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

妄臣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社会变革的进程往往表现为四大要素第一是生产力的进步以及在此基础上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革第二是新的经济力量产生新的阶级关系,一起看看高中历史教案范文!欢迎查阅!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启蒙运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社会变革的进程往往表现为四大要素第一是生产力的进步以及在此基础上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革第二是新的经济力量产生新的阶级关系第三是作为新的阶级力量必然要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来否定旧的思想和观念为新阶级的革命和统治作思想动员的理论准备第四是实践他们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进行社会革命和改革。如果说本教材前几节内容讲述了前二个要素那么本节内容就是要实现这种社会变革的第三步。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高二年级的学生尤其应当培养阅读把握教材的学习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高中学生有对中国近代史探究的内在需求应该着重引导他们分析背景资料掌握分析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凸现中学历史课程现代公民教育的本质。

三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分1个课时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在分析近几年高考相关题目的基础上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次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

1、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三、重难点分析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依据只有掌握了其主张和影响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启蒙运动与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从而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因此将其设定为重点。突破方法一方面通过史料、图表等创设历史情境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学习等方法从而突破重点。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依据对学生而言“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这个问题较抽象学生容易感到迷惑一知半解因此将其设定为难点。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播放历史资料和整合课程资源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历史,从而突破难点。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让学生慢慢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学答”到“问答”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积极发现的好习惯。

1、学生的活动空间。采用讨论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参与使每个学生都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学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把自已的想法、探索的结果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学会互相交流与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教法分析总体上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原则我们的学生有一定的好奇心理与求知欲故而层层设疑让学生带着悬念,渐入思考教师在必要时适当引导。学生可以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在闪闪发光。

具体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穿插运用讲解法、谈话法等常用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选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图片来进行新课的导入。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旅游景点为媒介用谈话的方式导入增强学生的关注度激发求知欲顺利进入到本课的学习。

二探源启蒙运动

1、启蒙运动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理性时代的到来是偶然的吗

条件

1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资产阶级的壮大

3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

4科学自然科学的成就使教会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5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提出的问题

三感受理性之光

1、性质17-18世纪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主要内容理性、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3、核心思想理性——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4、过程材料一伏尔泰语录、材料二孟德斯鸠语录、材料三卢梭语录学生活动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用表格形式写出来并随机抽取几份通过幻灯片加以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史料引导学生体会历史情境培养学生思考并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动手绘制图表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加深认识。

四回味启蒙运动

1、影响对欧洲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了思想准备。②推动法国爆发大革命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对世界①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中国辛亥革命等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对人文精神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

2、简述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归纳其相似之处。①反对封建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②追求政治民主③主张法治④提倡理性⑤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3、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从时间、背景、兴起、高潮、主要对象、核心、影响、根源、性质、影响等角度学生活动学生按照老师的引导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通过学会课上的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本部分内容是学习难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加强学生开拓性思维的培养。

五诵读

名人名言学生通过讨论主动发言谈自己对启蒙思想的感受、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评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六、课堂小结本课内容所讲述的框架框架内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随着课程进展可适度辅助习题加深巩固。

七、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八、板书设计第四节启蒙运动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德国法西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大屠杀暴行;纳粹种族灭绝政策的实质;奥斯威辛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及其对全世界的警示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分析纳粹种族主义理解其实质。了解奥斯威辛集中营内的屠杀史实,理解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自主探究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在亚洲的暴行,培养使用网络探究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苦难,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联系日军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在中国的残酷暴行,培养热爱祖国,为国家富强而学习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种族主义、奥斯威辛里的罪行以及奥斯威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意义

难点:纳粹种族主义的实质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再展示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图片)2005年1月,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奥斯威辛,在同一时刻默哀,哀悼二战中遭到屠杀的犹太人无辜的亡灵。60年前那场杀戮,是人类历最黑暗、最陋的一幕!任何站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前的人,都会受到人类良知的拷问!那么,60年前,这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悲剧?

2、讲授新课

集中营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突出奥斯威辛集中营,以及点题---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众多集中营中的典型,也是种族灭绝的一个例证。)

简介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建立、布局(展示相关图片)

学生活动之一----"重现历史"说一说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

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增加学生感性体会同时通过历史图片简要介绍纳粹党卫军在集中营里犯下的滔天罪行。要注意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一个悲情氛围,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使师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突破教学重点。

学生活动之二---"共同探究":宣称人道的、尊贵的优等民族却对人类犯下了如此灭绝人性的罪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明确奥斯威辛集中营出现大屠杀的理论根源是纳粹的种族主义。突破教学难点---种族主义。(种族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列强瓜分非洲的年代。种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种族歧视 、种族隔离 、极端的种族灭绝。种族主义是纳粹民族主义的核心和基础。)师生通过德国纳粹的种.种暴行加深对种族主义的理解。

学生活动三---"亲临其境"如果你现在来到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前,你会说些什么?(教师根据时间安排,结合历史与现实的情况,论从史出,突破重点)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整个世界反思历史的路标。当年,纳粹德国用400万人的生命,在波兰这个小镇向人类证明了,一旦脱离人性的轨道和世界规则的束缚,政治欲望就可以以如此残忍的方式来实现。在那个时候,在这个小镇上,善良的人性从来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眷顾。从奥斯威辛开始,人类就不再相信纯粹理想国意义上的幸福。奥斯威辛的历史足以让全人类在其后为和平。

"历史与现实的碰撞"环节:展示1994年卢旺达惨剧的图片。折射出战争是残酷的,在战争中人性的冷漠!所有的大屠杀都向人类展示了一个事实:人类有时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集体罪行。我们追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并不仅仅是为了慰籍那些被血腥屠杀的逝者,也不仅仅是为了声讨纳粹曾经犯下的罪行,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让所有的人来体味历史带给我们的警示与思考,尤其让曾经犯下罪行的国家领悟世界和平来之不易!正因为如此,为了让后人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波兰在1947年决定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建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默哀区,表达人类对纳粹暴行的愤怒与对受害者的哀悼。1979年,出于同样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而且是第一批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学生活动之四----"课外延伸"假如中国也要申报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什么地方可以申报?理由是什么?如何申报?

3、课堂小结

当人们在追忆奥斯威辛的时候,自然不能不联想到同时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南京大屠杀,那同样是人类历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东方加害国非但不愿直面历史,坦诚承担道义责任,反而试图掩盖与推卸。…从而使他们失去了赢得亚洲人民原谅的机会。如果淡漠历史,或者企图污蔑、篡改历史就将永远成为历史的俘虏,永远无法摆脱历史的羁绊,必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人类在重温历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后代正确的认识这段惨痛历史,拒绝战争,维护和平!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3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1.了解"工农武装割据"、红军战略转移等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2.体会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考试说明】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二、教学过程

(一)南昌起义

1.原因:中共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发动。

3.意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

1.背景:

(1)"八七会议"的召开(内容:清算错误、确定总方针、决定起义;意义:指明方向)

(2)秋收起义进攻受挫,改向山区进军。

▲开展以城市为中心武装斗争失败的教训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意义: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土地革命:

(1)方针:"八七会议"上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2)内容: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3)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4.根据地建设:(只作了解)

(1)指导思想: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表现:①经济建设(作用);②武装斗争(反"围剿"斗争):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接连向各根据地发动三次大规模"围剿"。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③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三)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红军长征:

(1)原因:"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进程:1934年10月开始→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何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何地?),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着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遵义会议:

(1)背景:党内"左"的错误占据统治地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2)时间、地点:1935年1月。

(3)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 "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4)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

标签:范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