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报告总结 >工作计划 >初一生物学科教学计划(2)

初一生物学科教学计划(2)

离沫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初一生物学科教学计划(三)

  一、 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教情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学期知识内容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二单元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单元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四单元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5个观察实验,4个探究实验,两个演示实验,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技能训练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学生基础分析

  初一4个班,1班38人,2班39人,3班39人,4班39人,学生对生物方面由传统的因中考分值低而不重视,到现在的重素质教育和史地生初三年级为中考,记入中考成绩将要提高分值的动势,会有一些思想上较好的认识,当然我和生物老师密切配合,上课时对学生进行一点一滴的教导,以使学生有一个较清楚的学习目的。

  3、主要制约因素;

  1、《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环境所限,许多活动课,实验课难于进行。特别是微观类的一些知识,无实验,学生学起来就难。

  2、本教材特色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实验活动课,而教具受限难于进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方面

  首先,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他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与人类有什么关系;然后,以绿色植物中最高等、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被子植物为例,介绍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分别介绍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几大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作为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为各种生物构建身体和进行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这本书的特点之一:有30多个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学生活动;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演示实验、调查、探究实验、技能训练、课外实践;教学内容有梯度:4个探究活动中,前三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制定 探究计划并完成探究活动,学生可从不同的侧面获得科学方法的训练,且难度逐渐加大,最后一个探究活动难度最大,是在前三个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有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这些学生活动的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能力培养方面

  1.识记能力

  (1)能回忆或再认有关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2)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他可能产生的影响。

  2.理解能力

  (1)能阐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作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3.综合运用能力

  (1)具备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初步掌握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能够运用文字、图表、数据等多种表达形式准备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4)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3、思想教育方面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4)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形成爱护动物的情感。

  四、主要措施: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备课应包括以下过程和内容:

  l、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1)钻研教学大纲,通读教材,了解教学任务、目标、重点、难点及“双基”内容。

  (2)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学习风气、知识状况等,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制定改进和提高质量的措施,编制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4)确定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

  2、写好教案。

  (1)按照大纲要求,反复阅读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双基”的内容,明确每一课时的讲述内容。

  (2)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搜集、整理、精选参考资料。

  (3)全面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学习规律和已有的基础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写出具体教案。

  (4)教案内容包括:课题、目的和要求,重点、难点,课型、课时、教学方法,教具、作业等。

  (二)、上课

  上好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求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做到:

  1、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2、教学内容必须正确。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4、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突出生物课的进化论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通过讲述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物学的古今成就,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5、结合教材内容有计划地进行青春期教育和劳动技能训练。

  6、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重视对学生生物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将实验、观察标本等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提高学生的四个能力(观察、分析及解释一些生物现象和理论联系实际)。

  (3)教给学生学习生物特有的学习规律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看图记忆等)。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4)在学的过程中,可将讲授与实验、观察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等交叉进行,以提高教学效果。

  (5)为使教与学的双方密切配合,学生集中精力听课,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7、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每节课一般应包括:提问、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检查效果和布置作业等。每个教学环节,力求连贯、紧凑,时间分配合理,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8、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1)板书工整、简洁、规范、有条理。画图正确、清楚、美观、富有表现力。

  (2)对实验课,应该熟练掌握实验技能,要有明显的实验效果。课前应充分准备,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教学中,教态亲切大方。正确使用生物术语,语言准确、简练、生动,精神饱满,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鼓励。

  (三)、作业批改

  精选作业,认真批改,可使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利于改进教学。每周布置一次课外作业。

  1、作业内容要根据大纲要求,注意“双基”的训练,精心选题。

  2、在布置作业前,掌握作业的深度和广度,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及时批改作业,坚持讲评,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全班进行纠错,要求重作和口答,以便加深印象。

  4、根据教材内容,可适应提前或课后布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小实验,标本采集等。

  (四)、考试

  考试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1、注意平时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平时考查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测验等。

  2、期中、期末考试前组织好复习。制订复习计划,进行复习动员并指导学生系统复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章、单元的摸底考试。

  3、考试内容应以大纲为依据,题型多样,难易适度,试题覆盖面要大,应是绝大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另外要有一定的提高。

  4、认真阅卷,考试后作出全面的质量分析和试卷分析,并进行讲评。对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归类整理,找出原因,以作为改进以后教学的参考。

  5、认真登记考试成绩,提供全面认识学生学习程度的依据。

  6.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48课时,其中授课33课时,机动15课时,每周3课时。 教学内容

  及参考课时如下(48课时):

  第一单元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 8课时)

  第一节 藻类生物 1课时

  第二节 苔藓和蕨类植物 3课时

  第三节 种子植物 2课时

  单元过关与测试 2课时

  第二单元 被子植物的一生(11课时)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2课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2课时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2课时

  期中复习与测试 5课时

  第三单元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6课时

  第一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2课时

  第二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课时

  第三单元过关与测试 2课时

  第四单元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0课时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3课时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3课时

  第二节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3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

  单元考试与测试 2

  期末复习与测试 6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