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报告总结 >辞职报告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幻想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精选篇1

1、我校大学生饮食消费较高,恩格尔系数居高位。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也许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这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以及个人饭量有关,从侧面或许反映了我校食堂饭菜定价略高及学校周边餐馆饭店的定价偏高的问题。

2、通讯开支比较合理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大学生几乎人人一部手机,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他们通信月支出在50元以下和50—100元的分别达到20%和60%,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者每个电话都很短。既是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合理的,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

3、消费资金基本来源于父母,少部分来源于勤工俭学

大学生的消费资金主要从哪里来呢?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基本上所有的同学要依靠父母,只有少数的同学的资金来源于各方面的困难补助,奖学金,助学金等,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勤工俭学或兼职补贴日常开销。由此可见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是生活费里不包括学费,住宿费等,要是加上这些“巨款”,我相信来自父母的资金比例将更高。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基本还是一个纯消费者。

4、我校学生娱乐和学习消费比较均衡

通过调查,我校大学生大多数都会在娱乐方面进行适当消费,相比于饮食消费略低,但也占了不少的比重。相应地,在学习方面的消费也比较均衡。不过有少部分学生在学习面的消费远远小于娱乐消费,他们迷恋着网络游戏,有时整天泡在网吧,有时逃课去上网,荒废了学业。希望这种重娱乐轻学习的现象不要得以蔓延。

5、储蓄观念差,基本无消费计划

综合分析调查问卷,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校学生储蓄观念薄弱,基本没有费计划。对于资金的支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没有宏观的安排,更无详细的打算。大多数同学都坦承自己是“月光族”,很容易出现“经济危机”。只有少部分同学对自己的资金有简短的计划,并且有记账的习惯。部分同学还存在超前消费的情况,一般这些消费都是用在促销品及服饰上。也有少部分同学倾心于新型的电子产品,采用超前消费的方式进行购买,缺少理财的意识。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理性消费是主流:

大学生由于很少有自我收入来源,大多数的消费金额来自与家庭,于是,大

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学生们的消费质量就与家庭收入不可分割,诚然,现代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然而,中等收入家庭还是占到了大多数,所以,学生们的消费也有一定的固定性,大多数学生的消费在500—1000元。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多数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尽量找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消费观念相对是比较理性的。

2、消费差距较大,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品也是在不断提高的,消费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调查结果明显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同学每月生活费不超过400元,而有一部分同学消费超过了20__元,虽然这两部分人的比例只占少数,但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通过网上的资料显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那就是以饮食和生活用品为主。而在女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为了减肥或者其他的目的,在饮食上的花费会有所减少,在衣服、化妆品以及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大大提高,男生则将消费逐渐偏向了通讯以及网络方面。

3、消费中的不合理现象:

网上的资料显示,大学生消费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在了解了一部分学生以及他们身边的朋友的消费心理之后,我们小组总结出几点大学生不健康的消费行为: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个人实际经济水平;畸型消费,消费项目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豪华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满足自身的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在我们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有趋同心理,追求消费趋同化,这一行为表现为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还有就是大学生中很明显的存在的攀比心理,表现在他们对高档商品的需求性,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都可能导致消费得入不敷出。

4、消费来源:

11 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基本前提就是消费来源,来源渠道和来源数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从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每月的消费大多数集中在500-1000元之间,500元以下和1500以上的只占到16.7%。

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5我们小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来源于父母供应的占83.5%;学校为帮助贫困生更好的完成学业,提供了绿色通道,于是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贷款上学,同时学校还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调查中消费来源是贷款和勤工助学的人数占8%,勤工助学可以算是大学生自己获得消费开支的重要途径,但比例并不在多数;其次是学校每学年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发放的奖学金或助学金等,这部分人数占到总人数5%;其他项目来源包括校外兼职打工等等。

5、消费项目:

对于大学生而言,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这就导致同学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相对固定的,普遍的生活费用大约在500-1000元,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__元。大学生们也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消费项目。

不论我们以何种方式付款,钱都很自然地从我们的腰包跑到了商家,学校周围到处是消费的场所,餐厅、休闲娱乐、超市都不在少数。让我们看看大学生们都把钱花到了哪里:60%以上的学生表示每月的生活费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生活基本需求以外,休闲娱乐、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消费项目,大学生是接受知识的时代,书籍等学习消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而休闲娱乐是学习之余放松的方式,也是不能少的,这两项占到消费的20%也不足为奇;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通讯和网络也成为消费的主要项目之一;另外大多数女生在大学更注重自己的形象,在服装以及化妆品上的花费占到了10%以上;调查中我们还看到了恋爱消费对于谈恋爱的人而言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大学生为了扩大人际关系网,于是,消费项目中就多了购买礼物、请客吃饭等等,还有同学表示,如果有某个月生病了,医药费就是另外一笔不少的消费了。

