模拟考试。另外大家要注意,我们在模拟的时候,大家做题做到11点15分的时候就结束,我们要留出15分钟的机动时间,因为在正式考试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我们当前无法预知的问题,所以在模拟的时候要留出部分时间。

(2)心态

到了这个紧张的关键时刻,大家在做模拟题目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可能直接影响大家当前的学习心情,削减备战精力,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大家都知道真题的价值是远远高于模拟题目的,但是模拟题目的难度是高于真题的,所以大家遇到障碍的时候,无需久久挂心,烦恼的时候,莫不如将时间花费在查缺补漏上,所以大家这个阶段不要有消极的心态,大家一定要保证积极良好的状态,全面备战考试。

(3)题目

这个阶段我们仍然按照11月下旬的做题节奏,保证真题和模拟题的比例是2:1,平均两天一套题,认真的对待模拟考试。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8

本次我承担课题《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作为组长,我实在是惶恐,不知如何下手。这个课题中,自主性是关键所在,这是学生自身产生的一种对学习的需要,他人强行灌输、指挥是没有用的。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我们的悉心培养。于是我找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反复研读,希望能有所启示。在课标中,我找到了关于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表述,下面我结合工作中的具体情况,谈谈自己的感受。

我工作以来一直在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我比较了解,对自己的教师角色也深有体会。课改都提了多少年了,农村小学那种以教师为中心,重课堂轻课外,重课本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现状依然严重存在。结果是我们教的辛苦学生学得累,想要有所改观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一直在摸索、追寻,追求学生自主学习的高境界,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一、 培养兴趣,使学生愿学。

如果学生对我们的数学课堂及所要学的知识感兴趣了,他们便有了学习的热情,积极参与,我们当老师的还愁他学不会吗?当然,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一个精彩的导入、巧妙地设疑、合理的情景设置、有趣的习题等等,这都需要我们教师的精心准备。我在这儿要说的是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愿学。我们不再是过去那个高高在上的老师,怎们说学生就怎样听,他们变成了“应声虫”,现在的学生接受的新事物太多,想法新奇,要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声音,我们做他们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趣融洽,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有所改变,使学生乐学。

1、师生角色改变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由此可见,这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我们需要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我们要更多地去做学生的参谋,给他们激励和帮助,并以情感交流为纽带,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2、学习方式改变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受这句话的启发,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关于动手实践,我们要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自主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如教学各种图形的面积,可以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通过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

(2)关于自主探索,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供学生质疑的空间,提出一个有效的问题远比解决一个更有意义;

(3)关于合作交流,这正是我们现在常用的小组合作学习,这需要教师在小组搭配上下功夫,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还要注重收放合理,否则片面追求表面的热闹,收效甚微。小组成员只有各自分工又通力合作,才能获取新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从教师角色及学习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变得乐学。

三、 注重评价,使学生会学。

我在这说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元的`评价体系。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课堂上,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学会了评价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首先要注意倾听,再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别人说的哪里不合理,哪里有错,在一次次的评价中学生有学会变成了会学。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上下过功夫,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所在,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9

参加了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从中感觉到,新教材与我们一直用的教材有所不同,感觉在很多方面都做了改进。例如,更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进步。但实际怎样操作,怎样把握新教材心里却没底。可是,听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讲座后,我顿时觉得,自己的认识清楚了许多。几位老师不仅就《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谈自己的体会,还结合一年级的实际内容给我们分析,组织我们分组讨论,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新教材和新课标的精神。下面就是自己学习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1、数学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自学的内容。

2、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更多的采用了生活化与情景化的场景,例如有儿童喜欢的游戏,活动和童话故事,教材中充满着鲜艳的图画,使儿童兴趣高涨,并能投入其中。

3、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新教材更注重多样性。过去教学可以说也重多样化,但这种多样化目标单一,往往是殊途同归,而且过分强调掌握多种方法。相反,新教材更重研究探讨的过程,承认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学生有一个较大的发挥的空间,学生可以想出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且结果不是唯一的,学生更多的结合生活实际解题,使学习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形式。

4、更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教材的设计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多种原因会造成,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差异,表现出学习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现象是切实存在的',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每个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我相信,通过这次的新教材培训,我们将对新教材更加深入的把握,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课改工作。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10

