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乡村史志有感
编纂乡村史志有感
留住乡愁
——编纂乡村史志有感
"国有史,邑有志",我国自古就有注重编史修志的传统。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从"诚意、正心、修身"开始,到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从国家一统志、省市县三级志,到乡村史志、家谱,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编修体系。诚如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所言:"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乡土中国承载着丰富生动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基层政区变动频繁,一些乡镇甚至是千年古镇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信息、传统文化信息不断消亡,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不断流失。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留得住乡愁、记得住乡音、忘不了乡思,事关城镇化进程的人文关怀和文化保护及文化血脉的传承。作为全面系统记述一定行政区域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资料性文献,方志无疑是最好的载体。因此,编纂乡村史志,留住乡愁、乡音、乡风,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
乡土文化意识,无论是物质、非物质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其中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乡村史志记录的是家乡山山水水、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留住的是乡愁,激发远方游子和本地民众的爱乡情怀、爱国情怀。
《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强调,坚持改革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修志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地方志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化改革,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按照我国目前地方志行政法规,国家各级地方志机构的法定职责是编纂省、市、县三级志书,并不包括县以下的乡镇志和村志。由此可见,编纂乡村史志是对方志文化的创新。做好乡村地方志编纂工作,要客观、准确、真实地反映乡村今昔变化,切忌"千志一面";要充分吸取和借鉴历代方志中的创新元素,结合实际深挖特点,创新调整。
《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要求,要坚持和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坚持"一纳入、八到位"的工作机制;地方志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与其有效履行职能、顺利开展工作的要求相适应;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专业要求,配齐配强地方志工作机构的领导班子要发挥地方志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开发利用水平;拓宽用志领域,提升服务大局能力,为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服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读志用志水平。因此,要树立责任意识,编修精品乡村史志。在修志实践中,要做到记述详实,微观与宏观统一,对具体资料进一步提炼、升华和综合概括,编修人员要清晰认识历史发展的主线,用历史的眼光去研究和认识事物盛衰起伏和兴废交替的发展规律,善于围绕历史主线组织和取舍材料,用史家之笔去记述宏大久远能经受住历史考验的史实。让读者观百科而不觉繁琐,明万物而不觉冗长,志书是资料性著述,整体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是其著述质量的重要标志。它作为一个整体,从内容到形式,从体例到文风,都必须力求科学严谨,整齐划一,在编写实践中,必须遵循统一的要求,突出全志的有机整体性和科学严谨性。
编修乡村史志要突出地方特色,全面反映区位优势。地方特色是一个地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是区位优势的鲜亮要素。地方志历来注重突出地方特色,自古以来的所有名志佳志,都以鲜明的地方特色来争奇斗艳。各地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自然、人文、历史、现实、政治、经济等。因此,要注意突出地方特色,在篇目上大胆突出区位优势,在记述上把有特点的东西浓墨重彩,将有特色的内容不要遗漏。同时,要坚持"存真求实"、"实事求是"的原则。
编修乡村史志,要将乡村的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农业、乡村工业、基础设施、商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及人物等全面载入史册,实录乡村历史,反映乡村现状,汇集乡村文化,展示乡村风采。
中国几千年,人们所推崇的史德志法是"秉笔直书",其涵义是说,编史修志者秉笔在手,要对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记述"不虚美、不隐恶"、"其文直、其事核",评人论世不随意褒贬,不以私害公,不以情违理,亲者不以瑜掩瑕,仇者不以瑕掩瑜,做到"书法不隐"的直书实录。唯存真求实、存史资治才可流传百世。名志、佳志、良志都以其资治当代、通鉴后世而名垂,不真、不准不能为明鉴。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存真求实"的基本原则,才能编出高质量的志书。志属信史,质量是志书的生命。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实施精品战略,争创名志佳志。所编乡村志书,达到可读、可信、可用,能够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和现状,做到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严谨,文辞规范,校核准确,印装精美。
在城镇化加速、中央提出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的今天,编修乡村地方志留住乡土中国集体的回忆,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利用我国独有的文化载体——地方志书来记录乡镇,记录新型城镇化历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对接的重要尝试,也是提升新型城镇化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文/陈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