6、消费理念:

大学生被称作“天之骄子”,在中国,很多家庭里有这样的观念,只要孩子考上大学,消费就变成了理所当然,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是怎样看待消费的?事实上,他们有其自己的消费理念,在学习很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消费观,在学生们调查表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消费观念。

一部分家庭条件相对困难同学以及懂得理财的同学这样认为:能省则省,够用就行,量力而行;不乱花一分钱;能节约尽量节约。另一部分人觉得钱只要花在对的地方就可以:当花的一分不少,不当花的一分不多;该花的花,该省的剩;争取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不必要的钱尽量避免。但我们看到,在现代的大学生中同样存在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生活的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于是他们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消费观:及时享受;只要开心就好,花多花少无所谓。我们还了解到,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有相当比例的一部分人存在这样的情况,每个月开始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后面就会变得相对拮据,这部分人往往被称做“月光族”。

三、消费状况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

1、消费来源主要来自务农父母。数据显示,72%的大学生选择父母供给(主要是大一、大二的),23%选择打工兼职。这数据说明我校学生对父母的经济依赖程度仍是非常高。

2、生存资料消费占绝大部分。

我校大学生每月的总体消费中67%是低于500元(女生居多),且该群体用于饮食支出的一般都低于250块(家庭收入大多是1000-5000块)。每月的总体消费是500--800元的仅占23%。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

3、存在虚荣与攀比的消费心理。

非名牌不买的比例就达13%,赞成AA制的同学只要53%。而这样的群体本身的消费主要来源也大多来自父母。由此可见,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存在虚荣与攀比心理;

4、工作的胆量与能力相对不足。

我们从网上得知,很多其他高校的大学生都有参加一定的兼职来当生活费。而调查显示,目前为止,我校62%的大学生还没做过兼职。就算是做过或正在做兼职的学生主要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在做销售员等与专业知识没太多关系的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尚待逐步改善。他们在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与享受资料消费等诸多消费结构里面,首先考虑生存资料消费,但也注重资料消费、与享受资料消费。总的来说,我校大学生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消费阶段,这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协调。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话题,他们也喜欢这些,可目前的消费能力不支持他们对流行与时尚的过度向往。这一定程度上造成我校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他们勤工俭学,更多时候付出的知识体力与时间,日常消费压力仍很大。这与我们位于相对发达的城市的的高校的情况很不一样。

(二)对策

1、我们要主动承担自己的一部分生活费。

父母已经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我想我有充分的代表性。我们的父母要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道农民,就是出卖廉价劳动力

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7的农民工。他们为我们这些儿女发出了半辈子的心血。我们呢,可不能总是活在他们的庇佑之下,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适当的做点兼职。我们大学生本人要争气,要不断地追求上进,力求日后能改善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消费。当然,这也是支持推进我们全民小康的重要举措。

2、政府相关部门应增加对我校贫困生的支持。

尤其是要改善学生的饮食条件。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严重的经济压力让学生们更容易自卑,且用于学习上的经济支出少之又少,这不利于学生们的学习进步。政府还要引导整个社会正确对待贫困生。不要过分强调他们的特殊身份。少搞一点主义,多做一点实事。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真正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3、学校家长要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的健康成长。

时刻提醒学生们“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警惕自己有虚荣攀比的不正确的消费心理。如有这些心理要及时与学生本人进行沟通,循循善诱,切忌一味指责,伤害学生的感情。

4、社会与学校、家庭要引导大学生探索更美好的生活的的途径。

学校应加大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教育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做一些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的兼职。学校应多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路始终要自己走才能走好。学生们都知道,短暂的经济帮助不如一个谋生手段。学生们经验尚浅,要探索出更美好的生活的的途径离不开社会与学校、家庭的及时正确的引导。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我认为,我校校风建设应该不要轻视大学生投资理财方面的内容。适当培养我校大学生的赚钱方式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的同时自身的社会能力也得到提高。我们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与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精选篇2

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8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问题是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人才。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精选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精选篇4

概况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

调查

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项目:1、明确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状况

