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教育资讯 >2022高考前家长需要怎么做

2022高考前家长需要怎么做

静谧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2022高考前家长需要怎么做

高考临近了,一定要给孩子买些他们喜欢的蔬菜水果,让孩子吃好喝好,增加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在孩子面前,我们千万不要打击孩子,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增强高考的信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高考前家长需要怎么做,希望大家喜欢!

2022高考前家长需要怎么做

1.创造安静的复习环境

安静的复习环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静气、情绪稳定地进行复习。吵闹的复习环境将使孩子心情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复习效果。在这里小编特别提示家长,在孩子高考备考阶段尽量少会客,最好不会客,如果实在不得不会客则最好在家庭以外进行,不要在家里进行。在这个时间家长尽量不要与外界通电话,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非打不可,也要简明一点,说起话来简单扼要,不要无边无际地拉家常、聊闲天。

2.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

高考前夕孩子在家复习大都是非常用功的,一做题就是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或是一个晚上,有时搞得精疲力竭,头昏脑涨,不仅影响心情,也影响复习效率。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轻度运动,例如,做俯卧撑,跳跳绳,打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孩子消除疲劳,焕发精力。也可以提醒孩子听听轻音乐,看看电视里轻松的节目,也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消除疲劳。在高考前夕提示孩子不要看武打片,不要看那些电视连续剧,分散孩子的精力。

3.防止对孩子的过分关注

高考前,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孩子在那复习功课时一会儿过去给孩子冲杯热牛奶,再一会儿过去给孩子送块西瓜,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旁边陪读。这种过度关怀孩子的做法使孩子产生压力,心想,一旦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对我的关心。

2022高考前家长需要怎么做

1、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分关注孩子;家长的行为和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如果高考前家长对孩子过度关注,全家进入一种备战状态,考生也会受到影响,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继而导致考生感觉更加烦躁,无法进入复习状态。所以考生家长应该要首先保持平常心,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2、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增加信心;在高考前, 面对巨大的压力,考生的心理很脆弱,如果这时家长还一再的打击或者责怪孩子,可能会让考生对高考变得越来越没有把握,丧失高考信心。所以在高考前,家长应该根据考生的状态,适度给以鼓励,增加考生对高考的信心。

3、观察孩子的状态,帮助减压;在高考前,考生可能会因为压力而出现各种问题,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状态,当发现孩子状态不好时,及时的沟通,给以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其减压。

4、帮孩子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在考生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帮考生准备好考试用具,陪伴孩子去考场踩点等,但如果考生并不希望家长干涉这些事情的话,家长还是尽量满足考生的要求。

5、做考生强大的后援团;考生在备考阶段十分辛苦,家长可以尽量准备营养合理的膳食,帮助考生补充营养。除此之外,还可以帮助考生调整生物钟,以便更好的适应高考的时间安排。

2022高考前家长需要怎么做

(1)家长调整好心态,控制情绪

家长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要刻意制造一个一切为了学生的高考紧张沉闷压抑的氛围,少谈高考反而有利于高考;家长之间要和谐,减少矛盾,“高考无战争”;“看透不说透”—一种心照不宣的沟通和提醒;不过度关爱。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常心、平静心、理解心、爱抚心、激励心、信任心;高考快乐,快乐高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复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应对策略,只要学生是对的就可以。

家长还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慰学生应对各种烦恼,如:记忆力下降;水平不升反降;考场紧张;压力和焦虑等。

(2)降低期望,接受现实

家长要降低期望值,宁愿低些也不要太高,压力宁愿小些也不要过大。过高的期望会造成家长心态的失衡,会给学生施加不当压力。

怒其不争,

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退缩逃避;

责怪埋怨,

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逆反;

高分要求,

可能会使学生望而生畏;

学习施压,

可能会使学生无所适从。

特别提醒家长,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学生现实表现和现有能力,合理施教:变怒其不争为激励促进;变责怪埋怨为冷静劝导;变高分要求为适当指标;变学习施压为放松调节。

(3)鼓舞孩子的士气,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只要稍加注意,就会经常听到周围的人在聊起自己的孩子时常会说:“我的孩子怎能和你的孩子比呢?脑子不好用”等等。要知道,没有比这更伤孩子的心了,特别是这种话是从他的亲人口中说出来的,结果可想而知,这样他们就会失去在学习方面的信心,甚至有的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叛逆和对环境的仇视情绪。

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但是来自亲人的暗示,常常会有夸大和期望的成分,所以,不要轻易地给孩子下定义。

