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教育资讯 >高校就业率“注水”误导高考生填错志愿?

高校就业率“注水”误导高考生填错志愿?

初遇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高校就业率“注水”误导高考生填错志愿?

  现在家长、考生报考高校,就业率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然而,每年由官方发布的就业率,其真实性正逐渐受到社会各方的怀疑。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就业率统计中,少数学校的确存在造假行为,而在就业率的简单数据后,还有各种复杂的因素有待分析。这次两会,这一问题也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填报志愿方法,供大家参考。

  高校就业率“注水”误导高考生填“错”志愿

  家长声音

  就业率为啥都是一片大好

  “都说现在就业形势紧张,大学生难找工作,怎么一公布就业率,都是95%、96%的,99%、100%的也一大把,最差的也超过了80%,这到底怎么回事?”家长江先生说起就业率,一脸迷惑。他认识的某所理科类院校的毕业生,毕业一年后没找到工作,现在还在到处漂,但该校的就业率却赫然写着100%。

  江先生还提出一点疑问:像南大、东大这样的名校,为什么就业率排在后面?不管数据怎么样,有一个事实大家都知道,名校的学历过硬,学生找工作的底气足。结果排名却在后面,让人怀疑整个排行榜的可信度。

  孩子就读南京某高校的家长田女士也表示了对就业率的怀疑。“当初听说这个学校就业率达到99%,进了学校跟辅导员一打听,每届都有不少学生毕业了还没落实工作。”田女士说,公布就业率是为了指导大家填志愿,但有偏差的就业率,反而会起误导作用。

  记者调查简单数据后有复杂原因

  记者发现,在官方公布的最新一期江苏各高校就业率的排行榜上,作为省内高校的龙头老大,南大的排名却在倒数第二,东大排名也靠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南大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所谓高校就业率排名,从统计表上看仅仅是数据的先后排序,但其背后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和具体情况。据其分析,南大有一部分学生眼光较高,有攀比和观望的心态,不急于就业。还有一部分同学,有出国、考研等深造的打算,主动不就业。因此反映出来的数据,就是就业率低一些。“但是这些情况,在简单的数据统计表中,就无法体现出来。”这位负责人表示,关注高校就业率的人,尤其是高考考生及其家长,不能仅靠就业率排名去判断高校或专业的优劣。

  统计就业率有作假行为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就业率的统计本应由第三方完成,但现在的做法是由学校自己上报有关材料和数据,少数学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作假行为。

  南京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就业办主任直言:“现在就业率就是高校的生命线,一公布,势必给下一年的招生带来直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就业率不高影响各种评估,相关专业也会面临减招、停招的危险,所以高校都不敢含糊。实在抓不上去,就弄点小动作先糊弄过去。”

  这位人士透露,为了对付上级主管部门考核就业率,有的学校想出了扣发毕业证的招术———你没签约单位,就不给你发证。根据统计要求,只要用人单位出具接收证明就可以,于是没落实工作的大学生为了顺利拿到毕业证,就找熟人开的公司“签约”,有的甚至“落户”到小饭馆、小商店。“有一些中介公司,专门给人挂靠关系,从中获取利益。有的时候一所学校就有近百人‘打包’挂靠在这样的公司。”

  委员建议

  主管部门要加强解释和监管

  对备受怀疑的就业率,省政协委员、南京审计学院副院长张金城认为,就业率对学校调整办学方向、优化专业结构起到引导作用,有其积极的一面。而在具体的统计、管理过程中,则需进一步完善。虽然现在主管部门在公布就业率时也是分门别类的,包括灵活就业率、协议就业率等,但相关解释工作没及时跟上,使一般老百姓看不懂,产生误解。另外,各高校情况有差别,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的学生在就业心态上就有不同,各个专业也有差别。比如在南审,越是好的专业,学生越不急于找工作,还要挑选更好的,造成短期内就业率不高。还有一个现象,现在独生子女多,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也不急于找工作。这些因素,都不是简单数据能概括的,最好能配合就业率的发布,再作一些细化的说明,也可作长线的跟踪。针对统计就业率时少数高校存在的造假现象,张金城认为,有些弄虚作假行为的确不好查,但主管部门要想办法加强管理和指导,完善监督体系,挤掉就业率里的水分。

  冷观高考热门专业:小心招生火爆就业遇冷

  昨天,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南京财经大学和南京审计学院共同举办了2008届经济类管理类毕业生供需洽谈会。这也是江苏首次举办全省性质的经济管理类专场招聘会。200多家单位在南京国展中心“摆摊”揽才,提供3570个岗位。记者从招聘现场了解到,财经类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看好,但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部分招生时分高火爆的专业就业时却反而遇冷。

  工商管理等专业招生火就业遇冷

  昨天共有6400多名毕业生进场,其实网上投递简历的毕业生达32000人次,省招就中心根据提供匹配情况,事先发放了入场券。昨天苏宁电器、江苏省中医院、扬子江药业、江苏银行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进场“抢订”人才,其中金融类企业就达到40家左右。据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汤幼龙介绍,今年我省财经类毕业生有4万多人,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但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综合素质比较强的毕业生就业很吃香,用人单位既看重毕业生经济管理方面理论知识,更为看重的是他们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但记者也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是多年的招生热门专业,例如审计、财会、金融、人力资源、工商、税务、投资经济、证券、营销、国贸等,考生竞争均十分激烈。但昨天在招聘现场发现,一些专业却遭遇就业“冷门”。比如工商管理,该专业每年都是考生选报的热点之一,录取分数线较高,但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看,很少有直接要“工商管理”的。招聘单位表示,工商管理专业内含太宽泛,可被多种其他专业人员替代,还不如选有学科背景的其他相似专业。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更贴近用人单位实际需求。

  优秀毕业生就业也犯难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也见到一些毕业生,他们本身的条件不可谓不优秀,但在找工作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难题。毕业于江苏某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王佳颖谈到自己的求职经历时感慨地说,可以用“曲曲折折来形容”。记者细看了小王的简历:大学生科协主席、主持过院刊的创办、参与编写了《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成功篇和失败篇,学习成绩也是学院中出类拔萃的。小王透露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本事找到好工作,但真正想挑一个满意的单位并不容易,她先前去应聘碧桂园房地产公司的市场营销员,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投上简历。在投简历之前,也在网上投了不少简历,但是苦苦等待还是无人问津。“市场营销是财经类大学科,什么都学一点等于什么都没有学精,选择面很广可就是找不到待遇好、发展前景好的单位”,小王有所感触地说。

  高校开办专业不能“见好就上”

  部分财经类专业就业遇冷的现象也引起了高校学者的思考。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董新华告诉记者,全国几百家院校一下子全部开财会专业,也不论师资和培养能力,是典型急功近利的非理性行为。从办学讲,不能什么专业好招生、有市场就一窝蜂一起上,还是应该依据本校的实际办学。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财经热的背景下,国内高校也兴起一股办财经风,不仅本科办,专科院校也办。相对于工科专业要投建实验室、培训中心等,经济、管理类上马快。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江苏150所普通高校几乎都开设了财经类专业,平均10名毕业生中就有一名学财会;而社会对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显然跟不上毕业生每年20%以上的增幅。

  董新华认为这是院校人才培养专业结构与变化着的社会需求的矛盾所致。他说,人才培养基本4年一个周期,但是经济形式的变化却很难预料,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关键是质量,包括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高校必须研究、调整专业设置,弄清楚哪些是长线、哪些是短线专业,不能“见好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