2、明确大学生用于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状况

3、明确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消费状况

4、明确大学生用于娱乐方面的消费状况

调查范围:在校大学生

问卷以及调查情况

本次问卷发放37份,有效问卷37份。问卷内容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问题大致包括:月消费额及伙食费用、通讯及网络费用、恋爱支出、文娱方面、储蓄方面、购物态度和理念以及消费的自我满意度。

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调查结果

1、月生活费数量

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22人选择了500-1000,结合现行物价水平,总体消费还算合理。虽然个别消费较高,可能是受家庭消费跟其他因素的影响。

2、月生活费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33人选择父母给予。这表明,大学生月生活费来源于父母给予,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有较强的经济自立的思想意识,但在具体消费来源上却出现了极大的倾向性——父母,要实现大学生经济上的独立,除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树立经济自立的意识,关键在于还要社会上的给予更多的机会与支持。而且,学校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大学生在思想和经历上共同成长。

3、月生活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生活费状况是刚好用完。由此可知,学生消费基本趋向理性化,但是也有部分同学任然出现不够花的情况,说明个别同学的消费还存在不合理消费现象。

4、月生活费不够用采取的措施

统计结果表明,当学生生活费不够的情况下主要采取向同学借的方式,其次是向父母要跟自己做兼职。

5、生活费主要的用途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要消费用于饮食和通讯方面,但在娱乐、服装方面也占了较大的比例,而用于学习方面的却很低,这值得我们深思。

6、月伙食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伙食费的状况主要集中在300-500元,500元以上这两个区间,证明大学生在用于生活方面的支出占了月生活费的大部分。

7、月购衣的花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每月用于服装方面的支出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下,也有部分同学在服装方面的支出过高在三百元以上,这需要适当的调整。

8、每月学习的花费

统计结果表明, 大学生平均每月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过低,大多都集中在30元以下。由此可见,学生应适当增加在学习方面的支出。

9、日常生活用品消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日常生活用品消费多集中在10元—60元之间,这在每月消费支出中是较为正常的。

10、每月上网的花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的上网费用在50元以下,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分同学上网时间较为合理,而有少部分同学的上网费用在200元以上,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11、每月话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64.4%的同学每月话费支出在30—60元之间,对于依靠手机与家人、朋友等进行联系的大学生来说算合理。

12、每月交际花费状况(包括恋爱消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交际的花费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内,也有部分同学每月交际活动较多支出在两百元以上。

13、生活费有盈余的用途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财商也比较高,会把节余的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分析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消费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5.4%的同学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59.5%的同学月消费在500--1000元之间,有29.8%的同学月消费在1000--1500元之间,有5.4%的同学有1500元以上高消费。 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现在高校校园里,不乏这样的“新新人类”,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手机,出入高级的娱乐场所,高消费学生,他们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亲友资助。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学和依靠助学金。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加之大学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勉强维持学业,只有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者才比较自由、潇洒,才可以衣、食、游无忧。一般来讲,农村学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两个集合的交集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在消费上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经济状况良好的生源与经济状况困难的生源的消费差异。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差距会逐渐缩小,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

储蓄观念淡薄

通过调查及口头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一部分同学每月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钱度日,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追求时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之间的攀比远不止是学习,还表现在生活(吃穿住用)、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 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 同时还指出有时为了拥有一款时尚手机,不少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使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这种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人情交际消费愈演愈烈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生人情消费有蔓延之势。同学过生日、入党提干、比赛获奖、评上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视为不够人情。请客者档次越高,被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在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有“人性消费”,每月的人情消费超过了100元。人情“包袱”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建议和意见

总的来讲,追求实用、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但其中不乏非理性消费的存在。但是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如果对这些非理性消费行为不能及时引导扭转,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影响家庭的'经济支配,增加父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甚至影响社会的未来及持续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要得到改善需要时间,不仅要学生自身,社会、学校、家庭的相互配合,才能慢慢的看到成效。

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要避免学生因花钱无度陷入“金融危机”。

2、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首先,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个体差异大,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可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学生膨胀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费。

3、加强“新消费理念”的引导和教育、在大学校园形成良好“新消费”氛围。面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教育的误区,作为学校,应该主动地加入到倡导、宣传、教育“新消费运动”的队伍中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新消费理念”的培养及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新消费理念”的指导力度。将“新消费教育”作为一项科普知识纳入学校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建立完整的消费教育网络和教育体系,通过开展“新消费运动”讲座、“新消费运动”知识竞赛、建立“新消费”社团、“新消费”社会实践等方式,向大学生倡导“健康、节约、环保、责任”的新型消费理念,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让当代的天之骄子们接受一场“新消费运动”的洗礼,以扭转大学生消费中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方式,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责任感,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4、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