这学期,我学习了数学建模这门课,我觉得他与其他科的不同是与现实联系密切,而且能引导我们把以前学得到的枯燥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用建模的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很神奇,而且也接触了一些计算机软件,使问题求解很快就出了答案。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知识,对我有非常大的提高。同时我有了一些感想和体会。

本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遇到过很多困难,感觉很枯燥,很难学,概念抽象、逻辑严密等等,所以我的学习积极性慢慢就降低了,而且不知道学了要怎么用,不知道现实生活中哪里到。通过学习了数学模型中的好多模型后,我发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模型是一种模拟,使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课题本质属性的抽象而又简洁的刻画,他或能解释默写客观现象,或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策略。数学模型一般并非现实问题的直接翻版,它的建立常常既需要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细微的观察和分析,又需要人们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这种应用知识从实际课题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不论是用数学方法在科技和生产领域解决哪类实际问题,还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的交叉学科,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计算求解。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技术在知识经济的作用可谓是如虎添翼。

数学建模属于一门应用数学,学习这门课要求我们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经过分析、简化转化为个数学问题,然后用适用的数学方法去解决。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地数学手段。在学习中,我知道了数学建模的过程,其过程如下:

(1)模型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

(2)模型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地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

(3)模型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画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

(4)模型求解:利用或取得的数据资料,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

(5)模型分析: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

(6)模型检验: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如果模型与实际较吻合,则要对计算结果给出其实际含义,并进行解释。如果模型与实际吻合较差,则应该修改假设,再次进行建模过程。

数学模型既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对于数学教育而言,既应该让学生掌握准确快捷的计算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也需要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无疑偏重于前者,而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则是加强后者的一种尝试,数学建模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大家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学习数学模型的意义有如下几点:一学习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而数学建模竞赛是为了促进数学建模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它可以培养大家的竞赛能力、抗压能力、问题设计能力、搜索资料的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论文写作与修改完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科学综合素养,它让大家从传统的知识培养转变到能力的培养,让我们的思想追求有了质的变化!这也是我们现代教育所追求的;二学习数学可以提升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等抽象能力,但好多人觉得数学和实际遥不可及,可是呢,数学建模则成为了解决这种现象的杀手锏,因为数学建模就是为了培养大家的分析问题和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了数学模型后,它所教给我们的不单是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比如说一些数学计算软件,学习建模的同时,借用各种建模软件解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Matlab,Lingo,等都是非常方便的。数学模型是数学学习的新的方式,他为我们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我们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化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

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而且数学模型还对我们有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与提高。它培养了我们全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和提高。而且我认为数学模型带给我的是发散性思维,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教会我凡事要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严密思维,不能局限于俗套。总之学习数学模型有利于激发我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我们学习数学探索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我们自觉体验、巩固所学的的数学知识。还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和意志力。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11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科学计算与数学建模这门课程半个学期了,渐渐的对这门课程有点了解了。我觉得开设数学建模这一门学科是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不断精确化、定量化、数字化,使得数学在各学科、各领域的作用日益增强,而数学建模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它不仅仅是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学生才要学的,也不仅仅是纯理论性的研究学习,这门课程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突破了以前大家对数学的误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们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结合教材内容说,在很多时候课本里的都是引用实际生产生活的例子,这样我们更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这门课程对实际生产生活的帮助,而并非是我们空想着学这门课有什么作用啊,简直是浪费时间啊什么的。

现在我就说说我到目前为止学到了什么,首先,我知道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我们肯定是要将现实问题的信息归纳表述为我们的数学模型,然后对我们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这一步也可以说是数学模型的.解答,最后一步我们要需要从那个数学世界回归到现实世界,也就是将数学模型的解答转化为对现实问题的解答,从而进一步来验证现实问题的信息,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些结果也需要用实际的信息加以验证。

这个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实问题和数学建模的关系,一方面,数学建模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加以归纳、抽象的产物,它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另一方面,只有当数学模型的结果经受住现实问题的检验时,才可以用来指导实践,完成实践到理论再回归到实践的这一循环。

在课本第二章的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实际问题,在第二章片头我们看到的就是某城市供水量的预测问题,在这一章里,老师通过城市供水量的预测问题介绍了求函数近似表达式的插值法和拟合法、城市供水量预测的简单方法、供水量增长率估与数值微分,其中插值法主要介绍Lagrange法、Newton法、分段低次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至此我们才真正体会了数学建模对实际生产的帮助。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要学好数学建模这一门学科,或者说应用数学建模的知识去解决其他问题,不仅仅只要求我们有扎实的数学知识,还需要我们学习更多的数学分支学科,例如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其他的数学软件来帮我们解决问题,同时还要考察实际情况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问题。