当孩子确实在某一阶段,某些方面做的不够出色或遭遇挫折时,家长不妨说:“我相信你下次会做的更好”“你一直是最棒的”等。

任何考试,都需要考生有一个必胜的信心,高三年级的孩子们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有进步的孩子,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偶有失误的孩子,鼓励他们找到失误的原因和避免再失误的方法,要给孩子一个可望而且可及的目标,不要总拿高考状元作比较,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亲戚朋友的孩子作比较。

(4)全力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但要适度

高考备考是一场持久战,身体是很重要的,作为家长一定要做好后勤工作,保证学生早上来校之前吃上丰盛的早餐。有条件的话中午可以安排地方让学生午休一个小时,这对孩子很重要。不管父母的工作有多忙,这一年,孩子的事是最主要的。

学生迎接考试,家长做好后勤保证,这是每位家长都必须具有的服务意识。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方面看,家长的关心未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来好心相问:“复习得怎样了?”学生刚进入连续思考状态,妈妈端来一杯热汤:“先喝了再复习”,此时,学生不得不切断思路。学生坐在书桌旁专心学习,家长把吃的悄悄送上就行。

另有一些家长,临到考试时就怕学生吃不好,影响了考试,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结果大鱼大肉,使学生生理失调,学习精力不济,甚至影响了身体健康。

更有一些家长,从广告上东查西找,给学生买营养品、补脑液一类,希望创造以吃促学的奇迹。从曾经这样“吃”的同学反映的实效性看,往往是白花钱,不顶事。因此,家长的心理关心要细致,物质关心要科学。平时住校的学生,考试期间仍应住校。家长平时不常到学校看学生,考前和考试期间也没有必要伴在学生身边。

(5)把学习权交给学生,不要给学生乱补课

高考复习是一种自主性极强的活动。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随着考试的临近而适当减少对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给他们以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学校尚且如此,家庭更需提倡。

建议不要给学生乱补课,外边的补课班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教学效益不高,师生不熟悉,沟通比较困难。事实上,在外边打旗号的教师很少有丰富教学经验、对高考有深入研究的人,因为补课班太多了。

一位学生在回顾上补课班的经验时说:“终于见到传说中的某语文教师课了,简直就是个大骗子!”什么都没有比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重要!

(6)常与孩子沟通切忌唠叨,和老师保持良好沟通

每一位家长都要找时间和孩子沟通,但不要唠叨,特别是住校生,家长更要和学生多沟通,最好晚自习结束后利用电话聊几句,要让孩子感觉到并不孤单,这样的交流能给学生在艰苦的高三带来无比的温暖和强大的动力。

师生、家校的配合非常重要,家校配合、师生团结能够迸发出无尽的力量,是获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什么情况,家长应随时观察孩子情况,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正常的沟通,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7)“信息采集员”,更要及时又准确

高三一年,各类高招信息陆续密集发布,而高三生正进行紧张的复习,花大量时间关注招生政策不太现实,这项重任就落在了家长的身上。具体包括:

①资料准备

上一年高考的大致情况、所在中学的高考情况、所在中学在区和市的情况、中学及区的排名与区及市排名的对应关系,这些资料一般从网上都能找到。

帮助孩子整理各科的资料,试卷归类,错题整理,这样可以节省孩子宝贵的时间。但不要擅自帮孩子整理,因为孩子有孩子的习惯。

在孩子的指导下,根据各阶段的侧重点,帮助孩子购买相关的资料和书籍。

②知识准备

家长要了解一些主要学校或孩子感兴趣的学校及专业的基本情况,未来走势,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就业读研出国的前景。热门学科、长线专业,以及各个专业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运用。

家长要为孩子分担一些有关高考高招录取方面知识。主要包括:批次,级差、各种号码、各种成绩及自主招加分、提档线,顺序志愿、平等志愿等等。

家长还要熟悉招生录取流程及相关录取规则,能读懂招生章程,做到孩子有问必答,有答必准。

③定位准备

每次模考,家长要归纳孩子各次各科的考试成绩表,准备一份表格,记录孩子各次各科的考试成绩及排名。

家长要积极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孩子制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这样有利于高考时的学校和专业的选择。特别是孩子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

要帮助孩子做好各项定位,包括各类学校的定位,孩子目标学校的定位,孩子目标专业的定位,以及学校和专业的要求。

关注孩子的学科优劣势,以及身体状况。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所有的专业。有很多专业对部分学科成绩或身体状况有明确的要求。

④加分准备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力争拿到政策性加分和自主招生认定加分。高考裸考分是全国粮票,政策性加分是地方粮票,自主招生认定分就是学校食堂的饭票。这几种票都有用,能拿到的尽可能都拿到手,并了解各种类型分数的用法和使用要求。

⑤志愿准备

志愿准备是家长高考之年各项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2022高考前家长需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