5、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精选篇5

1、我校大学生饮食消费较高,恩格尔系数居高位。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也许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这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以及个人饭量有关,从侧面或许反映了我校食堂饭菜定价略高及学校周边餐馆饭店的定价偏高的问题。

2、通讯开支比较合理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大学生几乎人人一部手机,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他们通信月支出在50元以下和50—100元的分别达到20%和60%,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者每个电话都很短。既是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合理的,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

3、消费资金基本来源于父母,少部分来源于勤工俭学

大学生的消费资金主要从哪里来呢?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基本上所有的同学要依靠父母,只有少数的同学的资金来源于各方面的困难补助,奖学金,助学金等,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勤工俭学或兼职补贴日常开销。由此可见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是生活费里不包括学费,住宿费等,要是加上这些“巨款”,我相信来自父母的资金比例将更高。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基本还是一个纯消费者。

4、我校学生娱乐和学习消费比较均衡

通过调查,我校大学生大多数都会在娱乐方面进行适当消费,相比于饮食消费略低,但也占了不少的比重。相应地,在学习方面的消费也比较均衡。不过有少部分学生在学习面的消费远远小于娱乐消费,他们迷恋着网络游戏,有时整天泡在网吧,有时逃课去上网,荒废了学业。希望这种重娱乐轻学习的现象不要得以蔓延。

5、储蓄观念差,基本无消费计划

综合分析调查问卷,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校学生储蓄观念薄弱,基本没有费计划。对于资金的支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没有宏观的安排,更无详细的打算。大多数同学都坦承自己是“月光族”,很容易出现“经济危机”。只有少部分同学对自己的资金有简短的计划,并且有记账的习惯。部分同学还存在超前消费的情况,一般这些消费都是用在促销品及服饰上。也有少部分同学倾心于新型的电子产品,采用超前消费的方式进行购买,缺少理财的意识。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理性消费是主流:

大学生由于很少有自我收入来源,大多数的消费金额来自与家庭,于是,大

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学生们的消费质量就与家庭收入不可分割,诚然,现代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然而,中等收入家庭还是占到了大多数,所以,学生们的消费也有一定的固定性,大多数学生的消费在500—1000元。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多数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尽量找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消费观念相对是比较理性的。

2、消费差距较大,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品也是在不断提高的,消费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调查结果明显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同学每月生活费不超过400元,而有一部分同学消费超过了20__元,虽然这两部分人的比例只占少数,但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通过网上的资料显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那就是以饮食和生活用品为主。而在女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为了减肥或者其他的目的,在饮食上的花费会有所减少,在衣服、化妆品以及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大大提高,男生则将消费逐渐偏向了通讯以及网络方面。

3、消费中的不合理现象:

网上的资料显示,大学生消费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在了解了一部分学生以及他们身边的朋友的消费心理之后,我们小组总结出几点大学生不健康的消费行为: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个人实际经济水平;畸型消费,消费项目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豪华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满足自身的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在我们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有趋同心理,追求消费趋同化,这一行为表现为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还有就是大学生中很明显的存在的攀比心理,表现在他们对高档商品的需求性,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都可能导致消费得入不敷出。

4、消费来源:

11 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基本前提就是消费来源,来源渠道和来源数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从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每月的消费大多数集中在500-1000元之间,500元以下和1500以上的只占到16.7%。

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5我们小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来源于父母供应的占83.5%;学校为帮助贫困生更好的完成学业,提供了绿色通道,于是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贷款上学,同时学校还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调查中消费来源是贷款和勤工助学的人数占8%,勤工助学可以算是大学生自己获得消费开支的重要途径,但比例并不在多数;其次是学校每学年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发放的奖学金或助学金等,这部分人数占到总人数5%;其他项目来源包括校外兼职打工等等。

5、消费项目:

对于大学生而言,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这就导致同学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相对固定的,普遍的生活费用大约在500-1000元,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__元。大学生们也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消费项目。