总的来说,学习数学建模这一门学科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因为它不仅增强了我的知识面,我们可以在学习这一门学科的过程中锻炼我们学习积极性,逐步培养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我们师范生以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也是很有帮助的。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12

20xx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让我再次感受到了新课程标准制定的完美与完善,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核心概念、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都进行了修订,通过这次学习。我发觉这几方面较之以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和创新,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一、理解课标新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原来的三句变成了现在的两句。基本理念之二是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性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比未修改之前多了“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这两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基本理念的转变,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了更具体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好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去做将来对社会有用之人的重要教育方式。所以,我们广大教师不仅要明确自己的角色转变,而且也要熟读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让理论知识充实到我们的实践中去,从而更好的驾驭教材,灵活选择新的教法,去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熟读课程总目标,培养学生能力

新课程总目标的制定,让我们教育工作者为培养时代创新人才肩负起更神圣的使命。有人说过,一般的教师是教“知识”;好的教师是教“过程”;卓越的教师是教“智慧”。新课程总目标的制定不仅仅是对学生为适应未来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我们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做卓越的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时代的弄潮儿,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新课标把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四基”、“四能”作为新课程总目标之一、之二,促进小学教育更全面的发展。

三、学习新课标,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从新的课标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老师在台上自说自演,而是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得到更好有效的发展。

总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的实施,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能更好的践行课标新理念,我们的教学舞台将是精彩的,我们教育成果将是丰硕的。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13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味的学科,也是最有逻辑性的学科。数学不存在似是而非,也不存在模棱两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以我目前的理解,我认为中学阶段数学有以下特点:一是数学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这里的基础知识并不是低年级和简单知识,应该是所有前边掌握的知识都归到基础知识里边,因为,对于后来的知识来说,前边的都是基础。二是数学的趣味性非常强;我们生活中唯独离不开的就是数学,有些是在我们不经意间运用的数学知识。可以这么举例,凡是带数字的东西,都是在数学基础上派生或应用的事物。三是数学的关键在理解和应用;人类所有的知识都归结为一点,就是为我所用。很多人认为数学难、不容易学,其实是在最初接触数学的时候把它困难化了。数学中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解决困难,只要我们对这些问题、这些困难认识到位、理解透彻、方法得当、措施正确再加上我们认真和细致的推导,问题和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我非常喜欢数学,特别喜欢立体几何和线性代数部分。我记得在高中开始的时候,我数学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我对数学也是按部就班的学。在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因为一次考试让我对数学的兴趣陡然提升,数学成绩也快速提高。那次成绩虽然不是特别高,主要是因为我是全校里边唯一把90分选择题全部做对的一个,当时我们数学老师都认为不可思议,但是我做到了。也就从那一刻起,我自信心大涨,数学课听讲特别认真,老师讲课时注意力特别集中,数学题竟然不再乏味和无趣,在我眼里竟然都热闹和活灵活现起来。

如何学好数学呢?还是谈一下个人体会。

首先,我们对待数学要端正态度。数学学习和考试时面对的每一道题都是一个困难,都需要我们抱着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应对,不能草率对待。我们要坚信,每一个数学题必定有正确的答案,必定有合理的解决方法,我们当时不会,肯定是还没有找到而已。

其次,要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鉴于数学的特点,我们面对学习和考试中的每一道题目,都要确保:只要本人能理解明白这道题,只要认为个人完全可以把这道题做对,那么无论如何不能丢掉这道题目的分。

再次,要试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点。生活中用到最多的就是数字,数学知识贯穿在生活中的时时刻刻和方方面面。人们从幼儿出生前就开始推算预产期;幼儿出生后要称体重、量身高,要化验血型参数;随后要定期防疫;要按照规定的年龄去幼儿园、上小学;期间身高、体重、衣服尺寸、鞋码等等都与数字有关;生活中更是离不开数学。卖油条的,要称斤两,按价格收款;超市里所有商品都有价格;我们的住址门牌号、楼座是为了确定方位;等等等等一切都离不开数学的因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善于总结和不断自我提升。这一点不仅仅是对待数学,不仅仅是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事物都一样。科学知识是在前人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融入新的东西,不断拓展延伸。作为我们个人来说,虽然我们不可能把一切东西全部学懂弄通,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期和特定的情况下,尽量多的提升自我能力,迎接更多困难和挑战。

另外,有一点多加体会:个体的唯一性和事物的变化铁律。天下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当然天下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年龄、血型、智商、生活环境、碰到的一切等等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这里重点说一下智商。人的智商只也是数学的一种体现,是人们为了研究人类在智力水平方面的认识,也可叫做工具,通过测量对不同题目的解答和最后的.得分,反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多年总结研究,人们发现智商极高(IQ在130分以上)和智商极低的人(IQ在70分以下)均为少数,智力中等或接近中等(IQ在80-120分)之间者约占全部人口的80%。也就是说,一个班级中50名学生的话,有40名学生是平均智商水平,有4-5名学生,智商略低,有4-5名学生智商略高。因此,大部分的学生智力水平并未明显差别,更多是后天的努力和学习的认真程度及学习方法。既然每一个人都有唯一性,那么我们不要和别人比较,分数和名次只是参考,关键是自己是否发挥了应有的能力和水平。本来我具备110分的能力,结果考了90分,20分的差距可能是粗心、误解、笔误等;本来110分的能力,考了115分,有5分是对你取得成绩的额外奖励,只是你不自知而已!分数多少还在其次,关键在我们是否能通过这一次考试真的总结并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才是不断前进的动力源。

世界中,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万事万物始终在变。当我们真的习惯于一种状态的时候,其实是最需要变化的时候,甚至是最危险的时候。羚羊只有不断的提高跑步的速度,才能确保性命无忧;而狮子、豹子只有不断提高速度和捕猎技巧才能捕获猎物。在变化中寻找平衡,在动态中保持稳定,挖掘潜力,提升自我,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时空!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14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学习之道在于悟”,借此机会和大家共同分享高中数学学习的心得体会。

相信我们当中许多老师和同学都看过《功夫之王》这部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喜爱功夫却毫无功底的剧中人物最终练成绝世功夫,成就大业的故事。其中李连杰饰扮演的默僧在传授杰森功夫时,有一段精彩对白:“画家以泼墨山水为功夫,屠夫以庖丁解牛为功夫,从有形中求无形,充耳不闻,习万招之法,从有招到无招,习万家之变,才能自创一家,乐师以辗转悠扬为功夫,诗人以天马行空的文字倾国倾城,这也是功夫……”。

套用上述对白,我们也可以说,学生以解题为功夫,习万题之法,从有招到无招,习万题之变,才能自创一家,它揭示了学习是一个自我领悟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思考,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过程。那么,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悟”呢?

其一,数学的学习是学会独立思考的过程。

数学学习要防止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沉下心来琢磨琢磨,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听课时要边听边思考,思考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体系,思考教师的思路,并与自己的比较。在老师没有作出判断、结论之前,自己试着先判断、下结论,看看与老师讲的是否一致,并找出错误的原因。独立思考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

其二,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反复练习正是为了达到悟的结果及培养对数学的理解和感觉。训练的过程需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一个无形无状的过程。当然由于每个人知识结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训练的过程和量是不同的,但无论如何不能“为解题而解题”。

其三,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把握数学精神的过程。

数学的精神在于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策略去思考问题。有些学生对数学无论怎样练习,也始终难以找到对数学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从问题解决形成一般的结论,领悟问题解决中数学思想、方法、策略的应用。这个过程单凭老师教将很难使学生达到理念的升华。当然,这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体现学生悟的重要性,将所理解的知识嵌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其四,自信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自信源于对数学的热情、对自我的认可、对数学契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以及坚实的数学基本功。曾经有位学生在阐述他对基本功的理解时说:“从今天起我所做的每一道题高考肯定不考,高考的每一题会做,并不保证都能做对,要关注对,而不仅仅是会,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反复,不要因为这题简单而不去做,不要因为这题做过三遍而不去做,可为难题放弃,绝不可为简单题而放弃,这些就是基本功”。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15