不论我们以何种方式付款,钱都很自然地从我们的腰包跑到了商家,学校周围到处是消费的场所,餐厅、休闲娱乐、超市都不在少数。让我们看看大学生们都把钱花到了哪里:60%以上的学生表示每月的生活费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生活基本需求以外,休闲娱乐、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消费项目,大学生是接受知识的时代,书籍等学习消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而休闲娱乐是学习之余放松的方式,也是不能少的,这两项占到消费的20%也不足为奇;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通讯和网络也成为消费的主要项目之一;另外大多数女生在大学更注重自己的形象,在服装以及化妆品上的花费占到了10%以上;调查中我们还看到了恋爱消费对于谈恋爱的人而言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大学生为了扩大人际关系网,于是,消费项目中就多了购买礼物、请客吃饭等等,还有同学表示,如果有某个月生病了,医药费就是另外一笔不少的消费了。

6、消费理念:

大学生被称作“天之骄子”,在中国,很多家庭里有这样的观念,只要孩子考上大学,消费就变成了理所当然,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是怎样看待消费的?事实上,他们有其自己的消费理念,在学习很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消费观,在学生们调查表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消费观念。

一部分家庭条件相对困难同学以及懂得理财的同学这样认为:能省则省,够用就行,量力而行;不乱花一分钱;能节约尽量节约。另一部分人觉得钱只要花在对的地方就可以:当花的一分不少,不当花的一分不多;该花的花,该省的剩;争取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不必要的钱尽量避免。但我们看到,在现代的大学生中同样存在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生活的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于是他们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消费观:及时享受;只要开心就好,花多花少无所谓。我们还了解到,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有相当比例的一部分人存在这样的情况,每个月开始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后面就会变得相对拮据,这部分人往往被称做“月光族”。

三、消费状况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

1、消费来源主要来自务农父母。数据显示,72%的大学生选择父母供给(主要是大一、大二的),23%选择打工兼职。这数据说明我校学生对父母的经济依赖程度仍是非常高。

2、生存资料消费占绝大部分。

我校大学生每月的总体消费中67%是低于500元(女生居多),且该群体用于饮食支出的一般都低于250块(家庭收入大多是1000-5000块)。每月的总体消费是500--800元的仅占23%。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

3、存在虚荣与攀比的消费心理。

非名牌不买的比例就达13%,赞成AA制的同学只要53%。而这样的群体本身的消费主要来源也大多来自父母。由此可见,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存在虚荣与攀比心理;

4、工作的胆量与能力相对不足。

我们从网上得知,很多其他高校的大学生都有参加一定的兼职来当生活费。而调查显示,目前为止,我校62%的大学生还没做过兼职。就算是做过或正在做兼职的学生主要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在做销售员等与专业知识没太多关系的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尚待逐步改善。他们在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与享受资料消费等诸多消费结构里面,首先考虑生存资料消费,但也注重资料消费、与享受资料消费。总的来说,我校大学生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消费阶段,这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协调。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话题,他们也喜欢这些,可目前的消费能力不支持他们对流行与时尚的过度向往。这一定程度上造成我校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他们勤工俭学,更多时候付出的知识体力与时间,日常消费压力仍很大。这与我们位于相对发达的城市的的高校的情况很不一样。

(二)对策

1、我们要主动承担自己的一部分生活费。

父母已经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我想我有充分的代表性。我们的父母要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道农民,就是出卖廉价劳动力

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7的农民工。他们为我们这些儿女发出了半辈子的心血。我们呢,可不能总是活在他们的庇佑之下,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适当的做点兼职。我们大学生本人要争气,要不断地追求上进,力求日后能改善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消费。当然,这也是支持推进我们全民小康的重要举措。

2、政府相关部门应增加对我校贫困生的支持。

尤其是要改善学生的饮食条件。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严重的经济压力让学生们更容易自卑,且用于学习上的经济支出少之又少,这不利于学生们的学习进步。政府还要引导整个社会正确对待贫困生。不要过分强调他们的特殊身份。少搞一点主义,多做一点实事。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真正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3、学校家长要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的健康成长。

时刻提醒学生们“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警惕自己有虚荣攀比的不正确的消费心理。如有这些心理要及时与学生本人进行沟通,循循善诱,切忌一味指责,伤害学生的感情。

4、社会与学校、家庭要引导大学生探索更美好的生活的的途径。

学校应加大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教育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做一些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的兼职。学校应多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路始终要自己走才能走好。学生们都知道,短暂的经济帮助不如一个谋生手段。学生们经验尚浅,要探索出更美好的生活的的途径离不开社会与学校、家庭的及时正确的引导。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我认为,我校校风建设应该不要轻视大学生投资理财方面的内容。适当培养我校大学生的赚钱方式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的同时自身的社会能力也得到提高。我们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与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