本人看了《小学数学新课标》之后,感觉它在旧版的课标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原来是一些基础性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让学生们能够掌握好就可以了,现在并不只是这样,而是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实际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数学学以致用,而且是快乐地学习数学。我肤浅地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原来小学数学中的“两基”变成了现在的“四基”。多出的两个方面是“基础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在以前要求的仅仅是小学数学基础性的掌握,而现在却是把小学数学的要求提高了层次,要求把数学的基本思想也要贯穿于数学教学中,同时要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学习,这样也就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们的数学素养,并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确实这样一种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的环境,对于学生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深厚的独立探究潜在习惯,也体现了新课标在指导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精益求精的态度。

其次,对比新旧课标的基本理念,我发现两者都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但是新版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数学思想的培养。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群体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差不多是“因材施教”的意思,但是并不是个别教学法,而是根据班级来衡量,这样我们就可以让不同的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有着不同的发展;另外,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应该把数学上一下数学思想融于学习数学之中,这样从学生的小学阶段就开始了解一些经典的数学思想,那么对于学生今后数学的学习会有莫大的帮助。

再次,新课标中的应用意识,让我们看到在数学教学应该去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发现数学、应用数学,培养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因为大家都知道,不要做书呆子,应该尽可能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既可以为生活提供便利,也可以让自己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积累知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一种通过在生活中来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是很好的.掌握数学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通过实际生活来探索数学的兴趣,对于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更好地独立思考素养,更能在将来数学学习和进入社会都有着有益的助力。

以上,就是本人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的一些浅薄的心得体会,我想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应该把这些体会浸润其中。当然,无论如何,作为教师要不断探究数学教学,让学生在高效学习数学过程中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16

这段时间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17

通过学习,让我感受到了新课程标准制定的完善,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核心概念、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都进行了修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第一、学习新课标,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从新的课标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老师在台上自说自演,而是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得到更好有效的发展。

第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学生是由活生生、有个性的个体组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极大,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第三、创设求异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新教材体现的是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地见解。

总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的实施,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能更好的践行课标新理念,我们的教学舞台将是精彩的,我们教育成果将是丰硕的。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18

通过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xx版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感触最深的是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突出特点就是将“双基”修改为“四基”,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学生是由活生生、有个性的个体组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极大,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学习完新课标,我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19

今年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老师,就必须对数学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于是我认真学习了2011年的小学数学新课标,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在这一轮小学数学远程培训中,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二、注重生活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

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产实践,所以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学生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 篇20

我学习数学已经有六年多了,这条学习的道路是坎坷的,是困难重重的。

记得在小学三、四年级时,我的数学成绩不证明好,总是在八十多分上下浮动,或许是因为我心里比较害怕数学对这一学科有抵触情绪。到了六年级时面对着严峻的毕业考试,我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认真学习数学。直到那时,我才发现,原来数学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我也才发现,数学其实是所有科目中最有趣的一科。

进入中学以后,我才真正发现了数学的神奇。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我在小学的数学基础又弄懂了许许多多的知识:代数式、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由于自己的一点儿不慎而造成的遗憾,更是数不胜数。那些调皮的小精灵们利用你的一点儿弱点或缺陷,让你一败涂地。

在数学上,我最大的缺点是粗心。正是由于粗心,使我多次单元测试的成绩不尽人意;正是由于粗心,使我在期中考试中与年段第一名失之交臂,正是由于粗心,使我在各科的竞赛中成绩不佳……或许还有许多许多由粗心造成的遗憾,已消失在我的脑海中了。令我最苦恼的,也正是无法彻底地改掉粗心这个缺点。在这次数学期末考试中,我又重犯了粗心的毛病,马马虎虎,致使我的.数学成绩比年段最好成绩低了6分之多。虽然,我知道只有改掉这个缺点,我的数学成绩才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至今我还无法彻底改掉这个缺点。

我相信,以我真正的实力,学好数学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课内学习数学、做作业,我还能对付。可我一拿起课外的数学书,总觉挺难的,看不懂,尤其是几何图形方面,难以弄明白。我不想对课外习题产生抵触情绪。但是,一拿起课外习题,我的脑袋就发晕,它实在是太令人讨厌了。

说实话,我对数学还是有些兴趣的。但是,我不怎么喜欢一天到晚把头埋在那些习题中。可我也知道,数学能力是要靠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的。我想,若是有一条轻松一些、简捷一些的学习数学的道路,那数学一定会让更多的人喜欢它、学习它的。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知道这样的道路。

再过不久就要开学了。在新的学期里,我相信自己能改掉粗心这个缺点认真学习数学,让自己的数学学习得更好,使学习数学的道路不再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